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淮北选煤厂属于矿区型选煤厂,入选多个矿井原煤,煤种复杂、煤泥含量大以及煤质不稳定,为选煤厂的浮选工艺控制带来困难,增加了选煤厂的运行成本。为提高精煤产率,减少浮选药剂使用量,淮北选煤厂安装应用一套乳化加药系统,通过现场试验的结果显示:捕收剂乳化后进入浮选,总精煤灰分平均约降低2.5%,精煤产率也有明显提高,浮选可燃体回收率平均增加约3%。使用该系统为企业节省了药剂耗量,提高了经济效益,在行业上起到了示范作用,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涡北选煤厂为提高资源回收率,对原浮选工艺进行了技术改造,增加了浮选精煤二次浮选工艺系统;在煤质及产品质量要求不变的情况下,改造后浮选精煤灰分降低,浮选精煤产率提高,选煤厂经济效益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唐家河选煤厂煤泥水系统工艺流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煤泥水采样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中矸煤泥水灰分高于原生煤泥灰分,直接进入浓缩机会造成精煤损失,降低尾煤灰分;进入中煤和矸石段的悬浮液较多,悬浮液中-0.3 mm粒级未得到有效分选;浮选尾矿灰分高于压滤煤泥灰分;中矸浓缩旋流器溢流、中矸高频筛筛下水直接进入浓缩机是造成唐家河选煤厂尾煤灰分偏低的主要原因。通过将中矸浓缩旋流器溢流、中矸高频筛筛下水导入浮选系统,在浮选机原有一、二室通道基础上增加通过面积,即一、二室小流量短路改造,实现了尾煤灰分、精煤产率和入浮煤泥量的提高。改造后,在精煤灰分相近的情况下,唐家河选煤厂浮选尾煤灰分提高了7.28%,每年增加精煤销售收入555.98万元。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潘一选煤厂重介精煤、粗煤泥重介精煤和浮选精煤灰分波动大的原因,从技术与管理两方面提出了切合实际的重介分选系统、煤泥重介分选系统及浮选系统改进措施,不但可以稳定精煤灰分,而且有助于提高精煤产率,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针对回坡底选煤厂煤泥分选回收系统工艺不完善、浮选系统处理能力不足、中矸稀介合并处理影响精煤回收率的问题,提出“中矸磁尾分开回收、两段粗煤泥分选、两段浮选”的技术改造方案。改造后粗精煤泥灰分降低1.0%,浮选精煤灰分降低1.5%,浮选尾煤灰分达到75%,实现与矸石合并进行综合利用的要求;尾煤泥灰分提高,使选煤厂综合精煤、中煤的回收率得到提高,不仅合理利用了资源,而且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霍尔辛赫矿井产能提升需求,对选煤厂进行改扩建分选工艺设计。分析了原煤可选性,分选密度为1.70 g/cm3时,块精煤和末精煤灰分分别为13.56%、11.60%。在分析选煤厂原工艺流程的基础上,对选煤厂进行改扩建,原煤分级粒度由13 mm增至18 mm,块煤分选系统不变,增加一套末煤分选系统和一套浮选系统,并计算得出改造后产品组成为:块精煤产率21.12%,灰分12.90%;末精煤产率51.02%,灰分10.48%;中煤产率7.79%,灰分35.85%。以技术先进、性能可靠、高效低耗为原则对主要设备进行选型,新增了末煤重介旋流器、分级旋流器、螺旋分选机、浮选柱等设备,并详细分析了设备布置情况。改扩建后,选煤厂生产能力由3.0 Mt/a提升至5.0 Mt/a,提高了系统对煤质的适应性,增强了末煤产品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泉店选煤厂原浮选系统工艺流程,提出了选煤厂主要存在浮选尾煤灰分低,浮选药耗高,浮选系统处理能力偏低,浮选床效率低,浮选精矿池泡沫量大等问题。针对选煤厂存在的问题,提出2种改造方案,并最终确定采用新建浮选车间并安装2台浮选机替换原有浮选床的改造方案。改造完成后,泉店选煤厂浮选尾煤灰分、精煤产率和可燃体回收率分别提高了55.61%,43.86%和44.51%,精煤灰分降低了0.29%,药剂用量减少了0.22 kg/t;浮选精矿池泡沫量明显降低,加压过滤机上料情况明显好转,处理量增大,且减少了1台空压机的使用;选煤厂每年增加精煤收益,节省电费和药剂费用总计12770.74万元。  相似文献   

