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通过测定金铁锁毛状根在不同培养阶段的生物量、皂苷含量以及培养基中碳源、氮源、磷源的消耗,研究悬浮培养毛状根的生长、营养消耗与次级代谢产物积累之间的规律。结果表明,金铁锁毛状根悬浮培养周期约为32d,生物量和皂苷质量分数分别达到12.33g/L(DW)和0.97%;毛状根生长与皂苷积累关系为半生长偶联型,分别在22和30d达到峰值0.36g/(L·d)和1.00mg/(L·d)。在培养的第22天,培养基中碳源和磷源的质量浓度最低,毛状根的生物量则达到最大值;氮源在毛状根生长处于静止期时(0~4d)迅速消耗,至20d(对数生长期)时消耗完毕。结果提示,通过补料方式可以延长毛状根悬浮培养的生长周期。  相似文献   

2.
外源调节物质对人参毛状根生长及皂苷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向人参毛状根培养基中添加植物激素类物质2,4-二氯苯氧乙酸(2,4-D)、萘乙酸(NAA)、3-吲哚丁酸(IBA)、诱导子茉莉酸甲酯(MJA)和水杨酸(SA),研究了这5种外源物质对人参毛状根的生长量、总皂苷及单体皂苷Rb1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外源激素在适宜浓度下均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总皂苷和单体皂苷Rb1的积累。其中0.5mg/L的IBA能显著促进人参毛状根的生长(月增长量为50.73g/L)和总皂苷(质量分数为3.31%)的积累,单体皂苷Rb1(质量分数为2.293%)的含量也明显增大,使其在总皂苷中所占的比例增大。另外,2种诱导子对人参毛状根的生长无明显促进作用,在适当的浓度下能够促进人参毛状根人参皂苷的积累,并且这两种诱导子对人参皂苷含量的增加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当MJA与SA浓度均为0.001mmol/L时,其对总皂苷和单体皂苷的积累比二者单独作用要大。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秋水仙素对金铁锁毛状根多倍化、多倍化后毛状根生长和皂苷积累的变化。结果表明,秋水仙素对金铁锁毛状根的作用效果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其中,经1.25mmol/L的秋水仙素处理24h的金铁锁毛状根根尖存活率最高,达到60%;加倍后细胞核体积明显增加,侧根分支比普通毛状根多,根毛密度也比普通毛状根大。培养35d后的生物量是普通毛状根的1.48倍(干重);多倍体毛状根和普通毛状根在皂苷质量分数方面差别不大,但在同等培养条件下,多倍体毛状根的皂苷总产量较高,达到普通毛状根的1.45倍。结果提示,染色体多倍化是一种提高毛状根质量和皂苷产量的潜在重要技术。  相似文献   

4.
基于离子色谱电导法、采用电化学自动再生抑制器,NaHCO3(6mmol/L)-Na2CO3(4mmol/L)溶液作淋洗液,对水中F-、Cl-、NO-2、PO3-3和SO2-4七种离子进行了有效的分离和同时测定.4,Br-、NO-另外,也考察了NaHCO3-Na2CO3淋洗液的pH、浓度和流速对各阴离子保留时间的影响.本方法与常规的离子色谱法相比较,具有分析系统稳定快、节省试剂、灵敏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以蔗渣为原料,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METAC)、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2-甲基丙烯酸(AMPS)为单体,过硫化钾(K2 S2 O8)为引发剂,通过自由基聚合技术合成了两性蔗渣吸附剂(MABA).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分析仪(TGA)对两性蔗渣吸附剂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系统考察了两性蔗渣吸附剂用量、溶液pH和离子强度对其吸附NH+4、PO3-4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两性蔗渣吸附剂用量为2.5 g/L、pH为9时,两性蔗渣吸附剂对NH+4的最大吸附量为78.5 mg/g;两性蔗渣吸附剂用量为2.0 g/L、pH为6时,两性蔗渣吸附剂对PO3-4的最大吸附量为74.3 mg/g.两性蔗渣吸附剂对NH+4和PO3-4的吸附较好地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不同生物质资源如小麦秸秆等经过两性改性后对NH+4和PO3-4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后的两性生物质吸附剂对NH+4的最大吸附量可达75.38 mg/g,对PO3-4的最大吸附量达到60.85 mg/g.  相似文献   

