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伟 《软件》2024,(1):101-103+114
由于电子产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日益增强,传统测试方法无法满足现代电子产品的测试需求。因此,本文设计基于面向对象编程的电子产品自动化测试平台。在硬件方面,设计测试控制器和信号收发器,为测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在软件方面,基于面向对象编程设计测试用例,确定电子产品测试项,电子产品自动化测试流程实现测试结果输出,平台测试结果表明,该自动化测试平台测试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2.
建设电子产品的质量监督系统,能够有效提升电子产品的质量、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促进电子产品生产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和功能模块设计三方面论述了电子产品质量监督系统的设计理念,并阐述了电子产品质量监督系统部分功能模块的实现,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电子垃圾数量骤增,同时引发了废旧电子处理方面的问题。相比传统处理方式,实行利民的网络平台机制更加符合当前的社会生活方式。文章以废旧电子产品回收与交换为背景提出关于废旧电子产品网上信息平台的构想,设计网上信息交互平台的实用功能并规划网上信息平台的开发,从而实现废旧电子产品处理的便捷性、高效性。  相似文献   

4.
一种电子产品老化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电子产品的可靠性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以单片机MSP430为核心的基于RS485总线的PC测试数据处理端、上位机测试过程监控端和下位机产品工作流程测试端的三级电子产品老化测试系统,并对各级测控节点的软硬件设计及测试实现方法作了介绍.该系统可用于实现电子产品功能和性能的在线老化测试,自动检测出产品元器件故障和生产工艺造成的隐藏缺陷,为改进生产工艺和提高产品质量提供决策.目前该系统已应用于智能电子锁的老化测试中.  相似文献   

5.
以现代嵌入式电子产品中图像处理终端为研究对象,本文对图像即时编辑功能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基于嵌入式删开发平台,使用MiniGUI嵌入式图形界面开发系统,最终实现一个可完成图像浏览、更新、标注、以及利用二分聚类算法实现搜索功能的图形界面应用程序,实现了图像的即时处理,并提高了图像检索速度。  相似文献   

6.
以现代嵌入式电子产品中图像处理终端为研究对象,本文对图像即时编辑功能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基于嵌入式ARM开发平台,使用MiniGUI嵌入式图形界面开发系统,最终实现一个可完成图像浏览、更新、标注以及利用二分聚类算法实现搜索功能的图形界面应用程序,实现了图像的即时处理,并提高了图像检索速度。  相似文献   

7.
基于DSP和Android操作平台的处理系统是目前电子产品的应用热点。介绍了无创血糖检测仪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应用平台,详细阐述了DSP主控芯片的控制流程和Android平台的用户交互模块设计,通过RS232标准接口,实现了无创血糖检测仪系统各模块的串行通信。对16名志愿者进行血糖测试实验,样本测试相关系数为0.863,实验表明,该系统可以控制完成血糖检测和原始数据的存储,无创血糖测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仿真技术的电子产品设计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仿真技术是认识客观世界的第3种方法出发,讲述了仿真技术给电子产品设计带来的变革。以单片机应用产品纯水机控制板的设计为例,以PROTEUS仿真技术为设计平台,进行了电子产品设计实践。实践证明:基于仿真技术的电子产品设计变革使设计省时、省力、省钱、高效、高质。  相似文献   

9.
控制器的冗余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广泛用于控制领域、消费电子产品等行业。以实现冗余的关键技术为着手点,设计了一种基于Cortex-M3控制器的双机冗余系统。并说明了系统的组成、硬件设计原理以及软件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宝信.Net信息系统平台是宝信软件研发部自主开发的基于微软.Net技术的完整的信息系统平台,为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部署等过程提供了一套结合了大量已有项目的开发模式及最佳实践的工具、技术及方法。作者首先讨论了目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并给出基于信息系统平台实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理念,然后讨论了信息系统平台的设计思想及架构,最后结合宝信.Net信息系统平台说明如何快速实现一个典型企业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11.
OHCI作为USB主机控制器的国际标准之一,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采用8051内核的音频SOC是低成本电子产品的典型应用平台。二者相结合,可实现拥有USB主机功能的低成本消费类音频电子产品。OHCI主机控制器驱动的实现过程包括软件设计、测试和优化。其间参考Linux操作系统中USB主机端软件的设计思想,并考虑到消费类产品需要在产品功能和系统成本上的折衷,针对SOC的功能定义对软件进行优化,降低运行时的系统开销,减小RAM和ROM的用量,从而达到有效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基于ARM与Linux的嵌入式系统平台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S3C2410A处理器的特点及Linux的体系结构,构建了一个以S3C2410A处理器为核心的通用嵌入式系统平台,完成了Linux实时操作系统在S3C2410A上的移植。该平台的设计具有普遍性,适合一般的嵌入式系统设计,适用于开发便携式PDA、移动通信、路由器、工业控制系列电子产品。  相似文献   

