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3年海河流域发生60年来最大流域性特大洪水,永定河水系发生特大洪水。本次永定河特大洪水三家店水文站最大洪峰流量3500 m3/s,卢沟桥最大洪峰流量4650 m3/s,超50年一遇,与历史上1939年大洪水重现期一致。通过分析2023年和1939年永定河两场暴雨洪水的成因,从降雨量、洪水形态等方面剖析洪水特点,为进一步掌握洪水规律、提升流域防洪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极端天气常态化的背景下,流域应具有承受、化解和抵御洪涝和干旱灾害的韧性。分析了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此次洪水过程中永定河流域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发挥的作用、存在的问题,按照建设韧性流域的要求,对提升永定河流域防洪能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数字孪生永定河建设是流域治理管理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围绕永定河生态修复与治理,构建数字孪生永定河,建设水利感知、数据底板、模型平台、知识平台、业务应用等内容,相关成果应用于永定河全年全线有水的生态水量调度与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的防洪调度,取得了初步成效。建议下一步从完善数据底板、完善防洪模型、提升防洪“四预”能力、提升水资源调度“四预”能力等方面加强数字孪生永定河建设,助力流域治理管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2023年海河发生“23·7”流域性特大洪水,永定河发生1924年以来最大洪水。为了迅速掌握洪涝情况、及时做好洪水应对工作,在永定河流域洪涝灾害分析中应用北京系列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通过灾前、灾后影像反复对比,采用目视解译法和经验法,人机交互识别确定阈值,快速获取水体淹没情况,识别出此次洪水的淹没范围。通过现场洪痕划定及复核工作,得出此次洪水的最大淹没范围,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提取出永定河河道最大淹没面积。淹没分析成果可为永定河后续综合治理提供支撑,推动流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相似文献   

5.
海河流域水系复杂,暴雨洪水集中,极易形成洪水灾害,防洪任务重。文章回顾了海河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建设成就,分析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以及水利高质量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对流域防洪减灾能力提出的新要求,结合“23·7”流域性特大洪水等近年来洪水防御情况,全面检视了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存在的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提出了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的思路举措。  相似文献   

6.
冯雪丽 《河北水利》2023,(10):30-31+27
2023年7—8月,受2305号台风“杜苏芮”北上与冷空气共同影响,海河流域发生“23·7”流域性特大洪水,2023年8月2日早6时永定河泛区启用。通过对永定河下泄流量及永定河泛区启用过程的分析,发现永定河泛区运用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海委2016年对海河流域防汛工作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1996.8"特大洪水之后,流域性洪水再次考验海河防洪体系。通过国家防总的科学指挥、海河防总的积极工作和流域各省市的密切配合,海河流域取得了迎战2016年7月19日(以下简称"2016.7")大洪水的重大胜利。"2016.7"暴雨洪水2016年7月,海河流域连续遭受强降雨,特别是18~21日,受低涡和副高共同影响,出  相似文献   

8.
受2305号台风“杜苏芮”减弱低压环流和冷空气共同影响,2023年7月28日起,海河流域普降大到暴雨,局地特大暴雨,导致发生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本次流域性特大洪水过程海河流域共启用了8个蓄滞洪区,基于多时相光学和雷达遥感数据,开展了启用蓄滞洪区洪水淹没全过程遥感监测分析,获取8个蓄滞洪区“启用—淹没—最大淹没—退水—全部退水”不同过程下的淹没水体范围和面积,为动态掌握蓄滞洪区淹没情况、全面了解蓄滞洪区内洪水演进过程及开展洪水演进模拟分析和水工程调度提供了真实可靠的科学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
《中国防汛抗旱》2014,(1):17-17,29
2013年,松辽流域发生1998年以来最大流域性洪水,嫩江尼尔基水库以上、第二松花江上游先后发生超50年一遇特大洪水,黑龙江部分江段发生超百年一遇特大洪水。松花江防总、松辽委在国家防总指导下,科学实施流域骨干水库调度,确保了流域内水库和重要防洪保护区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水利部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把系统观念、系统思维、系统行为作为洪水防御的重要遵循。十年来,着力完善流域防洪工程、雨水情监测预报、防汛工作等水旱灾害防御“三大体系”。在此基础上,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实施精细调度,有力有序应对了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最大限度减少了灾害损失,全力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1.
2023年1月1日至12月1日,海河流域面平均降雨量496 mm,比2022年同期465 mm偏多1成,较多年同期523 mm偏少1成。7月28日至8月1日,受2305号台风“杜苏芮”残余环流、高压坝阻挡和地形抬升的共同作用,海河发生了“23·7”流域性特大洪水。介绍了2023年海河流域雨水情、汛情特点,分析了海河水利委员会在应对流域性特大洪水过程中,强化“四预”措施,精准调度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充分发挥防灾减灾效益,实现了大中小型各类水库无一垮坝,重要堤防无一决口,重要基础设施未受冲击的目标,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总结了目前海河流域水旱灾害防御面临的形势与不足,提出了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2.
永定河是海河流域的主要水系之一,同时也是全国四大防洪河道之一,历来是北京市的防洪重点,近年来又被定位为北京市西南的生态屏障。北京市永定河管理处作为永定河北京段的专管机构,成立40年来,在永定河防洪体系建设、河道生态治理、依法行政、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防洪体系依旧不尽完善、生态修复依然任重道远,需要从完善防洪工程体系、解决重要节点防洪问题、持续推进流域生态修复、提高永定河生态用水保障等方面继续深入推进。  相似文献   

