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黄金选冶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氰化提金技术的发展,堆浸技术的发展以及在我国大规模开展的现状,难浸金矿氰化提金现状与进展。难浸金矿将成为今后黄金工业发展的主要资源,因此处理难浸金矿的技术开发与研究已成为当前黄金工业提金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加强对选冶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和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2.
难浸金矿氰化提金的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难浸金矿是今后黄金工业发展主要依托的资源。近10多年来,对难浸金矿的预处理和随后的氰化提金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其中氧化焙烧、湿法加压氧化和微生物氧化的三种预处理方法已得到了工业应用。简要评述了难浸金矿氰化提金的现状与问题。  相似文献   

3.
难浸金矿预处理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易浸金矿的不断减少,难浸金矿应用比重越来越大,总结难浸金矿的预处理技术及其研究进展有重要意义。简要分析了难处理金矿难浸的原因,指出难浸金矿在浸出前进行预处理的必要性,对加压氧化法、焙烧法、生物预氧化法和超细磨法等难浸金矿的预处理方法以及新的预处理技术进展进行了总结,评述了各预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对难处理金矿的预处理技术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使得市场对黄金需求量不断增大,各个金矿的开采也成为热门。目前,易浸金矿的数量在不断地减少,且呈现愈加明显的趋势。相对的,难浸金矿的应用就不断增大,金矿开采也越来越频繁。针对上述现象,当前在难浸金矿预处理技术方面的研究亟待进行。本文对难处理金矿进行分析,包括难浸金矿,难浸金矿预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5.
难处理金矿石选冶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杨振兴 《黄金》2002,23(7):31-35
我国难处理金矿资源分布较广,并且在已探明的地质储量中占有较大比例。合理,高效和环保地开发利用难处理金矿资源的关键在于难处理金矿石选冶技术的开发和工业化应用程度,从国内外金矿石冶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分析,焙烧氧化,细菌氧化和热压氧化3种预处理工艺将成为未来开发利用难处理金矿资源的基本工艺。针对国内难处理金矿资源的特点,进一步开展上述预处理工艺的工程化应用研究,是今后我国黄金生产工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超细磨在微细粒级嵌布的难浸金矿中作为预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工业应用实践,总结了超细磨技术作为难浸金矿预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超细磨技术在难浸金矿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随着黄金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及易处理金矿资源的日益减少, 难处理金矿逐渐成为黄金产业的主要资源来源.为使难处理金矿能够合理、高效地开发利用, 对难处理金矿进行了简要概述和分类, 并阐述其难处理的原因.采用传统的氰化法浸出难处理金矿, 其浸出效果差, 且氰化物有剧毒, 严重污染环境及危害人体健康.为实现难处理金矿的高效、环保浸出, 非氰化法浸出难处理金矿受到广泛关注.重点介绍了硫代硫酸盐法、硫氰酸盐法、硫脲法、多硫化物及石硫合剂法、液氯化法五种非氰浸金方法的浸金原理及在难处理金矿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基于非氰浸金方法存在的浸出体系复杂、浸出剂性质不稳定及消耗量大等问题, 展望了非氰浸金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难浸金矿石预处理工艺的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上约30%的金资源属于难处理金矿,其预处理方法的关键是预氧化作用。本文收集评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难浸金矿石预处理的工艺研究成果,通过分析比较,发现仅有焙烧、加压氧化及生物氧化三种预处理方案被广泛采用,而其他方法虽很有前途,但离工业实际应用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我国难处理金矿资源丰富,应尽快将己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易处理金矿资源的日趋减少,难选金矿已成为黄金生产的重要资源。作为开发利用难选金矿石的关键技术,预处理工艺得到了国内外选矿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论述了难选金矿石难处理的主要原因及其解决方法,详细分析和比较了常见的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已探明的黄金储量中 ,有 30 %为难处理金矿。随着易采矿的大量开采 ,难处理金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黄金开采的一项重要任务。在难处理金矿资源预处理技术方面 ,我国已开发成功氧化焙烧、固砷固硫焙烧、加压氧化、细菌氧化及氰化氧化等 5种工艺 ,但工程化实施的成套装备制造是薄弱环节。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 :加速推广细菌氧化法、新型焙烧法及加压氧化法等先进技术 ,加快相关成套设备的规模化生产难处理金矿资源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1.
青海某金矿石中含金5.2×10-6,硫1.82%,砷1.01%,锑0.73%,铁4.19%,实验室直接氰化浸出时金回收率不足50%,属于典型的含砷锑难浸金矿。为查明影响金浸出的矿物学因素,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EDS),并结合传统的光学显微镜对该难浸金矿中金的赋存状态及主要载金矿物的嵌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主要有3种,即可见自然金(明金)、硫化矿物包裹金和脉石矿物包裹金。其中,可见自然金占比较低,仅为42.87%,主要嵌布在辉锑矿、毒砂和石英等矿物颗粒间或裂隙中;硫化矿物包裹金占比为46.83%,主要以显微、次显微金或固溶体的形式赋存于毒砂、辉锑矿和黄铁矿等硫化矿物中;脉石矿物包裹金占比为10.3%,主要以显微、次显微金或微细粒包裹体的形式赋存于石英、长石和方解石等脉石矿物中或矿物颗粒间。由此可知,自然金占比低、硫化矿物包裹金和脉石矿物包裹金含量高是造成氰化浸出时金回收率低的主要原因,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为该金矿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难浸金精矿焙烧镁盐固硫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高硫高砷难浸金矿石的固硫焙烧预处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某些镁盐是较好的固硫剂。经固硫焙烧后,难浸金矿石中硫的转变效率可达到85%,而金的浸出率为88.06%。  相似文献   

