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陈方圆  沈达  高莹 《包装工程》2020,40(24):312-318
目的 探究特色农产品电商品牌形象提升的方法和策略。方法 首先,通过消费者与农产品电商品牌的交互流程及体验触点分析,确定特色农产品电商品牌形象设计的重点范畴,然后,围绕VI基础系统设计、网络形象设计和多元情境下的包装设计三个维度进行系统分析,从视觉设计、用户体验、品牌策划和品牌形象传播等多个角度提出具体的设计策略和实施方法,最后,通过基于湖南省新宁县地理标志产品(崀山脐橙)的电商品牌形象设计项目进行实践论证。结论 在借力于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的基础之上,农村电商更应注重自有农产品品牌形象的构建和提升,通过设计的手段,将农产品的品牌特色和内在价值显像化,让特色农产品消费变成一种“情怀消费”、“文化消费”,从而形成品牌“粉丝”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2.
李正军  陈慧姣 《包装工程》2021,42(22):251-256
目的 探讨耦合机制下传统村落品牌形象设计的方法,指导传统村落品牌形象设计实践.方法 运用耦合分析法与符号构建法,分析传统村落品牌形象设计与地域文化之间的耦合关系,通过耦合受众感知,构建传统村落品牌形象的受众认知度;耦合地域特色文化,构建传统村落品牌形象的核心内涵、独特性与识别性;耦合传统村落品牌形象应用场景,构建传统村落品牌形象的实用价值与品牌力量.结论 通过对耦合机制下传统村落品牌形象设计方法的研究,避免村落形象设计趋同化,彰显传统村落基因魅力,塑造个性显著的传统村落品牌形象,在提高受众认知度的同时,提升传统村落影响力与综合竞争力.将研究方法应用到赫图阿拉满族传统村落品牌形象设计实践中,使研究理论更加科学合理,并为其他传统村落品牌形象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帅  石鑫 《包装工程》2019,40(18):85-89
目的 探索以北部湾地域文化为核心的南珠产品包装及品牌形象的设计方法及设计理念,塑造南珠产品品牌形象,提升南珠产品品牌知名度,促进南珠产业发展。方法 通过分析南珠产业发展现状,指出南珠产品包装及其品牌形象与南珠产品优良品质存在巨大差距的现实,深入分析北部湾地域文化对于南珠品牌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南珠产品的品牌塑造应在以地域文化为核心的基础上,通过其产品包装的智巧性与绿色设计来传达品牌形象,并从色彩、图形、文字、材质及形态等5个方面深入讨论北部湾地域文化在南珠产品包装及品牌形象中的文化延伸。结论 以北部湾地域文化为核心的南珠产品包装及品牌形象设计能够凸显地域文化特色,赋予南珠产品品牌以行业识别特征与品牌差异特性,加强南珠产业与北部湾地域文化的双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晶 《湖南包装》2024,(1):144-147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品牌形象设计的理念是以中国文化类工程建设为依托,开发创新视觉表达,以中华远古文明和现代文明相结合的方式,改善和扩大中华文化对未来世界文化发展的交流和影响。文章通过梳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概念及作用、黄河文化研究现状,运用SWOT模型分析方法,厘清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的优势、劣势、机会及威胁,提出打造创新陕西省黄河文化品牌、拓展联动黄河文化品牌产业群、践行黄河文化品牌核心价值的品牌设计策略,采用问卷调研、概念矩阵方法分析得出品牌构建方案。以黄河文化国家公园为设计对象,通过模型分析、问卷调查、概念矩阵等基础研究为品牌形象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塑造地域文化品牌形象提供全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5.
