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苯乙烯装置过热器组支座受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总结了乙苯过热器的失效原因,并对扩容改造后的乙苯过热器组支座进行了受力分析,认为筒体的严重变形可影响过热器的正常运行。提出了支座的位置是导致变形的原因,并应用ANSYS 8.0对过热器筒体支座的位置进行了优化设计,为减小筒体的变形及过热器的改造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1 前言过热器是将锅炉蒸发受热面中产生的饱和蒸汽加热成为过热蒸汽的热交换器,是锅炉的重要部件之一。大中型锅炉对流过热器,一般含有一级过热器和二级过热器,通常布置在炉膛出口的高温烟区,空间狭窄,给安装带来很大困难;其间烟气温度在1000℃以上,而蛇形管内蒸汽温  相似文献   

3.
高温过热器长期在高温烟气和高温高压蒸汽的恶劣环境下工作,很容易失效。影响高温过热器使用寿命的因素很多,文章以某电厂DG220/9.8-10锅炉高温过热器管为例,仅从飞灰磨损、高温腐蚀和超温运行方面分析高温过热器失效的机理,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这对减少高温过热器的事故频率,延长其使用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1台使用了大约5 a的蒸汽锅炉过热器(使用压力2.0 Mpa,蒸汽产量17 t/h左右,使用温度350 ℃)在出口集箱管和盘管的焊缝及其热影响区内出现了网状裂纹,蛇形盘管多次发生开裂和断裂.分析认为,该过热器产生裂纹甚至断裂与结构、材料和焊接等因素有关.通过增加膨胀弯和更换材质,减小了焊接缺陷,改善了应力状态,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对开工锅炉C号炉过热器爆管事故进行分析,通过检验分析及过热器壁温的计算,确定过热器爆管的原因为操作不当引起局部超温,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放射性有机废物蒸汽重整处理工艺中,蒸汽过热器用于提高进入流化床反应器内的蒸汽焓值,以维持反应所需的温度。本文针对原设计方案中蒸汽过热器出口温度不满足工艺要求的问题,采用在过热器内部增加换热及导流部件的方法,对过热器的传热特性进行了优化。通过CFD分析,优化后的蒸汽过热器传热特性有了较大改善,蒸汽出口温度达到了工艺条件要求。  相似文献   

7.
王晋生  郑春刚  陈丽中 《焊管》2004,27(6):73-75
介绍了发电厂的受热面管如水冷壁、过热器、省煤器以及再热器等小直径管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工艺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对接焊缝产生缺陷的原因,提出了避免缺陷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催化裂化装置中模块式余热锅炉的技术改进和运行情况。通过对过热器工艺流程的改进,以及在一级过热器出口增加喷水降温器,在一级过热器前增加热管省煤器,消除了过热器的偏流及超温现象,提高了烟气余热的回收效率。  相似文献   

9.
硫磺回收装置中的蒸汽过热器用于回收尾气焚烧炉出来的烟气热量,蒸汽过热器结构中集合管与换热管连接部位是最易出现问题的部位。本文利用ANSYS软件,结合某石化装置中蒸汽过热器结构,建立了集合管以及三排相邻的换热管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中国石油锦西石化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余热锅炉蒸发段严重变形导致多次泄漏停工问题,同时提高对高温烟气余热有效的回收。对余热锅炉进行了技术改造,重新设计锅炉的汽包、水保护段、高低温过热器、减温器和蒸发段,同时增设固定旋转式吹灰器。提高蒸汽过热能力,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高温烟气回收能力,装置的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石油开采引起的油藏压实和地面变形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这在很多文献中都有记录[1、2]、。多井开采较之单井开采更具有普遍性,因此本文是在单井引发油藏压实和地面变形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多井开采引发的油藏压实和地面变形问题。通过对地面变形量的预测,作者希望能给作业平台优化设计,井网密度的合理布置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考虑到绝大多数油田都尽量增加日产量、提高采收率,这样就会加大地面变形的程度,因此对于井间干扰引起的油藏压实和地面变形预测就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塔西南坳陷北缘新生代构造形变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塔西南坳陷北缘的新生代构造形变受控于近南北向的挤压。由于所处构造位置不同,西段和东段变形样式有很大差别。据此,可划分成东西两个变形区:西部称南天山前缘构造变形区;东部称麦盖提斜坡北缘构造变形区。前者构造形变与南天山冲断一褶皱带向南的推挤密切相关,并受西昆仑冲断-褶皱带向北推挤的叠加改造。总体呈自南而北的前展式,变形样式主要有:叠瓦状断裂组合、断弯背斜、构造三角带、隔挡式褶皱等。后者的西段受色力布亚断裂控制,以边冲与走滑复合为主要变形机制,形成沿断裂走向分布的断裂背斜带;东段受玛扎塔格断裂控制,以左旋压担为主要变形机制,形成复杂的扭动断裂带。  相似文献   

