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精细化工》1999,16(4):91
以Pd/C为催化剂,甲酸铵为氢给予体,95%(w)乙醇为溶剂,4-硝基-N-氧吡啶为原料,在常压下转移氢化合成了4-氨基吡啶,收率为90%。氢化条件温和,后处理简单。用熔点、GC-MS谱图表征了该化合物。通过GC-MS对反应跟踪分析,发现反应首先生成脱氧化合物4-硝基吡啶,继而经过偶氮中间物生成4-氨基吡啶,各物质质谱图中碎片峰与理论推导结果一致,证明了该反应历程。  相似文献   

2.
在对4-氨基-2-氯吡啶合成路线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以2-氯吡啶-N-氧化物为起始原料,经过硝化和还原两步反应,进行了以工业化为目的的合成研究,产品总收率达到56% 。  相似文献   

3.
4-氨基吡啶电化学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阳离子隔膜电解槽用阴极恒电位的方法电化学合成了4-氨基吡啶,并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循环伏安法表明,4-硝基氮氧化吡啶的还原过程有多个不稳定的中间产物生成。以铅粒为阴极,钛网镀二氧化铅为阳极阴极液pH=3,4-硝基氮氧化吡啶质量百分浓度为1%,硫酸铵为支持电解质,10%的硫酸溶液为阳极液,还原电量为200%的理论电量及50℃下4-氨基吡啶的收率达88.2%,电流效率44.1%。该工艺过程简单,收率高,是可望取代污染严重的铁粉还原的绿色合成路线。  相似文献   

4.
2-氯-4-氨基吡啶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氨基吡啶为原料,经乙酰化,N-氧化,水解,Sandmeyer反应,硝化和催化氢化合成2-氯-4-氨基吡啶。  相似文献   

5.
以2,6-二氯吡啶为起始原料,经过硝化反应得到中间体2,6-二氯-3-硝基吡啶。2,6-二氯-3-硝基吡啶经过催化氢化还原反应得到中间体2,6-二氯-3-氨基吡啶,最后2,6-二氯-3-氨基吡啶重氮化反应得到2,6-二氯-3-氟吡啶,3步反应总收率69.3%。对合成目标化合物进行了质谱、核磁表征,结果表明结构正确。详细讨论了硝酸浓度、催化剂种类及用量、亚硝酸钠物质的量比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该路线具有收率高、选择性好、工业化应用前景广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2,6-二氨基(4-氨基)吡啶的二硝化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考察氨基吡啶硝化反应产物收率和硝化副产物的影响因素,研究了4-氨基吡啶和2,6-二氨基吡啶在混酸和超酸硝化体系中的二硝化反应.结果表明,采用超酸硝化体系可以降低副产物比例并显著提高硝化产物收率.在混酸硝化体系中,硝化产物4-氨基-3,5-二硝基吡啶和2,6-二氨基-3,5-二硝基吡啶的收率分别为55%和66.4%,副产物的含量为5%~8%;在超酸硝化体系中,目标化合物的收率分别可达到85.5%和92%,而副产物的含量降到0.5%以下.采用核磁共振光谱、红外光谱、质谱对目标化合物及副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4-二甲氨基吡啶(DMAP)的催化优点及用N,N-二甲酰胺法在短时间(2天内)合成DMAP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3-硝基-2-氨基吡啶和5-硝基-2-氨基吡啶的制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以2-氨基吡啶为原料,经氨基N-硝化、酸性重排获得3-硝基-2-氨基吡啶和5-硝基-2-氨基吡啶后,应用减压水蒸气蒸馏的办法分离得到两种纯化合物。对反应条件和两种异构体之间的比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以对硝基苯胺的重氮盐和吡啶为原料,经过Gomberg-Bachmann反应和Pd-C还原反应,合成了一种电致磷光材料关键中间体2-(4-氨基苯基)吡啶。  相似文献   

