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因计划经济时期以大树硫铁矿为主的矿山企业大规模进行采矿、洗选硫精砂和土法炼磺,造成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非常突出,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大,地质灾害发育,地下含水层破坏严重,人民群众生活饮用水困难,土地压占和土壤酸化严重。因此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治理是紧迫而必须的。采用竹栅栏-三维网组合植被护坡的工程技术措施,达到恢复矿山地质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七宝山矿山土地资源及土壤环境、水资源及水环境、地质灾害三方面进行矿山环境地质综合评估及矿山建设适宜性评估,总结出七宝山硫铁矿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3.
矿山开采活动易引起矿山次生地质灾害、土地资源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含水层破坏以及水土污染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以吉安县井开区太丁采石场为例,在分析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危害的基础上,从矿山次生地质灾害、土地资源破坏及地形地貌景观破坏三个方面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预测评估并作防治分区,对露采场、排土场、矿区公路及其他区域提出了防治措施,为同类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于我国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可谓是任重而道远,由于我国的矿山地质环境的破坏点多面广,治理任务艰巨,导致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情况迟缓,在系统上要进行全面考虑,本文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做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5.
矿山开采活动对地质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国家鼓励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本文通过对九江市瑞昌市黄金乡矿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分析,总结该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对开展该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及治理恢复等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定南县位于江西省赣州市最南端,区内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较丰富,全县共有矿山127个,主要开采钨、稀土、砖瓦用页岩、砖用板岩、建筑用花岗岩、矿泉水等,开采方式除钨矿外均为露天开采。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有地质灾害、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资源破坏、含水层破坏、水土污染五个问题,综合五个问题对县域内矿山进行了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对矿山地质环境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防治措施,旨在为后续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等提供某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社官铜矿开采长达84年,导致了较多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通过对社官铜矿开展野外地质环境调查,分析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划分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并提出了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含水层破坏防治和地形地貌恢复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介休市矿产资源丰富,矿山的开采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具大的奠基作用,也对开采区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引发了较多的矿山地质灾害问题,矿山地质环境亟待改善。本文在分析介休市地质环境现状的基础上,为了较强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降低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提出介休市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是监测矿山环境破坏和恢复治理的有效方法。为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科学评价,选取遥感及实测的矿山主要地质环境指标,采用层级分析法及熵权法建立综合法确定不同指标的权重,建立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体系。试验表明:采用综合评价体系对实验矿山开展地质环境评价结果准确,与矿山实际现状相符。该方法可为其他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矿山开发开采过程中对地质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甚至是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矿山地质灾害。环境岩土工程技术针对矿山地质灾害及其问题研究,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对于治理和恢复矿山环境意义重大。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环境岩土工程技术及其在环境保护应用中涉及的概念;第二部分介绍了环境岩土工程技术;第三部分探讨了环境岩土工程技术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王涛 《世界有色金属》2022,(12):205-207
矿产资源大都深埋于地下,而在开采这些矿产资源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对矿山地质环境造成一定破坏,打破矿山原有地质环境平衡性,进而增加矿山地质灾害发生几率,不仅对矿山开采工作的顺利实施造成巨大影响,还极易引发严重的人员伤亡。而且矿山地质环境遭受破坏之后,还会污染地下水,进而对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带来重大影响。特别是当前伴随社会各个方面矿产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增长,各大矿业生产企业也在不断扩大规模,造成的地质环境破坏与矿山地质灾害问题还在不断加剧。面对这样的发展趋势,更应当将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灾害保护工作充分做好,确保矿山开采工作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通过青海省西宁市大通煤矿地质环境治理为例进行分析,对该区的地质环境以及资源状态进行勘察,研究采矿过程中对矿山地质环境造成的破坏情况,结合实际情况探究出了对该区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恢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矿山开发所带来的破坏地形地貌、矿区异质性增强等地质环境问题急需恢复治理,环境影响评估能够对破坏情况加以评估与预测。为研究其影响效果,提出环境影响评估方法对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的影响分析。通过对典型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分析,总结出影响效果及作用,以促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综合治理的开展。  相似文献   

14.
地下采矿业的迅猛发展为我国经济增长做出巨大贡献,但不规范、无节制的地下开采对矿山地质环境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破坏。根据地下采矿活动特点,探究其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从而达到保护矿山地质环境目的,对类似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具有较好的理论和方法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可避免地要对矿山地质环境和土地资源造成破坏,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可以为有效的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及时对损毁的土地进行复垦提供技术依据。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的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16.
新疆某金矿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紫昭  程文瑜  刘军 《黄金》2014,(3):68-72
新疆某金矿为中型矿山,2014年将采用地下开采方式。针对该金矿开采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选取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和土地资源破坏4个指标分析了各矿建设施和破坏土地单元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采用快速聚类分析法将各评价单元划分为三类,即严重区、较严重区和较轻区,最后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矿山开采可以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煤炭、钢铁、金属等资源,但是矿山开采挖掘作业中,容易对地质构造造成破坏,引起地表岩石、土层移动,引发严重的地质灾害问题,甚至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基于此,需要采取科学的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减少地质灾害风险,同时实现矿山地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实现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的有机结合,构建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和地质环境评价体系。文章主要对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策略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提升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效果,实现地质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强化地质环境保护效果,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8.
高琳珍 《世界有色金属》2020,(1):235-235,237
天水矿产资源种类丰富,长期以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极大地促进了天水经济的发展,但对矿山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和破坏也非常严重,本文在分析了天水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后,提出了天水市矿山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9.
崔凯 《世界有色金属》2022,(14):148-150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量的不断上升,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也随之逐渐加剧,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是现阶段重要的工作。矿山开采对于土地植被破坏十分严重,必须加大对地质环境的保护力度,并做好环境恢复治理工作,解决由于矿山开采而引发的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相似文献   

20.
矿业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着基础资源与能源,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不同的矿山产出的资源不同,常见的矿山以建材矿、煤矿和金属矿为主。矿山的生产方式主要是采掘,无论是地表矿山还是地下矿山的采掘都会对周边的地质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轻则破坏土地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问题,重则引发山体开裂,造成崩塌、泥石流、滑坡等重大灾害,从而造成大量的生命财产损失。本文从矿山的开采生产工作实践出发,分析了矿山开采中可能会导致的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破坏的因素,提出了掌握矿山地质灾害规律、建设灾害检测预警系统、岩土治理、生态治理共四种防治地质灾害的策略,从健全政策与法律制度、建立专项治理与监督机构、提升和开发治理技术、各类地质环境破坏的具体治理策略共四方面来减少矿山开发造成的地质环境破坏,对矿山开采中以破坏的地质环境采取对应的保护措施,全面减少矿山造成的负面影响,实现矿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