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油井分层测试中使用往复式智能开关器,因结垢造成卡活塞,使开关功能失效,导致分层测试、分层隔采作业无法正常进行。研制了旋转活塞控制式智能开关器,地层流体可通过空心旋转活塞流出,有效防止活塞及阀腔结垢。现场试验2井次,准确地获取了油井各层产能数据,为后期动态措施调整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抽油井分层产液剖面及分层压力同步测试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抽油井分层产液剖面及分层压力同步测试工艺 ,采用水力压差式开关封隔器、封隔器开关器及小直径电子压力计与其它通用工具组配成同步测试管柱 ,一次下井即可测得分层产液剖面及分层压力数据 ,节省作业时间和设备。文中详细介绍了该工艺的管柱结构、工艺原理、工艺过程及现场应用情况。适用于低产量、多油层、中深井、小套管抽油井 ,所测资料可为科学合理配水、油层压裂改造、堵水、调剖挖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国内油田油井找水常规方法因井下条件复杂,测试条件要求苛刻而很难取得良好的找水资料.开展了油井井下分层测控技术研究,该技术实现了分层开关的按时动作和温度压力数据的实时采集.一次下井即可完成全井高出水层位的判断,提高了油井生产时率,降低了找水测试作业等成本.可广泛应用于油井找堵水与分层压力测试工艺中,并具有判断层间干扰等功能,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4.
智能分层测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实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抽油井智能分层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通过对常规油井产液剖面测试技术和抽油井智能分层测试技术的评述,介绍了抽油井智能分层测试技术的优点及在孤东油田的应用情况.该技术测取资料齐全,节约作业时间,降低作业成本,避免了井筒干扰和压井液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冀东油田高压油井作业前放压时间长,不压井不放喷无法实现小修检泵,以及超深井、高温高压井探边测试困难等问题,研制了高压油井免带压作业检泵管柱及配套工具。该管柱由JDY455高温高压封隔器、坐封丢手工具及液控开关阀等组成,JDY455高温高压封隔器封堵油套环空,坐封丢手工具实现封隔器的坐封及丢手,液控开关阀调控产油通道开关状态。现场应用结果表明:高压油井免带压作业检泵管柱结构简单,用井下小修作业设备完成油井的带压作业,实现了不压井检泵和洗井。该工艺现场应用4口井,最大井斜达29.3°,最高井口压力达11.7 MPa,最大压力系数1.39,单井缩短占井周期4~6 d,工艺成功率100%。高压油井免带压作业检泵技术有效节约了作业费用,保护了油层,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针对长庆油田高气油比区块油井在作业起下管柱过程中出现的油气溢出井口问题,开展了高气油比油井防喷工艺技术研究,依据井下开关阀的原理对管柱进行优化设计。该管柱采用悬挂封隔器、旋板开关和单流密封插管等关键工具,检泵作业时旋板开关关闭,将地层油气封堵在封隔器下部,解决了起下管柱过程中油气溢出井口无法防喷的技术难题。经室内测试及现场应用,该管柱实现了起下钻过程中防止地层油气喷出地面的作用,达到检泵作业时防喷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胡占晖 《测井技术》2010,34(4):374-376
研制了一种通过作业施工预置式油井分层流体取样技术。使用井下取样器或井下开关器与封隔器、监测压力计组合的取样管柱,在油井正常生产状态下获取2~6个分层段流体样品,通过化验分析了解分层段产液的油水比例、矿化度、离子浓度、黏度、界面张力等信息。该技术还能提供分层段监测压力资料。现场应用表明,该技术可作为产出剖面测试技术的补充,了解某些高含水、有特殊需求的多层合采油井分层生产状况;对三元复合驱等驱油新技术现场试验进行跟踪评价;了解油井分层段生产状况,对驱油新技术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和验证。  相似文献   

8.
渤海油田常规分注工艺的分层验封与吸水指数测试,需钢丝电缆作业投捞配水器芯子并下入测试仪器,无法满足大斜度注水井分层验封与吸水指数测试的需求。研发的分层注水测试新技术每个注水分层对应一个井下集成配水器,配水器与配水器间、配水器与地面测调控制器间通过一根钢管电缆连接,监控软件实时监测配水器采集的数据,控制各配水器水嘴的开关状态,实现不进行钢丝电缆作业的井下分层验封和分层吸水指数测试。在井斜达68.3度的PL19-3 XX井细分6层注水现场应用,分层验封、分层吸水测试、分层吸水指数测试均取得良好效果。该技术实现了分层注水的动态监测,可为安全注水和油藏注采方案的调整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目前,油田大多数老区块和部分新开发区块的地层能量低,压井作业后压井液污染油层,油井恢复周期长,恢复后的油井产能大幅度降低,直接影响油井产量。为解决常规机械分层采油生产管柱不能保护油层的问题,设计了新型的油层保护器,配套安全接头,自验封封隔器,并对新研制的保护油层分层采油管柱优化配套。现场应用数据分析表明:管柱能够有效降低油井检泵作业后产能恢复的时间,同时能够在油井生产时关闭或开启任一油层,实现油井不动管柱换层开采。  相似文献   

