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分析了灰土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的原理,结合某变电站Ⅲ级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介绍了灰土挤密桩的设计方法及处理效果评价。经灰土挤密桩处理后的湿陷性黄土地基,黄土湿陷性得以消除,地基承载力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论证湿陷性黄土地基消除湿陷与防水措施,简要阐述了湿陷性黄土地基不同湿陷类型、不同地基类型适用不同的地基处理方式以及地基处理的深度与范围。并通过案例总结了湿陷性土处理范围的原理。  相似文献   

3.
针对山西地区火力发电厂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上进行勘探、试验及地基处理成果,讨论山西地区黄土地基湿陷特性评价以及相应的地基处理方法.对今后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上建设火力发电厂进行评价和地基处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强夯法在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某变电所工程实际,介绍强夯法在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应用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分析了强夯对黄土密度、压缩性和湿陷性等工程特性的影响,探讨了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工程效果,对黄土地区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黄土是第四纪地质时期,在特定环境中形成的具有特殊性质的土。分为湿陷性黄土和非湿陷性黄土。湿陷性黄土作为工业与民用建筑场地地基时,对建筑物的安全危害很大,所以常采用消除地基湿陷性的地基处理措施,近年来广泛使用的强夯法,就是在地基处理方案中,消除土层湿陷性的既简便又可靠的方法之一。采用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时,由于采用的能级不同,所处理的厚度不一样,因而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我省的三门峡火电厂在处理湿陷性地基时,采用了国内最大能级的8000kN·m的强夯法,有时还不能完全消除土层的湿陷性。因此确定夯后土的防渗性,局部分析未完全消除湿陷的土层,能否发生湿陷变形,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三门峡火电厂的8000kN·m强夯试验,对夯后立的渗透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对北票发电厂改造工程采用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取得明显效益的工程实例的总结,为北票市区对湿陷性黄土地基进行处理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7.
针对湿陷性黄土遇水浸湿时发生沉陷变形的问题,以某750kV变电站工程为例,论述了变电站内重要设备基础、建(构)筑物的防地基沉陷要求,通过分析地基处理、防水措施及结构措施等方面,提出了适合该变电站的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防沉陷的综合方案,有效地避免了自重湿陷性黄土对变电站不利的影响,达到技术合理、可行,可获得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赵平 《西北电建》2000,(1):19-23
湿陷性黄土的处理方法很多,在宝鸡第二发电厂冷却塔地基施工中,采用了一种经济实用的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方法-孔内深层强夯技术。文章以2号塔为例,对该技术处理湿陷性黄土的作用机理以及施工过程进行了分析。此技术首次用于电厂建设中,并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9.
林岩 《新疆电力》2007,(3):62-63
本工程为热电联产工程,场地土由上部湿陷性黄土和下部碎石土构成,由于湿陷性黄土湿陷变形对建(构)筑物危害较大,需采取人工地基。本文对多种地基处理方案进行对比,最终推荐较为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0.
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湿陷性黄土、强夯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对用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施工流程、现场实际问题及质量控制等进行了论述,在其他土建工程应用中可以借鉴。  相似文献   

11.
刘楠 《电力建设》2010,31(6):77-79
根据挤密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和水泥粉煤灰碎石 (cement fIying-ash gravel pile,CFG)桩复合地基的承载机理和 特性,提出了两者结合应用的CFG挤密桩复合地基,并在某工 程大型间接空冷塔地基处理中加以应用。通过现场原位试验 和施工质量检验,证明了它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刘林 《电力学报》2009,24(3):187-188,205
灰土挤密桩应用广、既经济又方便,是处理湿陷性黄土最有效的桩之一。对湿陷性黄土、灰土挤密桩作了简单介绍,详细阐述了桩孔填料的配置和选择,通过前人的室内击实试验分析了含灰量和含水量对灰土挤密桩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最后总结得出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量、水灰比与挤密效果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针对湿陷性黄土地区风力发电机基础的安全施工,通过对湿陷性黄土的地震强度、地层岩性、湿陷性、地下水的评价论证,结合工程量、工程造价因素进行方案比较和优化,得出采用扩底端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方案,在湿陷性黄土区风机基础施工中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榆林地区属于陕北黄土丘陵和毛乌素沙漠接壤地带,送电线路走廊周围地形平坦,地下水较为丰富。针对基础施工中出现“流沙现象”和不均匀地层等不良地质情况,经分析认为,本地区送电线路铁塔基础设计及施工不宜采用普通的大板武或台阶式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采用复合沉井基础能很好地解决基础不均匀沉降和施工困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王淼  吴云青  苏萌  赵婧 《电力建设》2013,34(4):63-66
结合国外海上单桩式基础建设成果,对比我国浅海地区地质地貌条件,分析得出单桩式基础优于其他基础形式,更加适用于我国浅海海域的风电开发。通过借鉴江苏如东潮间带风电场二期单桩基础建设经验,对单桩基础在我国海上风机建设的可行性与适用性进行了论述。通过对荷载、设计方法、桩基制作能力、施工方案的全面分析,阐述了该种基础形式在我国应用的可行性,为未来我国大规模海上风电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因灰土挤密桩法具有就地取材、以土治土、原位处理和费用较低的特点,在我国西北及华北等黄土地区已广泛应用。由于各地黄土性质的差异性,对于部分非典型性黄土,普通灰土挤密桩施工工艺不能满足要求,近年来,各地尝试采用不同的施工工艺来解决这一问题。本文结合工程实验,对钻孔灰土挤密桩在砂质湿陷性黄土中的施工工艺和应用效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证明该工艺对砂质黄土进行地基处理是可行的,可达安全、经济、适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新疆某电厂场地土为特殊性土,该场地土既是湿陷性黄土又是盐渍土,文章对该特殊性土的工程性质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该特殊性土的地基处理方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新疆某电厂场地土为特殊性土,该场地土既是湿陷性黄土又是盐渍土,文章对该特殊性土的工程性质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该特殊性土的地基处理方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孙惠兰 《电力学报》2012,27(2):177-180
通过研究大坝坝基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均质土坝坝基处理措施采取了上游设粘土截水槽、帷幕灌浆和高压旋喷灌浆等防渗措施,湿陷性黄土区采取强夯措施.结果表明防渗效果显著,措施经济合理,对类似工程的坝基处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