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眼后段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眼部生理结构的复杂和诸多屏障的影响,许多药物治疗眼后段疾病的作用甚微。滴眼剂治疗眼前段疾病有效,而治疗引起视力损伤的眼后段疾病几乎无效。玻璃体内注射可使药物直接到达眼后段,但却有给药不便及引发严重副作用的风险。因此,一种安全有效的给药途径对治疗眼后段疾病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由于眼部生理结构的复杂和诸多屏障的影响,许多药物治疗眼后段疾病的作用甚微.滴眼剂治疗眼前段疾病有效,而治疗引起视力损伤的眼后段疾病几乎无效.玻璃体内注射可使药物直接到达眼后段,但却有给药不便及引发严重副作用的风险.因此,一种安全有效的给药途径对治疗眼后段疾病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由于眼部生理结构复杂和诸多影响因素的存在,使得许多药物对眼部疾病的防治效果欠佳。而新型给药系统成为一个很有潜力的给药系统。文章就近年来眼用给药的研究进展作一个综述。  相似文献   

4.
眼内植入型长效释药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概述有效的眼内药物浓度是治疗众多眼病的关键。由于眼球独特的解剖学结构———血眼屏障的存在,全身用药难以达到眼球中有效的药物浓度。此外,眼角膜表层为亲脂性、内层为亲水性,而目前的眼用滴剂和膏剂均不能同时具备脂溶性和水溶性,故眼科局部用药也难以达到有效的眼内浓度。数十年来改变眼用药物的给药途径和剂型以期提高眼内药物浓度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人们曾试图用胶原罩(collagenshield)、微包囊(microcapsule)、脂质体(li posome)作为药物缓释载体植入结膜下以延长药物的释放时间,提高眼内药物浓度,但结果均不理想。所以急需寻找一…  相似文献   

5.
脉冲给药系统用于哮喘及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脉冲释药系统是一种根据临床治疗需要定时释放药物的剂型,可用来治疗某些节律性发作的疾病.脉冲制剂可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减少给药次数,并避免受体因长时间高血药浓度产生耐药性.本文介绍了脉冲给药系统在哮喘和心血管疾病方面的临床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6.
脉冲释药系统是一种根据临床治疗需要定时释放药物的剂型,可用来治疗某些节律性发作的疾病。脉冲制剂可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减少给药次数,并避免受体因长时间高血药浓度产生耐药性。本文介绍了脉冲给药系统在哮喘和心血管疾病方面的临床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7.
吴建兵  张理想  唐麒麟 《丝绸》2020,57(5):6-10
为解决当前慢性疾病治疗过程中给药频繁、药物生物利用度差、毒副作用大等问题,开发性能稳定、释放可控、疗效好、生物安全性高的药物控释体系尤为重要。文章对药物控释体系研究热点之一的纳微米球的材料选择,丝素蛋白纳微米球的成球机理、制备方法及在药物控释体系中的应用等进行综述,重点阐述并比较了丝素蛋白纳微米球制备方法的优缺点与在药物递送中的最新研究进展。结果表明:丝素蛋白纳微米球的研究应着重围绕制备方法、载药性能、释药性能及临床疾病治疗研究等方面充分发挥丝素蛋白纳微米球在药物控释体系中的优势,从而用于慢性疾病的高效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患者临床表现观察为主,探究清开灵在急性脑血管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急性脑血管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均分为给药组与常规组,每组n=62例,常规组针对患者病情以及临床表现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给药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注射清开灵液,再通过微创进行治疗,通过持续4周的治疗比对两组患者神经缺损以及治疗满意度,并且以患者治疗前后血液红细胞与血小板常规参数为指标,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度。结果给药组治疗后的神经缺损评分(12.78±2.23)显著低于常规组神经缺损评分(18.26±2.54),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的给药组满意度93.54%以及治疗有效度87.09%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9.03%、72.58%。且治疗后常规组的患者恢复较快,应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中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清开灵在急性脑血管的临床应用中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并且应用中未发生不良反应,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有保障,可以在急性脑血管治疗中大力推广,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以及降低患者治疗恢复时间,值得在临床中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双氯芬酸钠眼用制剂在兔眼组织内的浓度,进行眼内药动学研究。方法48只家兔分为2大组,每大组分8个时间组,每个时间组3只、6眼,用0.1%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和眼膏点眼后于不同时间抽取房水、虹膜-睫状体,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眼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结果经3p87拟合,双氯芬酸钠在眼内的药动学过程为二房室模型,滴眼液和眼膏在房水、虹膜-睫状体的最大峰浓度分别为0.32±0.11μg/ml、0.41±0.15μg/ml、4.18±1.01μg/mg、5.95±2.09μg/mg;达峰时间基本相同,均约在给药后1h。结论双氯芬酸钠眼用制剂能很好渗透到眼组织中,因此,在临床上该制剂可以很好的抑制眼科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周平方 《烹调知识》2010,(12):48-49
饮食用于治疗疾病或疾病的康复治疗,统称为“食疗”,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并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它的基本内容可见于有关食疗本草及中医历代医籍中。由于食物与药物同出一源,二者的作用有相通之处,《本草求真》:“食物入口,等于药之治病,同为一理。”食物不仅给人体提供了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水谷精微,而且可以调整阴阳、协调脏腑、通畅气血、补虚泻实、扶正祛邪,用于治疗或辅助治疗疾病,或用于病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交联透明质酸为载体制备环孢素眼植入凝胶膜,观察其体外药物释放特性。方法以酰肼为交联剂,将环孢素与透明质酸钠混合后反应形成载药凝胶膜;采用等距浸出法测定载药凝胶膜的体外释放度,绘制它在2种不同释放介质中的体外释放曲线,探讨透明质酸酶对其药物释放的影响。结果环孢素眼植入凝胶膜载药率为(2.90±0.14)%(n=5);在等渗磷酸盐缓冲溶液中释放缓慢且恒定,28d内药物释放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在含有透明质酸酶的释放介质中,药物释放速度加快,并随凝胶中透明质酸的降解速度而变化。结论环孢素眼植入凝胶膜是一种有开发价值的眼植入缓释制剂。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交联透明质酸为载体制备环孢素眼植入凝胶膜,观察其体外药物释放特性。方法以酰肼为交联剂,将环孢素与透明质酸钠混合后反应形成载药凝胶膜;采用等距浸出法测定载药凝胶膜的体外释放度,绘制它在2种不同释放介质中的体外释放曲线,探讨透明质酸酶对其药物释放的影响。结果环孢素眼植入凝胶膜载药率为(2.90±0.14)%(n=5);在等渗磷酸盐缓冲溶液中释放缓慢且恒定,28 d内药物释放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在含有透明质酸酶的释放介质中,药物释放速度加快,并随凝胶中透明质酸的降解速度而变化。结论环孢素眼植入凝胶膜是一种有开发价值的眼植入缓释制剂。  相似文献   

