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姜佩奇  伍杰  刘辉  刘志明  张社荣 《人民黄河》2024,(5):133-137+144
为解决水利工程BIM模型解析交互不流畅、外形失真、信息丢失等问题,提出一种通用性的基于BIM的数字孪生水利工程轻量化技术。将水利工程轻量化分为BIM建模、数据结构标准化、模型提取与转换、模型压缩与传输、模型解析与渲染5个方面,按照水利工程数据特点和业务应用需求,针对性地提出轻量化措施,发挥BIM技术的三维可视化、数据化性能,实现业务协同应用。将上述技术应用于引汉济渭一期工程,通过规定模型几何构形表示方式、数据标准化存储空间、模型必要信息提取与转换方式、模型压缩工具和传输手段、模型解析工具和渲染方法等,实现工程地质模型的轻量化。轻量化后工程地质模型的每秒传输帧数(FPS)由10提高到55,验证了该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BIM技术在水利工程EPC总承包项目中的应用,针对无为泵站工程的特点,以设计单位为主体,通过在总承包项目建设设计、施工阶段运用BIM技术,介绍BIM技术在项目中的应用方法及主要成果。比较BIM技术相对水利工程传统设计、施工方法的优势;发掘BIM技术在水利工程EPC项目中的潜力与价值。为BIM技术在EPC总承包项目中的应用提出可行的方案,达到在水利行业总承包项目快速推广应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BIM技术在建筑行业得到了充分应用,但BIM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并不充分。阐述了BIM技术的含义及优势,BIM技术能够转变水利工程的设计理念,实现可视化、多专业协同设计,提升工程效率及质量。最后,以黄登水电站为例,探究了BIM技术在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将BIM技术应用于水利工程建设,能够避免设计失误、优化施工方案、节约资金投入,提高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前BIM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主要集中在项目设计阶段,将其用于施工管理的较少且尚不成熟。本文以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为出发点,分析了BIM技术应用于施工管理中的特点和优势,在传统水利工程管理模式基础上,引入BIM团队,提出了适用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应用模式,并构建了基于3个层次(数据层、处理层、应用层)、2个系统(模拟BIM系统、实时BIM系统)的管理平台,最后以土石坝施工管理为例,设计了模拟BIM系统与实时BIM系统的具体实施流程。  相似文献   

5.
在水利工程中,合理应用BIM技术,不仅可以全面提升工程设计质量,还可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利用BIM技术可以及时更新设计理念、提高设计效率、提高施工管理质量,同时BIM技术还可以有效地优化材料核算和运维管,为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提供技术支持与数字依据。本文以BIM技术在关门嘴子水库主体工程施工的应用为例,阐述了BIM技术在关门嘴子水库建设过程中的实施方法、构筑物建模、施工交底、施工模拟、参数化设计、水利水电族库的构建应用,为BIM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推广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6.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设计与施工两者是对立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然而我国水利工程中设计与施工却普遍存在分割现象,导致建设周期、质量、成本不易控制。欲借助BIM技术助力设计施工一体化,提升项目管理精细度,那么将设计BIM模型顺利移交至施工阶段应用是基础。依托上海市张泾河南延伸整治工程泵闸项目,对主流BIM平台Autodesk(简称A平台)及Bentley(简称B平台)在水利工程行业的对接及应用进行了研究,验证了运用B平台建立设计模型,延伸至A平台中进行施工应用的可行性,同时总结梳理了从设计模型传递至施工阶段应用的"最省钱"技术路线,节约了参建方盲目的二次开发或软件购买费用,可为企业BIM软件选择、设计到施工BIM技术一体化应用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BIM技术在马驹桥水闸工程项目投标阶段、施工阶段、验收阶段的应用:投标阶段采用BIM技术复核工程量、安排进度计划和提供策略性建议,为中标提供了保证;施工阶段利用BIM技术进行优化施工图、成本管理、进度管理、专项方案可视化、质量安全教育与技术交底等过程管理;项目验收阶段,采用BIM技术生成工程量统计表和竣工图纸等,较好地实现了工程项目管理,保证了工程投资、进度、质量和安全,为以后BIM技术在水闸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文章重点研究水利工程设计行业中BIM技术的实际应用,从BIM技术在工程建设的功能入手,如图纸制作和审核、成本估算、施工过程模拟、文件编制和运行维护管理。水利项目难度较大,存在多方面的设计信息,难以在短时间内进行协调。传统的设计过程缺乏成本管控以及工程建设各阶段的管理,文章重点从BIM模型构建到三维协同设计,都同实际施工情况进行了联结,详细介绍了BIM技术在水利工程设计行业的具体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9.
BIM技术是建筑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作为一项重要技术手段,也是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水利工程建设也应积极主动的参与到BIM技术的探索和应用过程中。经过精心筹备、制定详细实施方案,陆运河船闸工程率先在江苏水利工程建设施工阶段应用BIM技术,建立工程三维信息化模型,运用广联达BIM 5D平台,实现在施工模拟、工程量统计、施工可视化指导、三维测量、进度管理、质量安全管理、资料管理、成本辅助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探索水利工程施工应用BIM技术的经验,培养水利工程BIM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基本概念,分析了BIM技术给水利工程建设带来的便利。并以邕宁水利枢纽船闸工程为例,论述了BIM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设计深化及图纸审核、施工模拟、施工现场管理等方面的实际应用方法及效益。BIM技术解决了水利枢纽由于结构复杂等特点所带来的困难。  相似文献   