10.
针对宝浪油田作业测压过程中对油层的二次污染比较严重 ,油井恢复产量时间长等问题 ,根据宝浪油田油井低渗透层 ,高井口套压的特点 ,探讨了适合本地区的液面恢复法测试的理论原理、解释方法等技术 ,并实际运用于现场测试 ,将现场测试结果与上作业下电子压力计测试结果进行对比 ,相对误差控制 5 %以内 ,其精度满足油田开发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实现一趟管柱对多个层位分别进行移位射孔、试油,或利用一趟管柱对同一层位进行二次射孔、试油,研究试验了一趟管柱分层射孔-试油联作技术。该技术的核心是在射孔管柱上加装泄压装置、两级减震装置,并将二级起爆装置的起爆方式由原来的常规投棒机械点火改变为投棒电起爆;同时,采用射孔管柱与APR全通径测试器串联并顺序下井的联作模式进行试油。将泄压装置和减震装置安装于射孔管柱,解决了射孔起爆时产生的高压和强烈震动对枪串二级起爆装置的冲击,电起爆的起爆形式使二次起爆更有保障。该联作技术在3口试验井进行了试验应用,施工均一次性成功,射孔发射率100%,试油结果与测井解释结果相符,油层投产顺利。现场试验表明,该技术简化了下井工具和井口装置,操作简便,可使井下作业及射孔成本降低27%;提高了分层测试的准确性,缩短了试油周期,试油成功率提高37%。   相似文献   

12.
油井的综合测试施工作业安全在石油产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钢丝绳在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石油测井车井上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是一种能在线实时测量钢丝绳的拉力并进行状态分析的测量装置,它是在测井过程中测量测井仪器在油井中运动的速度、深度以及对下井电缆的张力进行监测和控制的一种系统。该系统的完成,不仅可以实现对石油开采等各种设备工况的实时监测,还可为现场作业提供准确的分析数据;它创新地将LabVIEW虚拟软件系统、面向对象技术和数据采集系统等先进技术应用到该系统中去,对整个系统的程序块进行设计、优化及完善,打破了国内传统单一编程的缺陷。该系统具有极强的可扩展性,可被广泛应用于其他任何相关测试系统中去。  相似文献   

13.
针对分层注水井测调一体化技术存在的水嘴漂移、测调累计误差较大和小夹层注水井难以定位等问题,在室内试验及数值分析的基础上,对可调配水器和一体化测调仪器进行了结构优化,研制了防自转可调配水器、双流量计一体化测调仪和电磁精确计深装置,形成了测调一体化新技术。室内试验表明,测试流量大于20.0 m3/d、井斜角大于30°时,改进后的带有支撑机构的双流量计一体化测调仪计量稳定,误差基本控制在2.5%以内。该技术在胜利油田6口分层注水井进行了现场应用,测调成功率100%,层段合格率达到90.1%,单井测调时间平均缩短25%以上。研究认为,测调一体化新技术不仅提高了胜利油田注水开发效果,也可以满足其他水驱开发油田精细分层注水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常规放射性同位素吸水剖面测井工艺无法满足多层管柱配注井吸水剖面测试要求的问题,通过优选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和防弥散剂,优化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注入参数等措施,提高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测试精度。研发了同位素示踪剂井口释放装置,其利用不同注水层段间的注水压差在井口采油树即可释放同位素示踪剂,操作简单可靠。该技术解决了多层管柱配注井的测井难题,为多层管柱配注井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针对注水井带压作业过程中,配水器水嘴密封难度大等问题,研制了一套能够与带压作业机协同使用的高性能配水器外密封装置。对装置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主要技术参数进行研究,并根据配水器上注水嘴位置的不同,分别设计了结构相近的外密封装置,以提高密封装置的通用性。阐述了装置中的单向自锁式防窜卡瓦组件结构原理,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升防窜卡瓦的夹持性能,从而避免配水器离开带压作业机防喷腔后,因管内压力过大,造成外密封装置窜飞事故的发生,为注水井实现全程带压作业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现场应用表明,该装置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推广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6.
针对浸没燃烧天然气加热装置换热器换热设计计算时,由于水浴流动及传热的复杂性给设计工作带来的问题,结合国内首例装置实际运行情况,对装置的水浴传热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并计算验证了根据加热装置运行的实测数据,使用经典传热公式反算出的管外水浴最大流速。模拟结果直观反映了水箱内部水浴流动及烟气与水浴间的换热过程。结果表明:①装置换热区域结构布置合理,气泡破碎效果较好,增大了高温烟气与水浴的接触面积,进而强化了气液间传热;②在换热过程中,气液两相流是以一个相对恒定的温度冲刷换热器的,换热稳定;③在换热器管壁处,烟气几乎不参与换热;④模拟计算的水浴流速最大相对误差为8.33%,为后续浸没燃烧天然气加热装置的研发和设计提供了一种可参考的计算水浴流速的数值模拟思路。   相似文献   

17.
旧抽油杆修复生产线中的探伤自动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石成刚  刘松 《石油机械》1996,24(11):26-29
旧抽油杆在修复生产线中的涡流探伤自动检测系统由抽油杆传输装置、杆径识别系统、控制系统、探头开合装置、标识记录系统等组成。探头开合装置通过一个齿条同时带动4个探头同步动作,使探头的开合易于实现。利用抽油杆杆头和杆体直径的差异,识别抽油杆的状态,从而控制开合装置的实时自动开合。现场调试表明,系统运行可靠,探头开合平稳,能够满足探伤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分注井测试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油田分层注水的分层管柱,研究开发了适应偏心注水管柱直接测试分层压力的小 型存储压力计及相应的配套测试仪器和工具,测试结果可信度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电磁验封技术是检验分层注水封隔器密封的重要方法之一,现场使用中由于井况复杂、验封资料分析方法不准确等影响了电磁验封技术的可靠性。对电磁验封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分析了仪器密封不严、流量小、地层不吸水等5种原因对验封结果的影响,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术改进,提高了电磁验封技术应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