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乙烯工业》2010,(1):22-22
根据美国《油气杂志》2009年12月21日发布的全球石油产量和油气储量年终统计,估算2009年全球石油产量同比下降3.2%,欧佩克石油产量更是下滑8.4%至14.75亿t,为近5年来产量最低点,但仍占据全球石油总产量的41.8%。  相似文献   

2.
目前,全球石油产量约8 500万桶/天,即超过300亿桶/年。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估计,到2030年,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将使全球产量提高到1.07亿桶/天。 从给出的一些统计值表明,表面活性剂研究者和生产商有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多数现有的油井只能采出30%的油气,化学驱是可用的、为数不多的二次和三次开采增加石油产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第二大沉积盆地,盆地内的石油及油气资源丰富,经过近几年的石油及油气的勘探开发,盆地的油气产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2009年,鄂尔多斯盆地大型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勘探开发被列为国家重大专项示范工程,长庆油田和延长石油油气作为盆地内的两大主要油气生产企业,石油及油气的产量曾创历史新高,一度使鄂尔多斯盆地成为我国第二大油气生产盆地及第一大天然气产区。这对于促进我国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和提高我国的油气产量,以及缓解国内油气资源供需矛盾和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2013年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巴西石油第一大进口国。近两年来,美国加大页岩油气开发导致巴西石油对美出口锐减60%。自2008年以来,美国页岩油气产量提高了50%,仅2013年,产量增加了100万桶/天。预计2014年,美国页岩油气产量将达到850万桶/天,2015年将达到930万桶/天。因此,美国减少了对中东地区进口石油的依赖,而中国则成为全球最大石油进口国。同时,巴西石油出口到美国的金额从2011年的87亿美元降至2013年的34亿美元。2013年,巴西石油出口总额减少约40%。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近10年来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储量分布、新增储量和产量状况以及近年来俄罗斯调整油气资源利用政策情况,分析了2010—2030年俄罗斯石油天然气产量长期规划、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长期规划主要任务以及俄罗斯向亚太地区出口石油天然气的长期规划。  相似文献   

6.
《中国化工》2009,(2):67-68
2009年全球油气领域勘探和生产支出预计下降12%至4000亿美元,从而逆转6年来全球油气投资不断增长的趋势,纽约巴克莱资本资源公司分析师表示。据分析,基于357家石油和天然气公司的半年调查结果,由于商品价格大幅下挫,现金流量限制以及信贷市场紧缩导致被调查公司预算削减。受访调查公司其2009年预算基于石油平均价格58美元/桶。巴克莱资本分析师报告指出,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全球及各地区的石油天然气资源、生产和消费现状及基本特点,预测了未来油气储量、产量和消费的发展趋势.指出世界油气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全球石油产量和消费量稳定增长,供略大于需,未来消费量增长将略快于产量增长速度,供应将趋紧;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增长更快,且供略大于需,未来产量增长速度将高于消费量增长速度,供仍略大于需.  相似文献   

8.
国内传真     
《中国化工》2014,(2):78-79
2013年我国油气产量再创新高 国土资源部近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2013年全国油气勘探开发情况。2013年,我国油气产量再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年石油产量2.1亿吨,  相似文献   

9.
《中国化工》2010,(4):77-77
美国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表示,预计2010年公司油气产量将增长2%~3%,这样的增速将一直持续到2013年。 埃克森美孚高级副总裁Andrew Swiger在纽约召开的公司年度会议上对分析师表示,全球范围内的大型项目将是推动公司产量增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乙烯工业》2010,(1):42-42
2009年国际油气市场呈现5大特点:一是世界石油需求继续下降,石油市场供需基本面宽松;二是世界勘探开发投资在连续经历10年增长后首次下降,部分大型项目被暂缓或取消;三是世界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双双下降,主要市场天然气价格大幅下跌;四是世界炼油能力大幅增长,总体过剩;五是由资源国主导的国际油气合作格局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煤化工》2013,(4):64-64
<正>2013年7月2日,BP在北京发布《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3版)》。《年鉴》显示,石油仍是全球主导性燃料,占全球能源消费的33.1%,但石油所占份额已连续13年出现下滑。2012年中国原油日消费量为1 022.1万桶,较2011年增长约47万桶。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和卡塔尔的石油产量已连续第二年创下历史新高。全球石油产量增长2.2%,即190万桶/d。  相似文献   

