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SiO2/Ag-Al2O3双柱固相萃取技术将费-托合成油中间馏分分离为饱和烃、烯烃、芳烃、氧化物等组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MS/FID)和气相色谱-场电离-飞行时间质谱(GC-FI TOF MS)表征各组分的类型和碳数分布。结果表明:低温费-托合成油中间馏分以正构烷烃、正构α-烯烃、正构醇为主,分别为41.0%,30.3%,8.8%,其他化合物基本为异构化合物;高温费-托合成油中间馏分组成复杂,正构化合物含量减少,异构化合物含量明显增加,其饱和烃中存在环烷烃,烯烃中出现双烯烃、三烯烃或环烯烃,芳烃以单环芳烃为主。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费-托(F-T)合成蜡中烃类组成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通过附带的反吹附件吹扫出高碳数物质,实现F-T合成蜡直接色谱进样,详细分析蜡中低于400 ℃馏分中的正构烷烃、烯烃及正构醇含量。实验优化了色谱柱类型、柱箱温度、反吹压力、反吹时间等色谱参数,所建分析方法已应用于高、低温F-T合成蜡的不同类型烃类的组成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低温F-T合成蜡,高温F-T合成蜡中含有更多的α-烯烃、正构烷烃和正构醇;此外,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高温F-T合成蜡中异构烃含量增加,α-烯烃、正构烷烃和正构醇含量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3.
多维气相色谱法测定汽油族组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波 《石化技术》2003,10(4):46-51
介绍了南化学工作站控制的Reformulyzer专用多维气相色谱分析系统。利用该系统,根据试样性质和分析要求选择相应的分析模式,对汽油中的正构烷烃、异构链烷烃,正构烯烃、异构烯烃、环烷烃、不饱和环烯烃、芳烃组分和含氧化合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利用多维气相色谱法定性和定量分析轻质烃芳构化反应产物中烷烃、烯烃、芳香烃等组分.根据产物中典型组分确定了最佳测试条件,按照待测组分选择了3根性质不同的毛细管色谱柱(PE-1,PEG-20M,PLOT柱)进行分离,找准了六通阀的切换时间,利用一种扩展的气相色谱归一化定量分析方法,使多维气相色谱分析得到的多张色谱图能应用归一定量法计算.该方法一次进样,无需制冷剂,得到三维色谱信息,完成全组分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在调研了应用于测定复杂气体组分的6个阀柱模块及其等价关系的基础上,概括归纳了常用的7个以阀柱模块为基础的测定炼厂气特定组分的分析通道和18种测定炼厂气组分的多维气相色谱系统,并按色谱柱数量将其分为4柱、5柱、6柱及7柱系统,讨论了其优缺点及互变规律。调研发现,阀柱模块中两个六通阀可同一个十通阀互换,多维气相色谱系统创建的一般过程为:设计阀柱模块——搭配分析通道——组建色谱系统,多维气相色谱系统完成相同的分析任务仅与柱的数量有关,同阀的数量无直接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6.
用体积比3:7的20g/LNaOH溶液/乙醇液多次萃取酸值0.06mgKOH/g的大庆原油,分离出酸性活性组分,将该组分在色谱柱上用不同溶剂洗脱,得到极性不同的5个级分,其中正已烷级分(6.4%)为烷烃,苯级分(4.7%)为芳烃和稠环烃,丙酮级分(3.5%)和乙酸/乙醇(体积比1:19)级分(8.5%)只含少量脂肪酸,在乙酸乙酯级分(64.0%)中,用气相色谱-质谱方法鉴定出17种正构脂肪酸(C9-C32)和13种异构脂肪酸(C9-C19)并测定了在级分中的含量,测定了原油,萃余油,用正庚烷配制的乙酸乙酯级分模拟油(模拟油1)和C10-C30混合正构烷烃标样模拟油(模拟油2)与不同浓度的的NaOH溶液之间的动态界面张力,模拟油1的界面张力低于模拟油2的界面张力,据此认为异构脂肪酸比正构脂肪酸具有较好的界面活性。  相似文献   

