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改善粒子群算法易早熟收敛,精度低等缺点提出一种多尺度协同变异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并证明了该算法以概率1收敛到全局最优解.算法采用多尺度高斯变异机制实现局部解逃逸,在算法初期阶段,利用大尺度变异及均匀变异算子实现全局最优解空间的快速定位;随着适应值的提升,变异尺度随之降低;最终在算法后期阶段,利用小尺度变异算子完成局部精确解空间的搜索.将算法应用6个典型复杂函数优化问题,并同其他带变异操作的PSO算法比较,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收敛速度及稳定性上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QoS(QualityofService)路由问题是一个非线性的组合优化问题,理论上已证明了该问题是NP完全问题。粒子群优化算法是一种基于群智能演化计算技术,PSO在求解连续性优化问题上得到了较好的应用,而把PSO算法用于求解路由算法等离散性问题还比较少见,同时,PSO算法在收敛过程中还存在随机性,某些情况下会出现停滞现象。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SCE(shuffledcomplexevolution)法的粒子群优化方法用于求解QoS路由问题。该算法通过引入插入算子,删除算子,算子系列和基本算子序列等概念,对基本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改进;通过采用SCE法,使算法跳出局部最优解的限制。仿真结果显示,该算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在寻优速度上优于遗传算法,也提高了算法收敛到最优解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陶新民  刘福荣  刘玉  童智靖 《软件学报》2012,23(7):1805-1815
为了改善粒子群算法易早熟收敛、精度低等缺点,提出一种多尺度协同变异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并证明了该算法以概率1收敛到全局最优解.算法采用多尺度高斯变异机制实现局部解逃逸.在算法初期阶段,利用大尺度变异及均匀变异算子实现全局最优解空间的快速定位;随着适应值的提升,变异尺度随之降低;最终在算法后期阶段,利用小尺度变异算子完成局部精确解空间的搜索.将算法应用6个典型复杂函数优化问题,并同其他带变异操作的PSO算法比较,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收敛速度及稳定性上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带自变异算子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粒子群优化算法中出现的早熟收敛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带自变异算子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该算法在运行过程中增加了随机变异算子,通过对当前最佳粒子进行随机变异来增强粒子群优化算法跳出局部最优解的能力。对几种典型函数的测试结果表明,新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并且能够有效避免早熟收敛问题。  相似文献   

5.
针对粒子群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将遗传算法的交叉和变异引入到粒子群算法中。根据不同的收敛情况及交叉和变异的特点使用两种算子,提出一种既能预防陷入局部最优解又能跳出局部最优解的混合粒子群算法,将该算法应用到投影寻踪动态聚类模型中来优化投影方向,得到近似最好的投影寻踪动态聚类模型。实验证明,相对于原始粒子群算法,该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解,而且投影效果也更好。  相似文献   

6.
李勇刚  邓艳青 《计算机工程》2012,38(18):155-157
为提高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全局搜索和局部开采能力,提出一种结合禁忌搜索(TS)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在搜索过程中,以线性递增的概率对最优粒子实施随机扰动,在全局搜索收敛到一定程度后,引入TS算法进行局部搜索,使算法快速收敛到全局最优解。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收敛精度较高,能有效克服早熟收敛问题。  相似文献   

7.
含维变异算子的量子粒子群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粒子群优化(PSO)算法搜索空间有限,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点的缺陷,提出一种新的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含维变异算子的量子粒子群算法(QPSODMO).计算每一维的收敛度,以一定的概率对收敛度最小的维进行变异,让所有粒子在该维上的位置重新均匀分布在可行区域上.对测试函数所做的对比实验表明,所提出的QPSODMO增强了全局搜索能力,克服了PSO算法易于收敛到局部最优的缺点,也优于原始的量子粒子群算法.  相似文献   

