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近代时期西风东渐的背景下,西湖近代别墅的建设深受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别墅建筑的门窗、柱式、栏杆、通风孔、墙面节点等部位的细部装饰从材料选择、图案题材、造型手法的应用方式上都颇具时代特色。文章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西湖近代别墅建筑细部装饰设计的特征及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2.
上海素来有“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美誉.自1843年开埠至1940年代的100多年至中西文化在此交融,诞生了一批代表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历史建筑,形成了上海近代独具特色的城市风貌。在城市现代建筑中如何保护好历史留下的有重要文化价值的优秀近代建筑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近期我们完成了“上海美术馆新馆”改扩建工程,对如何保护优秀历史建筑,发掘其艺术闪光点、改造其不适应之处,使之服务于今日现代美术馆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 一、从城市发展,区域环境出发,提出历史建筑的保护原则。 上海美术馆新馆原为20世纪30年…  相似文献   

3.
城市近代建筑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历史时期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本文就城市近代建筑的沿革、保护等问题展开讨论,并以青岛市的保护实践作为范例,就如何推进近代建筑遗产保护进行探讨.根据这些探讨作可供城市近代建筑遗产保护借鉴的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4.
《四川建材》2016,(1):84-86
现如今,全球范围内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问题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我国吉林省长春市,该城市在近代建筑发展史上有着显著的代表性。历史建筑属于城市风貌不可或缺的构成成分,属于城市历史文脉的充分表现,影响着城市的未来发展战略。本文通过分析伪满时期长春城市主要建筑,对长春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以胜利大街建筑为例展开探讨,旨在为相关人员基于伪满时期长春城市主要建筑的长春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5.
张曦元 《南方建筑》2006,(4):120-122
长春在近代是一个有着重要意义的城市,而且现在留下了大量的近代建筑。本文试图通过对长春伪满时期建筑的调查与研究,解读当时的建筑样式。  相似文献   

6.
近代长沙城市的发展受到了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经历了数重波折后形成了今天的格局。在影响城市发展变迁的众多因素当中,工业建筑对长沙城市格局的影响起到较大的作用。本文对长沙开埠前后至改革开放时期工业建筑的发展进行调研,探索工业建筑的发展对城市格局的影响,为当前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杭州作为近代时期的边缘城市,在城市发展和建筑历程都与作为主流城市的上海有一定差异。以近代建筑中最为突出典型的教堂建筑作为切入点,旨在通过杭州与上海两座城市在教堂建筑方面异同比对,探讨这其中边缘与主流,地域特色,当时的文化经济起到的影响,使研究分析两地教堂建筑背景的同时,更深刻理解两座城市在近代发生的变迁。  相似文献   

8.
正杭州西湖园林因其深刻的文化内涵、诗情画意的旨趣、人工与自然的完美和谐、多种园林形式并存、浓重的宗教氛围闻名于天下;在杭州西湖的发展和变迁过程中,近代西方国家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西湖产生了重要影响。伴随着中外民族的矛盾和冲突,中西文化在西湖产生了剧烈碰撞。1929年首届西湖博览会的举办,则是西湖与社会政治以及历史文化的正面碰撞,也再次表明杭州西湖及西湖园林在  相似文献   

