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浅谈菲汀生产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谈菲汀生产工艺的改进江苏省如臬市白蒲油米厂(226511)宗金泉米糠中含有9.5%~14.5%的植酸盐即菲汀,在米糠制油后,几乎全部留在饼粕中,因此米糠饼粕是提取菲汀的理想原料。1一般工艺的不足菲汀是呈结合状态存在于米糠饼粕中的。一般工业提取时,采...  相似文献   

2.
游离和化合肌醇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组织中,特别是在植物体中,主要是以植酸钙镁(或菲汀)的形态存在,是一种重要的、用途广泛的精细化工产品。脱脂米糠含菲汀9~14%为最高,玉米淀粉生产浆液干物质含菲汀2%。都是提取肌醇的重要原料。肌醇的开发利用,为农作物副产品的深加工开辟了新途径。本文概述了从脱脂米糠浸泡水和玉米浸渍水中提取肌醇的工艺方法,并对两种工艺方法进行了比较,及其在医药、日化和其它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植酸钙为植酸与钙、镁等金属离子形成的一种复合盐,又叫菲丁,脱脂米糠饼中约含有10~18%的植酸钙,为其它粮种的5~10倍以上。植酸钙中约含20%的肌醇。用于生产植酸钙的原料不宜久存,已提取的植酸钙粗品也应烘干后存放或直接用于制取植酸或肌醇,以免影响产...  相似文献   

4.
浅谈菲汀生产工艺的改进宗金泉(江苏省如皋市白蒲油米厂)米糠中含有9.5%~14.5%的植酸盐即菲汀,在米糠制油后,几乎全部留在饼粕中,因此米糠饼粕是提取非汀的理想原料。1一般工艺的不足菲订是呈结合状态存在于米糠饼粕中的。一般工业提时,采用稀盐酸或稀硫...  相似文献   

5.
柳学文 《中国油脂》1994,19(4):47-49
米糠粕浸泡工序是制备植酸、菲汀、肌醇的通用工序,浸泡工艺及浸泡质量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往往没有那么注意。实践证明,浸泡工序乃是制备植酸、菲汀、肌醇等产品中的重要工序之一,改进浸泡方式,加强洗液回收,是提高浸泡效率,提高产品收率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正>肌醇是粮油工业综合利用重要产品之一.目前国内肌醇生产的传统工艺是先从米糠制得植酸钙,再由植酸钙经水解而制得肌醇.植酸钙作为肌醇生产的中间产品,其质量对肌醇生产的影响很大,特别是杂质的含量对肌醇的收得率来说更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植酸钙生产工艺是先用一定浓度的盐酸(或硫酸)溶液来浸泡米糠,使米糠中的植酸  相似文献   

7.
米糠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纤维素和矿物质。因此,有着广泛开发前景。以脱脂米糠为原料生产植酸钙(菲汀),继而深度开发植酸的新途径,以提高本糠资源的利用价值,可实现稻谷加工增值。  相似文献   

8.
用沉淀法减少植酸钙的含杂量王小华 (苏州吴越粮油化工有限公司215128)1引言肌醇是粮油工业综合利用重要产品之一。目前国内肌醇生产的传统工艺是先从米糠制得植酸钙,再由植酸钙经水解而制得肌醇。植酸钙作为肌醇生产的中间产品,其质量对肌醇生产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9.
米糠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米糠的稳定化方法、米糠综合利用的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利用食用菌发酵进行米糠转化利用的研究结果。米糠稳定化方法有湿热法、干热法、微波加热法、挤压法等;米糠的综合利用有:毛米糠油的综合利用包括制备精制米糠油、提取谷雏素、糠蜡利用、提取谷甾醇等;脱脂米糠的综合利用,包括提取植酸钙、植酸、蛋白质、米糠营养纤堆、米糠多糖以及制取肌醇、活性肽、糙米酵素、饮料、γ-氨基丁酸、神经酰胺、面包、比萨饼等。本文利用食用菌灰树花发酵米糠,使得米糠多糖含量由原来的0.54%提高到3.16%(固态发酵)和11.41%(液态发酵)。  相似文献   

10.
菲汀是植酸的钙镁盐,它几乎分布于植物组织的所有部分中,尤其在植物种子中含量较多。非汀是生产肌醇与植酸的原料。 肌醇是高级动物的一种重要的维生素,许多研究显示出它有治疗脂肪肝的功能,而且对肝硬化与高胆固醇有明显的疗效。因此,近几年来,肌醇在美国和其他许多国家已成为保健食品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物质。  相似文献   

11.
米糠增值利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米糠的基本特性.目前,国内常使用膨化机实施米糠稳定化.米糠的增值利用,首先是制取米糠油,制油后的饼粕可作为提取植酸钙、植酸与肌醇的原料.精炼毛糠油时所得的粗糠蜡再经精炼可制取糠蜡.米糠在食品工业中也有广泛用途.  相似文献   

