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张哲  吕毓  黄攀豪 《金属学报》2020,25(4):387-392
目的:研究连翘酯苷B是否通过抑制NF-κB调控p21/Cyclin E/CDK2信号通路,对宫颈癌细胞(HeLa)增殖产生影响。方法:在培养的HeLa细胞,不同浓度(1,2,4 μmol/L)连翘酯苷B处理24、48、72 h后采用MTT实验观察细胞活力变化。观察不同浓度的连翘酯苷B对肿瘤细胞克隆形成的影响。连翘酯苷B处理细胞后,观察转录因子NF-κB(p-p65、p65)蛋白调控变化,并检测蛋白p21、以及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E、CDK2的表达变化。结果:连翘酯苷B浓度依赖性抑制肿瘤细胞克隆形成,且对HeLa细胞增殖效应的抑制呈时间及浓度依赖性。连翘酯苷B浓度依赖性上调p21蛋白水平,并且下调p-p65、Cyclin E与CDK2水平。 结论:连翘酯苷B通过抑制转录因子NF-κB,影响p21/Cyclin E/ CDK2信号通路抑制了HeLa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
细胞色素P450(CYP)46A1酶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特异性代谢酶,负责将胆固醇转化为24-羟基胆固醇,这一代谢过程是脑内胆固醇消除的主要机制,并且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围绕CYP46A1与神经退行性疾病之间的关系,从CYP46A1酶的调控机制、CYP46A1与认知功能障碍、癫痫性脑病的关系以及CYP46A1酶活性调节剂(抑制剂和激活剂)等方面阐述CYP46A1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展及防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期为新药研发提供新靶点和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吴俏玉  袁洪  陆瑶 《金属学报》2020,25(4):426-432
目的:采用混合探针法研究白藜芦醇对人细胞色素酶P450五种亚型CYP1A2、CYP2D6、CYP2C9、CYP3A4和CYP2C19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26名男性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安慰剂组和白藜芦醇组,分别予以口服安慰剂/白藜芦醇每次1 g,每日一次,连续服药14 d,再口服咖啡因、氯沙坦、奥美拉唑、右美沙芬和咪达唑仑五种探针药物,采集不同时间的血样,检测咪达唑仑、咖啡因、奥美拉唑三种探针药物的血药浓度。并收集0~8 h尿液,记录尿量,检测氯沙坦及右美沙芬的代谢速率。比较两组之间的药代动力学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白藜芦醇组CYP1A2的探针药物咖啡因AUC0-12、AUC0-∞、Cmax分别增加32.10%(P<0.001)、71.52%(P<0.001)、10.62%(P=0.004),同时T1/2也显著增加(P=0.002);CYP2C19的探针药物奥美拉唑和CYP3A4的探针药物咪达唑仑的药代动力学参数AUC0-12、AUC0-∞、T1/2和Cmax均未见显著改变(P>0.05);CYP2C9探针药物右美沙芬与其代谢产物去甲右美沙芬比率(DTM/DT)的比率增加了79.91%(P=0.003);CYP2D6探针药物氯沙坦与其代谢产物E-3174的比率(losartan/E-3174)增加了531.34%(P<0.001)。结论:白藜芦醇多次给药后,能显著抑制CYP1A2、CYP2D6和CYP2C9 的酶活性,而对CYP3A4和CYP2C19 的酶活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李晓宇  刘皋林 《金属学报》2008,13(8):942-946
细胞色素P450(CYP450)是药物和其他内、外源物的主要代谢酶, 本文综述了人体内参与药物代谢的几种主要代谢酶CYP3A4、CYP2D6、CYP2C9、CYP2C19、CYP2E1、CYP1A2和CYP2A6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中药对药物代谢酶的影响及药物代谢酶在临床药物治疗和新药研究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贾会玉  李中南  陈光亮 《金属学报》2015,20(10):1171-1176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参与糖尿病肾病(DN)的进程,现已作为临床慢性肾病进展的重要生物学标志物和治疗靶标。TGF-β1通过Smads和MAPKs信号通路促进肾脏纤维化、细胞外基质集聚以及足细胞损伤等。糖尿病实验动物、糖尿病肾病患者Smad3、p38MAPK表达增加,促进了肾脏的纤维化,Smad7抑制肾脏纤维化的进程,对TGF-β1/Smads通路起着负向调控作用。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可减少纤维粘连蛋白(FN)的表达。由于毒副作用等原因,TGF-β1抑制剂大多停留在临床前研究阶段。  相似文献   

6.
