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
熊立新  罗周全  吴超  石东平  贾楠 《金属矿山》2014,32(11):132-137
深井受限空间中职业危害影响因素源头多,数据离散,难以有效定量分析。分析了8个典型矿山中173个深部作业场所、硐室的职业危害因素相关数据,确定了影响职业危害程度的关键指标;根据单指标分类区间上、下限,构造了5个不同危害程度等级;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确定了各关键指标的权重;基于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构建了危害度评价矩阵,计算出20个不同深井受限空间与正理想解的距离贴近度。计算结果表明:深部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程度高于深部硐室,约27%的作业场所处于较高及以上危害程度等级,需要加强对作业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措施。该方法为矿山深井受限空间职业危害程度辨析、预警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煤炭行业是职业病的高发行业且涉及的职业危害因素众多,为综合评价煤矿井下的危害状况,依据未确知测度理论,选取煤矿井下粉尘质量浓度、有害气体指数、瓦斯浓度(甲烷体积分数)、噪声、振动、温度、湿度、风速、有效风量率、作业空间、劳动强度共11个职业危害判别指标,建立职业危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信息熵确定各指标权重,根据置信度识别准则进行等级判定,最终得出评价结果。基于煤矿井下职业危害未确知测度评价模型,应用Visual Basic编程技术实现该评价模型程序化,将该评价模型应用于同忻煤矿井下6个工种的职业危害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互吻合,表明该评价模型及其应用程序能够客观、准确地评价煤矿井下职业危害情况。  相似文献   

3.
为准确预测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等级,建立了改进层次分析法-云物元的综合评估模型。首先,选取了开采深度等5个指标构建了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对指标进行等级划分,计算单指标确定度和综合确定度,基于最大隶属度原则,判断综合评价等级;最后,将所建立的模型应用到某煤矿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评估。研究结果表明:该研究所建立的危险性评估结果可靠,进一步拓展了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评估思路。  相似文献   

4.
成连华  曹东强 《煤矿安全》2020,51(6):260-264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煤矿职业健康管理水平,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产生源头-致因因素-作用对象"对煤矿职业病危害管控的致因因素进行全过程分析,建立了基于能量释放的煤矿职业病危害致因模型,进而构建了煤矿职业病危害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出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为提高计算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将AHP和DEMATEL方法结合使用,构建基于AHP-DEMATEL的评价模型并进行实例应用,以分析煤矿职业病危害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一级指标中职业健康管理的综合影响度最高,从业人员素养综合影响度最低;二级指标中粉尘防护设备和职业病危害防治制度的综合影响度较高,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下煤矿职业病危害管理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5.
荣帅 《有色金属工程》2020,(10):112-119
为科学合理评估隧道围岩稳定性,考虑了隧道围岩安全具有随机和模糊性特点,引入云理论建立综合评价模型。首先,在分析和参考文献基础上,选取了6个影响因素,构建了隧道围岩稳定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基于三标度理论改进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主观权重,引入变异系数改进CRITIC法确定指标客观权重,采用博弈论确定指标组合权重;根据稳定性分级标准确定云的数字特征并生成了指标云图,分别计算各评估对象不同等级下的单指标隶属度和综合确定度,并基于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等级。最后将模型应用到隧道围岩安全性评价中,并与可拓理论和属性识别评价模型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评价模型评估结果准确可靠、切合实际,对隧道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估提供了一条可量化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为了准确地评估岩质边坡的稳定性等级,针对边坡稳定性受众多评价因素影响,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和模糊性特点,提出运用多维云模型理论,进行岩质边坡稳定性等级评估。从地形地貌、岩体环境特征、人工开挖、地震及气象水文5个大指标出发,选取14个因素作为岩质边坡稳定性等级评判指标。基于云理论,采用指标近似法得出云模型数字特征,综合各评判指标的相关度和信息量,结合改进CRITIC法确定评判指标权重,生成岩质坡稳定性等级评估的多维云模型。运用该模型,输入重钢集团西昌太和铁矿中的8组岩质边坡的指标实测值得到隶属于各标准边坡稳定性等级的综合确定度,依据最大确定度原则确定边坡稳定性等级。并将评估结果并与一维云模型、模糊评判法、CSMR法以及边坡的实际状态进行比对。结果表明,多维云模型应用于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估中更加高效,且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7.