宋冬慧  杨曦 《包装工程》2022,43(16):442-447
目的 探索地域性民族节庆品牌化、生态化、市场化、可视化的建设;了解地域性节庆文化的概念,分析地域文化的民族节庆品牌发展状况,推进地域性节庆产业在实践中的应用。方法 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通过地域性元素的设计方法,以广西侗族“月也”节为例,通过田野调查法、文献分析法对节庆品牌进行基因分析并分类;再通过设计元素提取等过程进行元素提取及文化内涵总结,在保留地域文化的基本原则基础上,通过深入研究和挖掘侗族语言文化、节庆习俗文化、乡土文化、生态文化等典型的地域文化元素,依托现代品牌形象设计的通道,进行侗族“月也”节庆品牌设计实践,展示出广西本土地域民族文化节庆品牌形象设计的特有形象。结果 旨在解决节庆文化中出现的品牌形象缺乏、文化传承力不够、设计趋同化等问题,而作为集文化与旅游产业于一体的“月也”节庆旅游则为侗族传统民俗文化的现代化传播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结论 具有特色的地域性文化元素与节庆品牌形象相结合,促使地域性节庆品牌性更鲜明,积极推进地域品牌形象传播同时,让这些承载独特地域民族文化的节庆成为一张名片,有利于文化旅游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卓识  喻仲文 《包装工程》2021,42(2):217-222
目的在沉浸式营销的背景下,以互联网企业品牌形象传播的现状及信息爆炸时代所带来的企业品牌形象设计策略革新为视角,探讨当代互联网企业品牌形象设计的特征及其传播在品牌发展和推广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结合知乎“不知道诊所”快闪店案例分析,从视觉基本元素的角度,详细论述了沉浸式营销之产物“快闪店”视觉形象的精准色彩匹配、简洁化图形设计等特征,探讨如何以视觉的冲击对互联网企业品牌形象进行有效的视觉传达。由此总结基于沉浸式营销模式下互联网企业品牌形象传播的策略。结论提出沉浸式营销背景下互联网企业利用快闪店的优势进行品牌形象传播的有效途径,传播过程中应注重以内容为主导、建立契合时代背景下消费者需求的品牌理念和输出获得市场认同的品牌价值观几个方面,以此促进良好品牌形象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梁淑敏 《包装工程》2018,39(20):90-94
目的 对电子商务下三只松鼠的品牌形象设计与推广进行案例研究,期望对其他的新老品牌有一定的启发作用。方法 探讨三只松鼠在电子商务模式下的品牌定位、品牌文化理念、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与推广,进而提出电商食品的品牌形象设计与推广的策略建议。结论 电商食品的品牌视觉形象设计需要有差异化的品牌定位、独特而统一的品牌视觉形象识别系统、注重用户体验的品牌形象,这样才有利于品牌在商业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刘维尚  刘卓  秦嘉霖 《包装工程》2021,42(18):262-268
目的 探索地域文化与农业区域品牌形象IP设计中的融合应用.方法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以满足受众情感需求的设计诉求表达,提升区域形象为出发点,探索农业区域品牌形象IP的实际价值,分析地域文化与农业区域品牌形象IP的融合要点,并结合当前农业区域品牌形象IP市场现状,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进而从视觉转化、精神传达、文化体验和图库建设4个方面,探究地域文化与农业区域品牌形象IP的融合策略.结论 农业区域品牌形象IP融入地域文化视觉层面、行为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内容,进行文化可视化的延伸和再现,并形成系统性和持续性的图库建设及品质管理,使农业区域品牌形象IP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形成品牌的人格化沟通,增强区域品牌影响力,提升区域品牌溢价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通过高校乡村扶贫构建农产品品牌形象来促进乡村振兴。方法-通过调研分析法探讨乡村农产品品牌的设计现状、问题,以及问题出现的成因,总结出相对应的设计策略。结果-通过探究乡村农产品特色地域文化,对农产品品牌的精准定位,提升其内涵,重新设计农产品品牌形象等策略可以提升农产品品牌形象。结论-通过完善农产品品牌形象策略,可以提升农民的收入,满足消费者的健康需求,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视觉锤作为一种新兴的品牌视觉营销工具,可以有效提升品牌辨识度,快速传达品牌形象,增强品牌的市场竞争力。本文梳理了视觉锤的概念及其在品牌形象设计中的价值,提出了视觉锤设计的流程与策略,并通过“星迹划X”案例呈现了该设计策略的可行性。研究希望为视觉锤的设计与应用提供案例参考,助力品牌形象设计的升级与优化。  相似文献   

11.
