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潜力巨大的中小企业市场已经成为国内外IT厂商竞争的最大热点。为了在这场角逐中争得一席之地,国内外各大IT厂商根据自身对中小企业市场的理解,纷纷推出自己的产品、服务、应用解决方案,打造各自对中小企业市场的经营理念。  相似文献   

2.
杨告 《互联网周刊》2002,(2):42-43,46-47
当我们重新回顾2001年中小企业市场时,骤然发现中小企业特别是广大小企业并未广泛出现在高举中小企业大旗的IT厂商的服务客户名单之中,实力雄厚的大中型企业依然是IT服务的买单者,那些曾经的旗手有的偃旗息鼓,有的陷入彷徨。是解决方案难以应对广大中小企业灵活多变的需求,出现IT服务与市场需求的断层,还是这些服务在中小企业中根本没有市场?它们是仅仅对服务冷淡,还是对产品也兴趣索然?当我们看清服务外衣裹挟之下的依然是产品,服务战略不过是新的经济环境下替代“产品驱动策略”的市场手段,中小企业市场开始展现出真实的一面  相似文献   

3.
打“中小企业”主意是 IT 厂商几年前就在做的事,但这个春天的一系列动向表明中小企业目前已成了 IT 厂商的下一个主战场。3月初,HP 宣布将投资2亿美元推动其针对中小企业的“金手指”计划;IBM 的“蓝色霹雳”将 UNIX 服务器向中小企业客户扩展;Sun 也推出了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用户的服务产品。中小企业市场有多大据  相似文献   

4.
中小企业IT服务培育期应该利益置后,否则,最终叫苦的还是厂商自己。现在的IT厂商都明白一个道理,"服务产品"对品牌价值的提升大有裨益。近日,戴尔公司推出全球统一的全新服务支持模式:Prosupport专业技术支持,它支持全线戴尔商用产品和解决方案,将原有十多项服务内容精选为两个拥有若干灵活选项的定制组合,提供支持服务与预先管理。  相似文献   

5.
沈华 《互联网周刊》2001,(15):58-61
长期以来,IT厂商在中小企业市场的努力总是吃力不讨好,广大中小企业们形式内容各异的需求让IT厂商伤透了脑筋,却挣不了多少钱。于是稍有实力的厂商们都纷纷加入争夺大客户的战团。不过,话虽这样说,面临多方竞争压力的IT厂商却谁也不敢轻言放弃中小企业市场。它们总是在小范围里取得一些  相似文献   

6.
SaaS可以为公司省钱,使IT部门省心,但也许并不一定适合每一家中小企业。占据了国内企业90%以上的中小企业一直是IT厂商的必争之地,随着信息化大潮的不断推进,不管是本土IT企业还是国际厂商都对中小企业们伸出了橄榄枝。不管是哪家公司,发布什么产品、策略,都会表示某些功能是专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制的。国内厂商神州数码和宏图三胞不久前宣布开展战略合作,通过宏图三胞广泛覆盖的全国  相似文献   

7.
去年以来,整个IT市场已经分成两大阵营,一个是传统的IT厂商,一个就是新兴的ISP和ICP,ISP和ICP的发展为IT厂商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作为IT产品的供应商和服务商,传统IT厂商也加快了其网络化进程。 惠普的冲刺 2000年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吉年——龙年,惠普公司在此世纪交替之际为龙年的中国企业献上了一份厚礼。1月11日,惠普公司在中国大饭店隆重举行中小企业电子化服务解决方案暨“龙2000”服务器分销策略新闻发布会,别出心裁地推出了专门面对国内中小企业(SME)、ISP、ASP的电子化服务解决方案,即全新的低端UNIX服务器分销策略——帮助国内ISP、ASP以及SME的信息化一步到位,为进入惠普所倡导的E-Services(电子化服务)时代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8.
2005,市场规模350亿华东地区作为目前国内的主要制造业基地,正在向“国际制造业基地”发展。其工业生产总值不仅占据全国重要地位,而且增长率也高于全国水平。作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区域细分市场,华东地区制造业IT市场自然引起众多厂商和企业用户的关注。华东地区中小企业IT市场占到全国中小企业IT市场的29%左右,2004年的市场规模为305亿元,2005年的市场规模预计为350亿元。华东地区中小企业IT市场结构与全国中小企业IT市场相比,软件和服务所占的比例相对较高。这主要是华东地区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程度一直处在全国中小企业的前面,对软件…  相似文献   

9.
《微电脑世界》2001,(10):40-40
自从1998年被IT业界定位为“中小企业年”以来,国内外众多IT知名厂商纷纷针对中国的中小企业推出了以解决方案为核心的产品。然而事实证明,至今还没有一个厂商在中小企业领域取得质的突破,也没有一个产品和解决方案获得中小企业用户的广泛认同。  相似文献   

