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本文描述了使用纯锌置换沉淀法使氨络合硫化物浸出液净化的工艺过程。要提高电解锌的质量,必须对浸出液进行净化,以除去浸出液中的杂质。置换沉淀的研究是在锌制旋转圆盘中进行的。对各种参数进行了研究,例如圆盘旋转速度以及铜离子对镉、钴、镍等的置换沉淀的影响。结果表明,铜的存在明显地改善了钴和镍的置换沉淀状  相似文献   

2.
文章叙述了研究低温对铜置换指标及置换渣沉淀影响的必要性。文章分析了科温拉德斯克矿山表外矿石堆浸溶液在不同温度制度和不同液相酸度下进行铜置换沉淀的研究结果。研究发现,在低气温季节进行铜置换沉淀应使用酸度较高的原始溶液。指出,在溶液  相似文献   

3.
李懋  曾娟  李立 《矿冶工程》2023,(2):125-129
针对某铜矿开采过程中井下产生的含铜酸性废水,开展了铁屑置换回收铜-碱性尾矿溢流水中和-混凝沉淀联合处理新工艺研究,考察了铁屑投加量、置换反应时间、搅拌转速等因素对铜置换率的影响,并进行了碱性尾矿溢流水中和酸性废水配比条件实验、中和污泥毒性浸出实验及置换过程的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新工艺可获得铜品位35.6%、铜回收率92.7%的海绵铜,酸性废水处理后达标排放,其处理药剂成本为0.95元/t,且无危险废物产生,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4.
旋转圆盘法研究锌片置换除钴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锌离子、搅拌速度、溶液pH以及温度等对锌片置换除钴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锌离子对锌粉净化除钴影响较大,当辙酸钴溶液中不含锌离子时,锌粉置换除钴较易进行;相反,当硫酸钴溶液中含锌离子时,锌粉置换除钴较难进行,充酸锌溶液温度低于75℃时,锌片置换除钴的速率较低;随溶液pH值的降低,除钴效率升高,但如果溶液pH值太低锌粉耗量太大,导致生产成本境加,故在工业生产中,溶液pH值应保持在3.8~4.5之  相似文献   

5.
针对湿法炼锌净化工艺存在效率低、锌粉单耗高、成本高的问题,以锌粉为置换剂,采用分步除铜镉工艺去除湿法炼锌中性浸出液中的铜和镉。在除铜工序,研究了锌粉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搅拌强度等工艺参数对除铜的影响。在深度除镉工序,研究了除镉剂用量、除镉时间、除镉温度及搅拌强度等因素对除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中性浸出液经一段除铜镉后,溶液中铜含量小于0.01mg/L、镉含量21.38mg/L,达到了一段除铜镉的技术控制指标,并且显著减少了一段净化的锌粉消耗量,以10万t/a湿法炼锌系统为例,年可节约成本约1 980万元。  相似文献   

6.
针对新疆某铜锌矿选矿废水开展了水处理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选矿废水经40g/t凝聚剂PAC、2g/t絮凝剂CH2710及250g/t沉淀剂硫化钠混凝沉淀后,作为浮选回水进行浮选闭路全流程试验,铜、锌精矿品位及回收率较选矿废水未处理直接回用都有所提高,与利用新鲜水时的选矿指标相近。生产实践也表明,选矿废水处理后回用未对铜、锌精矿品位及回收率产生不利影响,而有利于锌精矿回收率的提高及铜精矿中锌含量的降低,同时还能节约部分浮选药剂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7.
刘佐良 《矿冶》2020,29(4):84-87
以锌粉与久置的铜镉渣为原料,利用铜渣除氯原理去除电锌工艺系统中的氯,研究工艺参数对氯脱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硫酸铜溶液和锌粉置换生成的新制活性铜粉进行电锌工艺中铜渣除氯,氯的脱除率达77%~81%,温度影响不大。采用久置铜镉渣洗液提供铜离子,用锌粉置换铜离子生成的活性铜粉进行铜渣除氯时,氯的脱除率随n(Cu)T/n(Cl~-)比值的增大而升高。当n(Cu)T/n(Cl~-)比值从4增加到12时,氯的脱除率从72.66%提高至87.98%。对于久置的铜镉渣制备的铜渣,其中的铜已失去和铜离子、Cl~-反应生成氯化亚铜的活性,因此通过调节温度、pH值、n(Cu)T/n(Cl~-)比值均不能有效地脱除溶液中的Cl~-。  相似文献   