曾敏 《包装工程》2017,38(8):19-24
目的探讨在电子商务及重视顾客体验的趋势下,快消品包装的设计策略。方法比较快消品包装在传统零售终端与电商B2C平台中的功能重心,结合对当前消费需求趋势的分析,探讨电商快消品包装的设计策略。结论电商快消品包装设计策略的重心,需要从以识别力为核心的"货架竞争力"转向以创造消费体验为主,并主要从定位价值点、设计识别点、分析接触点、创造兴奋点等4个方面加以把握。  相似文献   

12.
在文化创意产业走向品牌化的趋势下,充分利用好南京红色资源和文教资源的优势,创建南京红色文创品牌并提出创新策略。厘清红色文化和红色文创的定义,根据南京的红色历史地位,分析南京红色文化资源特点和文创市场情况,锚定南京红色文创及品牌所面临的问题。从精准品牌定位、细化市场范围、构建视觉形象三个维度提出南京红色文创品牌的设计原则。以设计原则为准绳,迎合本地资源和传媒风向,提出打造文创品牌、丰富文创内涵、全面渠道传播、彰显地域特色、塑造品牌形象的品牌策略。以红色文创品牌为发力点,从而更好地发挥南京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政引领育人、文旅效益转化、城市形象强化等方面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3.
马诺  詹秦川  王宁鑫 《包装工程》2019,40(6):111-118
目的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研究陕西特色餐饮品牌形象的创新设计及推广。方法通过对陕西特色餐饮品牌的调研与分析,总结陕西特色餐饮品牌的发展现状与不足;通过对新媒体特征分析,总结陕西特色餐饮品牌借力新媒体传播的优势;针对陕西特色餐饮品牌的不足进行升级设计,并提供创新思路与发展策略。结论陕西特色餐饮企业亟需结合新媒体技术进行品牌形象多元化升级、丰富品牌动态设计形式、升级品牌包装设计,积极运用社会化媒体推广拓宽品牌推广渠道,为品牌不断注入新鲜感和想象力。陕西特色餐饮品牌与新媒体的融合,不仅可以创新品牌的视觉表现形式,也能加强受众对陕西特色品牌的认知度,探索陕西特色餐饮企业结合新媒体创新品牌视觉形象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刘勇  杜晓茹 《包装工程》2024,45(4):387-395
目的 构建一种基于设计管理体验的乡村文化品牌策略模型。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界定设计管理体验概念与层级;其次,分析乡村文化品牌的现状与背景;再次,讨论设计管理体验每个层级与乡村文化品牌具体的映射关系;最后,从服务情感、战略规划、组织协作、触点体验四个层面深入分析乡村文化品牌建设的开发策略。结论 提出了一种以设计管理体验驱动乡村文化品牌策略模型。在服务情感层下,以人们的痛点、需求、问题为切入点,提高人们对乡村的情感体验共鸣和唤醒对乡村的记忆;在战略规划层下,以前瞻性、整体性、差异性为发展目标,建立乡村的品牌战略设计系统和品牌形象设计系统;在组织协作层下,灵活运用乡村整体文化资源,激发乡村创新活力,保持品牌的持续创新;在触点体验层下,构建数字化下的线上线下营销模式,以五感融合理念为基础,打造具有沉浸感、交互性、个性化的体验项目和产品服务,为推动乡村文化品牌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四川地区品牌茶叶包装设计的整理和分析,总结其对品牌发展的不利之处,并提出可行的对策,使四川茶叶的包装设计乃至品牌有更加良性的发展。方法以实例分析和图表比较为基础,通过包装设计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结论茶叶这一特殊文化产品的包装,除了满足茶叶本身物理需要外,还必须体现出品牌内涵,并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才能发挥其作用。四川茶叶的包装设计重在装饰而轻内涵和特色,由此必须总结其利弊,才能在四川茶叶品牌发展中实现最大价值。  相似文献   

16.
