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智能化,从源头上科学地控制安全隐患,是煤矿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基于以实现矿井生产"零伤亡"安全生产为目标,初步构建起"人-机-环-管"安全管理体系。通过移动互联和电子签名技术,实现安全管控风险管理智能化;基于权限控制和定位技术,实现作业风险全程监控管理智能化;通过电脑端系统和移动端APP实现培训管理智能化;通过移动APP、设备实时监视系统实现设备安全管理智能化;基于物联网技术,通过系统及信息整合,实现安全风险报警系统智能化和隐患排查智能化管理;通过移动终端,实现安全标准化管理智能化和安全数据动态管理智能化。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宝利煤矿外委模式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从组织机构建设、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现场带班和班组建设、科技矿山建设等方面进行阐述,按照"大安全"、"等同管理"的原则,将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贯穿于"人、机、环、管"各环节,总结了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发展和创新安全生产管理保障措施,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外委模式下的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切实提升宝利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为宝利煤矿在长期外委模式下的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3.
针对国家监管层面的区域级煤矿安全风险评价理论研究较少的问题,通过实地调研和专家咨询方法,在传统的"人-机-环-管-信"五大因素基础上增添了部分具有区域特征的二级指标因素,又提出了区域层面的监察管理和救援能力2个一级指标因素,构建了区域煤矿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基于AHP和模糊数学构建了区域煤矿安全风险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模型评价结果符合该区域的实地调研情况。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宝日希勒露天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和对传统本质安全观念的分析,阐述了宝日希勒露天煤矿系统的本质安全管理和实践,根据系统的本质安全理念,提出了现代化大型露天煤矿安全管理"人-机-环-管"的管理模式,并对其优点进行提炼总结。  相似文献   

5.
基于系统科学和安全工程理论,分析了煤炭行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分布特征,明确了事故隐患赋存的重点岗位、危险工艺、关键环节以及事故隐患类别,提出了"十四五"及今后更长时期从根本上消除煤矿事故隐患科技支撑的发展目标与路径。在分析隐患治理技术发展现状、问题和趋势基础上,提出了煤炭行业"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的总体思路,构建了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消除科技支撑体系,提出了科技支撑主要任务。基于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和精准治理的安全理念,提出了煤炭行业"十四五"期间"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的科技支撑对策。研究结果表明: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涉及安全生产全过程、"人、机、环、管"全要素,可能导致的事故种类多、损失大,地区分布差异大,并不断动态变化。为此需要从源头、从安全生产全过程、从"人、机、环、管"全要素、从隐患演化全流程消除事故隐患。需要构建"全过程监管、全要素包含、全流程覆盖、全方位建设"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消除科技支撑体系,实现隐患源头风险智能预警、隐患科学治理、灾害事故精准防控。"十四五"期间煤炭行业要从科技攻关、重点工程、政策举措等方面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提高煤矿隐患治理和重特大事故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煤矿安全为主要目的,以矿井的人-机-环境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影响矿井人-机-环境系统的安全因素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结合煤矿的实际情况,建立了矿井人-机-环境系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集值统计理论,给出了矿井的人-机-环境系统评价指标权重值的确定方法,并且进行了权重的可靠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罗红波  矫兴艳  王冉 《矿业快报》2007,23(12):39-42
以煤矿安全为主要目的,以矿井的人-机-环境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影响矿井人-机-环境系统的安全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合煤矿的实际情况,建立了矿井人-机-环境系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集值统计理论,给出了矿井人-机-环境系统评价指标权重值的确定方法,并且进行了权重的可靠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实现本质安全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瑞敬  王东江 《煤矿安全》2005,36(10):60-62
通过对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5大因素———人、机、料、法、环的分析,提出了煤矿实现本质安全管理是安全生产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王琳 《煤矿现代化》2015,(3):102-104
针对我国煤矿安全的严峻形势,分析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将煤矿企业作为一个复杂的共体,研究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模式和安全生产管理方法.研究分析了煤矿的三种安全管理模式及其优缺点. 根据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提出提高和改善要素"人"对安全管理的影响,为降低安全事故提出了有效解决方法,为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安全是煤矿的根本,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是煤矿安全管理追求的理想状态和最高境界.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人、机、环、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把握其相互之间的作用关系,是安全管理以及事故预防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本质安全的重要途径.结合沙吉海煤矿工程建设,就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学习型、创新型、本安型、高效型”现代化矿井建设的理念.  相似文献   

