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耐碱玻璃纤维及其在混凝土中的应用(二)朱荣跃编译二、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GRC)GRC的抗弯强度达30MPa,抗拉和抗冲击强度分别达10MPa和20kJ/m’。大致为素性的5~10倍,使薄壁轻质制品的设计自由度大为提高,因而在建筑物的内外装饰材,永久...  相似文献   

2.
1998年新产品试制计划1.ZDX5190GXFSG851V水罐消防车选用斯太尔1291.260/4×2型底盘。主要技术能性:配用BZ25/60型中低压消防泵,1.0MPa时,流量60L/s,1.8MPa时,流量30L/s。装载水量8500kg。水炮...  相似文献   

3.
嵇庆峰 《安徽建筑》2001,8(5):73-74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及审美水平不断提高,对建筑外形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玻璃纤维增强水泥装饰产品(以下简称GRC产品)由于其在力学性能上抗拉极限强度达7.5~9.0MPa,抗折极限强度达15.0~20.0MPa,并且有较高的韧性及抗冲击强度,在物理性能上,它具有较低的吸水率、较高的耐热性及抗渗性,自然环境中使用年限可达50年,因此被广泛地运用于外墙檐口、腰线、门窗套及廊柱的装饰,尤其是在旧房改造上的运用。但GRC产品在使用中也存在许多通病,如相邻产品间易产生裂缝、线条渗水及墙面污染等。笔…  相似文献   

4.
国外超高强工程材料的开发动向在日本 ,鹿岛建筑公司开发成功抗压强度为 140MPa的超高强混凝土 ,已用于超高层建筑。在原苏联用 5 0 0~ 6 0 0号高标号水泥 ,掺入特定减水剂 ,以 0 2 4~ 0 2 6水灰比 ,配制出抗压强度为 12 0~15 0MPa的超高强混凝土 ,并研究了各种强度特性及变形性能。在英国 ,帝国公司与牛津大学研制出高密度水泥 (MDF) ,其抗压强度达 30 0MPa,抗折强度达 15 0~2 0 0MPa,弹性模量达 5 0GPa。在美国 ,用普通水泥以 0 1水灰比 ,在 2 5 0℃和 34 5MPa压力下热处理制得抗压强度达 6 5 5MPa的水泥…  相似文献   

5.
纤维增强塑料补强混凝土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具有高强、耐腐蚀、可设计性强、易成型特性的FRP补强建筑混凝土柱,对提高混凝土柱的承载力、韧性及耐久性效果显著,且简便易行。本文从FRP的性能出发,根据三向受压混凝土柱的特性,推算出FRP补强层的理论设计厚度,计算结果表明:2.21mm厚的GFRP补强层,可使直径400mm的C30混凝土圆柱,轴向强度由30MPa提高到50MPa、失效应变提高18.5倍。  相似文献   

6.
Bukit Timah花岗闪长岩的Hugoniot状态方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单级轻气炮上对花岗岩的激波状态方程进行了实验测定。最高撞击速度为800m/s,相应的最高撞击压力是7GPa。锰铜应力计被用于测量撞击应力或平均激波速度。由实验结果拟合得到BukitTimah花岗岩的Hugoniot线性关系式和多项式状态方程。  相似文献   

7.
德产GEHO系统砼泵液压控制系统刘和选(山东省建筑机械厂研究所济南)目前,我国生产的砼输送泵最大排量60m3/h,最大输出压力为7MPa左右、属中小系列。但所有砼泵的液压系统不管是闭式还是开式油路都比较复杂,这给制造和维修带来了许多不便,为此有必要设...  相似文献   

8.
科技成果     
GPY4型消防排烟机GPY4型消防排烟机是由宝鸡消防器材总厂开发研制的。该机系采用日本进口HONDAG100K型四冲程汽油发动机为动力源,直接联接高性能机翼型整体式铸铝合金叶轮,壳体为模压成型钢板结构,具有设计合理,造型美观,结构简单可靠,维修方便,后动容易,风量大,压力高,重量轻等特点,广泛适用于各种建筑物,矿山及地下建筑等各种场所,为各专业、企业消防队之必备的消防装备。主要技术指标:汽油机功率:1.8kW(2.5马力)转速:3600r/min排烟机排烟量:7500m3/h全压:380Pa主机…  相似文献   

9.
SG-100型耐硫甲烷化催化剂,在立米级水煤气耐硫甲烷化工艺装置上,进行了近5000小时的中间试验,试验证实,催化剂有良好的初始活性,使用寿命预计可达一年以上,采用的固定床绝热反应器和多段反应,段间冷却的工艺是可行的,在0.75MPa,300h^-1~400h^-1空速下,甲烷生成率可达到41%,每标准立方米煤气热值可增加3MJ左右。  相似文献   