6.
化学沉淀法去除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深圳下坪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COD浓度为6808mg/L,NH3-N的浓度高达3220mg/L.采用厌氧生物处理法处理有机物浓度高的废水时,由于过高的NH3-N对生物有抑制或毒害作用,为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需降低渗滤液里的NH3-N浓度.本试验采用了盐酸、氧化镁和磷酸作为去除NH3-N的沉淀药剂.沉淀药剂与渗滤液中的NH3-N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六水硫酸铵镁(MgNH4PO4·6H2O)沉淀物.试验反应速度快,没有二次污染,而且六水硫酸铵镁可作为多种农作物的复合肥.在pH=9 5的试验条件下,当n(NH+4)=1∶1 2∶1时,渗滤液中NH3 N的去除率达76 2%,并且可同4)∶n(Mg2+)∶n(PO3-时去除渗滤液中的40%的COD.  相似文献   

7.
通过改变反应器曝气量、氨氮浓度与适时排泥可缩短自养短程硝化时间.利用微电极监测技术,测定反应器内好氧活性污泥絮体微观环境物质浓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逐步降低曝气量、增加氨氮浓度和适时排泥可以提高系统的NO-2-N积累浓度:在NH+4-N浓度由200 mgN/L提高到400 mgN/L,曝气量由35 L/H降到25 L/H,污泥浓度稳定在2 100~2 400 mg/L,历时23 dNO-2-N积累率由3.4%提高到91.86%.经过三个阶段,实现了全程硝化到短程硝化的转换过程;通过对污泥基团物质迁移转化的微生态监测发现,NO-2-N生成过程主要在污泥基团0~500μm内进行.试验条件下絮体内NO-2-N总产量从1.48μmol(cm2.h)-1增加到3.8μmol(cm2.h)-1,NO-3-N总产量从2.6μmol(cm2.h)-1降低到0.95μmol(cm2.h)-1;随着曝气量降低和氨氮浓度的提升,NO-2-N生成区域向污泥絮体表面迁移,亚硝氮氧化区域主要存在于氨氮氧化区域絮体更深处部位.测试发现物质在污泥界面迁移过程中明显衰减,表明污泥结构过于密实会影响物质迁移和净化效率.  相似文献   

8.
对提高黄芪愈伤组织中黄芪皂苷含量的人工调节技术进行了研究。生长在6,7-V基本培养基上的黄芪愈伤组织中黄芪皂苷含量比MS培养基上的高,而且光照比黑暗更有利于黄芪皂苷合成。调整6,7-V培养基中氨态氮和硝态碳的比例为1∶1(氮源总浓度为60 mmol.L-1)、KH2PO4浓度为1.5 mmol.L-1、CaCl2浓度为8.97 mmol.L-1时比较适合黄芪皂苷的积累。以蔗糖为碳源比葡萄糖和麦芽糖更有利于皂苷的积累。通过调节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是改变黄芪细胞中黄芪皂苷积累趋势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对提高黄芪愈伤组织中黄芪皂苷含量的人工调节技术进行了研究。生长在6,7-V基本培养基上的黄芪愈伤组织中黄芪皂苷含量比MS培养基上的高,而且光照比黑暗更有利于黄芪皂苷合成。调整6,7-V培养基中氨态氮和硝态碳的比例为1∶1(氮源总浓度为60 mmol.L-1)、KH2PO4浓度为1.5 mmol.L-1、CaCl2浓度为8.97 mmol.L-1时比较适合黄芪皂苷的积累。以蔗糖为碳源比葡萄糖和麦芽糖更有利于皂苷的积累。通过调节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是改变黄芪细胞中黄芪皂苷积累趋势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用ORP作为氧化沟同步硝化反硝化控制参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同步硝化反硝化(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简称SND)是氧化沟工艺实现优良脱氮效果的主要原因,为了较好实现SND,采用ORP作为氧化沟工艺SND的控制参数.采用缺氧-厌氧-氧化沟模型对市政污水进行了生物脱氮研究.UORP在-30~30 mV,NH+4和NO-3的含量均比较低,发生了较好的SND;UORP在30 mV以上,出水的总无机氮(TIN)中95%以上为NO-3,该状况下硝化效果良好,UORP在-30 mV以下,硝化不充分,出水的TIN中78%以上为NH+4;UORP在-30~30 mV,TN的去除率在88%以上,SND作用去除的NO-3占总的NO-3去除的99%以上;氧化沟中的NH+4和NO-3之比的对数与UORP有着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97.  相似文献   