12.
国外要闻     
5月3日,国有俄罗斯石油公司成功收购尤科斯在西伯利亚的全部油气资产,超过鲁克石油成为俄最大的石油开采公司,预计2007年其石油产量将达1.133亿吨。  相似文献   

13.
1 我国石油蜡的生产及应用现状 我国石油蜡资源极其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在年产1.42亿t原油中,含蜡和高含蜡原油约占90%以上,这在全球是少见的。1992年全国石油蜡总产量达73.6万t,约占世界石油蜡产量的五分之一,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产蜡大国,但是,我国微晶蜡产量较少,1992年不足3000t,仅占全球产量的1%左右。 根据1990年的统计,在石蜡品种方面,58℃以下的中、低熔点的石蜡约占80%,60℃以上的高熔点石蜡仅占20%,全精炼石蜡偏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坚实动力,其需求的量越来越多。随着石油资源的不断枯竭,对油气勘探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不断的加大油气勘探的力度,努力的去找出更对的石油资源,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新疆地区作为以后石油资源的重要接替区,其石油资源的勘探和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在2000年以后,新疆油气勘探的重点开始瞄准了准噶尔盆地,随着准噶尔盆地油气资源勘探的不断突破,中石化在该油区的产量稳步增长。文章通过资料调研结合理论研究,分析了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的历程,并且为了能够更好的勘探开发准噶尔盆地的油气资源,提出加快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几点认识,为中石化在准噶尔盆地的稳产上产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石化报]3月27日,国土资源部举行《2012年我国石油天然气和主要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情况》新闻发布会,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司副司长许大纯表示,2012年全国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大幅增加,产量稳中有增,油气资源的保障能力稳步提升。石油勘探获新突破,2012年全国石油新增探明地质储量15.2亿吨,比上年增长13%,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  相似文献   

16.
《化学工程师》2009,23(8):35-35
中国已经为未来三年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制定了详尽的规划,2009年8月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为2009年至2011年的石油和天然气产量提出了明确目标:这3年原油的目标产量分别是1.92亿吨、1.96亿吨和1.98亿吨;这3年天然气的目标产量分别是860亿立方米、1050亿立方米和1200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17.
国内要闻     
《当代石油石化》2009,(3):47-48
2月3日,国家能源局在京召开首次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提出2009—2011年我国油气产量目标。原油产量分别达1.92亿吨、1.96亿吨和1.98亿吨。天然气产量分别为860亿立方米、1050亿立方米和1200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化工》2008,(9):74-74
据报道,中国第四大石油公司陕西延长石油公司和中联石油化工国际有限公司近日就非洲一块20亿桶产量的油田达成开发协议。4月10日,中联石化董事局主席许智明证实,双方在4月3日在西安市签署的投资合作勘探开发经营马达加斯加3113油田油气资源协议书。  相似文献   

19.
委内瑞拉是世界第一大石油资源国,其中大部分为超重油。石油产量自2006年来逐年下降,2013年降到262万桶/日,跌出世界十大产油国的行列。目前委内瑞拉超重油产量为60万桶/日,占其石油总产量的27%。就委内瑞拉国内石油行业环境看,其政治局势不稳,经济遭遇衰退,石油政策和法规对外开放度较低,地缘政治地位和关系相对较为稳固,但与美交恶,对其石油行业造成较大影响。石油产量预测分为高、低2个情景,低情景下石油产量2020年将达到290万桶/日,2014-2020年年均增长2%;高情景下石油产量2020年将达到420万桶/日,2014-2020年年均增长8.2%。  相似文献   

20.
能源转型与能源革命背景下全球油气行业正在经历系统深刻的变迁,从深层次影响到国家石油公司的发展。需求层面,发展中国家及油气资源国是支撑全球油气需求保持长期增长的重要力量,电动革命不会改变油气需求长期增长趋势;供应层面,受页岩油气革命及天然气时代来临影响,全球油气供应将更加多元化。石油公司是全球油气供需格局变迁的主要执行者,油气供需格局的变化与石油公司的业务布局第一时间形成关联。中国是油气生产和消费大国,国家石油公司在其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国际石油公司的发展战略调整对中国国家石油公司战略调整形成行业层面的借鉴。综合以上分析,立足当前国内油气发展现状,提出国家石油公司基于环境中长期变化的油气业务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