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变工况模型是多机组发电厂负荷优化的基础,而影响联合循环实际工况的非线性因素众多。依据热力学模型准确建模有较大困难。本文采用近代人工神经网络对GE的9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建立变工况模型,分析模型可行性和讨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2.
燕鹏  梁双印 《节能》2019,(9):76-80
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冲击了电网的稳定性,也对火力发电机组的调峰调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虑到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具有热效率高、启停快、易于调峰等特性,使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进行调峰调频是理想的选择。介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工作方式和结构特性,比较不同的联合循环的优缺点,讨论联合循环机组在变工况运行时影响其效率的因素,并对某燃气热力电厂的不同运行工况进行了热力性质计算,对循环机组的变工况特性进行直观分析。分析得出,低负荷运行工况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热效率随着负荷下降而呈现加快升高趋势,经济性很低,不宜长期运行。  相似文献   

3.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具有较高的效率和环保特性,是发电领域的热点之一。联合循环的能耗特性会随环境条件和负荷条件变化而变化。考虑环境条件变化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机组变工况特性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分析研究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主要设备特性,采用差分进化法,结合某燃气-蒸汽联合循环6F发电机组的运行数据和设计数据对联合循环进行建模,挖掘出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中各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到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能耗随环境温度变化的规律,这对优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华东地区某200 MW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为例,建立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用分析数学模型,通过APROS仿真模型获得机组改变工况参数,分析了燃机负荷、环境温度及供热抽汽量对系统各部件及全厂用损失和用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燃烧室的用损失远大于其他部件,而凝结水泵的用损失则为最小;燃机负荷对联合循环用损失和用效率的影响较大,并随着燃机负荷的上升,燃烧室用效率明显增大,使得全厂用效率也有所提高。当环境温度上升,燃气透平的用损失也明显上升,但其所占全厂用损失的比例不高,其余部件的用损失均变化不大,因此,全厂用效率随着环境温度的上升稍有降低;燃气机组用效率的变化决定了全厂用效率的变化趋势,而联合循环机组热电联产可有效提高企业机组的运行经济性。  相似文献   

5.
杨素敏  刘景新  赵斌 《节能》2014,(2):15-18
基于梯级利用方法,提出了燃气-蒸汽-有机工质联合循环发电工艺,建立了理论耦合计算模型,并以北京太阳宫燃气热电有限公司350MW机组的设计和运行工况参数为基础,对研发的新工艺与太阳宫原工艺进行热经济性对比分析。计算表明:依据正能量系数,优选R141b工质的设计工况下,燃气-蒸汽-有机工质联合循环新工艺发电功率达800.1MW,发电效率达59.1%;运行工况下,新工艺发电功率达566.65MW,发电效率达54.51%,设计工况下分别比太阳宫原工艺提高了20.1MW和1.48%;运行工况下分别提高了15.45MW和1.45%。  相似文献   

6.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性能分析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工程热力学出发,建立了大容量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热力学理论模型。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运用线性小偏差法与机组运行数据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联合循环机组特性,并开发了通用型联合循环机组性能分析算法。以实际机组为例,计算了各参数变化对机组性能的影响系数,定量分析了机组性能与热力参数的依变关系,为联合循环机组出力和热效率的提高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机组变工况特性研究提供了详实的计算数据。  相似文献   

7.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变工况调节方案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力工程学报》2017,(8):663-672
针对现存PG9351FA燃气轮机对应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分析了3类调节方案下燃气轮机循环、蒸汽轮机循环和联合循环的变工况特性.结果表明:针对基准机组,采用IGV调节方案不利于燃气轮机循环高效运行,但有利于联合循环运行;调节方案对蒸汽轮机循环的影响大于燃气轮机循环,故联合循环效率最高的调节方案为尽量维持T4在透平出口极限温度运行,该方案对应联合循环效率在低负荷下比IGV T3-F方案对应联合循环效率提升2%以上;为了变工况运行最佳,应尽可能采用IGV调节方案并且在较高蒸汽轮机循环效率下运行.  相似文献   

8.
由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具有热效率高、污染排放小、启动速度快、调峰性能好等优点,成为替代燃煤电厂的首选方案,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普及,但由于核心技术资料少、运行经验不足,导致了机组运行效率低,增加了运行成本.本文主要以北京京西燃气热电有限公司的两套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为研究对象,分析供热季经济性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   

9.
针对燃气轮机排气温度对整体机组变工况运行的重要性,以某三压再热余热锅炉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为研究对象,将余热锅炉侧换热器分为单相换热器和蒸发换热器两类,并采用"效能-单元数"法编写换热模块,分析了燃气轮机排气温度对蒸汽系统热力参数的影响,结合"热经济分析"法探讨燃气轮机、余热锅炉及汽轮机效率的变化,进而得出机组效率和标准煤耗量随燃气轮机排气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模型在燃气轮机排气温度小扰动工况下有效可行,对进一步分析燃气扰动工况和机组优化运行有一定的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是利用燃气侧高温吸热和蒸汽侧低温放热来扩大循环平均吸放热温差,促进能源的梯级利用,以提高循环效率。简述了余热锅炉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工作原理,采用能量平衡分析联合循环机组的热效率及其影响因素,采用火用分析方法和具体算例分析联合循环机组各部位火用损失及大小。通过分析计算,寻求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能量利用的薄弱环节,并为联合循环的节能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