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丁鹤 《四川水利》2006,27(6):52-53
金马河是长江一级支流岷江在成都市境内河段的俗称。岷江在穿越了海拔3000m-4000m的松潘高原和山区与平原过渡段后,经过341km的跋涉,投进了成都平原的怀抱,在都江堰鱼咀处被分为内、外二江。内江主要承担输水任务,外江主要承担排洪功能。外江主流从都江堰市的青城大桥处开始,经温江、崇州、双流到新津县武津镇的新津大桥为止,全长70.59km,俗称金马河。金马河是成都市排水泄洪的主要河道之一,也是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分洪河道。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金马河对于成都市、乃至整个川西平原上游洪水的安全过境和区间降雨的顺利下排,  相似文献   

2.
成都三圣乡:“花卉之乡”的美丽建成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位于成都市三环外的白鹭湾湿地所在的三圣乡是成都著名的"花卉之乡",这里并没有像城市一样盖起高楼,而是凭借优良的环境打造成了乡村旅游休闲胜地。按照成都市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三圣花乡先后打造了"花乡农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荷塘月色"、"东篱菊园"5个主题景点。三圣乡立足自身实际,依据特有的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业,被视为成都市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范例。  相似文献   

3.
葛洲坝二江泄水闸从1981年1月大江截流后开始运行至今已十年多,在这段时间里,二江泄水闸总过流时间为1717.3天(d)。参与渲泄大于4.5万m~3/s的洪水25次。运行与维修表明,葛洲坝二江泄水闸发挥了泄洪冲沙的作用,保证了枢纽的安全,设计是合理的,运行管理是正确的,检修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地处四川省的都江堰,引纸江之水,供给灌区上千万人的生活用水和1000多万亩农田的灌溉.都江堰上游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成都市上千万人的身体健康.然而,国家明令禁止的土法炼焦及对氓江边石灰石掠夺性的开采,却在都江堰市麻溪乡一带发展,使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受到毁灭性破坏,并严重污染饮用水的源头.麻溪乡位于氓江进入都江堰境内上游人口处,蜗江流经该乡土焦群时,大量洗煤废水、炼焦废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氓江,形成一条经渭分别的界线,尽管江水奔腾跌宕,污水仍久久难以消散.如此下去不仅污染大气,阻碍交通,并将对氓江…  相似文献   

5.
一、葛洲坝水利枢纽二江工程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二江工程包括二江泄水闸和二江电厂,1970年12月30日开工,1983年9月3日竣工,概算9.355亿元,决算9.306亿元。葛洲坝代表处负责工程项目建设,长办负责设计,葛洲坝工程局负责施工。1985年4月19日二江工程经国家验收合格。二江泄水闸为开敞式,共27孔,挡水前沿总长498米,最大泄水流量83900立方米/秒,自左至右分做三个分区,可根据洪水大小分区开启。  相似文献   

6.
葛洲坝二江泄水闸基岩,主要为粘土质粉砂岩与砂岩互层;岩性软弱,并夹有多层粘土岩泥化夹层,产状又接近水平并与两组倾向上游的缓倾角裂隙组成可能的滑动面。为此,对葛洲坝二江泄水闸的基岩稳定问题,曾经用地质力学模型及非线性有限元计算等方法,进行过大量的分析研究工作。本文综合分析了这些试验研究成果,并用葛洲坝工程运行四年来取得的原型观测资料,作了对比分析和验证,对葛洲坝二江泄水闸基岩的稳定安全度,作出了正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葛洲坝枢纽的主体工程大坝,横穿由葛洲坝、西坝分隔着的大江、二江和三江,而大江、二江和三江坝址处缺测水位流量资料。为满足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所需的坝址水位流量关系,取用下游附近宜昌水文站实测的水位流量资料,应用水力学原理,计算了多汊道分流流量和水面线,从而确定大江、二江和三江坝址处的水位流量关系及其分流比值。一、坝址附近的河道概况坝址河段,上起南津关,下迄宜昌,全长8710米。上端南津关处河道狭而深,一般洪水河宽约300米,最大水深80~90米。出南津关峡谷后,河面骤然展宽达1000多米,最大水深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葛洲坝二江电站~#2机为代表研究建立了二江电站安全监控模型。文中针对厂房这种复杂结构、地基,对模型选择、模型建立过程进行了探讨。对所建立的监控模型进行了分析,同时还进行了检验和预报。最后对二江电站进行了评价,通过分析说明厂房结构目前处于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6组共71个测点的原型观测数据,探讨了作用于葛洲坝二江泄水闸消力池隔墙上的脉动压力特性;提出了估算类似条件下的脉动压力强度的经验公式。从荷载、振动以及空化三个方面对二江泄水闸的运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就这三方面而言,二江泄水闸的运行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为了改善葛洲坝大江下游通航水流条件,几年来进行了一系列水工模型试验及现场勘测,本文概述了这一阶段工作的成果。文中分析了坝下河势的特点及其演变趋势,论证了解决大江下游通航问题的关健在于及早修建河势治导工程—二江导流堤,迫使二江主流左移,进一步刷深二江河槽,同时使二江与大江的交汇点下移,笔架山河段不再成为船队上行的难点。最后指出在枢纽完建后正常运行期间,更要精心进行泄洪调度,有计划地轮流冲刷二江及大江河槽,以保持坝下河床为“W”形的横剖面。  相似文献   