11.
外源氮磷养殖废水对微藻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外施氮磷对海参养殖厂排放水中牟氏角毛藻和盐藻生长的影响,以揭示不同氮源及其用量和磷用量对上述两种海藻生长作用特征,评估海水养殖废水排放对海洋环境的效应,采用膜过滤海参养殖废水添加不同形态的氮源与磷进行两种海藻光照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在海参养殖废水中添加NH4NO3和NaH2PO4,两种藻均能较快生长,在氮浓度为2.646mmol/L时生长最快,磷浓度为0.037mmol/L时生长最快;在此条件下,牟氏角毛藻藻体内的氮磷养分均高于盐藻,而盐藻蛋白质、多糖及总脂含量高于牟氏角毛藻,表明此条件适宜牟氏角毛藻生长,较易积累氮磷养分而不宜积累活性成分,而盐藻不适宜生长,却较易积累活性成分.牟氏角毛藻对养分的吸收固定能力大于盐藻.  相似文献   

12.
初步研究了海链藻对氮磷的需求,使用光密度法测定了微藻的细胞数。结果表明:以等物质的量氮的NH4Cl,NaNO3和NH4NO3作为氮源时,选择NH4NO3可以获得较快的生长率并维持较长时间的指数生长期;氮浓度的最适范围为0.54~1.08mmol/L,而2.16mmol/L以上的高浓度NH4NO3则对海链藻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磷浓度在0.015~0.12mmol/L时,海链藻保持大致相同的生长速率,最适为0.03~0.06mmol/L。  相似文献   

13.
固定化藻类可以对人工配制的市政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其去除效率及影响因素有待深入探讨。实验研究了氮、磷含量和氮磷比例等因素对污水中NH4+ N和PO43- P的去除效率的影响以及处理过程中藻类的生长变化。结果表明,当氮磷比例为5∶1~10∶1(NH4+ N含量为15mg/L或PO43 P含量为1.5mg/L)时,藻细胞的增长量较大,最高达到96.0%。同样条件下对氮,磷的去除效率亦较高,对NH4+-N的最大去除量为9.263mg/L,最大去除率为92.3%;对PO43--P的最大去除量为2.32mg/L。  相似文献   

14.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在土壤铬含量分别为100、400 mg/kg时,不同氮肥((NH4)2SO4、NH4NO3、Ca(NO3)2)对Cr超富集植物李氏禾生长和Cr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铬含量为400 mg/kg时,用(NH4)2SO4处理后李氏禾的根、茎和叶中的铬浓度最大,分别达到19 546、3 265、6 118 mg/kg,约为对照处理铬含量的1.5~4倍。NH4NO3处理的李氏禾生物量相对其他处理及对照较高;两种铬浓度处理的土壤中,施加(NH4)2SO4、Ca(NO3)2及对照处理,生物量差异性均不显著。不同氮肥处理中,在400 mg/kg铬处理土壤上生长的李氏禾总糖都多于100 mg/kg铬处理;而NH4NO3处理的李氏禾蛋白质和叶绿素高于其他处理。NH4NO3能提高李氏禾生长速度,总糖浓度的增加能提高李氏禾对逆境的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不同氮磷浓度对米氏凯伦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f/2培养基,NaNO3和NaH2PO4分别为氮源和磷源,分别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氮磷源(NaNO3:30、60、150、750、1275、3000mg/L,NaH2PO4:4.4、8.8、22、44、88、176mg/L)对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 MACC/D23)生长的影响.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氮、磷浓度对其相对生长率的影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重比较结果表明:750mg/LNaNO3浓度组的相对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浓度组,22mg/LNail2PO4浓度组的相对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浓度组,88mg/L和176mg/LNail2PO4浓度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其最高细胞密度和相对生长率在NaNO3质量浓度为30-750mg/L时,随氮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均在NaNO3质量浓度为750mg/L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60×10^6mL^-1和0.608d^-1,而当NaNO3质量浓度大于750mg/L时,最高细胞密度和相对生长率随氮浓度的进一步升高而降低.当NaH2PO4质量浓度在4.4~8.8mg/L之间,最高细胞密度随磷浓度升高而升高,在8.8mg/L时达到最大值,为2.69×10^6mL^-1;当Nah2PO4质量浓度在4.4—22mg/L之间,相对生长率随磷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在22mg/L时达到最大值.为0.568d^-1.之后随磷浓度的进一步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SBR反应器脱氮除磷的效率,研究采用SBR反应器进行了长期连续实验,考察不同浓度Cu^2+对COD、NH4^+-N及PO4^3--P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器达到稳定运行状态后,添加Cu^2+浓度为0 mg/L、1.0 mg/L及10 mg/L时,COD去除率分别为87.43%、88.20%与33.47%,NH4^+-N去除率分别为70.8%、70.8%与35.95%;PO4^3--P去除率分别为90.54%、92.47%与11.11%。当Cu^2+浓度≤1 mg/L时,对COD和磷酸盐的去除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Cu^2+浓度〉1mg/L时,则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利用正交试验法 ,对米根霉L -乳酸发酵的培养基、摇床发酵条件等多种影响其转化率的因素进行研究 ,从而获得优化的L -乳酸发酵工艺 -发酵时间 65h ;温度 32℃ ;装量 40mL ;接种量 2 % ;氮源(NH4 ) 2 SO4 2 5‰ ;KH2 PO4 0 .1 5‰ ;MgSO4 ·7H2 O、0 .2 5‰ ;ZnSO4 ·7H2 O 0 .0 5‰ ,使该菌株产乳酸浓度达到 1 0 0 g/L ,乳酸对糖的转化率达到 75 % .  相似文献   