11.
枣庄市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多措并举、不断创新,采取了很多扎实有效、各具特色的安全生产管理方法,推动了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促进了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升。在此基础上枣庄市煤炭局在全市煤矿建立起点、线、面结合,多层次覆盖,人、物、环、管齐抓的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体系,强化煤矿安全生产,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综采工作面的采煤机械化程度、单产量以及功效得到很大提高,然而重生产轻安全的观念是煤矿安全隐患的源头,以综采工作面的人、机和环境因素为安全问题的3个要素,系统分析了这3个因素对煤矿安全造成的深刻影响。结合黑龙江鸡西城子河煤矿和吉林白山富强煤矿出现的两例典型煤矿事故,具体阐述了人-机-环境系统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提出了煤矿安全管理,不是单一因素的管理,而是系统的目标管理和决策。  相似文献   

13.
《煤矿机械》2017,(9):180-182
基于人-机-环一体化理论研究和现场实践,按照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要求,将影响井下安全生产的各项因素进行归类整理,提炼出井下安全防控核心要素,并采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对煤矿井下人员定位数据、机车运行状态、生产环境监测数据进行提取和深度融合挖掘,将人-机-环一体化理论落实到信息化平台上,形成井下智慧安全防控体系,为煤矿生产和调度指挥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岗位风险预控管理工作是煤矿安全的一项系统工程,是矿井安全长效机制建设的延伸,其意义在于抓住员工操作岗位这个基准点,对"人、机、物、环、管"相关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深挖细查,科学评估和确定危险等级,明确各环节安全管理的重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和落实管理标准和防控措施,完善日常检查与定期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办法及激励约束机制,真正实现个人薪酬与岗位价值、风险责任相匹配,全员自主风险控制和管理,提升全员安全操作技能,进而有效防范事故,实现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5.
针对煤炭市场需求持续下滑,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与成本管理的基本矛盾日趋突出,企业经营压力剧增的现状,为解决煤矿企业煤炭资源、人力资源、机电装备、生产技术等多要素、多参数、多目标的立体动态复杂系统协调管理问题,提出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和现代管理理论,整合煤矿采、掘、机、运、通、地质、防治水等专业信息,构建安全生产协同管理大数据平台,研究柠条塔煤矿安全生产经营大数据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借助大数据技术,结合煤矿特点,深度挖掘分析其生产管理中的海量数据,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经营决策及时科学化、安全标准化、生产精细化、经营利润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以安全指数评价系统在新安煤矿的推广应用为背景,阐述了系统的计算方法,详细分析了以人、物、环、管等安全要素为基础,运用煤矿安全故障树、风险分析、质量标准化建立的安全模型。该安全模型的使用,提高了矿井的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保证了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7.
刘源 《煤炭技术》2013,(6):72-74
根据工程系统的安全原理,开滦集团经过几年的观察研究,寻得一套主要针对煤矿安全和事故防御的技术方案,这个方案可以做到"事事有人管、管理靠闭环、闭环保安全",为矿井安全管理开创了一条生产信息闭环管理道路。这个新发现也升级了煤矿排查生产隐患的技术,使采掘工作能够获得良好的"三项评价"。  相似文献   

18.
何福胜  毕建乙 《中州煤炭》2018,(1):27-30,35
煤矿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为加强员工行为管理,提高其安全意识减少危险行为,综合行为安全理论与安全管理学方法,阐明了行为安全管理的概念与作用机理。简要介绍了煤矿安全生产中忽视对人员行为管理的现象,深入诠释了行为安全“2-4”模型的功能、特点与事故预防中的重要意义,突出模型的有效性与实用性。运用该模型对斜沟煤矿安全生产事故进行分析,详细剖析事故原因,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结果表明,行为安全“2-4”模型对煤矿行为安全管理具有指导性作用,通过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来预防事故发生,进一步提升了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9.
曹瑞伟 《中州煤炭》2008,(2):107-109
科学创新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持续提升煤矿安全管理理念,不断强化煤矿安全文化建设,进一步优化煤矿企业外部保障环境,实现安全制度规范、安全管理科学、安全技术先进,达到人、机、环境高度和谐统一,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  相似文献   

20.
正《煤矿安全》1970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以"提高煤矿安全技术和管理水平,促进煤矿安全生产"为宗旨;以宣传国家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为重点;报道煤矿安全管理经验、安全技术和安全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同时介绍国内外煤矿安全生产方面的新技术、新产品和学术交流动态。主要栏目:试验·研究、技术·创新、设计·开发、应用·实践、分析·探讨、监察·管理等。刊载内容:以煤矿安全生产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等创新内容为中心,重点突出"安全"。主要包括:通风技术、瓦斯治理、煤层气开发、防灭火、防尘、矿山采掘安全、矿山压力与支护、电气安全、运输提升安全等内容;煤矿安全生产方面的先进安全管理理念、经验、方法,安全监察、安全培训及执行政策法规方面的经验做法等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