9.
上海的近代建筑是中国建筑的珍贵财富,也是世界建筑的宝库。几乎各个历史时期.各个国家和地区.各种有代表性的建筑风格都可以在上海的近代建筑中找到。这些建筑的组合就构成了上海城市的风貌与特色,组成了上海既和谐又矛盾的城市环境和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10.
上海城市近代建筑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景猷 《城市规划》1990,14(4):27-31,35
近代建筑是近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一些城市,如上海、天津、青岛、大连、哈尔滨等,都拥有相当数量的近代建筑。作为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的产物和构成今日城市风貌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些近代建筑已成为城市的标志和象征。应该说近代建筑与古代建筑一样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但这一问题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期发表上海市规划院徐景猷同志和大连理工大学萧宗谊等同志的两篇文章,我们希望广大读者就如何挖掘、保护、利用我国的近代建筑文化发表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青岛德占时期的建筑形式和风格,充分反映了欧洲和德国当时的建筑流派所带来的影响。所以青岛是在中国大地上的欧洲特别是德国近代城市规划与建筑风貌的缩影;是西方近代建筑在中国的延续;又是中西文化碰撞融合的体现。这些建筑使青岛后来的城市建筑发展受到了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近代时期,南通是最早的工业基地之一,也是中国近代化城市中的杰出代表,被吴良镛院士誉为"近代中国第一城"。南通是近代时期长江下游的重要商阜和苏北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因此在中国近代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南通的近代建筑和其他地区如上海、无锡、武汉等地区有很大的不同,它是由我国的本土设计师建造的,并且它的风格融合了中国本土建筑和西方建筑。南通这座在近代具有特殊历史背景的城市,探索其近代建筑空间环境艺术的文化内涵与美学特征,可以为全球化背景下的地域化的建筑设计和空间环境艺术提供理论支持和现实的依据。文章通过论述南通近代建筑的发展、建筑元素和空间形态特征,并将其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出南通近代建筑的典型元素,希望可以在现代的新中式建筑设计和环境设计中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13.
鸦片战争后 ,一些帝国主义在中国侵占或兴建一些城市 ,有的是由多个国家的租界发展的大城市 ,如上海、天津市等。在这些城市中 ,由占领国修建大量该国当时盛行的风格的建筑 ,这就使上海、天津两市具有了“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美称”。这里不拟讨论这种现象是否正常的“中西文化的交流”。事实这种现象已形成这些城市的形象特征 ,如上海的外滩。我们认可这种历史事实 ,也把它们当作近代代表性建筑加以保护。问题是 ,今天有无必要炫耀这种历史现象 ,或当作新的城市风格去标榜、去追求 ?  正当进入新世纪 ,上海包括郊区城镇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4.
西安的近代建筑虽然没有取得像古代那么辉煌的成就,也没有像其他沿海开埠城市那么典型,但它反映了内陆城市近代建筑的特点,见证了西安城市的近代化进程,并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受西方建筑风格影响的西安近代西式建筑是西安近代建筑走向"西化"的缩影.本文以对西安近代建筑的普查为基础,对西安近代受西方建筑风格影响的近代西式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研究,对其外来宗教建筑、工业建筑、公共建筑、居住建筑等建筑类型的特征和典型实例进行了分析,进而对西安近代西式建筑的特点与沿海开埠城市进行了比较研究,最后总结出如何正确看待西安等内陆城市的近代建筑的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正引言回顾一种文化发生与演变的历程,离不开考察它的建筑影态。当今世界,文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在杭州近代城市发展过程中,那些深厚而极具内涵的名人故居建筑成为城市的文化名片。本文力图探索近代时期的设计师在敢为天下先的实践中,为杭州带来的新建筑之风,以及分析这些建筑艺术与文化,探寻杭州城市建筑的历  相似文献   

16.
万国博览会与未来空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国博览会与未来空间刘弘可以这样断言,近代建筑的发展无论从理论、空间和技术上都与万国博览会有不解之缘。--一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由钢铁和玻璃构成的超大空间-一水晶宫(CrystalPalace)诞生于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的首届万国博览会。巴黎城市的象征...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代建筑概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历史时期(1840—1949)是中国建筑急剧变化的时期。一方面,由于封建经济结构的逐步解体,资本主义的侵入和发展,开始了一系列新的建筑活动;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极端不平衡,反映在近代建筑活动上,也呈现出各方面的复杂性。中国近代建筑处于承上启下、中西交错、新旧并存、相互影响的过渡阶段。近百年建筑大部分遗存至今,仍为目前与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生产、生活所使用,对中国的城市建设有着直接的  相似文献   

18.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天津开埠。租界的建立不仅直接改变了天津的城区范围和空间结构,更重要的是引入了近代西方城市的建设管理模式,开启了天津城市建设的近代转型。1900年"庚子之乱"后的都统衙门管理时期,又将近代西方城市的建设管理模式移植到华界中,后经清末新政的继承和发扬,最终在民国时期,从管理机构、建筑规则和都市计划三个方面,完成了天津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近代转型。  相似文献   

19.
国立艺专成立于1928年,其核心教员均曾留学法国。国立艺专深受法国现代艺术特别是现代绘画的影响,是近代中国与欧洲现代建筑的生成土壤最为相近的地方。国立艺专的建筑教育负责人刘既漂针对"工学建筑"提出了"美术建筑"的思想,第一次将建筑放在美术的范畴,认为建筑的艺术性是第一位的。在1925年的巴黎装饰艺术与工业博览会上,刘既漂设计的"美术建筑"雏形中国馆,与柯布西耶的现代建筑宣言"新精神馆"同时展出。文章通过"美术建筑"思想与柯布西耶的现代绘画和现代建筑思想的比较,以及1929年西湖博览会上的"美术建筑"与"工学建筑"工业馆的比较,分析了"美术建筑"未能走到现代的原因:忽略了现代绘画中的空间对建筑的影响;"美术建筑"受到学院派建筑影响,将建筑理解成为形体和装饰的结合;对于建筑民族性的强调,导致"美术建筑"成为利用象征图案表达民族性的纪念碑。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回顾中国近代建筑遗产保护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近代建筑遗产与城市风貌、城市文化特色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重视文化在近代建筑保护中的作用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