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胡状集油田断层发育、属于近物源快速沉积,储层非均质性十分严重,给油田开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目前油田主力油藏已经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开发难度愈来愈大,如何挖潜剩余油,提高采收率成为目前开发的一大难题。本文从剩余油研究方法入手,对胡状集油田剩余油的分布进行了定性、定量描述,对剩余油潜力进行了分析,为下步剩余油的挖潜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
脉冲中子一中子(PNN)测井是一种新的储层含油饱和度测井技术,为查明油田开发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介绍了PNN仪器的测量原理、仪器技术指标及特点、解释方法。结合PNN测井技术在准东油田5口井的应用实例进行具体分析,认为该技术在油田剩余油饱和度预测及油井水淹程度评价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该技术将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精细沉积相、精细构造等储层描述的基础上开展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通过单井分产分注、单砂体储量计算、单砂体采收率预测等方法,定量描述各单元的剩余可采储量,并总结剩余油分布类型,为油田开发潜力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油田生产开发阶段的动态监测技术,主要包括开发测井技术和开发试井技术两部分内容。开发测井技术主要包括:生产动态测井,包括产液剖面测井系列、注入剖面测井系列;工程测井系列,水泥胶结评价、测量套管变形等技术系列;储层参数评价测井系列,剩余油饱和度测井系列、井间示踪剂测井技术。  相似文献   

5.
喇嘛甸油田经过37年的开发调整,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已达12年,油田面临着综合含水高、低效无效循环严重、剩余油分布零散、进一步提高采收率难的严峻形势。为此,需要对储层动用状况进行更为精细的研究,尤其需要结合特高含水期油田开发的特点,对储层动用状况进行系统化分类研究、评价。本文从喇嘛甸油田实际情况出发,运用油田开发的各种动、静态资料,对喇嘛甸油田特高含水期储层动用状况及变化特点进行了细致分析,深化了油藏开发规律认识,揭示了油田开发的潜力和矛盾,对油田后期开发调整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水平井挖潜技术是油气田开发、提高采收率的一项重要新型技术。新木油田针对影响油田开发的复杂条件下探明难采储量不断开展水平井技术研究应用,本文从油藏开发管理角度出发,就水平井地质、浅层水平井钻井、定向射孔、压裂技术、增产挖潜和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水平井配套技术研究与探讨,从2006年至今水平井已被广泛应用于新木油田难采低渗透储层整体开发,受限井区储量开采,新区产能建设、老油田剩余油挖潜当中,实现了特殊类型油气藏储量有效动用、完善了注采条件,挖潜了剩余油、提高了采收率,有效保障油田稳产上产,水平井技术已成为新木油田开发中的一项主体上产及挖潜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前随着油田开发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油藏开发表现”低采出、高含水、递减大”的特征,油藏平面、剖面矛盾加剧,油藏水驱状况日益复杂,水驱油效率降低,剩余油分布状况日趋复杂,挖潜难度增大,油藏控水稳油形势日益严峻,调驱或三次采油技术储备严重不足。为此,根据低渗透油藏储层特征和流体特征,在广泛调研和室内实验评价的基础上,借鉴油田内外提高采收率的技术思路,开展微生物驱油技术试验,通过矿场实践有效提高了驱油效率和最终采收率,丰富了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稳产技术体系,为同类油藏的开发具有重的战略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加密调整是注水开发油田挖掘油层剩余油潜力的一种重要手段,油田注水开发后,储层地球物理性质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些由水淹引起的变化能被测井响应所反映,通过对水淹层的测井响应特征进行研究,为水淹层测井解释提供理论基础,进一步指导射孔方案编制,为高含水时期油田深入挖潜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张泉 《中国科技博览》2010,(10):115-115
随着油田的勘探开发,多数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期,采收率低,开发效果差,为保持油田的稳产、高产,特别需要对老油田进行精细油藏描述,对剩余油进行调整和挖潜,而砂岩储层极细颗粒粒度的精确测定,对未来老油田的挖潜,特别是对低渗透油藏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胜坨油田进人特高含水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非常复杂,措施挖潜难度越来越大,提高采收率是油田是油藏后期开发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重点从分析水驱开发油藏采收率现状人手,找出制约因素并对水驱提高采收率方法进行调研,阐述了改善单元水驱开发效果的可行性措施。应用表明,措施实施后单元的存水率和水驱指数明显好转,单元的综合含水下,动液面回升,单元的自然递减率也得到了有效控制,进一步提高了采收率。  相似文献   

