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3,(5)
在当今和平年代中,霸权主义并没有离我们远去,而是以一种潜移默化的缓和方式进行。近些年来,美剧在世界范围内热播,它的传播并不仅仅是作为娱乐品来推行的,而是美国实行文化霸权的一种方式。本文从美剧受欢迎的原因,美剧中所渗透的文化、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对他国受众所造成的影响、如何应对以美剧的传播为代表的文化霸权这三个方面来论述,以期能正视美国的文化霸权,重视本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努力培养民族自豪感。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7)
本文通过对《霸权之后》一书的解读和系统探究,以合作为基点,从霸权时期到霸权之后合作的实现途径角度,解析此书中的核心议题: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使如何以及怎样组织的。并对此书中的理论观点提出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4)
国家的金融体系关乎国家的经济发展乃至国家安全,是各国金融业发展中的核心问题,中国的迅速崛起,不可避免地受到以美国为首的金融霸权的压制。从中美欧金融体系的历史和现状出发,阐述各自央行的核心作用和主权货币的国际地位,并将三者进行了比较,为中国突破欧美金融体系霸权,彰显中国的金融话语权利,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6)
21世纪是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麦克卢汉预言的"地球村"在媒介的推动下逐渐成为现实。全球化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存在着霸权主义,一些国家的新殖民主义正在试图控制着另外一些国家。本文从媒介发展的角度入手,浅析媒介发展对文化霸权的影响、文化霸权产生原因、文化霸权在不同国家的表现以及媒介在文化霸权中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建造师》2002,(3):52-53
911灾难仍然在许多人们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大多数人认为灾难源于极端回教主义运动,但也有意见认为是反对全球化,是对大美国主义霸权的控诉,抗衡美国意图控制全球政治经济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牛力 《华中建筑》2009,27(9):1-2
该文尝试从民族文化认同建构的角度研究近现代中国的传统复兴建筑,并通过文化霸权的概念分析这一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8,(1)
全球互联网治理中的网络主权论和多利益攸关论的差异反映的不仅是简单的科技管理政策偏好,其差别既是国家利益之争在全球技术治理中的复杂呈现,也反映出不同国家的工程人文主义传统对互联网本质的理解有观念性差别。目前学界对多利益攸关和国家网络主权模式均未有深刻系统的研究。这两种思路也未必不能兼容。而从操作层面看,美国主导的多利益攸关模式已完全沦为实现其霸权主义的意识形态工具。相比之下,互联网主权模式则收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认可。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2)
中国的公民观念发展与西方国家存在差异。全球化的进程加深了西方文化霸权的影响,并通过媒体、文化教育交流与援助及文化产品的渗透对我国公民观念构成了挑战:威胁我国党和政府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合法性、激化保护信息自由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冲突、挑战公民教育课程的有效性。因此,我国应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坚持文化例外原则、积极开展公民教育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3)
大众媒介为流行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便捷,大众媒介在传播异域流行文化时可以巧妙的进行文化渗透,从而达到传播意识形态的目的。本文从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角度解读流行文化传播中的霸权主义。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0,(1)
近几年我国短视频市场迅猛发展,引发社会各界关注。女性在短视频内容产品中占据了较大的优势,网络"母系社会"在我国短视频平台上似乎已经形成。本文从内容生产方式变迁的角度,探究女性"网络霸权"的表现、成因、影响及其规制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