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东天堂山铷锡多金属矿床位于NNE向武夷山多金属成矿带南段与南岭纬向多金属成矿带东端的交汇部位。通过对广东天堂山铷锡多金属矿体的地质特征、成矿特征的研究,查明矿体主要赋存于上侏罗统高基坪群第二亚群火山岩及其构造破碎蚀变带、节理裂隙蚀变带和花岗岩岩体隆起部位,其中侏罗系上统高基坪群第二亚群火山岩岩石主要成矿元素Rb的背景浓度较高,该地层是铷矿(化)体的主要赋矿层位。通过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证据认为矿物质来源与火山岩和燕山期岩体有关,区内角岩型铷矿、云英岩型铷矿、钠长石化花岗岩型铌钽矿、构造破碎蚀变带(岩)型锡矿、云英岩型钨锡矿及细脉浸染型锡矿、铅锌矿、铜矿矿床成因是以岩浆期后气成-热液充填交代作用为主的多阶段、多期次成矿的,是在不同的演化阶段、不同的成矿地质条件及不同的部位形成的具成因联系的一组矿床。   相似文献   

2.
满丈岗金矿床是青海省典型的陆相火山岩型金矿床,处于西域板块青海南山晚古生代-早中生代裂陷槽中,赋存于三叠系上统德亥龙组酸性火山岩和同期的花岗闪长岩体中,特别是岩体的内外接触带,矿体成群成带出现,与地球化学异常浓集中心一致.矿化的主要类型为石英脉型,硅化流纹质晶屑、玻屑凝灰岩型,构造蚀变岩型三种.金矿化主要时期为印支晚期(晚三叠世),矿床的成因为与陆相火山岩和同期岩浆岩有关的中低温热液-石英脉型矿床.  相似文献   

3.
普朗铜矿是位于三江成矿带南段的超大型铜多金属矿床,对该矿首采区、矿区东部、矿区北部及矿区外围北部四个矿段的矿体特征、矿化特征、围岩蚀变等地质信息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首采区深部及矿区北段产出矿体均属于典型的斑岩型铜矿,矿体受蚀变控制作用明显,矿(化)体常产于钾化、硅化带、绢英岩化及其叠加部位,矿化强度与蚀变强度呈正相关;矿区外围东部大脉状矿体及矿区外围北部铅锌矿(化)体属热液脉性矿体,主要受构造控制,多产于近东西向的节理裂隙中。在对各矿段找矿标志的总结基础上指出首采区的近地表、构造交汇部位及矿区北侧深部均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4.
乌什塔拉地区处于塔里木板块和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碰撞、拼接部位的南天山陆缘活动带。结合该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成果,对区内地球化学特征、地层及构造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区内圈定的综合异常进行了解译评价,结果表明:区内Cu、Au、Pb、Cr异常显示较好,相关性较密切,主要富集于乌什塔拉岩体中,在构造、地层接触带附近热液蚀变活动较强烈,有利于铜多金属成矿。  相似文献   

