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秋之夜,家人团坐,品尝月饼,同赏明月,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延续至今。每当人们提到中秋,自然就会想到月饼,然而最早中秋节与月饼并无联系。初唐时,农历八月只有初一是节日,而无十五这个节日。相传,唐明皇曾于八月十五夜游月宫,这样民间才把八月十五这一天作为中秋节。到了中唐,人们始在八月十五之夜登楼观月,而当时还没有月饼出现。宋代,在达官显贵中有了中秋食宫饼的习俗。到了明朝,中秋吃月饼才开始流行开来。关于中秋食月饼的习俗还有一段动听的传说。传说在元朝末年,汉人想起来反抗蒙古人的统治,却苦于无从传递消息。刘伯温想出了一条计策,说是今年要有冬瘟,除非家家户户都在中秋节买月饼来吃,才能避免。于是人们纷纷买月饼回家,当人们咬开月饼时,发觉里面藏了纸条,上面写着:“中秋夜,杀鞑子,迎义军!”随即百姓纷纷起义反抗元朝,自此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也留传了下来。  相似文献   

2.
<正>"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到了,那么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呢?据说,中秋吃月饼最早可以上溯到周代,源自我们民族祭月拜月的一种仪式,可以说是自然拜物教的一种表现。传说到了唐代,月饼还不叫月饼,因馅中有核桃芝麻的舶来品而叫做胡饼,是杨贵妃中秋吃胡饼看到月亮时,心血  相似文献   

3.
《美食》2014,(9):8-9
桂花酒呈天然淡黄色、酒质清新醇和、绵甜爽净,具有独特纯天然香味,为佐食之上品。长期适量饮用,具有滋养、调理、养容、养生的作用。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中秋节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相似文献   

4.
刚刚从北京奥运会的喜悦中度过,人们又迎来中国的传统佳节--中秋.在这个节日中,月饼是必不可少的节日载体.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了中秋之夜民间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  相似文献   

5.
月饼的传说     
正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美逢八月中秋,也有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  相似文献   

6.
月饼是八月十五中秋之夜的绝对主角。令人眼花缭乱的月饼,占据着无数城市乡村人家的餐桌,人们吃月饼、赏明月,有道是千里共婵娟。  相似文献   

7.
中秋节又名仲秋节、团圆节、追月节、玩月节等,时在农历八月十五日。因这天正好处在孟秋、仲秋、季秋的中间,故称“中秋节”。从古至今,我国就有在中秋这天饮酒赏月的习俗,以此来表达人们对亲人团圆、人事和谐的祝愿。 那么,中秋赏月的习俗起源于什么时候呢?这自然会使人们首先想到“嫦娥奔月”的古老传说。但是据史料记载,中秋赏月起源于周代的祭月活动。据《周礼》记载,周代已有“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等活动。 月饼的起源大概跟祭月、拜月活动有关。唐代典籍中就有唐高祖李渊在中秋之夜与群臣一起分食“圆饼”的故事:在一…  相似文献   

8.
《美食》2014,(9)
<正>"土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明.沈榜《宛署杂记》说起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要追溯到元代,这可不算一个浪漫温情的故事,相传是因为战争的需要,人们利用馈赠月饼的机会,在月饼中夹带字条,约定于八月十五夜,同时行动,杀死赶走蒙古"鞑子"。到了明代,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更加普遍。经过元明两代的发展,月饼被刻上了它独有的印记——团圆。就像端午节要吃粽子,重阳节要插茱萸一样,中秋节作为传统节日也  相似文献   

9.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在这2000年的第一个中秋月明将圆之夜,蒙编辑部的同仁之约,我举笔抒情话月饼。忆我童年的中秋食趣,写我京都的节日民俗,看我今日的太平盛世。 我的童年是在山东半岛的山坳里和海边上度过的。小时候,每当中秋月圆时,全家人吃着团圆饼,唱着吉祥歌过节日。我还约着小伙伴们挑灯去海边玩月。记得八月十五这天的早晨我总是睡眼朦胧地开门看天,盼着天高气爽、万里无云,就怕天低云暗、阴雨绵绵。因为阴雨天不仅无法赏月、玩月,而且还会影响来年闹元宵。农谚说“八月十五…  相似文献   