8.
针对低价动力煤煤泥和选择性差的煤泥,采用射流空化原理,应用三物料分配器、多喷嘴气泡发生器、双精矿收集槽、反射锥、整流格栅和喷淋水环网等关键技术,开发了ZWF系列射流微泡浮选机。ZWF6500型射流微泡浮选机在葫芦素选煤厂的工业应用表明,浮选系统生产稳定,入料灰分平均33.08%,浮选精煤灰分7.50%~9.88%,浮选尾矿灰分75%以上,可燃体回收率86%以上,浮选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以沁新选煤厂氧化煤浮选入料为研究对象,从工业性质、表面含量官能团、表面亲疏水性等方面分析研究氧化煤的难浮机理,结果表明,氧化煤浮选入料与非氧化煤浮选入料相比,灰分、水分较高,固定碳含量下降,表面亲水性增加,浮选效率下降。沁新选煤厂通过优化氧化煤浮选药剂制度,对浮选系统进行工业调试,结果表明,与原药剂制度下的氧化煤浮选效果相比,调试后的尾煤灰分提高了31.76%,精煤灰分降低了1.14%,精煤产率提高了21.61%,优化后的浮选药剂制度对氧化煤的浮选效果有明显提高,可增加选煤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选煤厂浮选精煤的效能,基于某选煤厂运行概况,针对其存在的浮精与浮尾灰分偏低,所用的加压过滤机实际处理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增加1台精煤板框压滤机的改造措施,并科学合理的布设了该精煤板框压滤机,实际应用结果表明,通过此次改造,提高了浮选抽出率,浮选机处理能力得到了有效发挥,低灰煤泥几乎不再进入浓缩机,提高了尾矿灰分,达到了进一步提高选煤厂浮选效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旋流微泡浮选柱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在盘江矿区选煤厂的应用表明,相同条件下,微泡浮选柱所选精煤灰分比浮选机精煤灰分低约2%,浮选精煤产率提高3.33%,企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介休选煤厂重介质—浮选系统因加压过滤机处理能力不足,存在浮选尾矿灰分低、精矿池冒料等问题,选煤厂增设了一条管路将重介质系统的浮选入料部分或全部打入原浮选车间的浓缩机,改造后提高了浮选精煤产率,增加了选煤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田庄选煤厂提高精煤产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庄选煤厂生产的综合精煤包括块精煤、末精煤和浮选选精;经分析发现,虽然总精煤灰分合格,但各系统精煤灰分差别较大;根据产率最大化原则,提出块煤、末煤及煤泥浮选系统的精煤控制指标,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措施,有效提高了综合精煤产率。  相似文献   

14.
芦岭选煤厂针对入浮煤泥中微细粒级含量大、灰分高而导致浮选精煤灰分偏高的问题,采用"2+2+2"型煤泥水处理流程对原煤泥处理工艺进行了改造,取得了浮选精煤灰分与水分降低、精煤产率提高、企业效益增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邢台选煤厂浮选精煤灰分偏高,通过分析入浮煤泥的粒度和密度,采用分步释放浮选、常规浮选和浮选柱进行分选试验;结果表明,浮选柱的分选效果优于小浮选机的分选效果,当精煤产率>60%时,灰分可以降到10%以下,达到了用户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为增加精煤产率,提高产品灵活性,介绍了霍尔辛赫选煤厂新增浮选系统的设备选型和工艺布置。针对调试过程中工艺和设备存在的问题,从浮选柱分选、浮选精煤脱水、供风系统3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最后对浮选系统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增加浮选柱给料管;设置鸭嘴型喷嘴,增加浮选精矿桶;选用乳化柴油、丁辛醇作为浮选药剂;掺入螺旋精煤离心液,更换压滤机滤布;调整陶瓷板供气参数等措施对选煤厂浮选系统进行改进。改造后,选煤厂浮选精煤产率提高3%~6%,浮选尾煤灰分从30%提高至40%以上,浮选精煤脱水时间缩短40%,药剂消耗降低至1.9 kg/t,达到了预期的改造效果。  相似文献   

17.
龙口选煤厂近期入选原煤煤质变化较大,浮选入料高灰细泥含量增高,导致浮选效果变差,浮选精煤灰分升高,重选为浮选"背灰"。为降低高细泥含量煤泥的精煤灰分,通过正交试验用浮选完善指标、精煤产率来评价浮选效果,找出最佳药剂用量为:捕收剂0.26 kg/t干煤泥,起泡剂为0.15 kg/t干煤泥,实现了精煤灰分小于9.50%,浮选数量效率达到90.85%的工艺指标。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屯兰选煤厂浮选系统的分选效果,提高精煤回收率,减少因煤泥灰分高而造成煤炭资源的浪费,通过对选煤厂浮选系统中存在的浮选尾煤灰分低,分选效率低,浮选药耗高和浮选精煤池消泡困难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更新改造工程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了预测及论证。结果表明,通过对XJM-12浮选机进行更新改造,可以有效提高浮选精煤产率及浮选尾煤灰分,同时节省浮选药耗及电耗,节约选煤成本,年增加经济效益4208.96万元。  相似文献   

19.
鉴于棋盘井选煤厂浮选入料和浮选精煤灰分偏高导致最终精煤产品灰分偏高,并影响最终产品质量的情况,对浮选工艺流程进行了一系列改造;改造后有效控制了浮选精煤灰分,取得了良好的产品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大武口选煤厂由于原生煤泥量增大,导致煤泥水系统能力不足、介耗高、浮选机分选效果差等问题,提出采用脱泥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旋流器+TPS分选机+分级浮选工艺对原工艺进行改造,改造后浮选精煤灰分可降至11%,综合精煤产率可提高1.87%,介耗可降至1.5 kg/t,经济效益将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