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那邦水电站首部枢纽工程右岸坝肩边坡工程为土夹石边坡,开挖后边坡为全~强风化,局部为土质边坡,2009年进入雨季以来,断层带发生蚀变,整个边坡已产生位移。为了保证首部枢纽右坝肩永久边坡的稳定,设计采用压脚、锚索、混凝土锚拉板和锚拉梁、山顶锚筋桩钢管桩等抢险加固施工方案,进行边坡加固处理。目前抢险工程全部完成,边坡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2.
苗尾水电站溢洪道部分边坡开挖揭露岩体破碎,边坡总体岩体质量差,锚筋桩成孔难度大。通过在已开挖完成的高边坡面进行锚筋桩生产性施工试验可知,锚筋桩钻孔施工宜采用跟套管钻孔成孔,灌浆可采用纯水泥浆灌注。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泸定水电站厂房一期边坡抗滑桩开挖施工中,采用喷锚支护法对桩壁进行支护。喷锚支护施工工艺简单、施工工期短,支护后的抗滑桩桩壁稳定。  相似文献   

4.
马志峰 《人民长江》2009,40(15):53-55
官地水电站左岸导流洞进口洞脸经过之处断层发育,渐变段地质条件较差;出口体型为城门洞型,但洞脸上方有几条发育的断层。为保证进出口段施工期的安全,在进出口洞脸范围的边坡各增加两排深层锚索;洞脸及洞内顶拱范围各布置2排大管棚;边坡设竖直锚筋桩;在边坡上部无法施工的部位设径向锚筋束等。通过采取有效的设计支护措施,并辅以特定的开挖与支护施工程序和施工方法,保证了施工安全。对同类导流洞进出口的安全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潘口水电站导流洞进口边坡高达224m,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揭露Ⅲ、Ⅳ级结构面上百条。断层密集,节理、裂隙发育,稳定性差,对大断面导流洞进口安全极为不利。施工中采用自上而下分台阶开挖、周边预裂与预留保护层、手风钻修整相结合,边开挖边支护,及时封闭开挖坡面,以锚筋桩、预应力锚索为主体,立体支护、综合治理等施工技术,确保了开挖边坡稳定和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6.
潘口水电站导流洞进口边坡高达224 m,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III、IV级结构面100余条。断层密集,节理、裂隙发育,稳定性差,对大断面导流洞进口安全极为不利。施工中采用自上而下分台阶开挖,周边预裂,预留保护层,手风钻修整坡面,及时以锚筋桩和预应力锚索支护,确保了边坡稳定和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7.
上尖坡水电站右坝肩边坡为顺向坡,岩溶十分发育,边坡岩体内发育泥化夹层、大溶隙、陡倾角裂隙等不良地质现象,坝基开挖后将形成切脚临空面,边坡危险性较高。为解决边坡问题,根据不同部位的边界条件分别采用了喷锚支护、削坡减载、抗滑桩、预应力锚索、框格梁、贴坡挡墙、锚筋桩等多种支护型式,很好地解决了突出的边坡问题,保障了施工安全,使整个工程顺利完工并安全运行,实现预期效益。  相似文献   

8.
以岩滩二期扩建工程进水口锚筋桩施工为例,介绍了锚筋桩技术在薄弱地质条件中的施工应用,包括锚筋桩施工工艺流程、质量控制、施工要点等,可为类似工程提供相关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新疆布尔津山口水利枢纽坝址区两岸地形陡峭,工程地质条件比较复杂,节理裂隙发育,边坡稳定性差,边坡开挖高差大,且同时紧临与引水系统和厂房标施工工作面,交叉作业问题突出。施工中采用了自上而下分台阶开挖,边坡加固以锚筋桩、预应力锚索为主,喷锚等施工技术,确保了开挖边坡稳定和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保证岩质边坡和坡顶输电铁塔的稳定性,采用边坡稳定理论分析法对该岩质边坡进行稳 定性分析,确定边坡可能破坏模式为沿外倾结构面交线滑移及局部掉块。采用摩尔-库仑等面积圆D -P屈服准则来代替传统摩尔-库仑准则,经计算表明与摩尔-库仑准则十分接近。选取合理的岩土 体物理力学参数,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Midas/GTS对桩锚挡墙和板肋式锚杆挡墙两种设计支护方案进 行对比计算分析,计算表明桩锚挡墙支护方案优于板肋式挡墙,采用桩锚挡墙的优选支护方案。通过对 比现场监测结果,验证了桩锚挡墙支护体系的可靠性,指导桩锚挡墙的信息化施工,为类似工程边坡支 护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宝珠寺电站左岸边坡开挖垂直高度200余m,地质情况复杂,存在多处断层及夹泥层,构成10余组不稳定楔形岩体。施工中,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分别采取了混凝土抗剪置换洞,锚筋桩,系统锚杆及爆破控制等综合处理措施。确保了施工期间的稳定及安全,保证了施工工期。本文以该工程为例,简要介绍了边坡处理的施工方法,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针对尚水花园项目基坑存在长且厚淤泥质黏土土层等地质特点,为解决淤泥质土层和微承压含水层软基边坡支护问题,采用加筋水泥土桩锚支护技术对基坑进行支护。结合GTS NX有限元软件,通过改变加筋水泥土桩的设计要素,对基坑侧向位移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改变水泥土桩嵌入深度、H型钢截面尺寸和嵌入深度等设计要素,对基坑侧向位移影响不大;改变斜向锚体与水平面夹角、斜向锚体根数等设计要素,对基坑侧向位移影响较明显。夹角越大,侧向位移越小;增加斜向锚体道数,可有效降低基坑变形。  相似文献   