7.
在200~300℃、液时空速1~40h-1、压力3MPa以及氢/油体积比300的条件下,采用Ni-W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对低温费-托合成低温冷凝物(L-LC)加氢精制的集总动力学进行研究。将L-LC加氢精制反应体系划分为5个集总,构建了反应网络和动力学模型。依据实验数据计算动力学参数,得到其中正构烯烃加氢生成正构烷烃、正构烯烃异构化、异构烯烃加氢生成异构烷烃和异构烷烃生成正构烷烃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77.247、9.570、58.692、35.150kJ/mol。实验数据与该模型计算结果吻合,检验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利用模型讨论了烷烃异构化反应的平衡组成、中间产物的动力学规律和各集总组分反应速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催化裂化汽油馏分中烯烃的加氢饱和反应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型试验装置上考察了催化裂化汽油馏分(FCCN)加氢精制过程中烯烃加氢饱和反应规律。FCCN加氢脱硫与烯烃饱和反应均随反应温度升高而加快,但烯烃饱和率随反应温度升高变化幅度相对更大;对于不同结构的烯烃,相同反应条件下二烯烃饱和率最高,其次是正构烯烃和异构烯烃,环烯烃饱和率最低;反应温度变化对环烯烃的影响相对较显著;异构烯烃的饱和反应对氢分压变化敏感程度低于正构烯烃和环烯烃;随体积空速变化,正构烯烃与异构烯烃饱和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氢油体积比对烯烃饱和反应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作为生产芳烃和烯烃产品的重要原料,石脑油馏分的综合利用是优化炼化一体化加工方案的重中之重。通过分析石脑油的族组成及轻、重石脑油的组成变化对芳烃和烯烃生产的影响,优化石脑油的加工方案,为进一步提高石脑油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提供思路。用关键组分来控制分离精度,代替传统的馏程控制,将石脑油进行烷烃正构、异构分离,特别是将轻石脑油进行烷烃正构、异构分离,正构轻石脑油送至乙烯装置作原料对乙烯及总烯烃收率的提高更为有利。调整重整装置的进料组成,提高芳烃收率,实现增产芳烃产品的目的。上述措施对优化炼化一体化原油加工方案、提高石脑油资源综合利用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0.
汽油的化学组成与理化性质的定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GC/MS分析了37个汽油调和组分和成品油的烃族化学组成,将其分为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异构烯烃、正构烯烃、环状烯烃、双烯烃,测定了辛烷值、馏程、胶质、酸度、色度、诱导期、碘值、密度、饱和蒸汽压等理化性质,考察了我国各种烃类物质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烃类物质与汽油理化性质的相关性;采用逐步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理化性质与烃类组成关系的回归模型。F检验结果表明,回归模型显著,可为汽油生产工艺的选取、配方优化及产品质量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C_4烯烃叠合-醚化产物的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一种利用HP-6890N气相色谱仪分析C4烯烃叠合-醚化产物的方法。结果表明,采用液体六通进样阀直接液体进样,3根毛细管色谱柱分离,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的在线色谱分析法,能够有效地分离C4烯烃叠合-醚化的复杂产物,测定结果能满足定性、定量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人工燃气组份的色谱分析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用改进的色谱分析法,分析人工燃气全组份。用一台色谱仪,一个TCD检测器,一个FID检测器,两根填充柱及一根毛细管柱,以氩气为载气,采用标准样品对照法进行定性分析,峰面积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利用本法可在一次进样时很好地分离检测并计算出19种组份的体积分数,缩短分析时间。该法操作简便、稳定、可靠、精确度高、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3.
烷基酚异构体及碳数分布的L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在Lichrosorb5 RP8和Nova-Pak C18色谱柱上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以邻位取代为主的烷基酚进行了分离分析,并分别对分离后的各组分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进行了确认。结果表明,在Lichrosorb5 RP8色谱柱上,烷基酚样品完全按照取代基链长进行分离,而在Nova-PakC18色谱柱上,烷基酚样品不但按取代基链长进行分离,而且不同位置取代的异构体也进一步得到了分离。  相似文献   