8.
QoS (Quality of Service) 路由问题是一个非线性的组合优化问题,理论上已证明了该问题是NP完全问题.粒子群优化算法是一种基于群智能演化计算技术,PSO在求解连续性优化问题上得到了较好的应用,而把PSO算法用于求解路由算法等离散性问题还比较少见,同时,PSO算法在收敛过程中还存在随机性,某些情况下会出现停滞现象.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SCE(Shuffled Complex Evolution)法的粒子群优化方法用于求解QoS路由问题.该算法通过引入插入算子、删除算子、算子系列和基本算子序列等概念,对基本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改进;通过采用SCE法,使算法跳出局部最优解的限制.仿真结果显示,该算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在寻优速度上优于遗传算法,也提高了算法收敛到最优解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邵洪涛  秦亮曦  何莹 《微机发展》2012,(8):30-33,38
为了克服粒子群优化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早熟收敛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带有变异算子的非线性惯性权重粒子群优化算法。该算法以粒子群算法为基础,首先采用非线性递减策略对惯性权重进行调整,平衡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全局和局部搜索能力。当出现早熟收敛时,再引入变异算子,对群体粒子的最优解做随机扰动提高算法跳出局部极值的能力。用三种经典测试函数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与粒子群算法相比,能够摆脱局部最优,得到全局最优解,同时具有较高的收敛精度和较快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克服粒子群优化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早熟收敛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带有变异算子的非线性惯性权重粒子群优化算法.该算法以粒子群算法为基础,首先采用非线性递减策略对惯性权重进行调整,平衡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全局和局部搜索能力.当出现早熟收敛时,再引入变异算子,对群体粒子的最优解做随机扰动提高算法跳出局部极值的能力.用三种经典测试函数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与粒子群算法相比,能够摆脱局部最优,得到全局最优解,同时具有较高的收敛精度和较快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粒子群算法的优化效率,在分析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Bloch球面坐标编码的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该算法每个粒子占据空间三个位置,每个位置代表一个优化解。采用传统粒子群优化方法的搜索机制调整量子位的两个参数,可以实现量子位在Bloch球面上的旋转,从而使每个粒子代表的三个优化解同时得到更新,并快速逼近全局最优解。标准测试函数极值优化和模糊控制其参数优化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同类算法相比,该算法在优化能力和优化效率两方面都有改进。  相似文献   

12.
丙烯腈收率是丙烯腈装置的关键指标,如何得到丙烯腈收率是厂家很关注的研究,将新型优化算法用于丙烯腈收率软测量建模是1种较好的尝试。将新型微粒群优化算法用于同样新型的文化算法种群空间的优化,设计文化微粒群优化算法。它由种群空间和信念空间2部分组成,在种群空间和信念空间分别采用各自算法并行演化,同时,2个空间又根据一定的协议相互联系。分别将该算法和基本微粒群算法用于一些常用测试函数的优化问题;结果表明,与基本微粒群算法相比,文化微粒群算法加强了全局搜索能力,更容易收敛于全局最优解。最后将文化微粒群优化算法用于优化神经网络,构成文化微粒群神经网络,并将其应用于丙烯腈收率软测量建模。结果表明,此模型精度高,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基于微粒群算法与模拟退火算法的协同进化方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拟退火与微粒群算法的协同进化方法,利用了微粒群算法的易实现性、局部快速收敛性以及模拟退火算法的全局收敛性.通过两种算法的协同搜索,可以有效克服微粒群算法的早熟收敛.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的协同进化方法不仅具有较好的全局收敛性能,而且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文章从理论上证明了该方法以概率1收敛于全局最优解.  相似文献   

14.
大规模MIMO系统的符号向量检测算法计算复杂度较高,对此结合粒子群优化与蚁群优化提出一种低计算复杂度的海量规模MIMO系统快速检测算法。首先,推导出一种新的概率搜索模型,将基于距离的蚁群搜索与基于速度的粒子搜索结合;然后,将ACO距离指标与PSO的方向、速度指标结合生成一种新的概率指标,将ACO的信息素更新步骤变为PSO速度的更新;最终,将MIMO检测问题建模为路径寻找问题,寻找MIMO符号检测问题的次优解。对比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的检测性能优于部分传统算法以及其他新颖的MIMO检测算法,在获得与最大似然估计检测法接近的误码率性能下,具有极快的计算速度,适用于海量规模的MIMO系统。  相似文献   