13.
滦河流域是海河流域三大水系之一,历史上多次发生流域性大洪水。在对滦河流域现状水库、堤防防洪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潘家口水库调度,潵河洪水防御,潘家口、大黑汀、桃林口水库联合调度,防洪小埝防守,超标准洪水应对等防御重点,研究提出加强水文监测预报预警、强化水库群联合调度、加强河道治理、完善超标准洪水避险转移和安置预案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针对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近百年来频繁发生的洪水灾害,美国政府的防洪策略经历了由探索发现到科学综合治理的发展过程。目前密西西比河的洪水防控与治理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因此通过对该流域防洪治理策略演变的分析和研究所总结出的经验启示,对于我国的一些洪水频发区如长江、汉江、黄河、海河和淮河等流域的洪水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防洪工程治理措施,以堤防及河道整治工程为主,现状防洪能力10~20年一遇。文章对永定河水系防洪能力进行了评估,得出现状防洪体系存在标准低、不健全、智慧化水平低等问题,并提出了系统规划防洪减灾措施,构建高质量、高标准防洪减灾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永定河进一步治理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定河为海河流域五大水系之一,是直接关系我国首都安危的一条大河。经40余年的治理,防洪标准有了很大的提高,初步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防洪体系,对减少洪水灾害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防洪中存在的问题日益暴露出来,有的还相当严重,需要进一步治理。1  相似文献   

17.
海河流域自从1996年发生"96·8"流域性洪水以来,只发生了2012年"7·21"和2016年"7·19"两场流域性暴雨洪水.从暴雨成因、降雨特性和洪水特征等角度出发,对该两场暴雨洪水过程进行分析,总结流域的降雨和洪水特征,分析防汛面临的城市洪水等新问题,对于海河流域防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1 重要意义海河流域初步形成的防洪体系是由各河系上游的大中型水库、中游的蓄滞洪洼淀和中下游的河道及堤防三部分组成.蓄滞洪洼淀是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963年海河流域“63.8”特大洪水,洪水总量302亿m~3,其中,中游洼淀就蓄滞洪水112亿m~3,占总量的37%.保护了天津市免遭洪灾,减轻了下游广大地区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实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在生态领域的率先突破。为进一步打造好永定河治理样本,推动永定河"流域治理一体化"具体工作,永定河投资公司强化设计统筹,深化技术整合,通过统一桩号和高程系统、完善流域防洪体系及打通生态输水通道等手段,完成永定河卢沟桥至屈家店河道主要设计条件技术整合工作,形成了国内第一个由公司编制、流域机构批复、指导跨省市河道治理的技术指导文件,为国内流域治理相关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0.
子牙新河是海河流域直接入海河流之一,肩负河北省中南部洪水安全下泄的重要任务,其河口是海河流域重要泄洪入海河口。目前,河口淤积引起河道行洪能力严重衰减,区域治理与开发无章可循,整治与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给河道行洪安全带来隐患,应综合治理,为区域防洪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