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河南省新蔡县练村铁矿属大型磁铁矿矿床,赋存于新太古界太华岩群铁山岭组沉积变质地层,该矿床成因为海底火山喷流—变质改造而形成的沉积变质硅铁建造铁矿床,该矿床成因主要受地层及变质作用两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锡铁山铅锌矿是青海省最大的有色金属矿山,属于海底热水喷流沉积型矿床,其围岩主要为沉积岩。通过归纳总结锡铁山铅锌矿成矿地质条件、矿带分布特征、矿床共生组合规律和矿床成因,系统研究了青海省锡铁山铅锌矿成矿规律,为区内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刘山岩铜锌矿矿床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分析表明,该矿床是典型的海底热液喷流成岩成矿作用的产物,具有一般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沉积建造特征.矿床在纵向和横向上成矿元素组分分带特征、热水沉积重晶石岩及其边缘相位置等海底热液成矿模式特征是勘查找矿的重要理论依据.矿区地质调查揭示矿区深部及外围仍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4.
新疆阿尔泰是我国重要VMS成矿带,塔拉特铅锌铁矿位于该成矿带的克兰盆地。矿床赋存于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下上亚组中,既有透镜状矿化和补给通道相角砾状矿化组成的VMS型“双层结构”,又有后期矽卡岩叠加成矿。矿床成因类型为VMS+矽卡岩叠加成矿,矿床形成主要经历了喷流沉积成矿期、区域变质期和矽卡岩期。矽卡岩期进一步划分为早矽卡岩阶段、退化蚀变阶段和石英硫化物阶段。喷流沉积成矿期形成于413Ma~407Ma,与海相火山作用有关,区域变质期发生在石炭纪,矽卡岩期叠加成矿(266Ma~232Ma)可能与岩浆热液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充分收集前人工作研究资料,通过采集和测试矿区的矿化点和矿体的岩石样品,初步确定了成矿物质来源为海底沉积洼地沉积,经后期变质作用和构造作用的叠加改造而成矿。矿床成因类型为火山汽液喷流沉积改造型。  相似文献   

6.
过去针对江西众埠街锰铅锌矿的成因研究成果均停留在对矿床地质特征和矿石质量等要素的研究层面,缺少对矿床元素及组分的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对国内外类似典型矿床的资料搜集和对比研究也基本未涉及等,为更有效地实施地质项目,对该矿开展了成矿规律及外围成矿预测研究。该矿为一探明的大型锰铅锌矿床,矿床呈现上锰下铅锌的双层结构,为同生锰矿和后生铅锌矿的共生复合矿床。通过总结矿床地质特征,分析和研究矿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并与同类型典型热水喷流沉积型矿床相类比,探讨矿床成矿物质和热液来源、成矿时代和成矿机理,认为矿床为与海底火山喷流有关的铅锌矿和沉积型锰矿的共生复合矿床。  相似文献   

7.
驼路沟钴矿床是近年在青海东昆仑造山带内发现的首例独立钴矿床。在详细解剖该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其形成的地质构造环境及钴的富集成矿机制。该矿床整合产于浅变质火山-沉积岩系中,发育高度富钠的热水沉积岩和典型的热水沉积矿石组构,表明该矿床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的局限裂陷海盆环境。钴主要分布在硫化物(如黄铁矿)相中,而钴的进一步富集、钴矿物的出现及增多,与变质程度紧密正相关,驼路沟钴矿床与世界其他典型层控Co-Cu-Au矿床具有十分相似的特征和钴成矿作用方式,均为同生喷流热水沉积成因。  相似文献   

8.
云南银厂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时代、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的分析、研究,认为银厂铅锌矿属热水喷流沉积-后期改造矿床。  相似文献   

9.
巴颜喀拉—喀喇昆仑地区位于西藏—三江造山系,帕米尔高原腹地。在对区域构造特征和主要大型矿床梳理的基础上,结合新疆最新矿床成矿系列研究成果,对典型成矿带的找矿进展和典型矿床含矿建造进行了总结,并提出沉积—变质型铁矿床、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喷流—沉积型铅锌矿床、斑岩型铜金矿床为本区主攻的矿产类型。该区找矿进展对于新疆喀喇昆仑山今后的找矿思路及方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青海锡铁山铅锌矿床的控矿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锡铁山铅锌矿床明显受地层、构造和海底火山作用一致性控制。生长断层对控制矿床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生长断层作为构造通道,控制了含矿地层的岩石组合和分布、沉积盆地形态以及海底火山喷流中心位置。含矿喷流物质的沉积受沉积盆地的控制,盆地沉积中心为成矿最有利部位。构造后期的改造对矿体有一定的影响,但并没有改变矿体的总体格局。  相似文献   