12.
<正> 在植酸钙、肌醇生产过程中,下脚料米糠糟的处理一直是各生产厂家的难题。我们根据蒸汽气流干燥成套设备的干燥原理,设计试制了一套采用砻糠燃烧产生的烟道气进行热气流干燥的设备。经过一年多使用、改进、压榨装置进行压榨脱水,使水份降到55%左右。这样既可防止糠糟水份含量过量而在干燥管道上粘结,减少热气流干燥时的能力消耗,降低干燥成本。又可回收3—4%的植酸工艺逐步成熟(见图1),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1.米糠糟的预处理经酸浸,过滤提取植酸钙后的米糠糟含水份65~70%,我们先用自制的32吨机械  相似文献   

13.
植酸的制备和性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引言植酸(Phyticacid)即肌醇六磷酸酯,是一种天然存在的含磷有机化合物,主要存在于植物体内,是所有植物种子的主要成分。一般含量在1~5%,约占植物含磷总量的60~90%,尤其是在米糠、鼓皮、油料子中,含量非常丰富,甚至高达10%以上。植酸在植物体内不是游离状态,是以钙镁复盐的形式存在。1872年德国植物学家Pfeffer最先在植物种子的糊粉层中发现,并报道了这种球状钙镁磷酸盐的存在。1912年Anderson通过研究,首先提出了植酸为对称肌醇正六磷酸酯的结构理论,这一理论直至1969年L.F.Johnson和M,E.Tate等人,研究证实了A…  相似文献   

14.
在上级党委和县粮食局的重视支持下,我厂于七三年十二月开始对肌醇生产工艺进行了摸索与改革,初步积累了一套偏碱性肌醇生产工艺,经过近四年生产实践是可行的。七七年肌醇出品率(以干植酸钙计)平均已达10.22%,七八年1~4月份肌醇平均出品率为10.96%(以干植酸钙计)。现将我厂植酸钙、肌醇生产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5.
肌醇是用米糠榨油以后,用糠饼粉通过酸碱中和沉淀,分离制成植酸钙,再用植酸钙进行水解反应后,分离浓缩制成。肌醇工艺流程如下:  相似文献   

16.
植酸又名肌醇六磷酸酯,广泛存在于植物种子中,以种子的胚芽和皮含量最高。如麦麸4.8%、麦胚芽3.9%、玉米胚芽6.4%、米糠9.5~14.5%、大豆3.6%、花生3.2%,通常以复杂的钙—镁—钾盐形式(菲丁)存在。由于其具有独特的生理、药理功能和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概述了近两年国内肌醇及菲汀生产的发展趋势,存在问题以及世界市场动态。从提高肌醇得率,降低生产成本,以确保市场竞争的优势,从进一步发展肌醇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角度,论述了实行优化组合的三个问题:1.确保肌醇生产的直接原料——菲汀——的质量,是搞好肌醇生产的首要关键;2. 对提取菲汀后的湿米糠渣进行经济而有效的干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作为提取菲汀的原料——米糠资源的问题,从而使优化组合得以实现;3. 有关提高肌醇得率的一些问题。对肌醇生产工厂的建立则认为尽量做到相对集中,并且做到菲汀生产——湿糠渣干燥——肌醇生产一条龙的组合,建议改进小型分散及早打一的建厂方法。  相似文献   

18.
该厂利用米糠饼和玉米胚芽饼提取菲汀,从菲汀中提取肌醇,再利用提菲汀的精子酿造白酒。六年来生产肌醇一万四千三百六十六斤。肌醇的提取率百分之四到百分之四点五,如果锅炉汽压保持在五点五公斤到六公斤时,肌醇的产量还可以提高。肌醇精制浓液浓度在十五到十七(波美),温度在二十度到二十二度时,肌醇的结晶率可以达到百分之三十八。 生产工艺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9.
1 前言 植酸(Phytic acid)是环已六醇的六磷酸酯,又名肌醇六磷酸酯,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有机磷酸化合物,是所有植物种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诸多谷物和油料种子中含量较高,约占其干重的1~3%(见表1)。此外,在粮食加工厂的副产品米糠、玉米浸渍液或植物油厂副产品脱脂米糠、豆饼、花生饼、棉子饼中亦含可观的植酸。事实上,自然界中的植酸几乎不以单独的游离形式存在,而一般均以其钙、镁(有时为钾)的复盐植酸钙镁(又名菲汀)的形式广布于植物  相似文献   

20.
从酒糟中提取植酸及菲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植酸及其钙盐(菲丁)在医药、化学、化工、轻工、食品及燃料的防爆等领域内有较多的应用。本研究旨在从酒糟中提取植酸或菲丁,这是对工业废弃物的开发利用,既可治理环境污染,又有可观的经济效益。迄今,除植酸的钡盐有标准红外图谱外,尚无植酸及菲汀的标准红外图谱的报道,本文既报道了植酸钙(菲丁)的红外图谱,也给出了对植酸的分析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