10.
正"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又到中秋美啖月饼时节。此时,若了解一些月饼文化,则更添韵味。月饼传说关于中秋月饼的传说,流派纷呈。其中一说,元朝统治者横征暴敛,民不聊生。有一年中秋节,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为把反元日期串通起来,便利用中秋节互赠大饼之机,把起义日期写在纸条上暗藏于大饼里,约定八月十五举行起义。后人为了纪念这一壮举,便形成了中秋节互赠月饼和吃月饼的风俗。  相似文献   

11.
时近中秋,人们又想到月饼。据史料记载,月饼起源于宋代,发展于明代,盛行于清代。《西湖游览志余》载:“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意。”时值今日,我们仍保留着这个习俗,月圆之  相似文献   

12.
《美食》2016,(9)
正相传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在八月十五凯旋而归。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然后赐群臣共食,遂成中秋吃饼之俗。但对中秋吃月饼这一习俗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  相似文献   

13.
《中国食品》2012,(19):7-7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此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这一天又寄托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又称为“团圆节”。在中秋节月饼当然是不可缺少的,一家人在一起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已经是中秋节的风俗习惯之一。  相似文献   

14.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乃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国人历来有中秋夜赏月、吃月饼之习俗。大自然花好月圆,而赏月佳品月饼亦圆圆满满、香香甜甜。吃月饼寄望人间家庭团圆、生活美满幸福。此外,柚子、柿子、苹果、葡萄、菠萝、芋头等食物,亦属中秋赏月佳品,与月饼、月糕含义相同,均有形圆满、味甜美,传言团圆美满之妙用。  相似文献   

15.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中秋节.中秋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比较重要的传统节日.是夜,千家万户围坐在一起赏月,吃月饼.独在异乡旅居的游子,也期望借助清辉洒地的明月寄托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人们又把中秋节叫做  相似文献   

16.
中秋是个闹猛的季节,迎神赛会、祭月、赏月、看桂花、吃月饼,生命的喜悦,在这个秋高气爽的雅致节日里,得到了又一次的证验。 无疑中秋节最最重要的一档节目,就是吃月饼,在圆圆的月饼里,寄托了亲人团圆的美好祝愿。明朝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第20卷说:“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馈,取团圆之意。”然而,世人用意虽好,冷酷的社会现实使得人却未必团圆美好,苏东坡所以高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联想到我们  相似文献   

17.
红叶 《中国食品》2006,(19):7-37
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吃汤圆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习俗。月饼,作为一种传统与文化象征.是中秋节人们必备的时令食品.更成为商家“节日经济”的重要卖点。而近几年.月饼市场上过度包装、搭售礼品、“天价”月饼等问题沾染了中秋市场,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2006年6月1日.盼望已久的《月饼强制性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这意味着月饼生产规范从“政府倡导性行业规定”提升到了“政府强制性行业规定”。作为国标实施后的第一个中秋佳节,从市场的监测看.规范月饼市场.给月饼“瘦身”.抑制“天价”豪华月饼等方面.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8.
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在这一天,古人用祭月,赏月,吃月饼来酬节。 清代宫廷视中秋节为全年中仅次于元旦的重要节日。每到中秋,皇帝、皇后亲率宫中诸人祭月、拜月自不必多说,仅所吃的月饼就有很多讲究。 清宫月饼种类很多,有用香油和面制成的香油酥皮月饼,也有用精炼后的奶油和面制成的奶酥油月饼,还有猪油和面制成的月饼。馅料亦很丰富,有糖馅、果馅(蜜饯果脯)、澄沙、枣馅,还有芝麻椒盐的甜  相似文献   

19.
中秋,一个传统的民族节日。古人临窗赏月不可无诗,于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佳句便在浅吟低唱中流传着;现代人团圆中秋不可无月饼,于是,月饼就成为了中秋节“团圆”情感的传递载体。稻香村是老百姓心中的品牌,今年中秋市场这块“大月饼”的味道如何?它将给人们带来什么惊喜这是众多消费者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20.
《乳品与人类》2003,(4):59-59
中秋佳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中秋之夜,皓月当空。一家人坐在一起,赏月的同进品尝月饼。祈祝家人生活更美满、甜蜜、平安。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八月十五又称“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