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克隆选择的免疫粒子群优化算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粒子群优化算法在进化中随种群多样性降低易出现早熟收敛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在粒子群算法中引入免疫克隆选择算法的思想,提出了基于克隆选择的免疫粒子群优化算法(Immun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ImmunePSO),即在算法进化过程中,引入克隆复制算子、克隆高频变异算子、克隆选择算子.成比例克隆复制可以使优良个体得到保护,加快算法收敛;高频变异为新个体的产生提供了新的途径,可以增加种群的多样性;克隆选择算子从所有子代、父代中选择出最优个体,避免算法退化.最后通过对基本测试函数的仿真试验,验证了算法不仅可以增加种群的多样性,加快算法的收敛速度,而且提高了最优解的精度,有效地避免算法陷入到局部极值.  相似文献   

2.
为了克服粒子群优化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早熟收敛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带有变异算子的非线性惯性权重粒子群优化算法.该算法以粒子群算法为基础,首先采用非线性递减策略对惯性权重进行调整,平衡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全局和局部搜索能力.当出现早熟收敛时,再引入变异算子,对群体粒子的最优解做随机扰动提高算法跳出局部极值的能力.用三种经典测试函数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与粒子群算法相比,能够摆脱局部最优,得到全局最优解,同时具有较高的收敛精度和较快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3.
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存在早熟收敛和后期收敛速性差的不足,解的分布性也有待提高。为此设计一种新的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寻求粒子最优解的sigma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一种综合非支配解密度信息和sigma值的最优解求解机制。对变异粒子速度进行矢量扰动变异;对停滞粒子进行位置变异,有效避免算法的早熟收敛问题。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在收敛性和解的分布性、多样性方面较经典的算法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针对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早熟收敛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自适应多位变异粒子群优化算法.根据群体适应度方差以及当前最优解的大小来确定当前最佳粒子的变异概率,变异操作增强了粒子群优化算法跳出局部最优解的能力,在理论上保证了算法具有良好的性能.对几种典型函数的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有了显著改善,收敛速度较快,并且能够有效避免早熟收敛问题.  相似文献   

5.
研究粒子群K均值聚类算法问题,针对传统粒子群K均值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出现早熟收敛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云模型改进的粒子群K均值聚类算法.使用X条件云发生器自适应地调整粒子个体惯性权重的方法.保证惯性权重会逐渐减小而又不失随饥性。根据个体适应度的优劣将粒子群分为三个子群,在每次迭代时都保证仍有一个子群的粒子在进行全局搜索,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和早熟收敛。在典型数据集上的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相比其他聚类算法得到较好的聚类准确率和较快的收敛速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邵洪涛  秦亮曦  何莹 《微机发展》2012,(8):30-33,38
为了克服粒子群优化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早熟收敛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带有变异算子的非线性惯性权重粒子群优化算法。该算法以粒子群算法为基础,首先采用非线性递减策略对惯性权重进行调整,平衡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全局和局部搜索能力。当出现早熟收敛时,再引入变异算子,对群体粒子的最优解做随机扰动提高算法跳出局部极值的能力。用三种经典测试函数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与粒子群算法相比,能够摆脱局部最优,得到全局最优解,同时具有较高的收敛精度和较快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7.
针对标准粒子群算法的种群多样性丧失和算法早熟收敛问题,借鉴自然界中群居动物个体行为的独立性特征,提出粒子的个体状态概念,给出一种基于微粒个体状态和状态迁移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典型函数测试结果的比较表明,改进后算法的寻优能力明显高于标准粒子群算法。与其他改进算法相比,该算法的寻优能力也较强。  相似文献   

8.
求解独立任务调度的离散粒子群优化算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晶  潘全科 《计算机工程》2008,34(6):214-215
针对独立任务调度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离散粒子群算法,采用基于任务的编码方式,对粒子的位置和速度更新方法进行重新定义。为防止粒子群算法的早熟收敛,给出利用模拟退火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在最优解附近进行精细搜索,以改善解的质量。仿真结果表明,与遗传算法和基本粒子群算法相比,该混合算法具有较好的优化性能。  相似文献   

9.
求解TSP问题的自逃逸混合离散粒子群算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旅行商问题(TSP)局部最优解与个体最优解、群体最优解之间的关系分析,针对DPSO算法易早熟和收敛慢的缺点,重新定义了离散粒子群DPSO的速度、位置公式,结合生物界中物种在生存密度过大时个体会自动分散迁徙的特性和局部搜索算法(SEC)后,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逃逸混合离散粒子群算法(SEHDPSO).自逃逸思想是一种确定性变异操作,能使算法中陷入局部极小区域的粒子通过自逃逸行为进行全局寻优,从而克服算法易早熟的缺陷.仿真结果表明,SEHDPSO算法比混合蚁群算法(ACS+2-OPT)具有更好的收敛性和搜索效率.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粒子群优化算法通过群体中粒子间的合作和竞争进行群体智能指导优化搜索,算法收敛速度快,但较易陷入局部较优值,进入早熟状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粒子群算法的贝叶斯网络优化模型,它可以通过当前所选择的较优解群构造一个贝叶斯网络和联合概率分布模型,利用这个模型进行采样得到更优解,用其可随机替换掉PSO中的一些粒子或个体最优解;同时利用粒子群算法对当前选择出的较优解群进行深度搜索,并将得到的最优解融入到较优解群中。分析可知,该方法可以提高算法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