10.
迫于大型企业信息化市场日渐饱和的现实压力,在中小企业信息化方面,国内外IT厂商近两年表现出了比中小企业自身更加高涨的热情。采访中,我们发现在很多IT厂商2007年销售业绩预期中,已经就中小企业市场,而且特别是中型企业市场的增长比率、业绩贡献有了明确的数量估算。SAP希望未来整个中型企业市场的收入能占整体收入的45%以上;IBM针对中型企业推出易捷战略,惠普把目标受众定位为成长型企业,这些企业大多是中型企业。看来,中型企业市场正在成为支撑IT厂商两位数业绩增长的新沃土。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广大而初级、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也细分而具体……针对看在眼里特别美的这个市场,国内外IT厂商用哪些有针对的产品、哪类覆盖面更恰当的合作模式、特别是哪种服务手段,才能让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那一地的银子真正装到自己的口袋里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IBM、惠普、Oracle、SAP以及联想、东软、用友、金和软件如何理解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建设需求。  相似文献   

11.
IT厂商说“服务中小企业”说了有5年多了吧,最有趣的是CNetCooBarry说,用户根本不承认自己是中小企业。这也就是说,几年来号称要为中小企业服务的IT厂商,其人力、财力、精力大都白费了。如何理解每种现象打个比方:中老年妇女因为体型问题买不着合适的衣服,服装厂商们就打起了“胖妇人服装店”的牌子,但效果不理想,原因是谁要是进了“胖妇人服装店”,就等于承认了自己是胖妇人。我情愿不买你的衣服,也不愿承认自己胖,于是乎即便是想买,即便在这里能买到适合自己的衣服,她们也不愿进胖妇人店了。这就是用户的心态,要是买了所谓的中小企业…  相似文献   

12.
各大IT厂商纷纷抢滩SME市场待开发的国内中小企业处女地已成“兵家必争之地”,中国中小企业真能通过IT技术获得进入21世纪的入场券么?在SME市场的开拓过程中,会不会出现某些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国内IT厂商能否抓住商机,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功……  相似文献   

13.
今年,最风光的IT市场就得算是中国的中小企业市场了,无论是跨国公司频频发布的中小企业策略,还是把最了解中小企业需求挂在嘴边的本土IT企业的推新品的热情和速度,都不难看出他们千方百计地想打动中小企业的“心”,希望自己能够在这一市场中分得一杯羹。也难怪,这两年中国的政府和大行业对IT的需求趋于稳定,IT市场格局日趋明朗,各IT厂商的业绩停滞不前,于是中小企业这一少有开垦的“IT荒地”开始成为各厂商追逐的焦点。的确,中国的中小企业总体虽然数量和产值都很高,但就单一企业来说,其产值总是在达到一定水平后,徘徊不前,究其原因大…  相似文献   

14.
三辆声势浩大的展车启动了IBM System x服务器全国巡展。而这背后,则是其中小企业战略的进一步推进。对于各大IT厂商而言,中小企业市场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出现不稳定的情况下,国内的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各大IT厂商提升整体业绩的主动力。  相似文献   

15.
一场误会     
跟几个小企业的老板说起IT厂商对他们的“关心”,他们连连摇头:“这只是个幌子罢了。”在他们看来,IT厂商说的中小企业和自己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相似文献   

16.
谁也说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小企业成了IT厂商眼里“香饽饽”。不过,虽然这几年来很多厂商都宣布进军中小企业市场,但事实上并没有谁真正从这片市场中捞取了大笔的钞票。是因为厂商提供的产品不能契合企业的需求?还是因为企业本身的不成熟?对于这个问题,业内一直没有定论。但不管是什么原因,IT厂商们对中小企业市场仍然保持了“不减的热情”,如今,用友又杀出来了……  相似文献   

17.
“中小企业”已成为IT界又一闪亮名词,那么,你对其知道多少?随着Internet的发展,中小企业对上网需求强烈,那么困难在哪?众多IT厂商推出相应产品,对此,你了解多少?  相似文献   

18.
准也说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小企业成了IT厂商眼里“香饽饽”。不过,虽然这几年来很多厂商都宣布进军中小企业市场,但事实上并没有谁真正从这片市场中捞取了大笔的钞票。是因为厂商提供的产品不能契合企业的需求?还是因为企业本身的不成熟?对于这个问题,业内一直没有定论。但不管是什么原因,IT厂商们对中小企业市场仍然保持了“不减的热情”,如今,用友又杀出来了……  相似文献   

19.
在关键行业和大型企业之外,2600万家中小企业已成为各路IT厂商关注的又一个潜在市场。然而中小企业区别大型企业和关键行业,这个市场存在着不同的游戏规则,因此踏踏实实地探索中小企业需求才是IT厂商立足的根本,这就是速达公司总经理邹其雄所说的“务实思路”当前中小企业最需要的是什么、邹其雄认为,相较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尚处于资金积累阶段,一次性高投入的大规模企业管理系统并不是中小企业所所能够承受  相似文献   

20.
IT服务是眼下IT厂商最垂涎的蛋糕,近年来,许多有实力的IT厂商纷纷“跳槽”IT服务市场,先后都喊出了向服务转型的声音。热症几年过去了,IT服务的蛋糕还在快速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