18.
武安市是以钢铁立市的典型重工业城市.为研究武安市PM2.5的污染特征和区域来源解析,对武安非采暖期(2018年10月)和采暖期(2019年1月)进行大气PM2.5样品的采集和组分测试,并利用CAMx-PSAT模型模拟结果分析区域源排放对武安PM2.5及其二次水溶性无机离子(SO2-4、NO3-、NH4+)的质量浓度贡献.测试结果表明,武安PM2.5污染严重,平均质量浓度为113.5μg/m3,采暖期PM2.5污染水平高于非采暖期;SO2-4、NO3-和NH4+的平均质量浓度占PM2.5总质量浓度的41.1%,是PM2.5重要组成部分;SO2-4、NO3-和NH4+质量浓度表现为采暖期高于非采暖期;NO3-与SO2-4质量浓度比值在采暖期和非采暖期均小于1,表明燃煤烟尘等固定源贡献相对较大;随着PM2.5污染等级的升高,SO2-4、NO3-和NH4+质量浓度明显增大,达到重污染天时,SO2-4、NO3-和NH4+质量浓度增至最高.模拟结果显示,武安城区PM2.5污染是由本地污染源排放和外来污染物区域传输共同作用的结果,本地污染源排放占主导地位;冶金源排放对PM2.5、NO3-和SO2-4质量浓度贡献影响最大;农业源排放是NH4+质量浓度的主要污染来源;采暖期的居民源排放对PM2.5和SO2-4、NO3-、NH4+质量浓度贡献率相比于非采暖期出现大幅度增加.外来工业源和机动车源对武安PM2.5质量浓度贡献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浑河流域沈抚段枯水期水质氮污染状况,分析其污染的主要来源,并对水体水质进行评估,为水生态建设及制定浑河流域污染治理方案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开展浑河流域沈抚段枯水期水质氮污染状况调查,2015-11-17、2015-12-04和2016-01-05对浑河流域沈抚段6个干流采样点、4个支流采样点和3个排污口采样点共13个固定采样点采样,按照《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对水样进行检测分析,并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对浑河流域沈抚段进行水质评价.结果浑河流域沈抚段枯水期干流的NO-2-N质量浓度在0.064~0.23 mg/L,部分地区超出天然水体中的常规值0.1 mg/L;水体中的NO-3-N质量浓度在0.35~2.8 mg/L,未超出地表水硝酸盐(以N计)的标准限值10 mg/L;水体中的NH+4-N质量浓度在0.91~3.12 mg/L,部分区域超出地表水V类标准限值2.0 mg/L;水体中的TN质量浓度在2.7~20.9 mg/L,严重超出地表水V类标准限值2.0 mg/L.结论浑河流域沈抚段冬季枯水期水质属于V类水,氮污染严重.干流中大部分的氮污染源是来自于生活污水、畜禽粪便和工业废水.  相似文献   

20.
pH值对剩余污泥水解酸化溶出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室温条件下(25℃),采用批量实验,研究了pH值在4.0~12.0变化时污泥水解酸化效率情况以及水解过程中溶出的可溶性有机物(SCOD)、挥发性有机酸(VFAs)和氮、磷的质量浓度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污泥水解酸化效率递减顺序为碱性>酸性>中性.ρSCOD、ρVFAs、ρ(NH4+-N)和ρ(PO34--P)随时间延续而增大,并且都随pH值升高(4.0~11.0)而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pH=11.0时,ρSCOD和ρVFAs值最大,分别为2 599 mg/L和749 mg/L;pH=4.0时,ρ(NH4+-N)和ρ(PO43--P)值最大,分别为208.1 mg/L和193.4 mg/L.通过调整pH值能改变污泥水解酸化效率,并且选择pH值在10.0~11.0时,可以协调水解酸化效率与后续脱氮除磷系统N、P负荷之间的关系,既为脱氮除磷系统提供SCOD和VFAs,又可以实现剩余污泥减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