张远金  黄盛博  刘洁  王昕 《金属学报》2021,26(8):914-922
药物代谢与药代动力学(drug metabolism and pharmacokinetics, DMPK)是研究药物的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和排泄(excretion)过程的科学,评估药物的DMPK特征对药物的前期开发和后期临床精准用药至关重要。药物代谢模型的创新构建促进了药物DMPK评估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本文基于我们的研究成果,总结了药物代谢创新模型的最新进展与应用,主要关注以下两个方面:(1)CRISPR/Cas9(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associated)技术创新构建药物代谢酶(包括CYP2E1,CYP3A1/2,CYP2J3/10,CYP1A2)和药物转运体(包括P-gp,OATP1B2)基因敲除(knockout, KO)大鼠模型,并应用于DMPK及其生理功能相关研究;(2)创新性将小鼠和人小肠3D类器官(organoids)应用到ABC(P-gp, BCRP, MRP2)转运蛋白的功能研究。上述药物代谢创新动物模型和类器官模型,不仅有利于评价药物代谢酶和转运体在DMPK中的作用,还有助于深入认识其在机体正常生理活动中的作用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阿魏酸对棕榈酸诱导的HepG2肝细胞脂毒性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究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棕榈酸诱导HepG2肝细胞建立脂毒性模型并给予阿魏酸进行干预,采用LDH法检测细胞损伤,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对阿魏酸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进行研究。结果:不同浓度(25、50、100、200 μmol/L)阿魏酸暴露对肝细胞无毒性作用(P>0.05)。阿魏酸干预显著抑制棕榈酸诱导的肝细胞损伤并改善棕榈酸诱导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P<0.05)。激活p38可显著增强棕榈酸诱导的肝细胞脂毒性(P<0.05),而抑制p38显著改善棕榈酸诱导的细胞损伤(P<0.05)。此外,阿魏酸显著抑制棕榈酸上调的p38磷酸化(P<0.05),采用p38激活剂处理细胞可阻断阿魏酸对脂毒性的保护作用(P<0.05)。 结论:阿魏酸可有效改善脂毒性诱导的肝细胞损伤,该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p38信号通路有关。阿魏酸可能成为防治以脂毒性为主要病理特征性肝病的功效因子。  相似文献   

8.
黄芸  邢晓为  黄利华  刘心瑶  李莹  刘梅林  袁洪 《金属学报》2015,20(10):1183-1187
β1-肾上腺素受体(β1-adrenergic receptor, β1-AR)是心脏肾上腺素受体的主要亚型,也是许多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的靶点。大量研究显示β1-AR激活GS-AC-cAMP-PKA经典信号通路调控心肌兴奋-收缩偶联。近年新发现,除经典调控通路外β1-AR还参与偏向激活通路,通过级联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产生有益的心脏效应,并可通过与β-arrestin相互作用调节多个miRNAs的表达,进一步调控心肌效应基因,参与心肌收缩等生理过程。心肌β1-AR偏向激活通路的研究不仅揭示了心肌调控信号的新机制,而且为心血管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9.
