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千年理想的现代追求。与总体小康相比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标志着中国在温饱问题解决以后,在小康建设上,物质生活提高外,将更加注意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享受的民主权利,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以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全面小康建设,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水平更高、全面发展、共同富裕的小康,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本文旨在通过对“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比较分析,阐述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重点、难点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十六大报告指出:“到2001年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然而我国城乡差距却明显不合理,缩小城乡差距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重大措施。  相似文献   

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水平更高、全面发展、共同富裕的小康,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本文旨在通过对"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比较分析,阐述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重点、难点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小康思想不仅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和现实土壤,而且包括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小康社会不仅是向中等发达国家不断接近的阶段,也是中国式的现代化.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小康思想,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上下时限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为我国从小康逐步走向现代化提供了行动纲领和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社会主义文化小康的基本内涵,指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小康的重要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小康应该重点把握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十六大”报告指出了我们今后二十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小康”的提出到“小康”的发展,再到“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确定,都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马列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的结果。“小康”的提出。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小康”的发展,体现了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小康”的目标,体现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社会主义文化小康的基本内涵,指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小康的重要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小康应该重点把握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十六大"报告指出了我们今后二十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小康"的提出到"小康"的发展,再到"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确定,都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马列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的结果."小康"的提出,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小康"的发展,体现了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小康"的目标,体现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西南民族地区的城镇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实现西南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是这一宏伟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加快这一地区的城镇化步伐是早日实现该地区全面小康的有效手段。西南民族地区独特的区情决定该地区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不能照搬东部模式,应该结合自身情况,走出一条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并重新规范政府在城镇化中的作用,同时还要加强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于小康社会,人们往往把它理解为一种单纯的经济指标,理解为一种国民生产总值的发展指数,而忽视了人们精神生活的小康水平。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内容,而且必将促进和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文章将从三个方面来论述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是我国走向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必然产物,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影响深远。本文着重论述了农民工在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地位、作用与目前亟待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的小康社会还是一个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这种状况的集中表现就是我国弱势群体尚未达到小康或者还处于小康的低水平,他们经济上收入过低、政治上缺少民主权利、所受教育水平低下,容易引发社会危机导致社会不稳定.因此,要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最重要的是建设弱势群体的全面小康,这就需要从政府、社区以及弱势群体自身三大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毛泽东从哲学高度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性质不同的矛盾,首次创立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本文将以全新的视角,解读其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深入研究其理论价值,从而为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在马克思主义著作中,《共产党宣言》无疑是最伟大的一部著作,过去150多年后的今天再次重读它,特别是其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必须以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论断,可以说为我们建设一个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从而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在党和国家的历史上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大会以13年来的辉煌成就鼓舞人民,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激励人民,以灵活务实的政策措施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共产党人的博大胸怀促进祖国统一和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处处体现了大团结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本文从历史和现实的高度阐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指出我们建设的小康社会是一个高水平、全面发展的、均衡的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8.
社区建设是我们党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行动,是我们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步骤,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根据对城市社区建设理论和新乡市城市社区建设实践深入细致的研究,重点提出并论述了加强新乡市城市社区建设的六项研究对策。  相似文献   

19.
现阶段苏北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是苏北地区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就地转移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应加快实施异地转移战略。通过全面改善供给与需求,提高农村劳务输出的数量、质量和绩效。现阶段,组织化程度和劳动力素质不高,是制约苏北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的两个瓶颈问题。而这两个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发挥其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