11.
喇嘛甸油田三类油层属于薄差油层,但其发育广,储量丰富,非均质性强,是喇嘛甸油田聚合物驱的主要接替潜力层。与主力油层相比,具有有效厚度小、表外储层发育,渗透率低,油层发育薄及剩余油分布零散等特点。现场试验表明,三类油层注聚是可行的,为了评价三类油层聚驱效果,总结试验认识,本文从三类油层注采能力、动用状况、见效特点、措施效果、提高采收率幅度等方面综合分析,总结评价了试验聚驱效果及认识,对喇嘛甸油田三类油层合理高效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孤东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非常复杂,措施挖潜难度越来越大,提高采收率是油田是油藏后期开发工作中的一项熏要内容。本文重点从分析水驱开发油藏采收率现状人手,找出制约因素并对水驱提高采收率方法进行调研,阐述了改善单元水驱开发效果的可行性措施。应用表明,措施实施后单元的存水率和水驱指数明显好转,单元的综合含水下,动液面回升,单元的自然递减率也得到了有效控制,进一步提高了采收率。  相似文献   

13.
目前,孤东油田三四区处于二元复合驱转后续水驱开采阶段,加强后续水驱阶段开采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及时水井调剖、分注;井网完善、转流线等调整挖潜措施,提高油井产液量,减缓含水上升速度,深挖剩余油潜力,确保油田开采末期及后续水驱油田良性开发,最大程度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14.
油田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目前已进入高含水开发后。理论测算采收率48%,仍有很大的挖潜空间。本文依托典型高含水断块精细地质研究工作,应用数值模拟、密闭取心井总结、新井测井及生产资料分析等分析手段,初步总结出高含水油藏剩余油主控因素及分布特征,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改善开发效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注水开发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复杂,挖潜难度大,为提高水驱采收率,将研究单元细化到油砂体,在精细地质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动态数据和测试资料,根据油砂体上井网控制情况、水驱特征和边水能量特征,将油砂体划分为弹性驱、注入水驱、注入水+边水驱、边水驱和未动用等类型,详细解剖不同类型油砂体的动用情况,分析不同类型油砂体的剩余油分布模式和潜力,提出不同类型油砂体的剩余油挖潜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注水油田的剩余油进行了挖潜,水驱效果大大提高。研究表明,以油砂体为对象的剩余油挖潜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注水油田高含水期的开发效果,为剩余油的挖潜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东辛油田经过多年的高速开发,目前已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其中:油区断块油藏综合含水已高达90%以上,目前井网条件下采收率31.8%,理论测算采收率48%,仍有很大的挖潜空间。本文依托典型高含水断块精细地质研究工作,应用数值模拟、密闭取心井总结、新井测井及生产资料分析等分析手段,初步总结出特高含水断块油藏剩余油主控因素及分布特征,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改善开发效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高含水后期剩糸油呈“总体高度分散,局部相对富集”的格局,准确地预测高含水后期剩余油相对富集的部位,才能有的放矢地采取打各种类型高效调整井或进行其它练合调整措施,提高注水采收率。提出了不同砂体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对三角洲储层油田在高含水后期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油田开发进入高含水期后,受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平面、层间、层内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制约采收率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因素。文章利用储层建筑结构要素分析法,对三角洲储层结构要素类型、接触关系进行研究,利用成因体对储层进行精细划分对比,为指导油田开发调整、提高采收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油田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目前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后。综合含水已高达93.2%,理论测算采收率48%,仍有很大的挖潜空间。本文依托典型高含水断块精细地质研究工作,应用数值模拟、密闭取心井总结、新井测井及生产资料分析等分析手段,初步总结出特高含水油藏剩余油主控因素及分布特征,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改善开发效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郎东  陈菊 《硅谷》2014,(6):149-149,147
华东分公司苏北油区以复杂小断块为主要特点,断层发育、非均质性强,多数区块已进入高含水开发期,最终采收率低,油藏潜力未得到有效发挥,老油田稳产难度越来越大。针对草舍油田草中区块戴一段中高渗高含水油藏开展了隔夹层与剩余油分布关系研究,并依靠水平井优化设计,部署实施水平井挖潜,改善了该油藏的开发效果,提高其采收率,对指导同类油藏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和储量动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