章道华  叶岚岚  程昊  余伟  杨静  郭鹏 《金属学报》2008,13(3):293-298
目的 研究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 ISL)对醋氨酚(AAP)诱导的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方法 以AAP 20 mmol L 培养原代肝细胞12 h 造成急性化学性肝损伤模型。肝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AAP 损伤组, ISL 预处理组和ISL 加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预处理组。酶学测定培养液ALT 、AST 活性, 肝细胞CYP2E1 活性和谷胱甘肽(GSH)含量, RT-PCR 测定肝细胞CYP2E1 mRNA 表达水平, 放射免疫分析测定肝细胞cAMP 和cGMP 含量, 三明治ELISA 方法测定核转录调节因子(NF-κB 等)活性。 结果 ISL 浓度(5~ 20 μmol L)依赖性抑制AAP 引起的ALT 和AST升高;下调肝细胞CYP2E1 活性和mRNA 表达, 最大抑制率分别可达75.7%和78.7%, 同时明显抑制AAP 引起的肝细胞GSH 含量下降;加入LNAME 2.0 mmol L 可阻断ISL 20 μmol L 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ISL 不能逆转AAP 引起的肝细胞cAMP 含量下降, 但可浓度依赖性提高cGMP 含量(最高可达4.75 倍);ISL 浓度依赖性抑制AAP 所致NF-κB 活性的提高, 抑制率分别为24.8%、37.3%和64.1%。 结论 ISL 对CYP2E1 介导的AAP 肝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可能与通过NOcGMP通路, 抑制NF-κB 激活和下调CYP2E1 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韩超  杨柳  张秋玲  潘竞锵  徐俊 《金属学报》2017,22(7):749-754
目的: 初步探讨黄芩苷对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的防治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卵清白蛋白(OVA)致敏大鼠制备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动物模型,经黄芩苷干预治疗,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匀浆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及气道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的表达量;用RT-PCR检测气道平滑肌(ASM)中p-ERK1/2的mRNA水平。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p-ERK1/2、α-SMA、TGF-β1蛋白的表达量在模型组中有明显的增加,地塞米松组、黄芩苷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的p-ERK1/2、α-SMA、TGF-β1蛋白的表达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P<0.01)。结论: 黄芩苷可降低TGF-β1、α-SMA的蛋白表达,并影响ERK信号传导通路,下调p-ERK1/2 mRNA含量,从而减轻气道炎症,延缓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11.
目的:体外研究大鼠肝微粒体中染料木黄酮代谢的酶动力学, 及选择性细胞色素(CYP) 酶抑制剂对其代谢的影响。方法:用大鼠肝微粒体研究染料木黄酮代谢的酶动力学, 探讨CYP 酶的选择性抑制剂对其代谢的影响及参与其代谢的CYP 酶。结果:CYP1A2 抑制剂呋喃茶碱可以显著地抑制染料木黄酮代谢, 使染料木黄酮的代谢速率下降。而其它CYP 特异性抑制剂对染料木黄酮代谢没有明显的影响。结论:CYP1A2 参与了染料木黄酮的代谢,CYP1A2 的抑制剂可能会与染料木黄酮发生代谢相互作用, 从而降低染料木黄酮的代谢速率。  相似文献   

12.
CYP1B1是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 CYP450s)家族成员,作为I相代谢酶,主要通过催化性激素、脂肪酸、维生素、褪黑素及外源性化学物质和药物的代谢,参与人体组织正常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维持。研究发现,CYP1B1基因多态性会影响其蛋白表达水平和酶活性,对其催化的代谢过程产生影响,尤其是对性激素和外源物质的代谢过程的改变,与青光眼、各类癌症的发生发展及治疗密切相关。研究CYP1B1参与的机体代谢途径及基因多态性对其影响,有利于深入了解代谢途径的改变在相关疾病发生发展和药物治疗中的作用,加深对癌症、青光眼等疾病的认识,促进从基因层面检测和评估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和预后,从而实现疾病的预防和早期发现,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本文拟就近五年CYP1B1参与的主要代谢途径及基因多态性对其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CYP2R1是细胞色素P450家族2亚家族的成员,作为维生素D的25-羟化酶,负责将维生素D羟基化为25-羟基维生素D(25-OH-D),影响活性激素1,25(OH)2D的生成。CYP2R1突变会引发维生素D依赖型佝偻病1B型,且CYP2R1的多态性与25-OH-D水平显著相关,尤其是rs10741657。CYP2R1基因多态性会影响其蛋白表达水平和酶活性,对其催化的代谢过程产生显著影响。CYP2R1通过调节基因功能,从而调节免疫反应,影响1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其多态性与多种癌症的风险相关,包括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结肠直肠癌。研究 CYP2R1基因多态性有利于深入了解代谢途径的改变在相关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加深对癌症、佝偻病、1型糖尿病等疾病的认识,促进从基因层面检测和评估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本文拟就近五年CYP2R1参与的代谢途径和基因多态性对其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药用辅料可显著影响药物代谢酶(CYP1A2、CYP2C9、CYP2C19、CYP2D6和CYP3A4)的活性,进而影响药物的代谢、疗效和安全性。药用辅料的生物学效应研究应引起重视。本文查阅了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综合。  相似文献   

15.