11.
概述为改善葛洲坝大江下游通航水流条件进行的一系列水工模型试验成果。其中分析了坝下河势的特点及其演变趋势;论证了解决大江下游通航问题的关键在于及早修建河势治导工程——二江导流堤,其作用二江主流左移,二江河槽进一步刷深,二江与大江水流交汇点随之下移,笔架山河段不再成为上行船队的难点。指出:在枢纽正常运行期间,更要精心进行泄洪调度.有计划地轮流冲刷二江及大江河槽.以保持坝下河床为W彤横剖面。  相似文献   

12.
根据葛洲坝二江泄水闸1981~1996年的运行情况和护坦检修情况,分析了二江泄水闸的冲磨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调度、检修措施。  相似文献   

13.
葛洲坝二江电厂共有220kV主变压器7台(2×SSP3-200 000/220+5×SSP3-150 000/220),其冷却方式原设计采取的是强迫油循环导向水冷(即ODWF方式)。第一台主变投入运行已8年多,ODWF方式出现的问题较多,故二江电厂已陆续将主变改为强迫油循环导向风冷(即ODAF方式)。  相似文献   

14.
近日,成都市知识产权局、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成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和成都市版权局联合发出《关于认定成都市第三批知识产权示范、优势培育和试点企业的通知》(成知管[2014]34号),我院被认定为成都市第三批知识产权试点企  相似文献   

15.
2004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廓,批复了重度盐碱地等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规划和产业布局总体规划”。江西项目位于齐甘公路桥下,嫩江汉流一道江与二道江之间、二道江与三道江之间的河滩地上,严重影响行洪,必须对其堤线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6.
葛洲坝一期工程,包括二江的电站和泄水闸;三江的二号船闸、三号船闸及冲沙闸。机电设计内容,包括二江电站的水力机械,电工一次和二次回路;二江泄水闸及三江冲沙闸的集中控制;二号和三号船闸的自动控制。这些项目的修改初步设计、扩大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已分别于1974、1976和1978年完成,现正进行施工详图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针对  相似文献   

17.
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下游河势调整工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葛洲坝工程投运以来,二江泄洪流量被西坝凸咀挑流后,在大江产生急流横浪.针对这种不良水流条件,提出了建江心堤及疏浚二江河床的整治方案来调整大江河势,以改善大江通航条件.并进一步提高葛洲坝水利枢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8.
曾辉  喻峰  袁达  吴俊东  朱世洪 《水力发电》2023,(12):101-107
因葛洲坝电站发电水头相对较低,将发电水头提高后,即使发电水头增加值较小,但其占发电水头比例也将相对较大,并且由于枢纽工程机组台数多、年发电量大,提高发电水头将显著增加发电量,工程的经济效益将显著提高,因此,有必要通过研究优化葛洲坝水电枢纽运行期二江泄水闸调度运行方式,提高发电水头。根据不同流量级下的入库流量及相应水库运行水位,分析水电站运行资料推导电站达到预想出力时的发电流量;弃水通过二江泄水闸下泄,建立二江泄水闸分区运行的二维水动力模型;模拟计算不同工况下电站尾水位值,研究得出能有效降低尾水位、提高发电水头的水工设施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19.
葛洲坝水利枢纽自左向右,有左岸土石坝、三号船闸、三江冲砂闸、三江非溢流重力坝、二号船闸、二江电厂、二江泄水闸、大江电厂、一号船闸、大江冲砂泄洪闸、右岸重力坝等建筑物.本文仅对三江冲砂闸、二江泄水闸和大江冲砂闸的检修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0.
葛洲坝工程分两期施工。一期工程通过修建一期围堰,形成二、三江基坑,将水流引向大江主河道,在围堰保护下修建左岸土石坝、三江航道、2号和3号船闸、三江冲砂闸、二江电厂、二江泄水闸以及混凝土纵向围堰等。二期工程则将大江主河道截断,迫使江水从二江泄水闸下泄,修建二期围堰,一面蓄水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