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非接触式IC卡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与磁卡、接触式IC卡比较的角度介绍非接触式IC卡(又称射频卡)技术,这是近几年风靡全球的一项新技术,它成功地将射频识别技术、磁电技术、计算机技术和IC卡技术结合起来,解决了无源(卡中无电源)、低功耗和免接触这一难题,克服了接触式IC卡由于存在机械接触,容易造成磨损以及由于接触而产生各种故障的问题,而且非接触式IC卡表现出来的防监听,防解密性能也超出一般的IC卡,不论非接触式IC卡本身,还是非接触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琴房收费管理系统的硬件结构、工作原理以及软件流程 ,并以IC卡预收费管理子系统为例介绍了IC卡的编程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IC卡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工具在各种领域兴起并逐渐发展,本文主要概述和总结了IC卡的诞生和其发展过程,介绍了IC卡的分类和国际国内标准,以及IC卡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Reltek 8139网卡改硬盘还原卡的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Reltek8139网卡改为硬盘还原卡的基本原理,通过实例对Reltek8139网卡改为硬盘还原卡的方法、实现过程作了详尽介绍。Reltek8139网卡改为硬盘还原卡在保留网卡功能的同时使网卡兼具硬盘还原卡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IC卡技术及在机房计费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具体的IC卡产品为例 ,介绍IC卡的通讯规程、读写原理及IC卡机房计费系统的软、硬件构成  相似文献   

6.
IC卡终端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C卡应用系统由于其自身的优势正逐步代替磁卡等应用系统,应用领域非常广泛。IC卡应用系统由IC卡,终端系统和上位机IC卡管理系统组成。详细介绍了可用于校园咯应用管理系统进行身份认证,数据管理的IC卡终端系统各功能模块的软件,硬件设计与实现,以及数据的安全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7.
非接触智能IC卡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非接触式IC的工作原理以及在智能水表中的应用,着重介绍了基于E550卡的智能水表读卡控制器的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8.
介绍根据国家“金卡”工程国产化需要,哈工大微电子中心在IC卡,特别是IC卡芯片开发研制方面的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非接触式IC的工作原理以及在智能水表中的应用,着重介绍了基于E550卡的智能水表读卡控制器的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0.
非接触式 IC 卡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与磁卡、接触式IC卡比较的角度介绍了非接触式IC卡(又称射频卡)技术,这是近几年风靡全球的一项新技术,它成功地将射频识别技术、磁电技术、计算机技术和IC卡技术结合起来,解决了无源(卡中无电源)、低功耗和免接触这一难题,克服了接触式IC卡由于存在机械接触,容易造成磨损以及由于接触而产生各种故障的问题.而且非接触式IC卡表现出来的防监听、防解密性能也超出一般的IC卡,不论非接触式IC卡本身,还是非接触式IC卡读写设备(无卡座、全密封),均防水、防油、防污、防腐蚀、防扭曲、防静电(包括静电击穿、静电破坏卡中的数据),具有安全、可靠、快捷和实用等性能,是现代电子技术领域的一大突破.  相似文献   

11.
桩端岩溶顶板地震动力特性的振动台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溶洞顶板在桩端荷载及地震共同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和破坏特征,依托渝黔铁路复线周家湾大桥桩基工程,基于分离相似设计方法确定岩质材料、模型桩和地震波的主控参数,通过19组配比试验得到振动台试验用的岩体相似材料配比指标,最后考虑不同顶板厚度及溶洞直径的影响开展岩溶桩基小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溶洞的存在改变模型的局部基频及动力特性,对地震波的传递起到阻碍及能量消散作用;波的频谱变化与上部荷载大小无直接关系,桩端荷载和地震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桩端裂隙造成地震波整体幅值的下降,引起模型基频的变化;模型内部裂纹随地震波加速度的增强而增多,造成阻尼比逐渐增大,使得振动主频降低;同类型地震波之间仅幅值有所差别,不同类型地震波作用下的频谱分布差异较大;各测点的应变均随地震峰值的增加而增大,溶洞直径较小时顶板临空面处易发生剪切破坏,而溶洞直径较大时表现为整体的冲-剪破坏.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高速变螺距诱导轮叶片截面在子午面的后倾角变化对高速离心泵空化性能及内部能量转换的影响,采用数值计算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在叶片截面子午面内的几何形状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高速诱导轮叶片截面在子午面内的后倾角度,设计4组诱导轮方案.通过数值计算与试验结果分析对比发现:当诱导轮叶片截面在子午面内的后倾角在一定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我军的历史使命须有党的领导才能实现,因为,一是我军的性质是由党的实践需要定位的,二是我军的使命是党的使命在军队中的具体履行,三是党的领导方式和内容对我军使命实现有特殊意义,四是履行现阶段使命才能进一步展现我军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4.
330MW热电联产机组锅炉排烟温度偏高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某热电厂330 MW机组锅炉排烟温度偏高与磨煤机出口温度、磨煤机运行组合方式、锅炉受热面清洁程度、一次风压及燃烧器摆角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变磨煤机运行组合方式,提高磨煤机出口温度,加强锅炉受热面与空预器吹灰,合理控制炉膛出口氧量,降低一次风压,减少磨煤机入口冷风量及合理摆动燃烧器摆角等措施,使排烟温度下降了8~10℃,提高了机组运行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5.
黄厚石 《饰》2014,(2):76-80
本文从当下中国设计批评研究的问题出发,通过对民国设计批评研究的价值与方法的论述,一方面强调民国设计批评的重要性,即民国时期的产业发展与媒体发展为设计批评提供了基础动力,决定了民国设计批评是中国现代设计的思想"启蒙";另一方面,指出民国设计批评研究有可能成为民国史或近现代史研究的重要一支。本文在对这些民国设计批评研究的基础问题进行初步探索的同时,试图寻找出民国设计批评研究的一条道路。  相似文献   