10.
李冰  陈军 《应用化工》2007,36(10):996-997
研究了以3-氯-5-甲氧基-2,6-二硝基吡啶为原料,通过甲氧化、硝化、氨化合成3-甲氧基-5,6-二氨基-2-硝基吡啶,该化合物的结构通过IR,1H NMR,MS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确认为目标化合物。分析了3-甲氧基-5-氯-2,6-二硝基吡啶的氯基和硝基的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11.
在氢氧化钠存在下,白藜芦醇衍生物(E)-2,4-二甲氧基-6-(4-甲氧基苯乙烯基)苯甲醛与丙酮经Claisen-Schmidt缩合反应合成化合物B,收率为77.68%。化合物B和对甲苯磺酰肼在氢氧化钠为缚酸剂,(n-Bu)4NBr为相转移催化剂且用量为化合物B的2 equiv的条件下,于80℃反应12 h,得到产物(E)-3-(2-(4-甲氧基苯乙烯基)-4,6-二甲氧基苯基)-5-甲基-1H-吡唑,收率为59.13%。该方法具有合成成本低、工艺操作简便和经济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以N-(4-甲氧基)苯基苯甲酰胺和二氯亚砜为原料,经氯代反应制得氯代4-甲氧基苯基苯甲酰亚胺(2),2与硫氰酸钠加成得中间体N-(异硫氰酸基(苯基)亚甲基)-4-甲氧基苯胺(3)后,与1-萘胺经加成反应合成得到最终产物1-(苯基(4-甲氧苯基亚胺基)甲基)-3-(1-萘基)硫脲(4),总收率为72.6%。合成化合物3的适宜工艺条件为:n(2)∶n(硫氰酸钠)=1∶1.2,丙酮为溶剂,反应温度为-15℃,反应时间3h。  相似文献   

13.
6-硝基-1,2-重氮氧基萘-4-磺酸与乙萘酚偶合,得偶合物I;2-氨基-4-硝基苯酚-6-磺酸重氮化与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偶合,得到偶合物II;偶合物I与铬明矾在水杨酸存在下络合,得到单络合物III;络合物III再与偶合物II在碱性条件下络合,得到不对称金属络合染料C.I.酸性棕355。  相似文献   

14.
由4-氯苯甲醛、苯乙酮和氨在氢氧化钠溶液中一锅法合成了化合物4-(4-氯苯)-2,6-二苯基吡啶(Ⅰ),用1HNMR、13CNMR和FTIR对化合物Ⅰ进行了结构表征。pH滴定实验表明,化合物Ⅰ的紫外吸收和荧光发射光谱均对溶液的pH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当溶液pH=4.70~4.22,化合物Ⅰ在256 nm的紫外吸收强度随着pH的减小而降低,在312 nm的紫外吸收强度及在403 nm的荧光强度随着pH的减小而增强。此外,热分析结果表明,化合物Ⅰ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一种生物聚合物材料的重要单体四乙基-D-葡萄糖酸-1,6-内酯的简便合成方法。室温下以工业原料D-葡萄糖酸-1,5-内酯为起始物,在三苯氯甲烷、吡啶溶液中反应得到三苯甲基保护6-羟基的葡萄糖酸内酯,后者在w(KOH)=30%的甲醇溶液中断裂内酯键,所得葡萄糖酸盐溶于二甲亚砜,0℃时加入氢化钠(12倍摩尔)、溴乙烷(11倍摩尔),25℃搅拌3 h,得6-O-三苯甲基-2,3,4,5-O-四乙基葡萄糖酸乙酯,三步收率40%,后者在V(乙酸)/V(水)=4溶液中70℃反应2 h脱去6-三苯甲基,KOH水溶液中水解除去乙酯键、w(HCl)=5%的盐酸酸化得到重要中间体D-四乙基葡萄糖酸(Ⅵ),最后经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DCC)、4-二甲氨基吡啶(4-DMAP)、4-二甲氨基吡啶盐酸盐(4-DMAP.HCl)脱水成环合成了目标化合物。对上述合成路线进行了优化,羟基的乙基保护反应中,加入过量氢化钠(23倍摩尔),反应结束后加入甲醇和水,所得强碱性溶液断裂乙酯键,产物脱去三苯甲基得到化合物(Ⅵ),实现了羟基保护和羧基脱保护一步法合成,减少了分离提纯步骤。产物结构经核磁共振表征。  相似文献   