孙俐  张磊 《包装工程》2018,39(4):11-14
目的研究从20世纪至今国货概念的演化和形象设计叙事策略的转变。方法从消费者民族主义和品牌战略视角出发,对国货设计的叙事策略进行历史梳理和辩证分析。结论国货概念的内涵经历了3次较大的转变。第一次是中国货,指在晚清民国时期兴起的民族化消费浪潮中抵御洋货入侵的国内商品,在品牌形象的叙事构建中包含了强烈的民族国家认同感和经济主权意识;第二次是国产货,指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到90年代末期为满足人民日常生活所需而在国内研发制造的商品,在进口货的对比和观照下,其品牌形象的设计叙事指向逐渐从货真价实向物美价廉转变;第三次是新国货,既指一批进入海外市场并取得成功的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中国品牌,又指自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怀旧消费心理推动下的民族品牌经典回潮现象。两者的品牌形象都体现出全球化语境中的跨文化叙事策略和话语逻辑。  相似文献   

17.
丁苏川 《包装工程》2021,42(12):331-340
目的 提高南京本土品牌与城市文化内涵的关联性,深入挖掘城市的传统文化元素,促进地域文化的推广、传承,加快本土品牌设计观念的转型.方法 深入了解品牌设计系统图,对于文本元素阶段与城市文化结合部分作出重点指导;引导本土品牌利用意象关联法去择取城市传统文化中的文本元素,让文本意象所形成的品牌符号较快地被大众认同;利用CIS企业识别系统与形象策略结构图,让文本元素的择取与产品内容更为匹配,最终完成本土品牌视觉系统的构建.结论 南京本土品牌通过对产品内容的深入挖掘,加上对城市文化的有机融合,同时借鉴不同类型品牌的文化整合优势,可以逐渐研发出属于自己品牌符号的设计系统,并使其独特性更为迅速地被大众所接受.  相似文献   

18.
杨敏 《包装工程》2021,42(6):336-339, 348
目的 围绕粤港澳地区凉茶品牌基于传统与现代品牌观念而导致品牌发展差异的论述.方法 通过比较分析的手法,从粤港澳传统凉茶品牌的传承理念、包装风格与王老吉凉茶品牌针对青年颠覆性的产品创新进行比较分析,来论证同为粤港澳凉茶品牌因品牌观念异同导致品牌发展路径的差异,再从定位、人群、风格、营销四个方面阐述差异的成因.结论 品牌的差异是企业主体新旧观念与时代发展的矛盾差异,一个因观念陈旧制约发展,一个以创新驱动品牌年轻化,社会的高速发展正在加速迭代旧的观念,传统老品牌只有紧跟时代文化不断创新,才能保持强盛的品牌生命力与竞争力.本文旨在为传统凉茶品牌的升级发展提供创新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张浩 《包装工程》2017,38(14):9-13
目的以"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引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树立文化自信,振兴中国传统工艺,用创新设计来传承与发展,使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得到新的广泛应用,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的需要。方法以中国传统工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基础,依照国家政策,对传统工艺在新时代下的创新设计以及推广方式进行分析与归纳,提出方法,为传统工艺的发展提供助力。结论通过对传统工艺的创新设计和推广的研究,引入互联网思维下对创新设计的新方法和新观念,提出用品牌视觉设计和互联网推广方式将传统工艺引入到大众的视野里,形成有利于地域特色、民族传统、文化多样性发展、传统工艺产业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王玉红 《包装工程》2019,40(2):99-103
目的研究新时代下汉字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原则及具体设计方法。方法以汉字标志特有的优势为切入点,分析汉字的象形美学特征、情感艺术表现以及特有的传统哲学思想,结合优秀案例解析汉字在现代标志设计中应用方法。结论汉字独特的思想性与文化性为现代标志设计提供重要的创作素材,汉字标志从民族文化的角度深刻地传达了企业经营理念,提升了品牌价值,为实现中国设计的本土化、民族化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