14.
采用柱层断分离方法,以经过处理的硅胶为吸附剂,依次用正已烷,甲苯,乙酸乙酯,甲醇为洗脱剂对内陆和海底两个不同产地的页岩油分别预分离为4个馏分。使用不同极性交联毛细管色谱柱,将各馏分分别进行色谱分离,并且用GC-MS进行了组分定性。根据各馏分的收率,结合馏分中各组分色谱峰面积归一法进行了组分的定量。在内陆页岩油中共测得质量分数大于0.2%的组分269个,其中各种烃类化合物约占79%(烷烃,烯烃和环烷烃共为52%),其它为各种含硫,氮和氧的化合物。在海底页岩油中共测得质量分数大于0.02%的组分284个,其中各种烃类化合物约占60%(烷烃,烯烃和环烷烃共为29%),还含有大量的含氧化合物(约占29%,主要为各种烷基酚),其它为含硫,含氮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气相色谱法测定仲丁醇的纯度及杂质含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继文  王川 《石油化工》2006,35(6):587-590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仪和不同类型的色谱柱对工业仲丁醇产品进行了分离和定性分析,确定了仲丁醇产品中的杂质种类,为建立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确立了目标组分。在筛选色谱柱和优化色谱条件的基础上,选用R tx-200(0.32mm×60m×0.50μm)毛细管色谱柱测定工业仲丁醇产品的纯度和杂质含量,实验结果表明,目标组分分离效果良好。根据测定的相对质量校正因子,以校正面积归一化法对不同含量的标准试样进行定量,各组分重复测定5次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回收率在99.1%~101.3%之间,表明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良好。该方法为仲丁醇生产企业提供了一种快速、可靠的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从管柱在横向振动过程中的能量方程出发,导出了Winkler弹性地基上的管柱受液体流动作用时横向振动一微分方程。利用分离变量法和Galerkin法,对该微分方程求解,得到了体系的特征值方程式(由于体系受有流体压力和液体流动时Coriolis惯性力的影响,其计算要比一般Winkler弹性地甘梁的计算复杂的多)。作为算例,求出了体系最初两阶固有频率的近似解。  相似文献   

17.
云南先锋褐煤液化轻质油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双球计量管法将云南先锋褐煤液化轻质油(简称褐煤液化轻质油)萃取分离为酸性组分、碱性组分和中性组分;用经典柱色谱法对中性组分进行族组成分离,分离为饱和烃、芳烃和极性化合物3种组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酸性组分、碱性组分和芳烃的组成。实验结果表明,褐煤液化轻质油中酸性组分、碱性组分和中性组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3.46%,0.68%,75.86%;酸性组分主要为苯酚及其烷基衍生物,其中苯酚、甲酚和二甲酚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6 11%,33.55%,14.44%;碱性组分以烷基吡啶为主,三甲基吡啶的质量分数为23.41%;中性组分以芳烃为主,芳烃中单环芳烃最多,双环芳烃其次,质量分数分别为37.91%,28.69%。  相似文献   

18.
C_1—C_4色谱分析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轻质烃及裂解气中 C_1—C_4组份的色谱分析,过去用两台色谱仪、两根色谱柱:一为6201载体涂25%丁二酸二乙酯;一为 Al_2O_ 3载体涂2%阿匹松 L,存在空气和甲烷,乙烷和乙烯,正丁烷和异丁烷、乙炔分不开的缺点。经改进,采用一根 Al_2O_3载体涂渍鲨烷的串联柱,一台色谱仪,可将 C_1—C_4的13个组份完全分开。该柱稳定性好,寿命长。  相似文献   

19.
早期由于色谱柱及分析仪器比较落后以及分离、检测手段的局限,油田气的组分分析操作烦琐、费力、费时且易产生误差。为此,介绍了油田气组分检测的一种新方法--填充柱和毛细管混合色谱柱的多维色谱系统。该方法在Agilent 6890气相色谱仪上配有TCD与FID双检测器、2个电子阀、3根填充柱及1根毛细管柱。在分析油田气时,样品首先被予柱分离为轻质和重质两部分:轻质部分包括乙烷、甲烷和空气,继续在填充柱中进行分离,并在TCD检测器上得到检测;而重质部分的丙烷及更重质烃类组分则被反冲到毛细管柱进行分离,并在FID上得到检测。该方法的突出特点是只注射一次样品,就能实现油田气中轻烃类、非烃类和重质烃类的分离和检测。该方法具有准确度高、精度高、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叙述了用Carbowax-20M TPA柱分离甲醇及其杂质组分,用热导池检测器测得各组分的信号。运用外标法计算,能准确快速地检测出样品中各种组分含量,且相对偏差小于5%。此法适用性强,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