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居住区声环境是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考量标准之一。我国一些居住区声环境状况不容乐观,由噪声扰民产生的恶性事件比比皆是。居住区规划是优化住宅建筑声环境最有效降低成本的方法。现结合居住区规划,对交通噪声、生活噪声和施工噪声3大噪声源进行分析,并采用软件,从规划角度提出了优化居住区声环境的措施,供开发商及建筑设计人员选用。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16)
生态建筑是指将建筑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生态友好的建筑环境。居住区规划工作的有效开展,不仅能有效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还能实现居住区生态效益的提高,使生态理念得到良好体现。文章深入探讨了居住区规划与生态建筑的关系,并针对生态建筑理念在居住区规划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应用这一问题提出有效措施,为健康、生态、宜居环境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新经济时代,居民对生活质量的关注度更高,作为城市重要结构之一的居住区规划设计是否生态化、绿色化与现代化成为了衡量城市发展程度的重要依据.然而城市居住区规划过程中,由于规划合理性欠缺,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影响了居民生活的便利性,因而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应将生态理念引入其中,通过绿色、生态、节约型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化解环境危...  相似文献   

4.
城市生态住区作为居住区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对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实现城市住区的可持续发展等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将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原理运用到城市住区规划设计领域,从建筑、城市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中寻求生态小区的定义,从住区的外部环境、内部整体环境以及住宅环境的生态设计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自然生态规划、经济生态规划和社会生态规划等方面,探索一种适用于我国的城市生态小区类型。  相似文献   

5.
孙美荣 《云南建材》2010,(11):66-67
城市生态居住区规划即依据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运用生态学思维对人类的居住形式和居住环境进行的规划。城市生态居住区规划的目标是为人类寻找一种在城市理想的生活而又不会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可持续生活方式。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生态居住区”规划是一项提高住区环境质量、促进城市住区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生态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也是当前生态城市规划亟待深入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规划师》2016,(11)
大型居住区作为城市住宅建设质量与水平的典型代表,在其规划中注重风环境的优化,不仅能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还有利于城市节能减排,但传统居住区规划往往缺少对风环境质量的有效评价和调控。基于此,文章通过对西安市3个典型的大型居住区风环境的实测调查,并以兴盛园大型居住区为例,以该居住区的容积率、建筑密度为标准,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其空间规划进行多方案典型化提取;在此基础上,对各方案进行风环境的模拟评估,归纳总结出大型居住区在建筑平面布局、空间高度控制和住宅单元组合方式上的规划策略,以期提升大型居住区的环境品质,并为相关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城市建筑环境生态设计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形成以生态伦理观和生态美学观为基水的城市发展,绿色植物作为自然环境的代表,其生态效应、视觉感受和人文景观渗透和影响着人类生活和建筑环境的方方面面.在规划和设计理念上,认识重庆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设计,分析重庆市发展中面临的生态问题,然而近年来,栽培技术和环境思想的发展使建筑设计中环境要素的地位日新突出出.建筑与环境的互动成为21 世纪建筑设计思想的新探素和新方向.本文就结合自己多年来的一些经验提出一些探讨,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殷平平  侍星宇 《城市住宅》2021,28(10):145-147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加快,城市空间资源不断减少,城市建设正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护自然环境与建设可居环境并行.居住区作为城市居民的容身之所,设计重点趋于建筑,居住环境美化,但缺少人性化的户外空间.户外空间在居住设计中不可或缺,不仅能改善居民的公共生活质量,而且能调节居住区的微气候.选取南京市建邺区应天街G53号地块商住项目为研究对象,探讨城市居住建筑中户外空间环境友好型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9.
《门窗》2017,(12)
居住区绿化建设为人们营造一个有趣的生活环境,是生态居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在生态居住区建设中存在一些误区。本文从居住区绿化的视角去分析居住区绿地的功能以及小区的设计原则,并且对当前城市居住区存在的问题从如何创造一个宜居的城市居住环境的角度提出一些建议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确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对居住区环境景观的设计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分析了居住区环境景现设计的整体性,并提出景观生态模式为实现城市居住区环境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系统的统一创造了条件,也是未来城市居住区环境发展演化进程的必然.希望能够对此阶段与城市居民日常休闲生活环境的设计有所帮助,希望能够为人们创造一个可消除冷漠和孤寂的环境,使人们的居住环境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1.
毕冰实  梅洪元 《城市建筑》2014,(10):112-114
生态城市是未来城市设计发展的主要方向,共生城市是生态城市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通过以”环境共生”理念指导下的鹤西生态新城核心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研究,从空间、时间、人类行为及文化环境四个向度,来分析“环境共生”与”生态住区”的关系,从构建“生长性”住区的目标出发,在城市新区空间生态发展的层面上,研究一种基于宏观和微观尺度的住区生态骨架的有机生长模式,对共生城市的实践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论构建生态小区的基本要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淑芳  兰创业 《山西建筑》2010,36(11):61-61
从生态住宅小区概念入手,从规划设计、建筑节能、小区绿化系统三个方面对构建生态住宅小区进行了讨论,以促进生态小区的建设,为人类创造安全、清洁、美丽、舒适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3.
李亮 《山西建筑》2007,33(29):32-33
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对城市住区进行研究,提出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对城市住区的各系统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城市住区的规划设计提出建议,以期对城市住区生活环境质量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4.
郭丽霞 《山西建筑》2010,36(21):31-32
根据太原市某生活区的周边环境概况,就小区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景观环境设计进行了详细论述,积累了生活区规划设计经验,以指导类似生活区的规划和设计。  相似文献   

15.
浅析住宅小区的景观环境设计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李正武 《山西建筑》2007,33(6):55-57
从分析目前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环境的现状和问题入手,着重探讨了住宅小区绿地景观环境设计的原则和重点,以达到改善城市生态质量和人居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胡巨海 《城市建筑》2014,(21):34-34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主要是在尊重生态性的基础上,通过设计手法上的创新,塑造出自然生态的居住环境。本文就对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17.
针对近期研究的建筑物理环境内容,对济南市某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运用流体力学软件PHOENICS进行模拟分析。结合绿色建筑相关技术标准对小区风环境进行分析评价,并对原设计中风环境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和优化,给小区规划设计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浅谈住宅设计中的生态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双凤 《山西建筑》2008,34(1):53-54
从城市居住环境应具有生态环境的观念出发,简要地指出了当前住宅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现代住宅小区绿化树种的选择和配置进行了介绍,着重说明了住宅设计必须具有生态环境意识,才能提高居住环境质量,才能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相一致。  相似文献   

19.
从人文环境、生态环境、功能分区、安全防卫以及服务系统等方面入手,阐述了居住区规划设计应注意的问题,指出居住区规划设计要科学的运用各构成要素,合理利用土地,精心塑造各项用地的空间环境,以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高晓戌 《山西建筑》2005,31(24):23-24
介绍了居住区城市设计的意义和构成要素,分析了城市设计产生的背景,从规划布局、交通、景观环境等方面阐述了城市设计在居住区规划中的应用,从而促使建筑设计有序化,改善居住区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