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黄河宁蒙河段水文气象和冰凌观测资料,分析了2015—2016年度宁蒙河段凌情特点,从气温、上游来水、封河流量、水库调度、河道边界条件及涉河建筑物等多个因素探讨了凌灾险情形成机理成因,提出加强万家寨库尾冰塞冰坝形成机理与水库运用调度以及分凌区适时启用研究等减轻凌汛风险的建议,研究成果可为宁蒙河段凌情预报和防凌减灾决策...  相似文献   

2.
2021—2022年度凌汛期,黄河宁蒙河段凌情形势总体平稳,主要呈现出流凌期持续时间长、首封日期偏晚、封河流量偏大、封河长度偏短、槽蓄水增量偏少、开河时间偏早、开河凌峰较小等特点。从热力因素、水流动力因素、河道边界条件和水利工程调度4个方面分析了形成上述特点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气温整体较常年偏高,且偏高程度呈西高东低分布,是造成流凌期持续时间长、首封日期偏晚、封河长度偏短、开河时间偏早的主要原因;较大的封河流量和河道条件的持续改善,使凌汛期河道过流能力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槽蓄水增量的增加,造成槽蓄水增量偏少;科学合理的水利工程调度,为平稳封河、开河创造了有利条件,是做好防凌工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近一段时期以来,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影响,黄河宁蒙河段河道淤积萎缩严重,凌汛险情不断,黄河中下游凌汛问题依然突出,直接危及滩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黄河防凌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依然是重要任务之一。目前黄河已进入凌汛期,黄河防凌工作正在稳步有序开展。在深入分析了当前黄河防凌形势的基础上,介绍了黄河凌汛的特点、凌情发展和防凌工作进展情况,提出了全面落实防凌责任、加强测报预报和预案、河道清障、水库防凌调度、迁安救护、巡堤查险抢险、军民联防等确保防凌安全的7项措施。  相似文献   

4.
凌汛是黄河宁蒙河段沿河地区频繁发生的一种气象衍生灾害,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河道特点而产生。以黄河宁蒙河段实测水沙和凌情资料为基础,开展该河段的凌情特征分析及相应的中水河槽规模研究,分析凌汛期槽蓄水增量、凌峰流量、凌汛最高水位等凌情特征以及凌情特征变化与中水河槽规模的关系,研究平滩流量变化对防凌安全、防洪安全的影响,并进一步从保障防凌防洪安全的角度,研究提出对中水河槽规模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2011~2012年度黄河宁蒙河段受气温等因素综合影响,首凌、首封日期偏晚,封河速度快、距离长,槽蓄量大且分布不均,封河水位低,开河水位高,开河速度较慢、日期较晚.介绍了黄河宁夏至内蒙古河段的凌情概况,通过分析2011~2012年度黄河宁蒙河段的凌情特点,得出气温变化是造成2011~2012年度凌情特性的最主要因素,同时,河道形态、水文条件、水库调度及河道障碍物等的影响也是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黄河宁夏河段和内蒙古河段(以下简称宁蒙河段)的凌情是我国大江大河中的一种特殊水文现象,由于凌情引发的凌汛灾害危害巨大,防凌历来是防汛部门的重要任务。在分析黄河宁蒙河道特点、MODIS卫星遥感数据特点和该河段所在区域天气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MODIS遥感动态监测宁蒙河段凌情的技术与方法,研究和应用表明MODIS卫星遥感技术能够实现宁蒙河段凌情实时动态监测,在动态监测封开河长度、壅水漫滩等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黄河宁蒙段冬季凌汛现象频繁发生,凌灾影响损失严重,防凌抢险极为困难。根据历年凌汛期实测凌情数据与灾害统计信息,阐述凌汛水文过程及其形成机理条件,从热力环境、动力因素、边界条件和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凌汛洪水致灾影响因素,系统总结气候条件、水文情势、河势演变及人类活动等多元环境因素驱动下,黄河宁蒙段凌汛封开河时序与周期、冰盖厚度、冰期输水泄流能力、槽蓄水增量、水位流量关联关系及变化梯度、凌峰流量、冰塞冰坝发生频次及凌灾影响、防凌减灾控制等方面的时空演变特点。  相似文献   

8.
1999~2000年度黄河宁蒙河段及万家寨水库凌情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对黄河宁夏、内蒙古河段及万家寨水库库区凌情实地查勘的基础上,对凌汛实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宁蒙河段1999~2000年度凌冻河段长、冰盖厚、槽蓄水量大、开河平稳等特点。形成本年度凌情特点的主要原因是气温偏低、流量大等。建议完善河道堤防,加强凌情测报和制定万家塞水库最佳防凌调度运用方案。  相似文献   

9.
宁蒙河段首凌和首封多出现在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与宁蒙灌区的冬季灌溉期交叉,受宁蒙灌区灌溉引水和退水影响,宁蒙河段凌汛初期流量波动明显,对河段凌情影响显著。分析宁蒙灌区凌汛初期引退水规律;讨论宁蒙河段各水文断面流量对引退水的综合响应,为宁蒙河段凌汛期流量演进及凌情预测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对2012年汛期黄河上游洪水在通过宁蒙河道时的水文断面形态、河底高程、过洪能力变化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汛期黄河上游洪水的水量大、持续时间长,洪水对宁蒙河道产生了明显的冲刷作用,河道过洪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有利于2012—2013年度的黄河防凌。对今后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①在宁蒙河段布设专门的淤积测验断面,以期得到准确合理的河道冲淤变化资料;②加强宁蒙河段凌汛期水文测报关键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根据宁蒙河段水文站冰凌观测资料,分析了黄河宁蒙河段2001-2010年凌情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河段流凌及封、开河特征发生明显改变;河道冰下过流能力明显下降,槽蓄水增量逐年增大;封、开河水位升高,凌情形势趋于复杂.  相似文献   