13.
葛金火 《焊管》2011,34(12):58-61
金属材料经过冷加工变形通常使拉伸性能和冲击韧性提高,硬度上升,塑性下降,而焊管在常温下由带钢卷制加工而成,其管体材料比同一炉号同一位置带钢材料的抗拉强度下降50~80 MPa,屈服强度下降约100 MPa,冲击韧性下降60~70 J,塑性提高10%,硬度下降HRB2~ 4。通过金相分析和冷变形状态下金属变形机理分析,带钢微观组织级别一般在3级以上,由带钢加工成钢管,变形量(大约为1%~3%)一般都低于临界变形量,成型后金相带状组织中铁素体变宽,条状珠光体略成断续状,在成型应力作用下,焊管只产生少量位错与位错滑移,不必通过晶粒整体移动,导致管体材料整体变形后强度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4.
致密砂岩油气储层岩石变形理论与应力敏感性   总被引:30,自引:15,他引:15  
在致密砂岩油气藏开发过程中,由于孔隙压力下降,导致有效应力增加,储层岩石孔隙、裂缝发生形变和渗透率受到影响。从岩石力学角度分析了与致密砂岩形变相关的理论及形变影响因素,并通过应力敏感性实验研究了有效应力改变条件下的致密砂岩岩样孔隙度、渗透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致密砂岩形变主要为应力变化时孔隙体积及裂缝宽度的变化,认为致密砂岩油气藏开发过程中储层岩石的形变一般属于弹性形变或者弹-塑性形变。形变取决于岩石碎屑颗粒硬度、颗粒之间接触关系、胶结情况、岩石中裂缝发育特征等。有效应力增加在压缩致密砂岩孔隙、喉道体积以及裂缝宽度的同时,也使得其渗透率大幅度降低,造成严重的储层损害。  相似文献   

15.
谢春雨 《海洋石油》2015,35(2):30-34
介绍了地图投影产生的原因和基本概念,概述了地图投影的分类方法,重点分析了油气勘探中常用地图投影的变形特征。通过分析认为高斯投影、UTM投影的长度、面积变形较小,墨卡托投影的长度、面积变形普遍较大。最后文章指出在编制地质图件时投影方式的选择需要特别慎重。  相似文献   

16.
传统观点认为岩石受力变形发生破裂作用形成裂缝,对流体流动起到输导作用。实际上,高孔隙性岩石受力变形,发生颗粒的旋转、滚动、重排和(或)破碎,应变集中形成与裂缝特征截然不同的变形带,降低了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影响流体的流动。基于野外观察描述和室内分析测试资料,以柴达木盆地西缘油砂山背斜下油砂山组地层为研究对象,从变形带形成机制出发,系统描述了高孔隙性砂岩中变形带的宏观、微观特征,剖析了变形带和未变形母岩的物性特征,明确了变形带形成时期和油气成藏期的耦合关系,探讨了变形带对流体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油砂山背斜带转折端处下油砂山组高孔隙性砂岩受力变形发生了碎裂作用,形成了典型的碎裂型变形带。碎裂型变形带的颜色发白,比母岩浅;呈正风化地形特征,以"肋状"凸出的形态发育;极少单条发育,多呈"簇状"等组合特征发育。微观上,碎裂型变形带表现为颗粒发生旋转、滚动,沿着颗粒接触边界摩擦导致颗粒破碎,颗粒尺寸明显减小、分选变差,带内颜色相对变深和孔隙坍塌、孔隙空间明显降低的特征。与母岩相比,变形带的孔隙度平均降低约17.4%。应用母岩与变形带渗透率比值与流体流动效率的定量图版分析,当变形带渗透率较母岩降低3个数量级以上时,对流体流动起到阻碍作用,油砂山背斜带变形带渗透率降低1~2个数量级,对流体流动基本无明显阻滞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全井中钻柱的有限元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帅健  吕英民 《石油学报》1995,16(1):118-126
运用定向井或水平井眼中钻柱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将钻柱的总量变形分为钻柱相对于井眼轴线的变形和弯曲井眼迫使钻柱产生的初始变形,使复杂的钻柱非线性问题得以简化。通过一口水平井在其增斜段钻柱全氏的受力与变形的计算,可以看出不同载荷条件下,钻柱和井壁的接触状况,以及大钩载荷。用该模型对下部钻具组合进行了非线性分析,将非线性分析结果和线性结果做了比较。对钻柱的摩阻负荷进行了计算,提高了准确性。算例表明结果是合理的,为钻柱及下部钻具组合的力学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同样适用于套管柱的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18.
井壁稳定性情况是钻井、 完井和开采都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 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 也提出了一些判断分析方法, 文中介绍了一种井壁稳定性判断方法, 这种方法从厚壁地层的受力、 变形的基本特点出发, 得出了受力变形的计算公式, 这个公式可利用钻井、 完井、 开采的早、 中、 后期各个阶段的井底压力情况计算井壁变形量, 并通过变形量的大小判断井壁稳定性情况。  相似文献   

19.
为了分析流体的粘弹性和岩石的润湿性对微孔道中残余油膜受力和变形的影响,从水动力学角度探索聚合物溶液的驱替机理,结合连续性方程、运动方程、上随体Maxwell本构方程建立了粘弹性流体在微孔道中的流动方程,运用数值分析对流场进行了计算,得到了聚合物溶液作用在不同润湿性岩石表面上的残余油膜的受力及变形情况。计算结果表明:与无弹性的驱替液相比,聚合物溶液作用在残余油膜上的法向偏应力发生了突变,同时聚合物溶液的粘弹性越大,作用在残余油膜上的法向偏应力越大,残余油膜的变形就越大;对于不同润湿性的岩石,亲油岩石表面的油膜比亲水的变形稍大一些,为下一步计算特殊边界条件的残余油的受力与变形及残余油膜的破裂问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可膨胀套管技术发展及在吐哈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膨胀套管的原理是通过冷拔钢管达到井下需要的尺寸,利用坐放装置将膨胀套管下入井内后,在扩管锥的作用下,在井下通过冷加工将石油管材扩到所需要的尺寸。膨胀后,膨胀管的壁厚要减小2%~5%。其直径可以膨胀约20%,其长度缩短约8%,塑性变形极限不超过30%。温西10-39井的实践证明,膨胀管技术对解决套管补贴等方面的技术难题提供了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