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应用数值计算和性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旋转自洁式空气滤清器的气固两相流场以及滤清性能。采用SMPLEC方法计算了滤清器叶轮流道中的气相三维紊流流场。采用Iagrange分析方法推导了颗粒的运动控制方程。在气相三维流场计算的基础上,计算了固体颗粒的运动轨迹,预测不同条件下的滤清效率。实验测试了不同几何参数滤清器的滤清效率,分析了不同结构参数对滤清效率的影响。计算与测试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2.
为减少矿区作业发动机空滤产品的保养维护成本,减轻维护保养工作量,延长滤芯保养周期,分析油浴式、干式和多级复合空气滤清器的过滤原理及适用范围;对多级复合空气滤清器结构进行改进,增加电机驱动型旋转器,利用电机驱动提高旋转器转速。对改进后的多级复合空滤器进行滤清效率试验并在矿区使用,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多级复合滤清器总成原始滤清效率达到99.7%,粗滤效率和滤清器整体效能提高,有效解决了发动机粗滤效率低、保养周期短、故障率高等问题,满足矿区空气滤清器应用需要。  相似文献   

3.
针对火电厂石膏旋流器存在空气柱、分离效率低等问题,进行了分离性能强化研究。采用Fluent软件,应用RSM(雷诺应力湍流模型)、VOF(流体体积模型)、DPM(离散相模型)对石膏旋流器的流场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并搭建实验台分别对无中心棒、插入圆柱形中心棒、倒锥形中心棒的石膏旋流器进行性能实验,获得生产能力、分股比、分离效率等指标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石膏旋流器内存在负压区,导致外界空气从两端出口倒流进入形成空气柱;空气的螺旋运动会引起能量损失;采用中心棒可有效消除空气柱,降低能耗,提高生产能力,对于石膏旋流器的分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并具有良好的入口压力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柴油机》1994,(4)
空气滤清器的正确使用和维修华道生1前言在柴油机的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囚使用人员对空气滤清器的正确使用和保养不够重视,以致使空气滤清器滤芯堵塞严重或损坏。实践证明,性能良好的空气滤清器,其滤清效率可达99%以上。相反,当滤清效果不好时,仅能分离出50%~...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转速、空气流量、蜂窝孔长度、对边距及空气温度对蜂窝式轴心通风器油气分离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基于质点运动学的蜂窝孔内滑油颗粒运动方程,采用龙格-库塔法求解得到颗粒运动轨迹,结合蜂窝结构几何特点给出颗粒分离判据,在给定颗粒直径分布的条件下求得蜂窝孔的分离效率,分析了各项参数对蜂窝孔分离效率的影响,并给出了分离效率与各参数之间拟合关系式。结果表明:孔长和对边距一定时,分离效率随着转速提高和通风流量减小而增加;转速和流量一定时,增大蜂窝孔长度和减小对边距均使分离效率提高;降低空气温度使分离效率提高,但影响微弱。  相似文献   

6.
对CA6102汽油机进行的强化快速加灰试验表明,发动机的磨损与空气滤清器的效率有很大的关系。通过严密的理论推导,得出了不同粉尘浓度条件下发动机的磨损与空气滤清器滤清效率的经验公式。根据此经验公式,不仅定性且可定量地从空气滤清器的角度来分析研究发动机的磨损,同时给出了典型路面条件下空气滤清效率的合理限值。此经验公式对研究发动机的磨损、设计及评价发动机空气滤清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内燃机空气滤清器的实用效果(发动机使用中的滤清效率,滤后含尘浓度及粒度分布)开发出一套直接从运行发动机上采样和进行分析的测试方法。该技术已应用于新型沙漠车空滤器的性能评定。  相似文献   

8.
吴强 《内燃机配件》2010,(11):24-25
空气滤清器是保护内燃机、燃气动力设备及空气压缩设备正常工作的进气过滤处理设备.其作用是过滤进入动力设备的空气中所含的灰尘和杂质,以减少气缸、活塞和活塞环的异常磨损,延长动力设备的使用寿命。随着对进气空气洁净度要求的提高,空气滤清器的过滤效率越来越受生产厂家和用户重视,所以如何能更准确、客观的反应产品过滤效率就成为我们亟需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影响空气滤清器效率测试的因素进行分析,以使这些因素能够引起试验人员足够的重视.从而最大程度消除不利因素以提高效率测试数据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对常规旋风分离器的进口结构进行了改进:使得旋风分离器的入口具有一定截面角。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对具有不同入口截面角旋风分离器的气相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比较了不同入口截面角时旋风分离器内部流场结构,并对不同入口截面角旋风分离器的压力损失和分离效率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进口具有一定截面角使得旋风分离器内部流场朝有利于颗粒分离的方向变化,可以有效改善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性能。在相同的入口风速下,随着入口截面角的增加,旋风分离器总效率和分级效率增加,而压力损失却减小。综合压力损失和效率随入口截面角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在所研究的入口截面角范围,45°应是最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汽水分离器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对2个简化试验件进行了空气-水混合物的两相可视化分离试验研究.通过改变入口空气流量、入口水体积分数以及入口液滴粒径等条件,测量并获得试验件的汽水分离效率以及阻力曲线.结果表明:2个试验件的内筒内壁均形成明显水膜,在各试验工况下分离效果良好;带有切向口的试验件2的分离水在切向出口和下降通道中的分布受入口空气流量和水流量的影响较大;试验件2的总阻力及旋叶阻力均大于试验件1的;入口液滴粒径对分离效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