10.
100—150MPa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技术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应用常规的原料及通用的工艺方法,率先在国内研制成功了28天抗压强度达100-130MPa流动性优良的超高强高性能砼,以及28天抗压强度达140MPa,  相似文献   

11.
氯离子的侵蚀造成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结构的耐久性能逐渐衰退。通过对氯离子的来源以及侵入混凝土的方式进行了分析,了解氯离子侵蚀的机理。介绍了基于Fick第二扩散定律的氯离子扩散理论修正模型,总结了对混入型氯离子腐蚀和渗入型氯离子腐蚀防护的方法,可供氯离子侵蚀环境中的混凝土耐久性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2.
混凝土损伤对氯离子渗透性影响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凝土在服役过程中要承受荷载和环境的双重作用。应力水平以及冻融循环作用对混凝土结构会造成损伤,形成微裂缝,从而加速了氯离子入侵的速度。本文总结了应力大小和应力类型对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以及冻融循环作用下氯离子渗透性的变化规律。最后提出了一些建议和以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粉煤灰作为一种工业废料在道路建设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提倡"节能减排"理念的今天,粉煤灰的应用能带来极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海排粉煤灰与石灰粉煤灰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其中含有大量的氯离子。了解有关氯离子对粉煤灰石灰土性能的影响的理论研究。然后通过试验的方法来得出氯离子对海排粉煤灰石灰土的强度和抗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有适量氯离子的海排粉煤灰是能够应用于道路建设中的。  相似文献   

14.
梁松  杨医博  莫海鸿  陈尤雯 《工业建筑》2006,36(Z1):880-883
氯离子是造成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一个主要因素,对混凝土及其原材料中氯离子数值进行限制是减少钢筋锈蚀的重要途径。介绍了我国标准中对混凝土及其原材料中氯离子的限值,根据目前技术发展,提出了对混凝土及其原材料中氯离子限值和评价方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能量和残余应变作为损伤变量,将损伤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针对损伤发展的第二阶段,研究疲劳载荷与环境因素协同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的劣化情况。随着残余应变的增加,结构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系数和空气渗透系数均变大,而且当残余应变超过60×10-6时,增加幅度变得明显。尤其当残余应变增加到120×10-6时,相应的系数提高了一个数量级。结论同样适合疲劳载荷与冻融循环的耦合作用。因此,可以把残余应变分别为30×10-6~60×10-6和120×10-6视为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起劣区间和陡劣点。  相似文献   

16.
鸡笼山金矿南缘采场开挖、充填方案比选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有限元数值计算,研究鸡笼山金矿南缘采场用充填法采矿时,不同的施工方法对采场稳定性的影响,从中找出最佳的施工方案。计算中考虑的因素有:单个采场较好的开挖、充填顺序;较为理想的充填料的弹性模量;较为有利的矿房及矿柱的宽度;多个采场共存时的施工顺序的优化  相似文献   

17.
试验研究了石粉含量对不同强度等级机制砂混凝土强度、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抗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粉对低强和高强混凝土的影响不完全相同,对于低强度机制砂混凝土,随着机制砂中石粉含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提高,而抗冻性能降低,尤其是当石粉含量高于10%(石粉与水泥体积比超过1∶3.47)时,混凝土劣化明显;但对于高强混凝土而言,仅当石粉含量大于7%时,石粉使混凝土工作性出现劣化,而对于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抗冻性能等耐久性,石粉含量从3.5%提高到14%,均未使高强机制砂混凝土出现劣化现象。  相似文献   

18.
试验研究了四点弯曲荷载长期持续作用下混凝土中氯离子的输运规律,以及早龄期(浇筑7d以内)加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持续四点弯曲拉应力作用会增大混凝土的渗透性,并且随着荷载水平的增加,相对氯离子扩散系数Di/D0随着荷载水平提高而呈非线性增大。纯弯段与弯剪段之间氯离子含量分布存在差异,这与弯剪段混凝土所受复杂应力状态有关。早龄期弯曲拉应力持续作用对后期混凝土耐久性能影响较小,这源于早龄期混凝土抗拉强度的较快发展和较强的水化自愈合作用。  相似文献   

19.
吴朝晖  李跃明  干伟忠 《工业建筑》2007,37(9):89-92,29
对比试验表明,混凝土实体试验芯样试件获取方法会对RCM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试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鉴于此,对产生影响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RCM试验芯样试件的获取方法。  相似文献   

20.
陈建斌  丁洁民  王永春 《工业建筑》2005,35(1):67-68,85
结合建行浙江省分行大楼维修改造工程实例 ,对在高层建筑顶部钢结构的应用设计作了详细的说明。依据新的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 ,着重讨论了对风荷载的处理 ;还介绍了结构选型、梁柱设计、支撑与节点设计等需注意的问题。其述及的方法对今后高层建筑顶部钢结构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