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孙杰  刘亮 《现代导航》2011,2(6):452-456
介绍了基于多源授时的广域网时间同步系统,系统建立多个授时服务节点,每个授时服务节点通过对多种授时源的融合和原子钟保证授时精度和系统可靠性,使用网络时间同步技术保证广域网的用户的授时精度.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可靠性高、授时精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当前主要基于卫星的电网时间同步方式,通过采用GPS卫星、北斗卫星、地面光网络授时、地面光网络频率源守时多种参考源结合的手段,配合时间同步网管和监控平台形成全网时间统一系统。  相似文献   

3.
针对工控领域对时间同步的要求,给出了以STM32和W5100为核心来搭建网络硬件平台,并在其上实现简单网络时间协议(SNTP),从而建立嵌入式授时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方法。该系统运行稳定,能够实现网络时间同步。  相似文献   

4.
5.
《无线电工程》2016,(1):53-56
针对众多领域的用户在组建时频网络时对高精度时间同步的需求,以从北斗卫星导航信号中解算的时间信息和授时秒脉冲为基准,基于B码编码原理,设计实现了一种高精度B码授时终端。通过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设计输出的直流B码具有优于100 ns的同步授时精度,交流B码具有微秒级的同步授时精度,能作为一个稳定的B码时间源,为用户提供高精度的B码授时服务。  相似文献   

6.
7.
分析了光缆网高精度授时技术的可行性,归纳了国内外发展现状,提出了光缆网高精度授时的网络架构及实现方案,探讨了其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针对光纤专线的时间同步需求,介绍了一种基于时钟驯服技术的亚纳秒级光纤时间传递方案,详细阐述了编码与解码、时间间隔测量、时钟驯服等关键技术的具体实现方法.搭建100 km光纤授时系统实验平台进行了性能测试,时间同步准确度为104 ps(均值),时间同步精度为124 ps(1δ),同步保持能力优于100 ns(3小时).结...  相似文献   

9.
10.
黄河 《现代导航》2010,1(2):21-25
介绍了无线通讯方式传递时间的手段和准确度。以 GPS 系统为例,论述了一种多站点精确时间同步方案,阐述了该方案中所运用 GPS 授时终端的设计原理。对时间同步准确度进行了分析,该方案的时间同步准确度优于 50ns。本文虽以 GPS 系统为例,但对于其他系统的类似运用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传输网定时同步和互联网时间同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输网的定时同步是电信网络的物理层需求,而互联网的时间同步则是通过应用层上网络时间协议(NTP)来实现,服务于互联网上的应用层需求。两者的网络结构、实现和功能均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12.
针对测试场对试验控制信息、时间信息和准频率信息要求较高的特点,设计了基于GPS授时的时间统一系统。在简要介绍时统设备组成的基础上,对影响系统的误差因素进行了分析,着重从调制解调方面讨论了B码终端误差,从系统同步和失步方面讨论了守时误差;提出了从增强B码解调器适应能力、时统守时精度、取样信号时刻精度三个方面减小时统误差的处理措施,指出系统设计中通过合理进行误差分配,控制显著误差,可实现系统的技术性能和经济性能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提出广域精确授时(WPT,Wide-area Precise Timing)的概念,明确了WPT的定义:一种基于GNSS载波相位观测量及状态空间域改正的高精度授时方法,该方法可溯源到UTC、GNSST等,可经济有效地提供广域范围优于1ns(STD)的授时服务。简要介绍了其技术理论和应用服务体系,阐述了部分关键技术,分析了WPT与PPP、AV技术的不同点,并介绍了部分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14.
冯彬 《电讯技术》2011,51(3):102-105
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系统(IMA)的时间同步设计是系统设计的一项重要內容.针对典型的IMA系统,提出了一种\"软件授时、硬件同步\"的时间同步方法,同步精度达到微秒级.该方法实现简单,可直接应用于工程化的IMA系统时间同步设计.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计算机时间同步误差测试方法精度低、不直观等问题,研究并完成了一种利用脉冲信号进行时间间隔测量实现计算机时间同步误差的测试方法。该方法可以通过程序控制计算机输出物理脉冲信号进行时间间隔测量。介绍了该测试方法的原理和实现方案,并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该测试方法的先进性。该方法已经在Windows2000、WindowsXP、Windows2003等操作系统中成功验证,测试结果直观、精度高,可以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航空信道的复杂性和对信号干扰较大的问题,利用L-DACS1反向链路随机接入帧结构的特点,研究了粗定时同步与精定时同步的算法,并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在Apex-CPCI-5610通信开发板上实现了这种算法,应用于实际的项目上.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精确得到定时同步的位置且系统工作稳定,能够满足L-DACS1系统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针对时间同步系统短波校时失败的现象,给出了一种数模结合实现的相关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模型。短波校时接收机采用超外差接收机方案,结合短波授时的特点,找到校时失败的原因。介绍了短波授时的信号格式,分析了模拟非相关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对接收机的影响——模拟的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容易使传输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发生畸变,并且对输入信号的响应时间慢。最后通过分析计算,建立了数模结合的相关自动增益控制电路模型。实验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此设计的短波校时接收机能解决信号格式及信道失真引起的短波校时的不同问题,对短波校时接收机的设计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防空情报处理、应用中,系统各单元必须采用统一的同步时间。北斗、GPS时间是以卫星信号为时钟源,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的优点,在需要进行时间同步的电子系统中被广泛应用为唯一的时间源,以实现系统各单元间的时间统一。以某型地空导弹系统中的时间同步设计为例,介绍了该系统的时间同步原理,论述了工程设计上的抗干扰措施,提出了一种秒脉冲时间轴开窗保护的设计方法,具有很好的设计参考价值。经实际应用证明,本设计稳定可靠,满足系统要求。  相似文献   

19.
CAN总线位定时与同步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佟为明  陈培友  高洪伟  钱英军   《电子器件》2007,30(4):1499-1502
在CAN规范中,位定时和同步机制是既重要又难于理解的环节之一,它不仅关系到对规范其它相关内容的理解,甚至对节点开发的成功与否产生直接的影响.文中介绍了位时间(周期)的组成与结构,总结并归纳了位定时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硬同步和重同步的定义,重点分析了硬同步和重同步的机理,并给出了它们相应的图解,形象而又清晰地表明了其本质;以独立CAN控制器为例,详细说明了在一般开发和工程实际中,位定时参数设置和计算的一般方法及步骤.  相似文献   

20.
OFDM系统中定时偏移的估计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T.M.Schmidl和D.C.Cox提出的解决正交频分多路复用(OFDM)系统定时同步的基础上,给出了两种改进算法。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AWGN)和存在符号间干扰(ISI)的两种信道中,分别对估值进行比较,这两种改进算法得到估值的方差要小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