16.
以对氯苯胺为原料,经重氮化反应、置换反应制得5-(4-氯苯基)-2-呋喃甲醛(2);以水合肼(50%)为原料,经缩合反应、环合反应及水解反应制得1-氨基海因盐酸盐(4);化合物2与4经缩合反应合成Azimilide盐酸盐的关键中间体1-[5-(4-氯苯基)呋喃甲亚基氨基]海因(1)。总收率为34.4(%以对氯苯胺计),纯度为99.3%(HPLC)。  相似文献   

17.
以4-甲氧羰基哌啶盐酸盐(2)和氟苯甲酰氯(3)为起始原料,在三乙胺的作用下以93.5%的收率制得化合物4;化合物4甲醇水溶液,在弱碱氢氧化锂作用下,以97.8%的收率水解为化合物5;化合物5在羰基二咪唑与N-甲基-N-甲氧基盐酸盐(6)作用,以94.6%的收率制得化合物7;化合物7和4-三氟甲氧基苯基溴化镁(8)偶联,以71.8%的收率制得化合物1。四步反应总收率62.1%。  相似文献   

18.
带羟基邻苯二甲腈衍生物的自加速热聚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酚类化合物与4-硝基邻苯二甲腈的亲核取代反应合成出了3种带羟基的邻苯二甲腈衍生物:4-(4-羟基苯氧基)邻苯二甲腈(化合物1),4-(4-羟基联苯氧基)邻苯二甲腈(化合物2)和2-(4-羟基苯基)-2′-(4-(3,4-二腈基苯氧基)苯基)丙烷(化合物3)。这类化合物无须外加催化剂,因而不会发生由于催化剂挥发或分解而使材料产生孔隙的问题。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傅里叶转变红外光谱(FT-IR)的分析结果证实了所合成化合物的结构。利用示差扫描量热计(DSC)和热重分析(TGA)技术,对这3种邻苯二甲腈衍生物的热行为进行了对比研究。热分析研究显示出化合物3在290℃附近表现出与化合物1类似的自加速热聚合行为,而化合物2并未表现出明显的自加速热聚合反应行为。利用核磁共振氢谱技术(1H-NMR)分析了化合物1、2、3的酚羟基质子NMR化学位移,以研究分子结构与其自加速热聚合反应能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以混旋4-氯二苯甲胺为原料,经化学拆分制得左旋4-氯二苯甲胺(Ⅱ),进而制备左旋4-氯二苯甲基哌嗪(Ⅳ)、左旋4-氯二苯甲基哌嗪乙醇(Ⅴ)和目标化合物左旋西替利嗪二盐酸盐(Ⅵ),并对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化合物Ⅱ收率为33.2%,纯度为98.85%;化合物Ⅳ收率为88.5%,纯度为95.9%;化合物Ⅴ收率为89%,纯度为99.3%;化合物Ⅵ收率为73.5%,纯度为99.1%;总收率为19.08%。其中,采用N,N-二氯乙基-4-甲氧基苯磺酰胺与化合物Ⅱ反应,形成哌嗪环后去保护基所生成的化合物Ⅳ收率高、纯度好。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对环境友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孙桂春 《天津化工》2009,23(6):11-14
4-氯-2-基苯酚重氮化后,分别与1-(4’-磺酸基)苯基-3-甲基-5-吡唑酮和1-苯基-3-甲基-5-吡唑酮偶合,得到偶氮物Ⅰ和偶氮物Ⅱ;偶氮物Ⅰ和氧化铬反应得到络合物Ⅲ;络合物Ⅲ再与偶氮物Ⅱ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得到红色不对称金属络合染料(酸性红S-JL).本文介绍了该染料的化学结构及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