13.
含锑难处理金精矿加压氧化法制备焦锑酸钠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忠敏  叶树峰  庄宇凯 《黄金》2013,(11):48-52
锑及其化合物是重要的战略物资,焦锑酸钠被广泛应用于玻璃行业。锑金矿是难处理金矿的一种,直接氰化浸出时金的浸出率极低,需要进行预处理后才能提取金。针对某矿山含锑较低的难处理金精矿的特点,并结合目前难处理金矿的各种预处理方法的优缺点,研究确定了该类难处理金精矿适宜采用先回收锑再回收金的思路,即以含锑难处理金矿为原料,采用硫化钠浸出法优先分离锑,使锑以硫代亚锑酸钠形式进入滤液,然后采用加压氧化新工艺以焦锑酸钠产品的形式回收锑,氧化后的滤液经过净化和浓缩结晶后产出硫代硫酸钠产品,脱除锑后的浸出渣用细菌氧化预处理,最后用氰化法从细菌氧化渣中提取金,从而实现难处理金精矿中锑、硫、金的综合回收。  相似文献   

14.
中国难处理金矿石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中国难处理金矿石的主要概况,介绍了难处理金矿石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包括超细磨、焙烧、加压氧化、生物氧化等技术,以及金矿石的联合回收工艺,包括重选—浸出联合工艺、重选—浮选联合工艺、浮选—浸出联合工艺,并分析了各种预处理方法及联合回收工艺的特点,同时结合当前难处理金矿石选矿工艺现状,提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的相关研究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5.
董岁明  姚坡  李绍卿 《黄金》2006,27(3):35-37
进行了某富硫高砷金精矿加添加剂CL硫脲浸金试验研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剂CL可以改善硫脲浸金过程,降低浸出所需的硫脲浓度,提高金浸出率,可使该金精矿的金浸出率达到89%以上。试验还探讨了浸出的最佳条件,并分析了添加剂CL对浸金机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王志江  李丽  刘亚川 《黄金》2014,(6):54-57
随着易处理金矿的不断开采,可直接氰化提取的易处理金矿床资源日趋枯竭,难处理(难浸)金矿已成为金矿的重要新资源,因此如何有效处理该类金矿石成为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超细磨技术通过其强大的细磨能力,使包裹在矿物中的微细粒金暴露,便于后续氰化浸出,是一条基于物理方法的新技术路线,对环境污染小,在难处理金矿石提金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详细介绍了工业应用的超细磨设备以及其在国外难处理金矿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对难处理金精矿两段焙烧提金流程中的氰化尾渣进行强化酸浸,酸浸过程中氧化铁矿物的溶解而使其中包裹的金得到解离并裸露,在氰化浸出过程中容易被浸出。研究表明,随着焙砂中氧化铁相包裹体的逐步酸溶,其酸浸渣中的金、银的氰化浸出率也随之显著提高。该预处理方法为提高难处理金精矿中金、银的浸出回收率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