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行业长期共同努力并有中德合作15年的良好基础,我国于2000年初获国际焊接学会(IIW)国际授权委员会(IAB)对中国焊接培训与认证委员会(CANB)的国际授权。在国际焊接人员培训与资格认证推广上创新发展,与高校、企业、地方行业组织广泛合作,连续十余年培训人员总数保持世界第二的良好成绩,2011年国际焊接工程师(IWE)年度认证数量列世界第一,在服务企业走向世界方面深得行业认可。目前已为焊接生产企业提供ISO 3834、EN 15085认证近800家,为我国机械装备与高铁等行业企业走向世界提供国际资质。  相似文献   

2.
主要介绍了职业(技工)院校焊接技术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即职业院校与机械工业哈尔滨焊接技术培训中心采用双元制联合开展在校学生国际焊工、国际焊接技士等国际资格人员的培训与认证;在职业学校日常教学与国际培训规程相结合,将国际焊接资质的大部分理论知识和操作项目融入日常教学与操作训练,使职业学历教育与国际资格认证共同结合与发展,大大促进学生的就业,促进国际标准体系在我国的宣贯。  相似文献   

3.
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和国际资质专业认证的互相衔接、互相促进,为国内焊接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按国际统一的培训规程的要求,结合国内焊接人员的专业背景和工作实际需要,开展在职焊接人员的国际焊接工程师可选途径(IWE-A)培训与认证,满足焊接制造业人才国际化、工程化的要求,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推广,赢得了行业的认同,促进了焊接工程技术人员职业教育培训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0 前言 国际焊接学会国际授权委员会(IAB/TTW)2008年度最新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焊接培训与资格认证委员会(CANB)国际资质认证总数列全世界37个获IIW授权国家机构(ANB)中的第二位,并占全球2008年度各类获国际焊接人员资质总量的10%以上.其中:国际焊接工程师(IWE)占20%以上,国际焊接质检人员(IWI-C/S/B)占16.8%.保持了国际授权连续十年培训与认证国际资质焊接人员总数稳居世界第二位的良好业绩.  相似文献   

5.
王林 《焊接》2004,(9):28-30
中国焊接培训与资格认证委员会(CANB)于2000年1月获得国际焊接学会的授权,开始实施我国焊接人员培训及国际资质的认证工作。这标志着中国焊接人员的资质认证已与国际接轨,为我国焊接企业与国际合作和焊接人员走出国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国际焊接技师是中国第一批获得国际焊接学会授权培训的国际焊接资质人员之一.介绍了国际焊接技师在企业生产中和企业认证中的作用,国际焊接技师培训的规程及探讨今后国际焊接技师培训的不同模式.国际焊接技师是企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高技能技术人才,是企业认证的重要人员基础.我国的高技能技术人才非常缺乏.国际焊接技师更加缺乏,我们必须通过授权培训机构的培训、培训机构与企业行业合作培训及培训机构与职业学院等院校合作培训等方式加速培养速度,满足国家建设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高等学校国际化焊接技术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将”国际焊接工程师”的培训与本科生的培养方案有机结合,探索了在校本科生进行”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的教学模式。这一做法增强了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促进中国焊接界全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的提高,明显提升了学生就业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国际化焊接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高等学校国际化焊接技术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将"国际焊接工程师"的培训与本科生的培养方案有机结合,探索了在校本科生进行"国际焊接_T程师"培训的教学模式.这一做法增强了中围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促进中国焊接界全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的提高,明显提升了学生就业的优势.到2008年8月为止,采用该模式培养的在校本科生已达到1 055人,占中国已有"国际焊接工程师"总数近4|D%,缓解了近年来中国制造产业市场国际化发展的需求,将来可以成为"国际焊接工程师"的主要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9.
回顾了机械工业哈尔滨焊接技术培训中心与高校合作开展国际焊接工程师培养的发展历程,共同举办了267期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班,培训了近15000名学生。总结了20年来国际焊接工程师联合培养的经验和成果,概括为开创了焊接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建立了一整套针对在校生进行IWE培养的课程体系、增强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就业优势、较好地满足企业对工程化、国际化焊接人才的急迫需求等几个方面。今后将继续开展在校生IWE联合培养工作,不断推动高校学生"工程化、国际化"焊接人才培养迈向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0.
加入WTO以后中国高等学校焊接技术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林  闫久春 《焊接》2004,(9):13-14,19
介绍了中国高等学校焊接技术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将国际焊接工程师的培训规程和学校的教学计划有机结合,在学校的正常教学中,纳入一部分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内容,其课程由国际焊接学会授权的培训中心完成。这样,学生在毕业时可以同时获得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以及国际焊接学会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为学生的就业和事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