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寿仁  孙文龙 《中国水利》2000,(10):20-21,7
随着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太湖流域的水问题日益突出,主要是防洪标准的提高跟不上社会经济的刀菜,水污染造成的水质型缺水日趋严重、水资源管理无序。解决问题的对策是进一步完善防洪除涝设备、实施水资源统一管理和建立新型的流域管理体制,并建立太湖流域水调度管理中心,实现太湖流域水利现代化,使太湖流域水利与流域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当好河湖代言人保障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建春 《中国水利》2005,(24):76-78
2005年,在水利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太湖流域管理局(以下简称"太湖局")按照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人水和谐的理念,努力践行治水新思路,落实部党组对太湖流域水利工作的要求,以防汛抗旱、流域规划、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引江济太"调度、治太一期工程验收、水利信息化和流域机构能力建设等为重点,积极推进流域的治理和管理,为太湖流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3.
"科技治太"是太湖流域治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针对太湖流域快速城镇化的背景,分析制约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水利问题,如防洪能力不足、水污染严重、饮用水水源地安全问题、水生态系统脆弱等,提出了未来几年太湖流域急需开展研究的重大水利科技需求,具体内容包括:太湖流域防洪关键问题研究、综合调度及河湖水体有序流动关键问题研究、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性研究、氮磷营养盐控制研究、水生态功能构建研究等。  相似文献   

4.
太湖流域     
《水利发展研究》2009,9(10):50-51
一、发展历程 建国60以来,为保障流域防洪和供水安全,实现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太湖流域在水利建设、水资源管理、保护与调度、流域规划、防汛抗旱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效益。太湖流域水利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  相似文献   

5.
新安江流域水资源管理控制红线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实现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分析和研究新安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太湖流域管理局制订的新安江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从水量管理、水质管理以及水生态管理3个方面提出了符合流域水资源特点的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保障措施,以期实现新安江流域水资源有效保护和管理。  相似文献   

6.
对当前太湖流域综合治理和管理面临的形势进行了分析,针对流域洪涝灾害特点和水资源状况,结合流域水利工程建设及流域管理现状,分析了基于用水总量控制的平原河网地区水资源调度与管理、大型浅水湖泊及河网受损水生态修复及综合治理工程技术、流域水文水资源的演变规律及风险决策、流域水利现代化与信息技术的应用等太湖流域水利科研的核心需求以及需要重点突破的关键环节。其中,基于用水总量控制的平原河网地区水资源调度与管理技术、大型浅水湖泊及河网受损水生态修复及综合治理工程技术、流域水文水资源的演变规律及风险决策技术、流域水利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是太湖流域水利科研创新的主要需求。  相似文献   

7.
加强流域管理能力建设为太湖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叶建春 《中国水利》2006,(24):83-85
2006年,太湖流域管理局在水利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与人水和谐的理念,认真贯彻部党组治水新思路.紧紧围绕“十一五”太湖流域水利工作目标,积极探索建立流域管理新机制,努力提高流域防洪和水资源调控两个能力,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三个保障。  相似文献   

8.
面对日益严峻的水资源供需形势,如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水资源的基本需求,实现喀什噶尔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高效配置、可持续利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是当前流域水利管理的首要问题。本文概述了喀什噶尔河流域水利管理现状,分析了流域水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水利管理问题的建议,可为推进流域水利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程瀛 《中国水利》2012,(8):20-20
《太湖流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11年11月1日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流域综合性行政法规,标志着太湖流域管理进入了依法治水的新阶段.记者日前就《条例》在江苏省的贯彻实施情况采访了江苏省水利厅厅长吕振霖. 中国水利:作为我国第一部流域综合性行政法规,您认为《条例》的施行对加强太湖流域综合管理有何现实意义? 吕振霖:太湖流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条例》对进一步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建立有流域特色的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条例》建立了水资源管理与保护、防汛抗旱和水污染防治等各项制度,完善了保障机制和监督措施等,对于促进太湖流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防汛抗旱"两个转变"是水利部党组根据中央水利工作方针和新时期我国水利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的新要求提出的全新工作思路,是科学发展观、人与自然和谐、人水和谐理念的具体体现。近年来,太湖局全面实践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以"两个转变"为切入点,不断探索太湖洪水资源利用的有效途径,科学实施"引江济太",不断提高流域水资源调控能力,努力保障流域防洪安全和供水安全,为流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实现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