13.
宝信.Net信息系统平台是宝信软件研发部自主开发的基于微软.Net技术的完整的信息系统平台,为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部署等过程提供了一套结合了大量已有项目的开发模式及最佳实践的工具、技术及方法。作者首先讨论了目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并给出基于信息系统平台实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理念,然后讨论了信息系统平台的设计思想及架构,最后结合宝信.Net信息系统平台说明如何快速实现一个典型企业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14.
该文讨论了用于电子产品设计全周期的智能化与并行化问题,并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体系结构,该结构引入了透明反馈概念,支持并行工程的概念,可作为并行化电子产品智能设计系统的基本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5.
Web-OA系统是一种基于Intranet的网络办公自动化系统,对大幅度提高团体工作效率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网络办公平台的特点及研究意义,讨论了网络办公平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最后对该系统进行了应用分析。开发平台采用.net技术,后台采用SQL Server数据库,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为中小企业办公、研发和管理提供了高效的现代化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16.
电子产品VM SMT中PCB版图的恢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电子产品虚拟制造(Virtual manufacturing,VM)系统的研发中,表面贴装(SMT)是不可缺少的一个功能,SMT的基础又是所设计电路的PCB版图。该文提出VMSMT贴装软件应是数据驱动式的仿真软件,并以CAD软件protel98为对象,研究了其PCB版图信息,设计了算法,可利用该格式数据库恢复所设计的PCB版图,该软件为下一步实现电子产品VM系统SMT模块解决了一个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假冒伪劣电子产品以及电子产品翻新再销售等问题,建立安全、可靠、透明的追溯系统需求强烈.目前,区块链在追溯系统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其自身技术存在数据爆炸新问题.对此,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和OID解析系统(OID resolution system,ORS)的电子产品追溯系统,设计链上和链下联合管理模型.链上利用区块链技术,记录电子产品的关键可追溯简要信息与详细数据的数字摘要;链下利用ORS管理大容量、详尽的可追溯数据.该管理模型解决了数据爆炸问题,实现了电子产品在供应链过程中所有信息防篡改,可追溯.通过实验测试以及与主流追溯系统对比验证了该系统的可靠性与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基于J2EE的Java语言学习平台的设计模型和实现方式。该系统基于J2EE平台,结合统一建模语言设计了客户端和服务端的关键功能模块;利用多线程技术及同步控制理论实现了更加准确的逻辑错误检测。结合面向对象的工程化设计思想和反射技术解决庞大的测试用例调度问题,提高了系统的扩展性和健壮性。系统实现的面向对象编程环境、逻辑功能检测等服务为Java语言学习者提供了更加完善的学习平台,弥补了现有的支撑平台无法进行功能检测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电子/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使电子产品的设计活动与计算机设计系统密不可分。这不仅仅是因为采用计算机设计系统能减轻劳动强度、降低成本,而是因为电子产品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复杂,而产品的市场寿命却越来越短,不采用计算机设计系统不仅不能满足对设计的精度和质量的要求,更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着的市场。 随着电子产品在功能增加、体积缩小、重量减轻、质量提高的同时,价格却一直呈下降趋势,市场更新也越来越快。实现这种进步的主要因素是生产技术和设计技术的发展。前者以微细加工技术为代表,包括元器件和集成电路的生产技术、印制电路制造技术及安装技术,都成功地把性能提高与可靠性有机地统一在一起。  相似文献   

20.
介绍基于日志分析平台的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针对复杂软件系统的监控点类型多样、监控点数量多、监控点易变化、监控数据量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日志分析平台ELK的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通过对日志分析平台ELK进行改造,把日志处理中的收集、存储、索引、搜索、分析方法引入到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中,解决了传统监控方法存在的问题,为监控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