5.
卡拉塔格高品位铜金蚀变矿化区位于新疆吐哈盆地南缘,在土屋一延东斑岩铜矿带以北50余千米处,属大南湖—突苏泉岛弧带的组成部分.该区泥盆系钙碱性火山侵入岩发育,矿化区火山岩组合复杂,浅成超浅成岩脉、岩墙发育,热液蚀变呈环带状分布,黄铁矿化普遍发育,浅部显示以胆矾、氯铜矿、硫磺为主的强烈氧化矿化.外围还分布有多处铜金化探异常,经初步踏查有较强的蚀变矿化显示,综合分析其成矿潜力,如该区取得铜金找矿突破,将大大拓宽土屋—延东斑岩铜矿带的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6.
青海省大干沟地区海拔在3900m以上,在该区开展矿产资源调查工作存在很多困难。以遥感技术为主导,首先对ETM数据进行掩膜剔除植被、第四系、积雪等干扰,然后采用Crosta法提取矿化蚀变信息,最后将蚀变信息与构造、岩体、化探等多元信息叠合,综合分析后圈定找矿靶区9处,进而开展野外检查。通过对30余处异常进行了系统检查发现,这些遥感蚀变异常少部分由植被、地形等干扰因素引起,一些则为岩脉、地表长石类矿物的粘土化等,仅少数为铁染构造蚀变带。工作中发现铜金矿化点3处、金锑矿化点1处、铜矿化点1处、铜多金属矿化点2处、钒钼矿化点2处及1处铀矿化点。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普朗铜多金属矿床矿化类型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朗铜矿是位于三江成矿带南段的超大型铜多金属矿床,继首采区矿段特征揭露后,外围找矿工作的开展揭露了矿区外围的地质情况,并将普朗铜矿划分为首采区、矿区东部、矿区北部及矿区外围北部四个矿段。通过对四个矿段的矿体特征、矿化特征、围岩蚀变等地质信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首采区深部及矿区北段产出矿体均属于典型的斑岩型铜矿,矿体受蚀变控制作用明显,矿(化)体常产于钾化、硅化带、绢英岩化及其叠加部位,矿化强度与蚀变强度呈正相关;矿区外围东部大脉状矿体及矿区外围北部铅锌矿(化)体属热液脉性矿体,主要受构造控制,多产于近东西向的节理裂隙中。通过对各矿段找矿标志的总结,提出首采区的近地表、构造交汇部位及矿区北侧深部均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查明普朗铜矿矿床成因,通过收集、分析普朗铜矿区最新的勘探资料和生产资料,对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矿物特征等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硫化矿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及方铅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长石、绢云母,造岩矿物为角闪石、黑云母、斜长石。矿床严格受控于岩浆岩、构造和围岩蚀变,自岩体中心往外发育强钾化硅化带(工业铜矿带)→绢英岩化带(铜矿化带)→青磐岩化带(基本无矿化)。结合矿床地质特征、矿物共生组合及矿物穿插交代关系等,将矿床划分为岩浆晚期、热液硫化物期和表生期,其中热液硫化物期为主要成矿期,矿床总体属次火山—热液斑岩型铜矿床,外围北部铅锌矿体、东矿段大脉状铜矿体为与次火山作用相关的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9.
祁雨沟金矿区蚀变岩型金矿床是一种由石英脉型矿床向蚀变岩型矿床的过渡类型。金矿体主要由一组北东向蚀变构造破碎带控制,成矿区主要位于北西向古构造与北东向控矿构造的交汇部位。本文根据矿床地质特征,提出了找矿方向及找矿方法。  相似文献   

10.
祁雨沟金矿区蚀变岩型金矿床是一种由石英脉型矿床向蚀变岩型矿床的过渡类型,金矿体主要由一组北东向蚀变构造破碎带控制,成矿区主要位于北西向古构造与北东向控矿构造的交汇部位。本文根据矿床地质特征,提出了找矿方向及找矿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刘杰 《西部探矿工程》2012,24(11):151-154,162
202斑岩铜矿床含矿岩体蚀变分带明显,由中心向外发育强钾化硅化带-黄铁绢英岩化带-黄铁矿化带-青磐岩化带。该矿区脉体较发育,以细脉浸染、网脉状矿化为主,脉体类型多样、切割关系复杂。对相应蚀变矿化阶段石英脉中的流体包裹体系统进行了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学研究,发现与成矿有关的流体包裹体温度外围为180℃~460℃,其中钾长石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普遍较低,可能在钾化阶段经历了多个阶段热液活动,或是岩体的抬升过程中有包裹体遭受。其他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的变化与成矿阶段演化有良好的对应关系,从早期到晚期温度逐渐降低,表现出流体系统温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布赫特山地区铁铜矿床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欧龙布鲁克陆块东北部,地质条件复杂,成矿条件优越,矿床主要赋存于奥陶系中岩组上部和下部碳酸盐岩组合与华力西期中酸性花岗岩和闪长岩的接触带附近。矿体呈明显的磁异常和磁异常变化,矿区内已发现铁矿(化)体4处,铜矿(化)体2处,矿体的形态、产状及分布严格受矽卡岩带控制,发育矽卡岩化、蛇纹石化、黄铁矿化、硅化、绿泥石化、褐铁矿化、孔雀石化等蚀变类型,其成矿类型为矽卡岩型铁铜矿床。  相似文献   

13.
春都斑岩铜矿床位于印支期中甸—义敦岛弧成矿带南缘,成矿条件良好。在系统收集矿区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详实的野外地质工作,认为矿区内浅成—超浅成花岗闪长斑岩及闪长玢岩与矿化关系密切,矿(化)体赋存于花岗闪长斑岩与闪长玢岩或围岩的接触带,钾硅化带是产生矿化的关键条件之一。结合区域成矿背景及相关工作成果,发现格咱深大断裂将岩浆活动限制在断裂东侧,其旁侧次一级构造为侵入岩提供有利空间,岩体中的裂隙系统为后期含矿热液运移和沉淀富集提供构造空间。矿(化)体严格受控于岩浆岩、热液蚀变和构造裂隙,矿床总体属于印支期超浅成斑(玢)岩密切相关的斑岩型铜矿床。花岗闪长斑岩、钾硅化带、高磁异常地段及矿化露头可作为同类矿床的有利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4.
马尔盖提铜矿位于新疆塔里木板块与中天山—哈萨克斯坦板块碰撞对接南侧缝合带的北侧,额尔宾山中段萨阿尔明残余盆地中,矿体主要产在斑岩体顶部及其外接触带,呈面状、筒状、似层状.直接找矿标志为斑岩体顶部构造蚀变带与蚀变带中的多金属硫化物(孔雀石、铜蓝、黄铜矿等)分布带.矿床主要受斑岩体顶部构造角砾岩区控制,找矿方向为区内具有隐...  相似文献   