13.
详细介绍地下厂房岩壁梁工作锚杆及混凝土施工技术,重点突出工作锚杆试验、造孔、安装及注浆等工序的控制细节,突出岩壁梁混凝土施工方法及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米涛  钟林君 《云南水力发电》2011,27(1):27-29,42
根据工程实际和有限元理论建立用于求解边坡、开挖边坡、支挡结构锚一抗滑桩等模型。分析边坡的变形破坏模式,并对边坡进行补强计算。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高压旋喷锚杆支护体系在黄土深基坑工程中的工作性状,选取西安某深基坑支护工程为研究对象,运用MIDAS/GTS软件对该支护体系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并与二次注浆锚杆支护体系的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基坑支护方式均可满足该基坑支护的技术要求,但采用高压旋喷锚杆支护时,需要锚杆的总长度为二次注浆锚杆长度的62%,且高压旋喷锚杆筋体可实现回收,降低了锚杆施工对周围土层的干扰,其在黄土地区高边坡及深基坑支护工程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针对石壁水库除险加固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溢洪道左岸高边坡失稳问题,分析论证了不同处理方案。通过对锚索、抗滑桩、坡脚反压以及削坡减载等方案的对比,最终确定了以削坡减载、排水减压处理深层滑动为主,锚杆支护、客土吹附、植被护坡处理浅表层滑动为辅的综合治理方案。对于深层抗滑稳定,根据地形地质条件选取了3个典型断面,通过控制典型断面的稳定性对边坡进行了设计。对于浅表层稳定,根据实际地质情况对植被护坡方法进行了选择,并对满足浅表层抗滑稳定要求的客土厚度进行了计算。工程实际运行情况表明,所采用的综合处理方案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7.
王超  孙国富  房超  姚宇坤 《人民长江》2019,50(1):170-175
针对现有路基结构形式难以保证环境与经济效益俱佳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适应于山区陡坡地形的新型“桩-锚-框架”复合双层行车路基结构,并进行了该新型结构的静力模型试验研究。对通过数值手段选取的最优结构形式建立缩尺比例为1〖DK(〗∶〖DK)〗20试验模型。通过试验,测定了模型在静力荷载作用下,抗滑桩桩顶及边坡位移,分析了结构对边坡的支挡作用;测定了结构各部分的受力及变形情况,分析结构的静力稳定性及破坏形式;测定了预应力锚索作用下,桩后、桩底和基底土压力随荷载的变化情况及分布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桩-锚-框架”复合双层行车路基结构具有稳定性好、变形小、结构承载力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预应力锚索抗滑桩边坡防护的滑坡推力计算方法,通过找出作用在潜在滑坡面抗滑桩结构上的受力荷载,测算出作用于锚索抗滑桩上的滑坡推力,提出以锚索抗滑桩正负弯矩相等的控制方法和K法来设计预应力锚索抗滑桩边坡防护结构。通过对比不同方法说明所提出的预应力锚索抗滑桩边坡加固的设计方法符合工程实际。以汶川地震中某滑坡工程为对象,研究其稳定性问题。结果表明,采用桩身相等的正负弯矩控制法时,锚索抗滑桩的受力更合理,桩顶位移变化量最小,其抗震加固能力最好,在具体工程中,更有利于锚索抗滑桩桩身配筋设置。实践证明,利用预应力锚索结构原理进行边坡抗滑桩设计,可以保证设计的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结构的安全经济性。  相似文献   

19.
引江济淮试验工程河道边坡存在膨胀土及软岩,考虑耐久性引入GFRP锚杆加固边坡。为了比较GFRP锚杆和钢筋锚杆的锚固效果,开展现场水位升降试验,观测相同地质条件、不同加固方式下锚杆荷载和边坡位移差异。结果表明:GFRP筋和钢筋框架锚杆加固河道边坡时,水位升降导致的边坡位移相近且均小于2.2 mm,锚杆应力峰值远小于各自抗拉强度,两种锚杆的锚固效果相近;GFRP锚杆承担荷载小于钢筋锚杆,且无水期荷载表现更稳定;在无锚固条件下,水位升降10 m仅影响边坡1 m深度内的软岩,加长锚杆对提高软岩边坡稳定性无明显作用;水位骤降时,5 m长GFRP无框架锚杆应力和加固区边坡位移增量分别为1.21 MPa和1.38 mm,而8 m长GFRP框架锚杆应力和加固区边坡位移无明显变化,框架锚杆加固形式效果显著占优。具有低模量特征的GFRP锚杆与膨胀土和软岩具有较好的变形协调性,控制相同变形量需要承担的荷载较小,更有利于边坡耐久性。  相似文献   

20.
桩锚支护相对其他支护形式具有控制土体变形能力强、施工方便、支护空间小,本文以佛山新城CBD项目基坑为实例,结合监测数据对桩锚支护深基坑变形超预警值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同时对整个基坑安全进行评价,从而为以后类似的基坑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