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用于市政废水除磷的聚合氯化铝铁絮凝剂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价廉的铝酸钙粉为原料,研制了一种用于市政废水除磷的高效低耗的聚合氯化铝铁(PAFC)无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研究内容包括:PAFC的制备方法研究,PAFC用量对模拟废水和实际废水除磷、除浊效果的影响,废水经PAFC处理后pH值的变化情况,废水酸度对除磷效果的影响,PAFC与常见商品絮凝剂除磷性能的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自制的铝铁复合絮凝剂的除磷效果好于传统的铁盐和商品铝铁盐;除浊效果也较好,除浊率可达到95%以上;废水处理后pH值也较稳定。PAFC用于市政废水有较优异的除磷、除浊性能。  相似文献   

2.
聚合硫酸铝铁处理含磷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胥江河  李仁炳 《水处理技术》2005,31(12):49-51,79
本文以聚合硫酸铝铁(PAFS)和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为原料制备了PAFS-PDMDAAC复合絮凝剂,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含磷废水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复合絮凝剂具有良好的除磷效果,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能将废水中的含磷量降至0.28mg/L以下,达国家污水磷排放一级标准(GB8978-1996),pH可控制在6.9~7.1之间,且可大大降低废水浊度,是一种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水处理剂.  相似文献   

3.
为达到后续生化处理工艺要求的水质,采用磷酸铵镁(MAP)结晶法与絮凝剂联用预处理化工高含磷废水。以实际化工含磷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pH值、镁盐投加量、反应温度以及絮凝剂PAFC、PAM投加量对除磷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AP结晶法除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为9.0,n(Mg2+)∶n(PO43-)为1.6∶1,反应温度为30℃;絮凝剂强化除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AFC投加量为30 mg/L,PAM投加量为3 mg/L。此时TP、TN、NH3-N、CODCr的去除率分别为98%、74%、64%、87%,满足后续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4.
以人工配制含磷废水和实际含磷废水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了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和聚合硫酸铝铁(PAFS)的最佳除磷pH值范围、最佳投加量范围以及对不同类型含磷废水的除磷性能。结果表明,3种絮凝剂均在pH=6的条件下除磷效果最佳,其中,PFS表现出良好的除磷性能,是一种高效除磷混凝剂。  相似文献   

5.
以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为原料制备了PAC-PDMDAAC复合絮凝剂,将其用于海水的净化处理。考察了PDMDAAC与Al的不同质量比对絮凝指数FI、形成絮体厚度及体系稳定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确定了PAC-PDMDAAC复合絮凝剂的PDMDAAC/Al最适宜配比。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分析了絮凝剂投加量、反应pH值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对浊度和CODMn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聚合氯化铝(PAC)相比,PAC-PDMDAAC复合絮凝剂净化海水过程中形成絮体更大,沉降性能更好;随着PDMDAAC与Al质量比的增大,絮凝指数FI曲线上升越快速,絮体分层厚度越大,沉降速度越快,稳定动力学参数越大。PAC-PDMDAAC复合絮凝剂的最适宜混凝条件为:反应体系pH值为7.5,絮凝剂投加量为15.3 mg/L,在该条件下复合絮凝剂对海水CODMn和浊度的去除率均值分别为65.2%和87.4%,实验结果与响应曲面模型预测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6.
任荔 《贵州化工》2004,29(1):41-43
介绍GZ-H高效复合絮凝剂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实验表明:用GZ-H高效复合絮凝剂处理造纸废水,废水中浊度、CODcr、TP、SS去除率分别可达到84.4%、86.7%、81.8%、95.8%、且污泥量少,干化时间短,处理成本较其它絮凝剂节省19%~31%。  相似文献   

7.
采用PAC-PDMDAAC无机有机复合混凝剂对印染废水进行混凝脱色处理,探索了药剂投加量、原水的pH、沉淀时间和搅拌时间对脱色率和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表明:PAC-PDMDAAC处理印染废水,对降低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色度具有显著效果,COD去除率为67.4%,脱色率为50.4%。处理效果优于PAC,略低于PDMDAAC。  相似文献   

8.
针对一体化活性污泥法(Unitank)I艺除磷效果不稳定的问题,对比三氯化铁、硫酸铝、聚合氯化铝和复合铁铝四种药剂的同步化学除磷效果,分析了药剂投加量对出水总磷(11P)、浊度和pH的影响。通过技术经济分析可知,复合铁铝是Unitank工艺同步化学除磷最经济有效的药剂,其最佳投药量为173.3mg/L,TP去除率为80.1%,出水TP为0.37mg/L,处理成本约为0.067元/gP。  相似文献   

9.
高效复合絮凝剂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高效复合絮凝剂GZ-H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实验表明:用GZ-H高效复合絮凝剂处理造纸废水,废水中浊度、CODc、TP、SS去除率分别可达到84.4%、86.7%、81.8%、95.8%,且污泥量少,干化时间短,处理成本较其它絮凝剂节省19%~31%。  相似文献   

10.
针对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复合性功能需求,以及传统无机高分子絮凝剂中铝的生物毒性问题,制备一种亲生物金属钛的无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为制备该絮凝剂,以钛盐、聚硅酸盐和铁盐为原料进行制备,并通过除浊和除磷验证上述絮凝剂的性能。结果表明,复合絮凝剂的最佳配比为n_(Ti+Fe):n_(Si)=1:4、n_(Ti):n_(Fe)=1∶5;通过正交试验,絮凝剂的除浊和除磷分别受慢搅时间和静置时间影响最大。同时得到除浊的最佳工艺为A_3B_4C_2D_2E_4,复合絮凝剂的最佳除磷工艺为A_4B_3C_2D_4E_3,且除磷率达到98%以上。  相似文献   