针对采空区稳定性影响因素的随机性、模糊性及因素之间不相容性等特点,将云模型和物元分析方法结合,提出采空区稳定性评估的云物元模型。在分析采空区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计算评估指标权重。将所建立的模型应用于某铜矿的6个采空区进行稳定性评估,通过Matlab软件编程计算6个采空区稳定性的综合关联度,依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采空区稳定性的评估等级。研究分析表明,评估结果与实践相符,云物元模型对评估采空区稳定性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郑强 《现代矿业》2023,(9):130-133
为合理评价露天矿爆破效果,建立了组合赋权和物元可拓的露天矿爆破效果综合评价模型。从爆破安全、经济性和爆破质量3个方面,选取了8个典型影响因素,构建了露天矿爆破效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序关系分析法和熵权法计算指标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应用拉格朗日算法确定指标综合权重;通过计算单指标关联度和综合关联度,基于最大隶属度原则,综合评判爆破效果等级。以某露天石灰石矿4次爆破过程为例,进行相关计算,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显示,4次爆破效果综合评定分别为“好、较好、好、好”,与专家现场讨论结果相符合,且与云模型评价结果完全一致,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该模型计算简便、操作性强,可以为爆破效果评估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采空区稳定性评估工作的精准性,构建了基于G1法—属性识别的采空区稳定性综合评价模型。首先,选取12个典型影响因素建立了采空区稳定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进行分级;其次,采用G1法确定指标权重,根据指标分级情况,建立了单指标属性测度函数,通过计算单指标属性测度和综合指标测度,基于置信度准则判断稳定性等级;最后,以某地下铜矿的2个采空区为研究背景,进行采空区稳定性评价,并与云物元、未确知测度模型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该模型评价结果合理可靠、符合实际,进一步丰富了采空区稳定性评估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露天矿山边坡工程稳定性具有模糊性和随机性特点,为解决研究过程中单一的主客观赋权法计算的权重失衡进行影响评估结果可靠性的问题,提出了博弈论与云化物元相结合的露天矿山边坡稳定性综合评价方法.从岩体力学性质、环境条件和工程条件3个方面,选取了12个因素,构建露天矿山边坡稳定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边坡稳定性评估的博弈论 云化物元综合评估模型;将所建立的综合评价模型应用到3个露天矿山边坡稳定性评估中,采用 G1法和改进 CRITIC法分别计算指标主客观权重,并基于博弈论思想确定指标综合权重;根据云化物元模型原理,计算单指标关联度和综合关联度,基于最大隶属度准则,对边坡稳定性等级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并将评估结果与未确知测度和属性测度模型评估结果进行比较来验证模型准确性.研究表明,3个露天矿山边坡稳定性等级分别为Ⅲ级、Ⅱ级、Ⅲ级,与实际情况相符,且3种评估模型评价结果完全一致,验证了博弈论 云化物元模型在露天矿山边坡稳定性评估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孙悦  江泽标  康向涛 《煤矿安全》2020,51(6):158-162
选取贵州某代表性的煤矿为研究对象,进行现场调查与数据收集,采用罗马尼亚职业事故和职业病风险评估方法(MLSP法)、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模型(ICMM模型)和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法这3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进行健康风险评价,并对比分析3种模型评估结果的优缺点。结果表明:MLSP模型判定该煤矿工人接触粉尘的健康风险为中等风险水平;ICMM模型定量法判定该煤矿工人接触粉尘的健康风险为不可容忍的风险水平,ICMM模型矩阵法判定该煤矿工人接触粉尘的健康风险为中等风险或者低风险;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法判定该煤矿工人接触粉尘的风险等级为Ⅰ级轻度危害作业。并针对该煤矿企业研究现状从政府、企业自身以及煤矿工人等3方面提出风险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尾矿库稳定性评估工作精准度,将可变模糊集理论引入尾矿库稳定性评估中,建立了基于博弈论-可变模糊集的综合评估模型。在综合考虑了尾矿库失稳原因及自然、管理等6个方面因素的基础上,选取了17个指标构建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G1-CV法分别确定指标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并基于博弈论计算指标综合权重,通过计算单指标相对隶属度和综合特征值,对河南省栾川县3个尾矿库进行稳定性等级评估,并与云模型和云物元理论评估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建立的综合评价模型评估结果合理可靠,与实际情况相符合,为尾矿库稳定性评估工作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减少煤矿行业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融合安全行为及不安全行为定义、行为安全理论、MMEM系统理论,提出煤矿作业人员行为安全状态的界定标准。根据行为影响因素,建立煤矿作业人员行为安全状态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21个二级指标,利用改进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和差异系数法确定主、客观权重及组合权重,选用可拓综合评价法构建评价模型,并选取某煤矿进行实例验证。研究表明:针对煤矿行业,D-E-I模式具有普适性;实证评价等级为Ⅳ级,即“比较安全”,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模型科学性与实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14.