李智  王果  周宏灏 《金属学报》2008,13(6):601-609
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2C9(CYP2C9)是人类肝脏中一种重要药物代谢酶系统,代谢约10%临床上常用药物,特别是包括一些治疗指数较窄的药物。CYP2C9基因具有高度多态性,在基因编码区和非编码存在许多单碱基突变。到目前为止,新发现并已被命名的有CYP2C9*7~*30。本综述从基因结构-功能关系、突变等位基因在体内和体外的功能意义以及突变等位基因在人群和种族间的分布频率等方面总结了目前已知的突变等位基因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和厚朴酚等五种中药有效成分对人及大鼠肝微粒体四种药物代谢酶活性的影响,为临床中西药联用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人、大鼠肝微粒体体外孵育方法,以紫杉醇、甲苯磺丁脲、氯唑沙宗、香豆素分别作为CYP2C8、CYP2C9/CYP2C11、CYP2E1和CYP2A6/CYP2A1/2的探针药物,应用液相色谱仪检测探针药物代谢产物生成量,由此计算抑制率和IC50,分析五种中药有效成分对CYP酶的活性是否具有影响。结果: 和厚朴酚、厚朴酚对人肝CYP2C9 的IC50分别为7.7 μmol/L和7.6 μmol/L,对大鼠肝CYP2C11的IC50分别为13.0 μmol/L和3.8 μmol/L。和厚朴酚、厚朴酚对人肝CYP2C8 的IC50分别为19.2 μmol/L和84.5 μmol/L,对大鼠肝CYP2C8、CYP2E1和CYP2A1/2以及人肝CYP2E1和CYP2A6的IC50均大于100 μmol/L。栀子苷、绿原酸、黄芪甲苷对人及大鼠四种CYP酶的IC50均大于100 μmol/L。结论: 和厚朴酚对人肝CYP2C9、CYP2C8和大鼠肝CYP2C11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厚朴酚对人和大鼠肝CYP2C9/CYP2C11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对人肝CYP2C8有较弱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吴懿  王让让  王兆文  樊军卫 《金属学报》2020,25(11):1268-1275
目的:探索肝移植术后早期SLCO1B1 rs2291075基因型对他克莫司(FK506)剂量校正谷浓度(dose-corrected trough concentration,C/D,ng·mL-1·mg-1·kg-1)的影响作用。方法:利用PCR扩增和DNA测序技术对210例肝移植受体及其供体进行SLCO1B1 rs2291075位点以及FK506代谢经典生物标志物CYP3A5 rs776746位点基因分型,分析多态性与FK506代谢表型C/D值的相关性。根据肝功能恢复和C/D值变化情况,肝移植术后早期分为恢复期(1~14 d)和平稳期(15~28 d),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供体和受体CYP3A5 rs776746联合分析可将FK506代谢表型区分为快(EM)、中(IM)、慢(PM)代谢3组,形成E-I-P分型体系。受体SLCO1B1 rs2291075 CC、CT+TT基因型患者C/D值在术后恢复期(P=0.019 5)和平稳期(P=0.015 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供体SLCO1B1 rs2291075基因型与FK506 C/D值无关联。多因素分析显示FK506日剂量、总胆红素、E-I-P分型和受体SLCO1B1 rs2291075进入恢复期FK506剂量C/D值预测模型;而在平稳期,受体SLCO1B1 rs2291075未能进入C/D值多因素预测模型。PM亚组分析,排除供体和受体CYP3A5 rs776746影响后,受体SLCO1B1 rs2291075基因型在术后恢复期和稳定期均是FK506 C/D值的独立影响因素(P分别为0.030,0.040)。结论:受体SLCO1B1 rs2291075位点可能是影响肝移植早期FK506 C/D值的新遗传位点,其与供体和受体CYP3A5 rs776746基因型相结合,有助于形成精准用药指导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