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优、劣两种原料茧的各项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测试和分析。提出劣质茧除丝胶难溶性外,茧层构造的不匀性和异状茧丝特多,也是煮茧的主要障碍和解舒不良的根本原因。据此,得出:茧质平均通气性好坏与解舒优劣并不呈明显的正相关规律。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煮茧汤中的丝胶和蛹体溶出物在煮茧中的作用进行了一系列试验,指出丝胶和蛹体溶出物都有酸碱缓冲能力,尤以后者最为明显。在碱性水质中,蛹体溶出物能显著地抑制茧层丝胶溶解,但在低碱度水质中,作用不很明显。煮茧汤浓度高,虽能保护外层茧丝,但影响内层煮熟,增加内层落绪;而清汤煮茧则反之。本文得到的一些结论,对于煮茧理论研究和探讨煮茧工艺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不同荧光色蚕茧的理化性质和工艺性能以及与生系洁净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荧光一、二级和三级色茧,在丝胶溶解性、异状茧丝的数量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导致三级色茧的解舒和洁净成绩劣于一、二级色茧。由此认为,对蚕茧按荧光显色不同进行分别煮缫,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定粒配茧缫丝中不同茧层的茧粒数分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定粒缫丝工程中采用粗细茧丝搭配的方法进行配茧缫丝时,需要根据落绪茧及茧丝粗细搭配状况选择适当的接绪茧接绪,以保持厚薄茧型的搭配,减小生丝纤度方差。本文从理论上对这一缫丝动态过程建立差微分方程组,得到定粒配茧缫丝时不同茧层茧粒数的分布。通过对定粒缫丝动态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对得到的理论结果进行了讨论,为缫丝工程管理提供了新的理论结果及管理基准。  相似文献   

5.
对制丝业中蕉茧的现行传统方法、原理进行了分析,对如何达到煮茧加工目的,从加工效果、节能及生产发展等方面的缺陷分析论证了变革传统煮茧方法的必要性,提出煮茧方法变革的方向及如何运用几种新技术于煮茧的设想,并浅析了工作原理、方法和特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1000粒一粒缫试验,对茧丝纤度进行了分析,提出从百回茧丝纤度均分差,样丝绞数来估算样茧茧丝平均纤度均方差的计算式.在此基础上,又探讨纤度设计时的样茧粒数、二区茧丝纤度的允许差值等问题,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将茧丝区分成厚薄两层茧态的定粒配茧缫丝理论解析模型,拓展茧丝的分层方法,建立定粒配茧缫丝外、中、内层茧粒数分布的动态过程差微分方程组,得到平衡状态下各种配茧组合的概率分布。同时,通过计算机进行模拟试验,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可靠性并就此模型探讨了原料茧特性、缫丝工人技术水平对生丝纤度方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实验设计法研究了V型调整部结构煮茧机对煮茧质量的影响,掌握了煮茧机内的各部位作用效果和相互之间的交互作用,提出的煮茧最优工艺条件对指导生产取得了明显效果,提供了实验设计法在煮茧技术研究中的一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煮茧用钠型软水中所含的阴离子HCO_3~-、Cl~-、SO_4~(-2)对茧层溶失率、解舒率、光析、生丝含胶率的影响。认为当前丝厂采用的钠型软水不是理想的煮茧用水,它是影响煮茧溶失率、出丝率和生丝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应予改进。  相似文献   

10.
对适合自动缫丝的煮茧工艺进行了研究和 比较,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自动缫偏生煮的煮茧工艺相比,适熟而沉的煮茧工艺更有利于改善生丝品质,降低消耗,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11.
对适合自动缫丝的煮茧工艺进行了研究和比较,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自动缫偏生煮的煮茧工艺相比,适熟而沉的煮茧工艺更有利于改善生丝品质,降低消耗,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微型电子计算机技术,建立了煮熟茧动态粘弹性的计算机自动检测系统,在不同的煮茧工艺条件下,对解舒优劣不同的两种原料煮熟茧的动态粘弹性进行了检测分析,得到了较为可靠的数据。指出了有关文章所采用的煮熟茧动态粘弹性参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合理选用参数的方法。得出的一些结论,对于完善煮茧理论、评定煮熟程度、鉴别茧质优劣、改进煮茧工艺、提高生产效益,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减压渗透区段功能变换煮茧机的研制依据、区段(区域)功能变换的特点和煮茧工艺流程。经实缫和测试结果表明,该煮茧机对不同原料茧的煮茧工艺适应性较强,尤其对解舒差、茧层厚的茧有提高解舒、净度和做小缫折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实验计划法研究了煮茧工艺及制丝助剂对差原料茧的净度解舒率、缫折等指标的综合影响,得出触蒸前处理后加助剂等方案,使解舒率、净度提高,同时缫折也下降的效果,在生产中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为煮茧工艺优化处理在煮茧生产中应用提供了实例.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把温度作为煮茧过程控制的主要参数,对煮茧过程的特性进行了解析,并对煮茧的过程控制的常用方式进行了分析。所得结论有助于丝绸工程的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16.
设计了缫丝煮茧机连续温度自动调节控制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结构、仪表选型与安装以及工作原理。该系统的实施,实现了煮茧温度控制自动化,可有效解决缫丝煮茧因锅炉供汽波动大和生产工况变化、人工控制不及时引起煮茧偏生偏熟的问题,大大提高蒸煮质量、减轻煮茧工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丝产品的质量,提高解舒率和降低缫折。是一套较适合于缫丝生产企业推广应用的温度自动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评述了国内外关于煮茧前处理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并联系我国的原料茧质,认为我国的煮茧前处理的开发应从两方面入手:对解舒好的原料茧,通过改善现有的浸渍、减压渗透等前处理工艺,在防止净度下降的前提下,提高出丝率;对解舒差的原料茧,应开发研究以化学前处理为主的新的前处理方法,使解舒率和净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把温度作为煮茧过程控制的主要参数,对煮茧过程的特性进行了解析,并对煮茧的过程控制的常用方式进行了分析。所得结论有助于丝绸工程的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19.
煮茧过程中茧子温度特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试验设计法,对进行式煮茧机内的处理温度与茧腔内温度关系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解决了茧子在煮茧过程中发生的温度变化难以连续测定的难题,提出了煮茧过程中多因子复杂变化的贡献率统计分析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定粒配茧缫丝模型及各茧层茧粒数分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基于茧丝周期丝长分布理论,对定粒缫丝中厚薄茧层茧粒数变化通过建立该动态过程的差分微分方程,获得定粒生丝的各茧层茧粒数分布和中心配茧率的解析结果。阐明了原料茧特性和缫丝工的技术水平与定粒中心配茧率之间的概率论关系。通过模拟实验对该模型进行了检验,并讨论定粒缫丝工程管理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