15.
萨瓦亚尔顿金矿床位于南天山海西褶皱带金—多金属成矿带,天塔里木成矿省—塔里木板块北缘矿成之东阿赖—哈尔克山(复合沟弧带)结合部位,矿体呈似脉状或透镜状产于塔尔特库里组(S3t)和萨瓦亚尔顿组(D1sw)中,主要由蚀变岩型和石英细脉—网脉型矿体组成。蚀变岩型矿体发育强褐铁矿化、弱黄铁—毒砂化、硅化和碳酸盐化,成矿作用划分为5个阶段:无矿石英阶段(Ⅰ)、黄铁矿—毒砂—石英阶段(Ⅱ)、多硫化物—石英阶段(Ⅲ)、锑—石英阶段(Ⅳ)、石英—碳酸盐阶段(Ⅴ),其中Ⅱ、Ⅲ、Ⅳ阶段为金主要成矿阶段。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萨瓦亚尔顿金矿含金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和毒砂,以自然金、含银自然金及银金矿为主,平均成色958.9、857.21、667.9,呈裂隙金、粒间金、包裹金形式分布。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大东山地区岩坑山一带具较好的锡-多金属异常,异常查证时发现了若干锡矿化带,根据其成矿特征将区内锡矿化类型划分为构造带蚀变岩型、钠化细粒花岗岩型和花岗岩风化壳型.通过对锡矿化体地质情况的分析,提出矿化体下部可能有隐伏的云英岩蚀变体,具较大的找锡矿前景.  相似文献   

17.
新疆新源南山地区浅成中低温热液金矿,大地构造位置上矿区处于伊犁板块东部与塔里木板块、准噶尔板块接合带内侧,矿区主要围岩蚀变类型有硅化、粘土化、黄铁绢英岩化和青盘岩化等;从异常元素的特征值来看,Au元素极值很高,在该区有集中成矿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综合分析红石地区燕山晚期的热液蚀变作用,探讨不同期次、不同类型的蚀变及交代蚀变岩与金、银矿化之间的关系;同时对断裂蚀变带的含矿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第二、三期交代蚀变岩的形成与金、银矿化密切相关。空间上,北西向和北东向断裂蚀变带中易成金,南北向和东西向断裂蚀变带中易成银;垂向上,金银矿多分布于多金属硫化物蚀变带中。  相似文献   

19.
青海省乌兰乌珠尔4041高地钨锡铜多金属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属于东昆仑北部断裂造山带北西段,属祁漫塔格—都兰华力西期铁、钴、铜、铅、锌、锡、硅灰石(锑、铋)成矿带,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通过区域地质背景、矿区成矿地质条件、物化探异常特征、矿床特征及主要控矿因素的分析,总结了矿床成因、成矿模式和找矿前景。研究表明:区内晚华力西—印支期岩浆侵位于早泥盆世花岗岩体边部及与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群的接触部位,矿(化)体主要产于岩体边部的剪切带中并受断裂构造控制,成矿作用与NWW向断裂构造的关系极为密切;深部矿床内蚀变温度有升高的趋势,铜铅锌银等中低温组合发生减弱而钨锡等高温组合相对富集,矿体延伸良好;区内钨锡铜矿化均产于蚀变花岗岩中,矿床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绢英岩化2种类型,其次为碳酸盐化和高岭土化等在局部发育,且各蚀变无明显的分带性,因此,可以推断该矿床成因属于构造蚀变岩型钨锡铜矿床;区内发现的蚀变破碎带(5.5 km)及主矿体(1.25 km)规模大,矿化稳定(w(Cu)0.16%、w(Sn)0.15%、w(W)0.15%),剥蚀较浅(150~200 m),保存良好。因此,通过已知矿化带、矿体的追索及深部工程验证,物化探异常的进一步检查,该矿床规模有望达到中型以上。  相似文献   

20.
托乎木台金矿区位于阿勒泰山南缘多金属成矿带的西段,额尔齐斯挤压带的北侧,矿区含矿地层主要是中元古代苏普特岩群,矿体与构造有密切关系,矿体赋存与蚀变破碎带中,呈脉状分布,品位1.40~2.79g/t。具硅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的绢云母千枚岩带为区内重要的含矿层位,北西—南东向展布的剪切带是成矿的有利部位。初步认为托乎木台金矿区是石英脉型金矿、破碎蚀变带型金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