《煤炭技术》2017,(11):84-87
巷道围岩稳定性影响因素众多,单一的评价指标已不能准确描述围岩分类情况,然而多指标预测评价,权重往往对评价结果影响较大。采用粗糙集优化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组合的方式对甄选的5个指标进行赋权,有效避免单一主、客观权重计算存在的误差;基于云模型计算各评价指标隶属于巷道各稳定性等级,依据综合确定度划分稳定性等级。通过现场计算,预测评价结果与实际工况一致,证明该模型构建科学合理,准确度高,开拓了巷道围岩稳定性预测评价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杨仁俊  方前程  荣帅 《金属矿山》2020,49(12):67-73
充填管道失效具有随机性和模糊性特点。为定性分析充填管道系统可靠性,通过构建变权重理论(VW)和云模型(CM)的综合评判模型,选取 10 个影响因素建立指标评估体系,基于变权重理论计算指标权重,通过计算云的数字特征生成指标云图,实现充填管道风险等级与指标之间的相互映射与转化,通过确定单指标测度和综合确定度,基于最大隶属度原则,对大红山铜矿、河东金矿和新城金矿 3 个金属矿山充填管道失效等级进行了综合评判。结果表明:大红山铜矿、河东金矿和新城金矿风险等级分别为Ⅱ级、Ⅰ级和Ⅱ级,与实际情况相符,风险评价模型计算结果可靠;通过与主成分分析-BP 神经网络、PSO-SVM 和变异系数-TOPSIS 三种数学模型对比,发现评估结论完全一致,为充填管道失效风险评价工作提供了一条可量化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杨仁俊  方前程  荣帅 《金属矿山》2021,49(12):67-73
充填管道失效具有随机性和模糊性特点。为定性分析充填管道系统可靠性,通过构建变权重理论(VW)和云模型(CM)的综合评判模型,选取 10 个影响因素建立指标评估体系,基于变权重理论计算指标权重,通过计算云的数字特征生成指标云图,实现充填管道风险等级与指标之间的相互映射与转化,通过确定单指标测度和综合确定度,基于最大隶属度原则,对大红山铜矿、河东金矿和新城金矿 3 个金属矿山充填管道失效等级进行了综合评判。结果表明:大红山铜矿、河东金矿和新城金矿风险等级分别为Ⅱ级、Ⅰ级和Ⅱ级,与实际情况相符,风险评价模型计算结果可靠;通过与主成分分析-BP 神经网络、PSO-SVM 和变异系数-TOPSIS 三种数学模型对比,发现评估结论完全一致,为充填管道失效风险评价工作提供了一条可量化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基于 GA-AHP和云物元模型的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评估指标具有模糊性、随机性和不相容性的特点,结合云模型和物元分析方 法,建立了基于 GA-AHP 和云物元评估模型。根据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的特点,从地形地貌、地质环境、大气水文环 境、人为地震影响 4 个方面对边坡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估。选取了边坡坡度、岩体结构特征、年最大降雨量和边坡排 水等 10 个影响因素作为二级评估指标,构建了边坡稳定性评估指标体系,并采用遗传层次分析法计算了边坡评估 指标的权重。对评估指标进行分级,建立了基于 GA-AHP 和云物元模型的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评估模型。将所建立 的模型运用到实际案例中,计算了各评估指标的关联度和综合关联性,结果表明:该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等级为"稳 定",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  相似文献   

18.
刘会景 《煤炭工程》2023,55(1):180-186
为解决我国煤矿瓦斯爆炸应急救援能力评估中主观性与模糊性的问题,首先选取煤矿通风系统管理、煤矿防瓦斯积聚能力、应急救援技术保障、应急救援组织保障、应急救援装备保障、煤矿救援恢复能力等6方面共29项判别指标构建煤矿瓦斯爆炸应急救援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其次,引入未确知测度与博弈论集对理论构建煤矿瓦斯爆炸应急救援能力等级评估与排序模型,采用直线法构造单指标未确知测度函数,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技术确定指标权重,依据置信度识别准则对评价等级进行判定与排序|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高瓦斯煤矿的应急救援能力的综合评价中。研究结果表明,该煤矿的瓦斯爆炸应急救援能力评估等级为良好,但仍需要进一步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适用性与可操作性,能够较为客观、准确地评价煤矿瓦斯爆炸应急救援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坚硬顶板采场来压强度等级评估的不确定性问题,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从顶板条件、地质条件、开采条件和其他条件等4个方面选取14个指标因素,采用序关系法确定主观权重、改进的CRITIC法确定客观权重,运用博弈论组合赋权,得到最佳综合权重,构建坚硬顶板采场来压强度等级评估云模型。通过云相似度测算,提高评估结果的精确性。以淮南张集矿区11129工作面为例,对9-2煤层上覆坚硬顶板来压强度等级进行评估,应用表明:所提方法综合考虑评价对象的主客观因素,权重分配科学合理,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能为现场顶板弱化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更好的解决煤矿工人不安全行为评价模型中关联性和模糊性问题,从管理因素、作业环境、机械设备、员工自身素质、班组因素5个层次构建煤矿工人不安全行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研究指标之间的相互联系,并计算指标权重。将网络层次分析法与物元可拓模型相结合,对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进行评价。运用该评价模型对L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进行等级评定,结果表明,L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评价等级为Ⅱ级,员工不安全行为状态为良好,评定结果与煤矿实际相一致,说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