15.
群智能启发式算法求解折扣{0-1}背包问题(D{0-1}KP)时,为提升求解效率和求解质量,需采用某种修复与优化策略将非正常编码个体转换为符合解约束条件的编码个体。在引入项集价值密度概念基础上,以粒子群算法(PSO)为例,提出一组基于项集的贪婪修复与优化方法(group greedy repair and optimization algorithm,GGROA),并进一步构造PSO-GGRDKP算法(PSO based GGROA for solving D{0-1}KP)以探究GGROA方法的可行性和性能。PSO-NGROADKP(PSO based NGROA for solving D{0-1}KP)和PSO-GRDKP(PSO based GROA for solving D{0-1}KP)是基于项贪心修复与优化方法的粒子群算法。在D{0-1}KP标准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与PSO-NGROADKP和PSO-GRDKP相比,PSO-GGRDKP算法的解误差率略高,但算法时间性能分别提升了13.8%、12.9%。  相似文献   

16.
复形法粒子群优化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基本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复杂函数优化时难以获得最优解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复形粒子群优化算法。该算法采用复形法来提高粒子的局部搜索能力,从而保证了算法能够跳出局部最优,获得全局最优解。实验结果表明,与文献算法相比,该算法在基准函数优化时具有更强的寻优能力和更高的搜索精度。  相似文献   

17.
基于扩散机制的双种群粒子群优化算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为了避免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PSO)过早收敛的缺点,把热力学中的扩散现象引入到PSO算法的改进当中,提出了基于扩散机制的双种群粒子群优化算法(DPSO)。DPSO算法中定义了粒子的扩散能、种群的温度和粒子的扩散概率三个概念,两个群体中的粒子在进化过程中根据粒子的扩散概率被选入到各自种群的扩散池中,从而实现两个种群之间信息的交换和共享。通过解决典型的多峰、高维函数优化问题来证实DPSO算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DPSO比标准PSO具有更高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Reservoir flood control operation (RFCO) is a complex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 (MOP) with interdependent decision variables. Traditionally, RFCO is modeled as a single optimization problem by using a certain scalar method. Few works have been done for solving multi-objective RFCO (MO-RFCO) problems. In this paper, a hybrid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approach named MO-PSO–EDA which combines th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algorithm and the estimation of distribution algorithm (EDA) is developed for solving the MO-RFCO problem. MO-PSO–EDA divides the particle population into several sub-populations and builds probability models for each of them. Based on the probability model, each sub-population reproduces new offspring by using PSO based and EDA methods. In the PSO based method, a novel global best position selection method is designed. With the help of the EDA based reproduction, the algorithm can lean linkage between decision variables and hence have a good capability of solving complex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s, such as the MO-RFCO problem.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six benchmark problems and two typical multi-objective flood control operation problems of Ankang reservoir have indicated that the proposed MO-PSO–EDA performs as well as or superior to the other three competitive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algorithms. MO-PSO–EDA is suitable for solving MO-RFCO problems.  相似文献   

19.
一种自适应柯西变异的反向学习粒子群优化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粒子群优化算法易出现早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变异的反向学习粒子群优化算法。该算法在一般性反向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自适应柯西变异策略(ACM)。采用一般性反向学习策略生成反向解,可扩大搜索空间,增强算法的全局勘探能力。为避免粒子陷入局部最优解而导致搜索停滞现象的发生,采用ACM策略对当前最优粒子进行扰动,自适应地获取变异点,在有效提高算法局部开采能力的同时,使算法能更加平稳快速地收敛到全局最优解。为进一步平衡算法的全局搜索与局部探测能力,采用非线性的自适应惯性权值。将算法在14个测试函数上与多种基于反向学习策略的PSO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在解的精度以及收敛速度上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