13.
利用中链聚羟基脂肪酸酯(mcl-PHA)的黏着性作为后整理剂基质,构筑含有pomalidomide经皮给药的后整理剂,并用其整理纺织品。通过后整理剂缓释pomalidomide及透皮吸收改善CAR T细胞治疗实体瘤的效果。使用mcl-PHA作为基质构筑经皮给药系统,检测药物透皮量;并使用CD133-CAR T细胞作为效应细胞,U251 CD133-OE luc(转入萤火虫荧光素酶基因且过表达CD133的人胶质瘤细胞)作为靶细胞,探究pomalidomide是否可以在体外调节CAR T细胞的功能。结果表明:mcl-PHA构筑的具有经皮给药功能的后整理剂具有缓释、促进药物透皮吸收功能,且药物量能达到体外实验的需求;pomalidomide可显著增强CD133-CAR 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并提高CD133-CAR T细胞的细胞因子分泌水平。mcl-PHA作为后整理基质构筑的含有pomalidomide药物系统的医用纺织品联合CAR T细胞治疗可能成为实体瘤治疗的一种新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肾移植术后患者药物治疗效果,降低术后不良反应。方法加强血药浓度监测,调整用药剂量和品种,为患者建立药历,开展用药指导。结果与结论通过实施药学监护有效降低了肾移植术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药剂学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住院部患者,抽取其中100例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药物用法、用量、联用、配伍、疗程进行调查,并依据药剂学知识,规范用药,通过调整药物剂量、配伍、给药方法,优化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结果。结果:在应用药剂学原理,规范临床合理用药后,100例实验患者的有效、显效、总有效例数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将药剂学知识运用于临床治疗,可帮助医生探索最优的治疗方案,使临床用药更加合理,从而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16.
赵静  王仲妮 《食品与药品》2010,12(3):129-132
囊泡有较强的增溶能力,其双层膜具有较好的牢固性和稳定性,作为药物载体给药途径较广,载药稳定性、药物增溶量以及药物生物利用度较高。本文介绍了囊泡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现状,包括囊泡形成,膜结构选择和应用,以及囊泡在口服给药、局部给药和体内给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囊泡有较强的增溶能力,其双层膜具有较好的牢固性和稳定性,作为药物载体给药途径较广,载药稳定性、药物增溶量以及药物生物利用度较高.本文介绍了囊泡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现状,包括囊泡形成,膜结构选择和应用,以及囊泡在口服给药、局部给药和体内给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药粥史话     
药粥,以适量的米谷和药物同煮,再加入一定的配料和调味的稀粥,是一种用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食疗方,也称之为“药粥疗法”。  相似文献   

19.
酒除了能喝、好喝之外,还有一重要功能:舒筋活血,大凡饮酒者,几口酒下肚,心跳加快,心脏泵出的血流量显著增加。借助酒的行血脉、通筋络作用,人们又发明了药酒。有进补作用的药酒又被称为补酒。药、酒相浸,既能使药物的有效成分溶出,又能借酒力而行药势。药酒进补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泛,既能治疗疾病,又可预防疾病,还可用于病后的辅助治疗,如鹿茸酒、海马酒能预防和治疗阳痿,老年人尿频症等;枸杞酒、人参酒、龙眼酒等可用于抗早衰。药酒可以长期存放,具有药性稳定、服用方便的优点,比较适宜于治疗慢性疾病。药酒制作简单,可根…  相似文献   

20.
正不是所有中药都能入馔"蔬菜"是指那些可以用来入馔食用的草本植物,是经过多年(甚至数百年、数千年)食用后而被证实对人体有益无害(或副作用极小)的食物,主要是为健康人提供营养成分的;而药(包括中药),是指药物,主要用于防治疾病。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意思是说凡是具有治疗疾病作用的药物,也常常存在危害人体健康的副作用。所以,绝对不能简单把中药和蔬菜等同视之,而"药食两用"绝对并非意味着所有的中药都可以入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