16.
介绍大跨度变截面连续箱梁超轻型斜拉式挂篮的设计,通过优化设计,极大地降低了挂篮自重,节约了设备购置成本,同时使得挂篮适应更大跨径范围的连续箱梁施工;降低了挂篮的加工难度,大部分部件可在施工现场加工完成;减轻了挂篮单件吊装吨位(单件主纵梁最大吊重4.5t),使得配套吊装设备规模变小;通过对挂篮移动工艺分析,提高了挂篮施工的操作性,降低了劳动强度;桥梁设备制造厂可参考本挂篮的结构模式,进行更具体的跨度划分,推出一整套轻型挂篮的定型产品。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混凝土桥梁的耐久性引起广泛关注,混凝土桥梁的耐久性直接影响到长期服役桥梁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是桥梁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混凝土桥梁耐久性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从材料的损伤机理层面入手,研究桥梁构件材料的破坏方式和影响因素,分析混凝土桥梁材料的耐久性影响作用机理;二是从桥梁结构的整体出发,研究桥梁耐久性能的设计、评估以及桥梁的养护方案等,探究提高混凝土桥梁结构耐久性的措施。为全面掌握混凝土桥梁耐久性的研究动态,从混凝土桥梁的设计、桥梁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研究、混凝土桥梁的钢筋锈蚀研究、混凝土桥梁的耐久性提升技术、不同服役环境对桥梁耐久性的影响、长期服役性能评估及寿命预测等方面对2020年关于混凝土桥梁耐久性的论文进行梳理,探讨未来混凝土桥梁耐久性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半挂汽车列车最小转弯半径和转弯通道宽度的理论计算与计算机仿真,研究了半挂汽车列车转弯行驶特性以及轴偏角对半挂汽车列车转弯行驶的影响,最后得出轴偏角存在条件下,半挂汽车列车转弯行驶通道宽度计算的方法.轴偏角的存在使得牵引车与半挂车车体中心线夹角增大,增加了半挂汽车列车的车宽,使半挂汽车列车转弯行驶通道宽度增加,严重影响道路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19.
黄土滑坡和降雨关系尤为密切。为深入研究降雨入渗对滑坡的促发作用,在对陕西西安地区“9?17”灞桥滑坡现场勘察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系统研究了黄土边坡在降雨入渗条件下土体相关物理力学指标的变化响应特征及时空分布规律; 从滑动面安全系数变化的角度分析了边坡的失稳过程,并揭示了该类滑坡的启动机制。结果表明:①降雨入渗首先引起坡面土体的基质吸力逐渐降低,而且不同分布位置的降幅不同; ②滑坡启动前,坡体的高体积含水量范围随降雨明显扩大,且体积含水量表现出从古土壤层向邻近黄土层递减的规律; ③边坡的水平方向位移自坡面中部向坡体的上下部呈放射状递减特征,垂直方向位移由上至下逐渐减小,而临界滑动面的安全系数也随降雨入渗过程逐步递减; ④节理处土体的孔隙水压力和体积含水量的变化响应时间及幅度都早于且强于坡体其他区域,坡体内最大剪应变的区域分布与坡面基本平行,模拟结果与原型滑坡一致; ⑤基于黄土独特的水敏性、地质构造和人类工程活动等诱因的影响,加上节理裂隙为水的入渗和运移提供了优势通道,降雨加速了黄土潜蚀和坡体结构破坏过程,改变了边坡内部应力场、位移场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而促发了滑坡。  相似文献   

20.
以横向冲击荷载下的四边简支加筋板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有限元模型。通过对不同参数下加筋板动力响应时间历程曲线的比较,分别讨论荷载形式、荷载峰值、加强筋体积比、宽高比以及分布形式对整体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阶跃荷载下加筋板动态响应最为强烈,荷载峰值与加筋板挠度峰值直接相关;加强筋与板的体积比α、加强筋横截面的宽高比β与整体结构的动力响应密切相关;在加强筋与板的体积比α一定前提下,减小加强筋宽高比β的值,更利于提高结构的抗冲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