11.
翁发根  黄河 《海河水利》2023,(12):82-85+109
在泵闸工程多专业协同设计过程中,应用BIM技术,可以提高设计项目的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使项目在专业交流、协同设计、造价管理等方面得到极大改善。以大型泵闸工程为实例,结合现场施工,在复杂工程多专业协同设计、基于三维地质模型桩基精准控制、工程布置优化、工程量快速统计、三维配筋快速出图、设备装配模拟和建管平台开发等方面均进行了较充分的应用,实现了数字化设计与交付,提出了对BIM技术应用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2.
卓鹏飞 《人民长江》2020,51(3):199-204
数据编码的统一性决定了BIM数据传递效率与集成化交付质量。对比Omniclass、KKS等不同编码类型,提出一种Omniclass与KKS编码的映射规则。建立水利工程中以功能分建筑物、以功能分空间和元素3种分类标准,扩展至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BIM信息分类。提出基于Omniclass分类技术的新型BIM唯一编码结构,对该编码结构进行广义和简化广义定义。提出水利工程BIM唯一编码的实践流程和存储交换方式。以水利工程中典型泵闸工程为例,应用Bentley平台对模型加载该新型唯一编码,导出整体模型编码用于数据存储及交换。借鉴CoBie标准,通过以BIM唯一编码为核心牵引作用,以LOD的模型精细度为框架数据模板,实现了服务于水利工程的BIM管理平台和BIM数据集成交付。  相似文献   

13.
采用创新性BIM技术和数字孪生技术,深化各专业BIM模型的构建应用解决了工程建筑物多、河道清淤土方量大,高标准建设及工期紧张等难点,有效提升了设计效率与质量。构建的数字孪生管控平台,实现了工程的实时监控与精准管理,展示了BIM和数字孪生技术在现代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潜力,为同类工程开展智慧水利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BIM 4D虚拟建造在施工进度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胜军 《人民黄河》2019,(3):145-149
工程施工通常是一个动态过程,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属于较复杂工程,通常规模大,施工进度管理复杂。提出了一套基于BIM 4D虚拟建造技术的施工进度管理方案,实现了施工信息的高效整合,建立基于Navisworks Manage平台的BIM 4D施工信息模型,通过一套施工阶段将工期管理细化到WBS工序节点的方法与机制,实现了三维模型与施工进度的耦合关联,为施工进度管理与进度优化提供依据。并选取河南天池抽水蓄能电站作为应用案例,对该方法的应用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5.
随着建筑领域的发展,BIM技术逐渐被各个行业所应用,中国选择采用BIM技术来提高造价及管理水平,在水利行业推广BIM技术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文章通过分析水利工程造价当前存在的问题,介绍BIM技术优点在水利工程造价中的应用现状,从水利工程的信息模型和水利工程管理行为的模型展开讨论BIM技术具体应用,结合对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及竣工阶段的BIM技术使用情况,提出BIM技术的局限性,对BIM技术未来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效率低下,可能受管理人员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影响而不能准确把握施工现场可能出现的所有安全问题。BIM施工信息模型技术是将信息科学技术与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实用技术,文章对BIM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模型及其在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期对类似工程提供借鉴指导。  相似文献   

17.
BIM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水利工程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理论上可以提高设计效率与质量,但在水利工程施工建筑物的设计建模过程中,仍存在建模步骤繁琐、缺乏专业领域设计工具支撑等问题,针对上述情况,基于Bentley平台进行二次开发,研发了水利工程三维施工设计工具,对常见施工专业涉及的围堰、导流建筑物、弃渣场等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工具能有效地提高三维模型的建模效率与算量准确程度,同时为工程建筑物布置、设计方案比选提供基础支撑。实际工程项目应用表明,成果可明显提升设计的质量及效率,可为同类工程设计、算量及方案比选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项目信息的有机整合,BIM技术能够实现项目的多维可视化、多功能立体化展示.文章结合水利工程特点和BIM技术特征,系统阐述了其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工程管理检查碰撞优化、建筑物可视化三维立体展示等优势,并提出利用BIM控制项目建设时存在的问题,为实现水利工程进度控制、施工协调、工序优化和科学管理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三维模型应用与实际工程施工之间存在脱节问题,为解决模型信息提取繁琐、施工工程变更不易修改、操作工序复杂等不足,以实现三维模型信息更好地服务于水利工程施工为目标,采用BIM与VB技术,以实际水闸工程为例,对水闸进行族参数建模,动态提取需要的施工图纸并通过二次开发对模型的工程量进行提取并编制工程概算。其次,利用VB技术编程,设计建立施工资源配置窗口,以上述工程概算中的数据为基础,完成施工进度图和人材机计划表的动态生成。最后,形成建模、图纸、概算、施工进度及人材机计划五位一体的模型信息应用系统,从模型信息的提取、处理至共享,实现三维模型信息的动态关联和追踪,对水闸三维建模与模型信息在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表明:BIM与VB技术相结合对有效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进度管理和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施工效率均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对水利行业重点院校、大中型设计院、BIM软件公司、造价软件企业等相关单位以及重点大中型水利项目等的调研成果,对BIM在水利工程造价行业的应用现状进行介绍和总结,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将水利工程造价融入BIM设计流程、实现精准造价、提升造价工作效率3方面的应用需求进行梳理。根据现状发展水平和行业需求,提出水利工程造价与BIM技术应用相结合方案的“三阶段”发展设想,即实现工程量和造价信息等基础信息交互的初级应用阶段、基于数据接口实现造价软件与BIM平台信息交互的中级应用阶段、基于BIM模型信息的造价智能化高级应用阶段,以期为水利工程造价智能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