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8 毫秒
1.
索尼的MP3自从惨败给苹果的iPod后,一直想抢回失地,无奈iPod实在凶猛,索尼始终无法在MP3领域中和苹果比肩。不过索尼如果就此认输的话就不是索尼了,去年底推出了WalkmanNW-S700F(图1~图6)系列数字音乐播放器,主打的亮点,一是克服MP3的疑难杂症——降噪,二是音质,另外,兼备清晰重低音、彩色OEL显示  相似文献   

2.
MP3     
《数码》2007,(11):208-208
国际大牌厂商推出的新品已经在中国陆续上市,其中不但有令人心动的苹果新iPod,还有另类时尚的“米老鼠”。此次上市的新品在外形,功能以及价格等不同方面,多角度地对中国MP3厂商的主流地位提出了挑战,从700元以下到1400元,大牌新品的价格覆盖了大部分中高端MP3市场.对时尚人群有极强的吸引力。三星YP-T10、索尼NWD—B100系列、iriver Mplayer、iPod nano3已经陆续上市,我们可以看到三星、索尼、iriver、苹果等国际品牌已经把重量级新品以最快的速度带到中国。  相似文献   

3.
《新潮电子》2004,(12):105-105
索尼随身听,曾经让国内无数音乐发烧友为之狂热.其随身听专利的代名词——Walkman发展到后来也成了整个随身听的代名词。时至今日,在无数MP3厂商和苹果iPod的围攻下,似乎开始逐渐淡出人们的话题之间。虽然之前发布的Hi-MD掀起了一阵波澜不过也是雷声大雨点小.  相似文献   

4.
曾几何时.索尼Walkman的大名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以Walkman命名的一系列磁带、CD、MD便携式播放器曾是全世界年轻人出门时享受音乐的第一选择。“随身听”这个名词在中国也是家喻户晓。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傲慢的索尼长期拒绝MP3格式.错过机会.导致在髓身听市场被迅速蹿红的苹果iPod拉下了马。目前.iPod在全球数字音乐播放器市场的份额超过70%。虽然索尼近几年也推出了一系列数字音乐播放机。平且在功能、工业设计等方面依然出色,但无奈iPod已形成一种文化。昔日辉煌无比的Walkman只能和其它品牌纠缠在一起.争夺iPod剩下的市场。  相似文献   

5.
在随身听领域。对于索尼来说,苹果是最大的竞争对手,不过索尼和其他许多外设厂商一样,一直在为苹果iPod/Phone设计和制造外设。近日,索尼就发布了三款iPod/iPhone使用的基座音响,型号分别为ICF—CD3iPSIL、XDR—S10HDiP和SRS—GU10iP。  相似文献   

6.
晓燕 《数码》2006,(8):84-85
曾几何时,索尼在便携式音乐设备市场上一直占据统治地位。风靡一时的“随身听Walkman”累计销量达到2.5亿台,便是最好的证明。但是在MP3播放器的推广上,索尼却落后于人。当2004年5月索尼推出硬盘式媒体播放器VAIO Pocket时,苹果的iPod早已销售了80.7万台。来自iPod的冲击,让索尼对多媒体影音业务狠下功夫。PSP以及Walkman音乐手机系列的推出,足以表明索尼要收复失去江山的决心。自2005年初索尼爱立信(以下简称索爱)推出第一款Walkman音乐手机W800c以来,新产品层出不究。到目前为止,仅一年半的时间,便推出了W550c、W600c、W810c、W950c、W300c,当下市场上颇受大家关注的主打机型是810c。  相似文献   

7.
在国内MP3随身听市场上,我们不难发现与苹果iPod、三星等知名品牌MP3随身听外观相差无几的仿制产品。仿制品推出的速度相当惊人,往往是新款名牌MP3随身听热销没几天,外形极为相似的克隆产品便会迅速出炉,抢占市场。价格方面,仿制品与这些名牌MP3有着相当大的差价,以苹果最新推出的超薄MP3——iPod nano为例,是便宜的nano(1GB)也要1500元,而外形相似的仿制品居然只有399元。[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新潮电子》2007,(3):30-31
无论个性是安静或开朗,没什么会比自己钟爱的歌更接近每个人的性灵,平常的日子里或失落时,也没有什么能比音乐的陪伴更能带来欢快。难怪从磁带、CD机到MD、MP3,随身听一直是每个时代人们的共爱。依靠出类拔萃的设计和线上音乐商店创意,后起者苹果(Apple)以一己之力打造了iPod这棵摇钱树,将昔日王侯如索尼(Sony)和iriver者以至整个韩日系MP3逼进尴尬境地。在高端因为缺乏后续服务跟进被iPod打败的他们,在中低端面对白热的价格竞争同样难以立足。韩日系MP3如何从困境中突破,从iriver新推出的S7中我们可以看出些端倪。[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新潮电子》2006,(10M):126-126
沉寂多时,几乎改变了整个MP3随身听设计理念的苹果(Apple)又携其iPod系列06款新品出现在了我们面前。此次发布的产品囊括了iPod nano、iPod(Video)、iPod shuffle三线,但笔者认为改变最大、最值得一提还是这只06款iPod shuffle。不仅是因为它背负着世界最小数字音乐随身听的名分,而且它对MP3随身听的含义更进一步的诠释。  相似文献   