11.
弋阳县狮子包铁矿属沉积变质型铁矿床,位于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接壤带的南侧,赣中沉积变质型铁矿带东部,铁矿体主要赋存在南华系洪山组上部含铁岩系中,层位较稳定,矿体多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区内岩浆活动及构造运动对铁矿体的形成和规模有一定的影响,矿石矿物以镜铁矿为主,其次为磁铁矿,属贫铁矿型。通过对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的阐述,重点研究本区铁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床成因,总结铁矿的找矿标志,并提出今后的找矿方向(区内沉积变质型铁矿),以指导区内铁矿的找矿。  相似文献   

12.
阜平期沉积变质铁矿为太行山北段重要的铁矿类型之一,该类矿床赋存于阜平岩群元坊岩组中。通过对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的研究,指出了今后的找矿勘查方向。  相似文献   

13.
河北迁安市王孟庄铁矿矿区位于中朝准地台-燕山台褶带-马兰峪复背斜-遵化穹褶束的东南部,其东南侧紧邻山海关台拱。处于东西向复杂构造带与燕山构造体系的复合地带,基底构造为复式紧密褶皱。矿体赋存于太古界迁西群三屯营组一段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混合岩质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混合岩及混合花岗岩中,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状与围岩基本一致。该矿床矿石矿物较简单,原岩建造应属基性熔岩和中酸性火山喷发为主夹沉积碎屑及硅铁质岩建造。矿床成因是由于海底火山喷发,携带大量硅铁质,以沉积方式成矿,后经区域变质作用使硅铁富集而成,因此王孟庄铁矿为受变质沉积铁矿床—受变质硅铁建造铁矿床通称为鞍山式铁矿。  相似文献   

14.
桐柏地区是我国中部著名的集矿区,相继发现了一批中型、大型矿床。以成矿系统的理论观点,将各独立矿床进行时空分析、分类,划分出原始沉积源层-混合热液成矿系统、火山沉积矿源层-剪切变形岩浆热液成矿系统、幔源海底火山-喷流热液成矿系统、壳源岩浆-混合岩化流体金成矿系统等4个成矿系统5个成矿亚系统,以期确立地区矿床时空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5.
邱顺才 《现代矿业》2009,25(3):73-77
桐柏地区是我国中部著名的集矿区,相继发现了一批中型、大型矿床。以成矿系统的理论观点,将各独立矿床进行时空分析、分类,划分出原始沉积源层-混合热液成矿系统、火山沉积矿源层-剪切变形岩浆热液成矿系统、幔源海底火山-喷流热液成矿系统、壳源岩浆-混合岩化流体金成矿系统等4个成矿系统5个成矿亚系统,以期确立地区矿床时空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6.
详细阐述了小敖包铁矿床成矿地质环境、矿体特征、矿石特征等,并对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进行了探讨,为寻找火山沉积变质型铁矿床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沉积变质型铁矿床,主要产于前寒武纪古老的区域变质岩系中,是我国十分重要的铁矿类型,其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57.8%。并具有矿床规模大,品位较高,矿体出露地表或浅部,易于开采。近年来在青海祁漫塔格地区发现的那西郭勒铁矿床即为沉积变质型铁矿床。通过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及地球物理资料分析研究,认为那西郭勒铁矿床成矿与地层关系密切:铁矿主要赋存于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群斜长角闪片岩中,该套地层在那西郭勒区内北西-南东向稳定分布且规模较大,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8.
詹姆逊盆地铜多金属矿位于格陵兰东部铜铅锌成矿带。结合野外调查,利用光薄片显微鉴定,对詹姆逊盆地铜多金属矿矿石进行系统研究。根据矿石特征可分为砂岩型,构造破碎带型和硅质岩重晶石型三类矿石。综合矿床地质特征,认为该铜多金属矿是复合叠加型矿床,早期海底热水喷流沉积形成层状硅质岩重晶石型铜铅锌矿,之后在陆源碎屑沉积时形成砂岩型铜铅锌矿,后期含矿热液沿构造及砂岩层位充填交代、并对早期砂岩矿化层进一步热液叠加富集成矿。对该矿床的矿石特征及成因的总结,有助于推动该区的进一步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9.
铁矿作为新疆优势矿种之一,受到各专家学者重视,并对矿体基本特征、成矿年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模式有较高认识。1961年原新疆地质局第一地质大队(现新疆地矿局第十一地质大队)通过工作,对矿区内各矿段矿体产出层位、规模、品位变化情况等均进行了系统评述,认为该矿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中型沉积变质型赤-磁铁矿床。近年来通过地质工作者辛勤工作,查明了矿床产于中-下志留统叉口组浅变质碎屑岩系的第一段第五亚段,底板标志层为灰绿色绿泥石板岩,初步认为矿床成因属沉积变质型铁矿床,矿床规模达大型。  相似文献   

20.
刘映梅  袁勇 《现代矿业》2012,(8):46-48,154
通过研究梅仙矿田铅锌银矿床的地质特征、矿石同位素、微量元素以及稀土元素等特征,对其成矿物质来源、成矿地质作用、成矿温度、压力以及物化条件、沉积环境进行分析,认为本矿床为海底火山喷发—沉积变质热液改造型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