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泛光照明是一种既节电又能较好地体现建筑物的立体感和建筑形象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将会有更多的高楼大厦相继建成,泛光照明也将被更多的人接受和欣赏.但由于各种原因,如幕墙和泛光照明未进行设计、施工衔接,或设计节点深度不够,施工中的两专业相互影响,造成幕墙局部漏水,使泛光照明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进而影响到最后的视觉效果.通过介绍泛光照明及幕墙等相关专业的设计、施工配合,优化节点设计,从而保证泛光照明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2.
陈洁 《安徽建筑》2001,8(6):88-88
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的形象、城市的亮化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建筑物的泛光照明也因此得到广泛应用。1.泛光照明简介建筑物的泛光照明是一项建筑艺术与现代照明技术相互协调统一的建筑艺术照明,它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立面风格,通过给建筑物表面恰当光的分布,来突出建筑物的特征,体现建筑物装饰立面的丰富内涵和艺术效果。2.泛光照明光源及灯具光源的种类很多,可供泛光照明用的光源及技术特性见表1利用以上光源的各类泛光照明器,按其光束角大小分为窄、中、宽三种。在选用中,窄光束照明器一般用于投射距离远…  相似文献   

3.
结合佛山电力大厦、芳村花园泛光照明实例,介绍室外投、泛光照明中灯具的种类及不同场所、应用环境选用灯具的准则、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上海南京东路步行街建筑小品泛光照明设计,阐述建筑小品泛光照明设计时光源及灯具的选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泛光照明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这主要是因为高塔(大于20米)照明被更广泛地应用。目前使用泛光照明的主要场所有:·大空间·机场·建筑物和纪念碑·公园和花园一、大空间许多大空间,如:立交桥、港口、停车场、建筑工地等,都是用的高塔泛光照明。照明塔的应用主要显示了它的经济性,并大  相似文献   

6.
洪定清 《建筑电气》2004,23(Z1):137-139
对商业建筑的照明,包括泛光照明、光源及灯具的选择、节能与环保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论述泛光照明的概念、目的和照度标准,介绍泛光照明所使用的光源和灯具,提出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泛光照明的特点,介绍了住宅小区泛光照明的设计和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9.
正7月22日,飞利浦宣布在中国推出高性价比的Tempo LED泛光照明解决方案,这款产品由飞利浦团队花费近一年的时间潜心开发,完全针对投光或泛光照明应用领域的需求而打造,可完美替换传统室外投光或泛光照明灯具。Tempo LED采用创新无玻璃防积灰简洁模组化设计,不仅能够满足建筑立面、工厂照明、室外非专业体育场地照明和停车场照明等不同区域的细部照明需求,更针对广告牌打造优化配光  相似文献   

10.
陈威 《福建建筑》2006,(1):162-164
通过对泛光照明的原理、泛光照度的指标、灯具的特点、光源的性能等的研究,论述在城市夜景如何更好地应用泛光照明。  相似文献   

11.
夜幕下的建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电泛光在建筑和城市设计中的应用开始于19世纪末,并在20世纪30年代初达到了高峰。在其发展早期,对建筑夜景照明多方面的积极探索是与剧场舞台照明设计互相联系的,而这两个领域中的工作共同将建筑泛光光照明推向一种前所未有的艺术形式的高度,建筑泛光照明在美国得到广泛开发,与此同时,欧洲也在研究这一技术并且把它运用到其城市景观当中,大西洋两岸的人们所做出的努力为建筑设计提供了崭新的领域,近些年来这一都市艺术形式在全世界范围的复兴又将鼓舞建筑和城市设计者用给人以希望的方式探求城市意象的创造。  相似文献   

12.
回奇峰 《建筑电气》2014,(12):41-44
以北京绿地中心“中国锦”及正大集团总部大厦暨世界华商中心大厦为例,介绍超高层建筑电气系统设计概况,对110 k V变配电站、供配电系统、柴油发电机选择、泛光照明、失电联锁保护方式等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着重介绍了夜间照明中利用颜色变化来体现建筑立面泛光照明的层次感,颜色的退晕推移处理手法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好方法。由建筑物表达的颜色相协调原则选择了投射光源后,可根据物体色的色品坐标计算方法,算出经过外墙表面反射后三刺激值大小和色品坐标。在本文中考虑了外墙表面各点处投射光和反射光情况差别产生的影响,建议了一个逐步逼近的计算方法:可先算出楼身上部和下部垂直线上两点处色品坐标,再调整投光灯位置的灯具,直至更换光源等,尽量使垂直线方向上各点处色品坐标落在上述上下两点色品坐标;色度学连线上或附近,从而实现颜色的退晕推移效果。  相似文献   

