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地下洞室预应力锚索施工的技术含量高,工序繁多、复杂,特别是顶拱的预应力锚索施工难度大,所需时间长,质量要求高,预应力锚索的施工成为影响施工进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研究如何在保证施工质量及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实现地下洞室顶拱预应力锚索的快速施工,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依托鲁地拉地下厂房系统工程,通过选择合适的锚索结构形式、优化锚固浆体的配合比、选择先进的钻孔设备、采用实用的锚索安装方法等手段,成功的实现了地下洞室顶拱预应力锚索的快速施工,对缩短工期、减少资源投入、减少施工成本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国家重点工程——云南小湾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快速施工的施工顺序、施工通道、施工循环、施工方法与工艺等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封洞库通常在花岗岩等硬质岩体中开挖形成,其库区地质构造多发育有断裂构造、节理裂隙等不良地质结构。为了探究断层破碎带对地下水封洞库洞室稳定性的影响,依据湛江地下水封洞库库址区地质构造及地应力实测资料,基于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分析了断层破碎带距洞室不同距离时的围岩位移及模型断面典型位置的位移。结果表明:①断层破碎带位置对洞室近边墙围岩稳定性影响较大,对远边墙围岩稳定性影响较小;②当断层破碎带距离近边墙的距离超过1/2洞室跨度时,断层破碎带对洞室围岩稳定性影响可忽略。研究成果对于类似洞库工程选址及安全距离的选择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深埋地下洞室围岩条件复杂,开挖过程中常遇到不良地质影响,合理的支护方式对洞室开挖过程中的围岩稳定至关重要。文章依托浙江磐安抽水蓄能电站地下洞群项目,利用Midas GTS NX有限差分软件对主厂房洞室建立模型,模拟其开挖支护及穿越断层破碎带的过程,对比在裸洞开挖和不同混凝土衬砌厚度的锚喷支护方案下的围岩变形特征和塑性区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主厂房洞室开挖完成后,位移总体呈向洞内偏移的变形特征,且在穿越断层处位移产生突变;施加锚喷支护可以限制洞室围岩的位移量和塑性区分布,且衬砌厚度越厚,限制效果越好。研究成果为类似工程的支护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官地水电站右岸导流洞进口渐变段属不良地质条件下的特大型洞室,开挖采用眼镜法施工技术,浇筑施工中承重结构采用分期承载,连续搭设的理念设计,有效地加快了开挖及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进度。 相似文献
6.
董箐水电站右岸2号导流洞进口段是典型的砂泥岩特大地下洞室,其地质情况复杂、围岩稳定性差、施工难度大、安全问题突出。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快速施工技术,有效避免或减少了围岩塌方的发生,保障了施工和工程安全,顺利完成了施工任务,为电站实现大江截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大型地下洞室群施工通风动态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风散烟是大型地下洞室群施工中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施工通风设计没有考虑通风系统的时变性与动态性,为了获得地下洞室群施工中不同阶段的通风系统状态,需要对施工通风问题进行动态分析研究。基于系统仿真技术,本文建立了施工通风仿真模型,通过动态仿真计算可获得施工期内风量的动态变化曲线和通风影响因素的权重,为通风设备的选择提供了决策依据,工程实例分析验证了理论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9.
官地水电站右岸导流洞进口渐变段属不良地质条件下的特大型洞室,开挖采用"眼镜法"施工技术,浇筑施工中的承重结构设计采用"分期承载,连续搭设"的理念,有效的加快了开挖及混凝土浇筑施工进度,该工程的施工工法研究及相关技术值得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地下厂房洞室群具有规模大、结构复杂、交叉开挖率高等特点;施工期围岩稳定性控制难度大;而做好施工期监测资料分析和围岩稳定性评价;则是保障地下厂房洞室围岩稳定的重要措施。从监测内容、监测方法以及分析思路的角度出发;对位移和应力量级、应力分布特征、应力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地下厂房施工期围岩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① 围岩最大位移为65.58 mm;锚杆应力绝大多数在200 MPa以内;围岩松弛变形程度处于中等水平;围岩松动圈基本上在3 m以内;支护参数合理有效;② 围岩位移和支护设施的应力量级可控、分布合理、变化规律正常;施工期地下厂房围岩整体处于稳定状态。杨房沟水电站地下厂房监测资料的分析结果和对围岩稳定性的评价结果;可供类似工程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通过锦屏电站工程实践中出现的高地应力问题,过对地应力级别的判别与影响因素分析,岩爆预测方法与防治控制措施,洞室各种硬度岩体的大变形问题的弹塑原理与控制机理等使用一些基本理论来进行分析,高地应力条件下各种大变形问题的弹塑性理论原理和蠕变破坏理论的分析,探讨工程措施的基本原理与基本处理方法,并总结了几种关键的处理方法,对高地应力区域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依托索风营水电站工程大型地下洞室群结构,研究复杂软弱岩体的强度准则和物理力学参数的关系,以及围岩加固机理等关键技术问题,以解决大型地下洞室群结构在设计、施工和运行中的各种问题,加速地下洞室群施工速度,简化施工工艺,节省工程投资,确保工程安全。 相似文献
16.
董振玉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8,6(4)
讨论了施工企业信用评价在建设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了施工企业信用评价的评价指标。并根据此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施工企业信用评价的BP神经网络模型,并进行了施工企业信用的预测,为业主正确选择承包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与BP神经网络模型的日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分析方法,对影响作物蒸发蒸腾量的各个气象因素进行关联度分析,挑选出影响作物蒸发蒸腾量的主要气象因子,并以这些气象因子为输入向量,以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为输出向量,建立作物蒸发蒸腾量与主要气象因子之间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实例证明:该方法简单可行,预测精度较高,能满足实际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8.
为了能够准确地分析某水库在水位下降期坝坡的稳定性,基于非饱和土流固耦合理论和强度折减有限元法,利用Geo Studio数值模拟软件进行数值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对该水库在水位下降的情况下进行了边坡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水位下降时,由于坝体孔隙水压力消散较慢,水位滞后于库内水位,从坝顶到迎水坡坡脚形成了塑性应变联通区域,特征点位移突变且位移等值线分布密集,表明此处为可能潜在最危险滑动面,并基于强度折减法确定了安全系数值。 相似文献
19.
20.
池春生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1,9(3):87-90,155
当前土质隧道的设计、施工方法很不成熟,导致在建土质隧道施工灾害频发.以在建的天恒山土质隧道为工程背景,针对严寒地区大断面浅埋土质隧道的特点,在改进并革新三台阶七步施工法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浅埋土质隧道的两台阶五步施工法,安全、经济、快速地穿越了天恒山软可塑状态的亚粘土地层.论文详细介绍了两台阶五步施工法的技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