11.
以七水硫酸亚铁、氯化钙和浓硫酸为主要原料,采用鼓风氧化工艺制备了固体聚合硫酸铁(SPFS)。在铁钙总物质的量不变、不同铁钙比的条件下合成了固体钙铁复合絮凝剂。对SPFS和钙铁复合絮凝剂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和活性成分的测试,为了测试其性能,分别进行了高岭土模拟浊度废水的去浊度和腐植酸溶液的脱色研究。结果表明,钙铁复合絮凝剂表现出了较SPFS更好的去浊能力,而且随着钙组分的增多,这种趋势越明显;适量钙铁比的复合絮凝剂能提高脱色效果;在去浊度的测试中,各种絮凝剂的最佳投药量(以Fe计)为15 mg.L-1,最佳pH为8~10,去浊率可达98%以上;在脱色的研究中最佳投药量(以Fe计)为20~40 mg.L-1,最佳pH为3~7,脱色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高分子量丙烯酸钠聚合物絮凝剂用量、助凝剂用量、体系pH值以及搅拌速率等因素对淀粉废水絮凝效果的影响。在最佳絮凝条件下CODCr去除率可达50%以上,浊度去除率可达90%以上,所得到的絮体无毒,可进一步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3.
海泡石/黄原胶复合絮凝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使丙烯酸/丙烯酰胺在黄原胶(XG)分子链上接枝聚合并复合海泡石纤维制备复合絮凝剂。研究了反应条件对含油废水COD去除率及浊度去除率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FTIR)对接枝产物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合成条件为:m(丙烯酸/丙烯酰胺)∶m(黄原胶)=8∶1,引发剂、交联剂与黄原胶质量比分别为0.02,0.006,m(海泡石)∶m(黄原胶)=1∶2,反应温度60℃,用该絮凝剂处理含油废水,COD去除率和浊度去除率分别达到88.2%和95.6%。  相似文献   

14.
以煅烧黄土为原料,经FeSO4与AlCl3聚合改性制备一种生态环保型的黄土/聚合铝铁盐基絮凝剂(LPAFCS)。以COD及浊度去除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控制变量法考察了黄土煅烧温度、FeSO4/AlCl3质量比、反应温度与pH对复合絮凝剂处理污水效果的影响,并对复合絮凝剂处理生活污水的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黄土煅烧温度为600℃,m(FeSO4)/m(AlCl3)=1:2,反应温度为60℃,pH=3时制备的LPAFCS处理污水效能最佳。其对城镇生活污水各项指标去除率均高于70%,吸附次甲基蓝和苯酚废水效果良好,且成本低廉、工艺简单和绿色环保,有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阳离子型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有机膦酸作为酯化反应催化剂合成中间体甲基丙烯酸高碳醇酯,以丙烯酰胺(AM)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单体,采用氧化还原体系合成出一种阳离子型水溶性高分子絮凝剂(PAD-1),将其应用于含油废水处理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PAD-I投加量为40 mg/L、pH值为7、废水温度为25℃的条件下,含油废水...  相似文献   

16.
为了发展高效、廉价、简便处理含重金属废水的方法,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脱水污泥为原料,通过超声波细胞破碎制备微生物絮凝剂。通过红外光谱仪、元素分析等技术对微生物絮凝剂及其处理金属离子后的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影响絮凝剂对模拟废水的Cr去除效果的影响因素,并分析了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微生物絮凝剂在处理75 m L、总Cr的质量浓度5 mg/L的模拟废水时,pH为7.0,温度40℃,絮凝剂投加量40 m L,振荡时间1 min,振荡频率200 r/min时,对Cr去除效果最佳,去除率达到91%以上。同时丙酮溶剂的存在使Cr去除效率增加7个百分点左右;且在多种金属混合的情况下不影响絮凝剂对Cr的去除效果。可见用此种絮凝剂处理Cr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7.
以硅酸钠、硫酸铁、硫酸铝、硬脂酸钙为原料,制备了固体聚硅酸铁铝(PSAF)混凝剂,并以桂林市某污水处理厂二级生物处理后的出水为原水,研究了在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固体PSAF混凝剂投加量和溶液pH对其混凝效果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制备固体PSAF混凝剂的优化工艺条件为:硅酸钠聚合的pH为2.5,溶液硅酸钠的浓度0.4 mol.L-1,Al3+与Fe3+的摩尔比5:5,加入铁铝混合液的温度为30℃,超声时间为40 min,硬脂酸钙的质量浓度为0.10g.L-1;混凝试验结果表明,当原水TP的质量浓度为1.23 mg.L-1、pH为7.5、固体PSAF的最佳投药量为125 mg.L-1时,TP的去除率为91.03%,COD去除率为70.3%,浊度去除率为60%。在pH为6.0~8.0时,固体PSAF除磷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采用微砂强化结团絮凝工艺处理模拟工业废水,研究了投药量、加砂量以及微砂粒径对除浊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结团絮体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聚合氯化铝的最佳投加量为0.875 g/L,微砂最佳粒径范围为50~100μm,微砂最佳投加量为1.0 g/L,在此最佳条件下处理低浊废水,浊度由进水时的21.6~25.3 NTU降低至出水时的0.47 NTU以下,去除率达98.0%~9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