12.
《人民黄河》2017,(1):38-40
宁蒙河段是黄河冰凌灾害最严重的河段,三湖河口断面是黄河宁蒙河段防凌防汛的重要控制断面,也是宁蒙测区凌情的首发和频发断面。基于龙羊峡和刘家峡水库联合运用以来三湖河口断面水文、气象、冰情等资料,研究分析河道形态、动力条件等对凌情的影响,统计三湖河口水文断面冰期气温特征值,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建立了冰期预报模型。结果表明:1在目前三湖河口断面相对稳定、上游来水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气温是影响河道冰凌过程的主要因素;2冰期预报模型的预报合格率均在70%以上,封河日期预报的合格率达到82%,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3.
根据黄河历史凌灾情况和近十几年凌情特点,总结了黄河防凌减灾工作的重要性,阐述了凌情预报对防凌减灾决策的技术支撑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黄河凌情预报技术现状和防凌减灾技术发展趋势,提出未来黄河防凌决策对凌情预报的技术需求,建议在连续河道地形测量、河道冰凌观测和变动河床冰凌过程研究的基础上,将水文热力学预报模型与冰水动力学模拟模型相结合,建成黄河宁蒙河段冰凌预报模型系统,实现黄河宁蒙河段冰凌过程的连续滚动模拟和预报,更好地为黄河防凌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2010—2011年度黄河凌情特点与防凌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2010—2011年度黄河凌汛的基本情况,对内蒙古河段首凌首封日期偏晚、封河发展迅速、开通日期较晚,黄河下游封河长度较长,局部河段出现较大险情的凌情特点以及在凌汛前加大清障力度、建立立体化信息监测系统、凌期科学调度水库拦蓄和分洪工程分水等防凌措施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今后的防凌工作提出了建议:①加强宁蒙河段河道测验体系建设,建设水位自动监测和3G汛情视频监视系统;②加强宁蒙河段堤防建设、河道治理,加快内蒙古应急分洪区的建设步伐;③研究针对黄河冰凌特点的破冰技术,列出专项资金解决冰凌观测工器具更新等问题;④向天津、河北供水尽量避开凌情严重的时期,避免增大防凌负担。  相似文献   

15.
翟家瑞 《人民黄河》2005,27(11):66-66
防凌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有工程措施,也有非工程措施;既有主动防守,也有被动防护措施。在影响冰情的热力、动力及河床边界条件的三个因素中,其中热力因素主要为气温,可以通过加强气象预报为防凌提供技术支持。但是,由于影响气象的因素极其复杂,气象预报的预见期和预报精度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对于给定的河流段,其河床边界也已经确定,一般很难改变。因此,利用水库调度改变进入下游河道的水动力和影响库区段河道边界及外界动力,在防凌工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水库的防凌调度在黄河防凌工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龙羊峡、刘家峡水库对保障宁蒙河段的防凌安全,万家寨水库对于保障库区内蒙古段和坝下山西河曲段的防凌安全,三峡、小浪底水库对保障黄河下游的防凌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刘家峡、龙羊峡水库相继蓄水运用后,在缓解宁蒙河段凌汛形势、防凌减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明显效果,但是现状防凌形势依然严峻。在总结40多a来不同阶段水库运用对宁蒙河段防凌的作用基础上,以三湖河口站不同等级平滩过流能力和严寒等级为控制条件,对刘家峡、龙羊峡水库在宁蒙河段凌汛期不同阶段防凌优化调度运用方式进行初步优化。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的黄河凌期水量调度工作中,主要考虑的是黄河下游及宁蒙河段的防凌安全,同时还要兼顾到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青铜峡等上游各梯级电站以及三门峡水库的发电出力,涉及面广,协调工作量大。由于凌情的发生、发展受气温、水流动力和河道边界条件的影响,各种情况年际间和年内变化都很大,加之刘家峡水库到内蒙古河段,三门峡水库到河口段水流传播时间比较长,沿途支流  相似文献   

18.
1993─1994年度黄河防凌工作回顾史锡祥,郝守英,周长春(黄委会河务局郑州450003)1993~1994年度黄河凌汛期间,下游河段由于气温偏高等原因没有封河,而上游宁蒙河段的凌情却较为特殊。1993年11月18日,三湖河口断面上游100km处及...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2009—2010年度黄河宁蒙河段凌情的特点及其成因:该年度凌情特点是流凌、封河早,封河发展呈阶梯状、封冻冰盖薄、槽蓄水量大、局部河段水位偏高、开河速度慢、开通日期晚、开河洪峰小、开河最大10 d水量大等;气温骤升骤降是造成上述特点的最主要因素,河道淤积、河道工程阻冰阻水、水库调度及人工分凌等是影响该年度凌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黄河内蒙古河段凌情特征及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文站实测资料为依据,开展黄河内蒙古河段凌情特征研究,并分析近期凌情变化的特点及原因。结果表明:1近期流凌、封河时间推迟,开河提前,封河期缩短;2年最大槽蓄水增量显著增加,最大值出现时间推后;3封、开河最高水位有所上升,巴彦高勒、三湖河口站凌汛期最高水位上升明显;4冰坝发生次数减少。内蒙古河段近期凌汛特征发生了变化,其原因是内蒙古河段冬季气温总体偏高、气温极值事件较多且交替出现、河道平滩流量减小、涉河建筑物增加、水库防凌调度及防凌工程运用基本合理等。总体来看,内蒙古河段的防凌形势仍较为严峻,需要多措并举,以解决防凌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