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焦化厂用高炉煤气加热导热油代替蒸汽用于精苯生产,确定合理操作参数,保证了生产顺行,解决了因蒸汽压力不稳而影响精苯生产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精苯生产蒸汽加热改导热油加热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莱钢焦化厂利用高炉煤气加热导热油代替蒸汽用于精苯生产,经合理确定工艺参数,保证了精苯生产顺行,解决了因蒸汽压力不稳而影响精苯生产的难题,3年共创效益8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3.
应用导热油技术实现焦化无蒸汽蒸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济钢焦化厂开发应用的一种新的节能环保技术即导热油生产技术。该技术中导热油可循环使用,减少了蒸汽的消耗,避免了蒸汽蒸馏中废水的增加。项目投产后,各项参数运行稳定,产品质量指标合格,年减少污水15.8万t,年经济效益3512万元。  相似文献   

4.
炭素煅烧余热烟气加热导热油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峻松 《四川冶金》2012,34(1):38-40,49
工业炉窑设备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高温余热烟气,一般通过锅炉设备产生蒸汽,一类用于工业生产的供热或生产、生活采暖,另一类用于发电,从而达到能源回收利用的目的.在铝用炭素行业,由于阳极制造成型工序通过消耗大量的燃料加热导热油,并通过导热油为生产提供大量、稳定的热能.本文对铝用炭素生产过程中,利用煅烧产生的高温余热烟气替代燃料,加热成型导热油技术的应用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导热油作为供热介质在炭素生产中广泛应用,本文对导热油加热站的供热系统及其特点进行描述,重点介绍了用同参数的导热油炉提供不同温度导热油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导热油作为供热介质在炭素生产中广泛应用,本文对导热油加热站的供热系统及其特点进行描述,重点介绍了用同参数的导热油炉提供不同温度导热油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和叙述了导热油循环冷却的综合利用,导热油循环冷却与自来水冷却多晶硅还原炉在节能降耗方面的比较,以及导热油循环冷却与提高多晶硅质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精苯车间轻苯加工装置原设计加工轻苯1万t,已不能满足生产需求,需扩容改造,经充分设计计算论证,新增一纯苯塔直径为1200mm,原纯苯塔改为初馏塔,原精制塔不变,原初馏塔改造为两苯塔,其它设备参数按设计计算重新选型.精苯车间扩容改造于2004年8月9日改造完毕,每天加工轻苯可达到140t,年加工粗苯5000t.经过几个月的运行证明,该扩容改造项目已达到设计目的.生产稳定顺行,产品质量全部达到国标一级标准,年创经济效益3051万元.  相似文献   

9.
潍焦集团粗苯加氢项目采用导热油加热技术代替蒸汽热源技术,同时将外部热耦合精馏技术和蒸发式空气冷却器技术应用到粗苯加氢精制装置中,节约中压蒸汽4.5t/h,低压蒸汽10.5t/h,新水25m3/h,年节约成本1976万元。  相似文献   

10.
湿法冶炼工业中,机械搅拌压力釜的加热方式及热载体多种多样。本文主要介绍蒸汽夹套、导热油半圆管夹套和远红外电加热方式的结构形式、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11.
鲁强  任毅  张涛 《鞍钢技术》2002,(5):46-52
总结了鞍钢X52钢级管线钢热轧卷板的研制开发过程.钢的成分设计采用Nb-Ti微合金化;钢的冶炼采用铁水预处理、真空处理、炉外精炼等措施,采用钙处理改变硫化物的形态,采用连铸坯代替模铸坯,减轻钢坯成分偏析;钢的轧制采用新建的1780热轧带钢生产线.大批量生产表明,鞍钢X52钢级热连轧卷板具有高纯净度、高韧性的特点,质量优良,产品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LF热态精炼渣在杭州钢铁集团公司转炉炼钢厂的循环应用试验,结果显示该工艺能够保证精炼钢水的脱硫效果,且精炼钢液中酸溶铝的含量较高,钢水回收量比原工艺多了1.178t/炉,吨钢平均降低成本22.4028元,同时推广应用试验也显示该工艺在实际生产中能够保证精炼钢水的质量及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3.
任选 《炼钢》2011,27(1)
介绍了太原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150万t不锈钢生产线,在160 t EAF用100%铁水做原料生产脱磷熔液的工艺过程;从质量、成本、生产方面作了简要分析,认为160 t EAF用100%铁水做原料生产的脱磷熔液能够满足不锈钢生产线的冶炼需求,该工艺是太原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150万t不锈钢生产线全部工艺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LF精炼热态渣在转炉炼钢厂的循环应用情况,分析对比精炼渣循环利用前后电极消耗、电量消耗、辅料消耗、脱硫能力、钢水回收量等生产数据后表明,精炼渣循环利用后的钢水回收量比原工艺多了1.175t/炉,电极消耗降低0.08kg/t,电耗降低7.7kW·h/t,石灰降低6.12kg/t,萤石降低1.65kg/t,同时促进了精炼快速成渣,缩短了精炼处理周期,保证了精炼钢水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世界先进技术发展蒽油深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括了国内外蒽油精制工艺和蒽醌生产状况,介绍了济宁煤化公司引进的法国BEFS公司的PROABD蒽油精制工艺和瑞士CIBA—GEIGY公司的蒽气相催化氧化技术。  相似文献   

16.
对LF精炼过程中影响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包括LF精炼进站温度、通电时间、软吹时间、精炼总处理时间、石灰加入量及Al加入量)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钢水温度变化模型。将实际生产过程中相关数据采用模型进行计算,计算温度与实际温度误差在±10℃的比例达到了86%以上,对现场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通过对模型进行分析得知,引起精炼过程中温度降低的因素依次为精炼时间、炉料加入量及软吹时间。且通过优化吹氩制度、缩短精炼时间可以有效的减少钢水温度损失。  相似文献   

17.
李顺德  池吉庆 《炼钢》1993,9(1):12-20
通过增加废钢量(采用稳定铁水质量、铁水包废钢预热、炼钢用煤补热、用二次燃烧氧枪、提高废钢重料比等措施),减少钢铁料消耗(靠完善生产组织、改进冶炼和浇铸工艺、提高连浇炉数、减少回炉钢等)和实行承包管理,使措施得以落实,从而实现降低铁水消耗。  相似文献   

18.
徐瑜  陈小平  杨素波  解明科 《钢铁》2006,41(9):33-36
针对攀钢实现全连铸过程中所存在的技术难点,以全脱硫、全精炼、全连铸和炉机匹配为目标,通过采取铁水脱硫工艺优化、一一对应技术、增碳法炼钢工艺、提高转炉供氧强度、提高钢水精炼连续处理能力、优化连铸工艺等技术措施,解决了制约全连铸工艺顺行的瓶颈环节,稳定了全连铸生产,改善了钢水和铸坯质量,为攀钢顺利实现全连铸工艺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述了利用停产期间的工业萘装置加工洗油的可行性,分析了在保证回收用洗油质量、用量基础上,可增加产品品种的各种工艺流程,以及从洗油中提出产品进一步加工的工艺.  相似文献   

20.
德国氧气转炉钢的冶炼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伟庆 《钢铁》1996,31(8):79-84
本文综合介绍近年来德国氧气转炉炼钢技术的发展,主要包括铁水预处理,复吹、转炉相关技术、炉外精炼和高质量钢的冶炼技术等简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