10.
夏天 《数码》2004,(2):61-61
什么是号召力,什么是魅力?苹果的iPod最能说明问题。美国苹果电脑于当地时间1月6日推出小型便携式音乐播放机iPod mini。并在MacWorld2004上展出了iPod mini。在网络上曾经一度传言苹果将会发布一款价格在100美元以下的闪存型MP3播放器的,现在传言终于被眼前的事实印证了,苹果用他的iPod再一次征服了全球的音乐爱好者。  相似文献   

11.
十一羽 《新潮电子》2006,(7):178-179
长久以来,iPod都是我们关注的一个话题,很多人对它的感情已经近乎于一种信仰。iPod已经成为MP3播放器的一个标准,每当人们谈及一款MP3播放器时,脑海里的第一个念头往往是:它和iPod比有什么不同呢?自2001年10月上市以来,苹果(Apple)公司已经累计售出4200万部iPod。以设计见长的苹果将原本冰冷的硬件变得有声有色,iPod、iPod mini、iPod shuffle和iPod nano等每一代产品都成为业内潮流的引导者。这还不算,在与音乐、电影、游戏等元素结合后,iPod衍生出许多值得珍藏的限量版产品。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它们中哪些是你最值得拥有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李扬 《数码》2007,(2):20-25
2007年的苹果令人充满遐想。苹果今年是否会发布iPod MP4和iPhone早已在坊间传得沸沸扬扬,好事的苹果Fans们让各种Phcne的假想图充满了互联网络,因此,今年的Macworld也就更加令人期待。  相似文献   

13.
《现代电视技术》2004,(2):152-152
苹果电脑于2004年1月6日在一年一度的Macworld上发布了最新的便携式MP3播放器——迷你iPod,苹果又一次用他的iPod征服了全世界的音乐爱好者。  相似文献   

14.
近段时间人们谈论最多的数码话题焦点之一,相信非苹果公司推出的卡片式MP3—ipod nano莫属。选择iPod是因为它代表着“时尚”、“潮流”,带它出门会使你多一点自豪感。尤其是最新推出的iPod nano随身听增加了黑色版机壳.那种魅力简直没法挡。不过,其实在黑色版的iPod nano未面世之前,市场上已经有不少MP3大玩黑色诱惑(如创新ZENNEEON、索尼NW—HD5),而且功能与外形同样有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15.
《新潮电子》2005,(21):123-123
苹果iPod nano,一个让世人惊叹的小东西,如此小巧轻薄,却依然是一款功能强大的MP3随身听。  相似文献   

16.
10年前,PC、随身听,这两个时尚的宠儿,各自忙着自己的腾飞,谁也没想到与对方会有什么瓜葛。10年后,时过境迁,均已失宠。因为小巧玲珑的 MP3出现了。近日,iPod 赋予了乔布斯和他的苹果电脑公司新的生命。iPod 就是苹果的便携式音乐播放器 MP3。在2003年的第4财季,iPod 为苹果公司创造1.21亿美元收入,而同期苹果公司的消费型笔记本电脑 iBook 的销售额也仅为1.54亿美元。据苹果估计,一年内 iPod 带来的收入将超越 iBook。于是,iPod 似乎成了苹果的“救命稻草”。在苹果大获成功之后,HP 开始意识到:行业停滞不前的原因在于计算机厂  相似文献   

17.
《数码》2005,(11):104-104
在国内硬盘MP3市场上,苹果的iPod系列占据了太多人的心,而一直在与之对抗的创新ZEN系列也从来没有放松过对产品的研发和设计。在苹果的iPod成为高端视频MP3产品的典范之后,创新也推出了自己的便携视听产品。不过这款命名为ZEN Vision的产品与iPod完全处于两个层面上,这款标准的PMP产品在尚未发布之前就已聚集了无数人气,而当这款顶级机型真正摆在我们眼前的时候,科技带来的时尚魅力还是让我们深感震撼。  相似文献   

18.
李扬 《数码》2004,(9):28-29
盛夏的北京,炎热而又充满激情。苹果的iPod mini MP3随身听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很多人对苹果公司的iPod mini都是期待已久,自从2004年4月苹果公司在美国发布了这款可爱的小精灵后,就盼望着它能在中国上市。可是由于美国市场的供不应求,苹果公司推迟了iPod mini在全球的发布时间。等待是漫长的,但是人们对iPod mini的  相似文献   

19.
还记得几年前.索尼曾有的辉煌被苹果iPod践踏。正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如今,苹果霸道的模式为索尼创造了绝佳的反攻机会。  相似文献   

20.
全方位视听     
吴诗源 《数码》2006,(2):66-67
网络播放器市场之三足鼎立 难道每一个市场在稳定下来之后都会形戒三足鼎立之势吗?这也许是个巧合,但是索尼、松下和爱华三大品牌占领中国传统随身听市场这么多年来,已经给了人们这样的潜在引导,而现在正如火如荼的MP3市场中虽然品牌林立、厂商众多,但从目前看来已经逐渐凸显强者,除传统音频播放器王者索尼和靠着iPod打遍天下的苹果之外,创新已经成为又一个能有机会站在业界顶尖位置的品牌。虽然我们也对inver和三星等品牌充满期待,但至少目前看来,三足鼎立的态势是少不了创新这方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