14.
人类认识、欣赏、塑造夜景观之美的历史由来己久。城市夜景观(又称谓泛光建筑照明、亮化工程)是日景观的由实到虚的转换,也就是由建筑个体、群体、可视图像的写实美而转换成电泛光塑造虚幻图像的光幻美,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认知体验的新境界。也是建筑规划设计艺术的二度创作。它借用电泛光照明的五光十彩在夜幕中书写、塑造一个梦幻美妙的审美夜光世界。夜景观设计应是城市人文历史底蕴与现实社会经济生活语境的精彩写照,并且从深度去构筑具有文化地理特点与城市独有个性的夜景观,突出成为是浓缩人文历史绽放的彩虹。同时应根据夜景观设计泛光建筑的背景本体的功能、体量、环境和可能构筑的光域场所,因地制宜的选择夜景观的表现形式与艺术处理手法。  相似文献   

15.
方华  彭荣斌 《华中建筑》2011,29(7):75-77
该文结合宁波北仑区图书馆设计,讨论了适宜于阅读的立方体空间建构。创作的意向取自阅读的"立方体"——书籍的立方体、光线的立方体、状态的立方体、情绪的立方体,试图以虚实结合的建筑表皮构建充满丰富空间和表情内涵的立方体单元;在城市干道和城市河道所围合的基地内,七个立方单元体在找到适合自己位置的基础上彼此关联、互动互生。  相似文献   

16.
高温后石灰岩的物理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焦作石灰岩在常温及经历100℃~800℃不同温度作用后的物理力学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详细分析了加温后石灰岩的表观形态、体积、质量、密度和纵横波波速以及单轴下石灰岩的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和弹性模量等的变化情况,并对石灰岩高温劣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温使石灰岩的表观形态发生改变:在400℃以内,温度对石灰岩的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不大;200℃以下石灰岩的体积略微减少,超过200℃后石灰岩的体积明显增大,石灰岩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步减少;随温度的升高,石灰岩的纵、横波波速大都呈现下降;高温后石灰岩的波速比变化呈无规律性;高温后石灰岩的动弹性模量随温度上升而下降。经历的温度超过400℃后石灰岩的峰值应力和弹性模量均有不同幅度的降低,而800℃内石灰岩的峰值应变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明显。温度引起的热应力作用、矿物组分和微结构变化导致石灰岩物理力学性质发生改变与高温劣化。  相似文献   

17.
设计了聚合物水泥加固砂浆下垂性试验方法,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并制定了下垂度指标。结果表明,稠度不宜作为聚合物水泥加固砂浆的施工性能评价指标,采用高200mm、宽100mm、厚20mm的浆体进行下垂度测试能较好反应聚合物水泥加固砂浆的施工性能,下垂度指标宜小于4.5mm,且不产生剥离脱落现象。下垂度主要受浆体与混凝土底板的粘结强度和浆体自身的重力影响,浆体高度和厚度是重要的影响参数,浆体高度越大、厚度越大,浆体下垂度越大,浆体宽度对下垂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7,(13):42-44
项目教学法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经过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并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思潮。项目教学法应用于《机械制图》教学中,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相对于内容抽象、乏味,传统的讲授教学法来说,项目教学法以学生、项目、实践操作为中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体现了“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钢筋高强再生混凝土梁长期荷载下的变形性能,进行了6根足尺梁试件变形性能试验研究。梁截面尺寸为200mm×300mm,长3300mm,净跨3000mm;各梁配筋相同,纵筋配筋率1.13%,体积配箍率0.54%,纵筋净保护层厚度20mm;混凝土为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细骨料为天然砂,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分别为0%、33%、66%、100%,再生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55~C60;针对两种不同持荷水平,进行了长期荷载试验。试验中得到了荷载、梁挠度、温度、湿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分析了不同持荷水平、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梁的挠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拟合得到了挠度-时间关系曲线及其表达式。研究表明:低持荷水平下(加载弯矩与屈服弯矩比值为0.29)高强再生混凝土梁徐变挠度比天然骨料混凝土梁的略大,挠度增大系数比高持荷水平下(加载弯矩与屈服弯矩比值为0.46、0.47)的梁挠度增大系数略大;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梁长期荷载下挠度增大系数可按普通混凝土梁挠度增大系数的1.1倍采用;曲线拟合及分段线性拟合得到挠度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水泥销售发运实例流程的分析,提出其改进方案。改进后的流程增加了发货计划、进厂秩序管理、袋装提货车辆二次过磅、发货单双重约束等核心环节,提高了水泥销售发运流程的管控严密性及资源控制能力,维护了企业与客户的利益,解决了企业的管理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