8.
选取龙岩市五个具有代表性的煤矿废水为样本,对矿井废水中的铁、锰、铜、锌、铅、镉几种重金属成分及其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煤矿废水主要含有铁、锰、锌三种重金属。因此,在煤矿废水监控、废水污染防治和周边土壤污染调查、治理时,应以铁、锰、锌三种重金属为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9.
采用Lix 984N对含杂质锌、砷、铁、锑的硫酸铜溶液进行了铜萃取分离和锌回收研究,解决了含多种杂质的硫酸铜溶液传统沉淀法存在的净化分离困难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铜萃取分离采用3级萃取、1级洗涤和2级反萃,可得到锌、砷、铁、锑含量均低于2 mg/L的符合电积要求的硫酸铜溶液。萃余液采用Ca CO3预中和除去大部分砷、铁、锑,再用Na2CO3沉锌,得到含锌大于40%的高锌渣。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湿法炼锌过程铜回收工艺长、铜回收率低的难题,采用M5640直接从湿法炼锌还原浸出液中萃取分离回收铜,缩短铜回收流程,提高铜回收率。研究了混合时间、溶液pH值、萃取剂浓度、萃取级数等因素对铜萃取率的影响,以及反萃时间、相比等因素对载铜有机相中铜反萃率的影响。结果表明M5640对硫酸锌溶液中的铜离子具有很好的选择性萃取性能,在M5640浓度为15%、溶液pH值为2.0、相比(O/A)为1∶2、萃取时间为5 min的条件下,经过4级逆流萃取,铜萃取率为95.2%,锌萃取率仅为0.5%,铜锌分离系数为4 080。有机相经洗涤后,锌、铁等杂质离子被脱除,载铜有机相采用模拟铜电积废液反萃,经过2级逆流反萃,铜反萃率为97.1%。采用萃取-洗涤-反萃技术从湿法炼锌浸出液中回收铜,铜的总回收率为92.4%。  相似文献   

11.
非洲某锌铜矿含3.91%锌、0.86%铜,因此铜锌分离是回收铜的关键。该项目生产中大量使用焦亚硫酸钠(SMBS)作为抑制剂,造成尾矿酸性废水问题。因此,本试验以此矿为试验对象,使用631取代原项目生产中的捕收剂TLQ2,得到的精矿铜品位为1.77%、锌品位为9.03%、铜回收率为88.75%、锌回收率为59.33%,具有最佳的选择性,其最佳用量为40 g/t;使用GX4311取代SMBS作为抑制剂,得到精矿铜品位为8.86%、锌品位为9.19%、铜回收率为83.85%、锌回收率为9.76%,且矿浆pH也从4.44提高到了6.17,各项指标均优于SMBS,其最佳用量为1000 g/t。闭路试验结果表明使用631和GX4311得到的铜精矿铜品位为22.46%,铜回收率为62.03%,锌品位为2.76%,锌回收率为0.87%,各项指标均优于使用TLQ2和SMBS。本试验在保证浮选指标的前提下,实现了铜和锌的高效分离,提升了尾矿废水的pH,不仅确保关键设备的使用年限,也有望缓解酸性废水对矿区生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选—冶联合工艺强化钨矿综合回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采用选—冶联合工艺从钨矿伴生多金属硫化矿中综合回收钼、铋、铜、锌、银、铅和钨的试验研究成果。简述了低浓度三氯化铁溶液浸出一铁屑置换的化学选矿工艺和处理硫化矿的选—冶—选联合流程的特点,从所获的试验指标分析,以选—冶联合工艺代替全浮工艺,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铋、银、铜等金属的回收率,还多回收了铅和钨,可以取得较显著的技术经济较果。还着重论述了主要工艺因素对铋、银、铜、锌和钼等金属回收的影响。最后肯定了化学选矿在强化钨矿伴生铋、银回收和扩大综合回收范围中的作用,并提出和讨论了用低浓度三氯化铁溶液浸出含铜、锌较高的硫化矿出现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对于氰化物溶液中的金的回收,在工业上最普遍应用的工艺是锌粉沉淀法。用锌粉进行沉淀能将金和银之类的贵金属置换出来,并使溶解的锌、铁、镍和铜残留在溶液中。早期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氰化物溶液中铜离子浓度的增加,溶解金的能方逐渐下降。在工业生产中,这个问题是通过在每一循环中抽出大约1/4贫液的办法加以解决的。抽掉一部份贫液的方法不仅会增加作业费用(因为使一  相似文献   

14.
东乡铜矿废水综合治理过程中抓了清污分流,流槽置换、酸性废水选硫、酸碱废水中和等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铀矿冶》1992,(2)
在铂族金属的提取工艺中,用锌、铁、铝置换沉淀是从溶液中分离钯最广泛应用的方法之一。本文目的是对盐酸溶液中用铝置换沉淀  相似文献   

16.
邢鹏  王成彦  杨卜  杨永强  李强  张永禄 《矿冶》2015,24(4):32-34
采用洗氯—硫酸熟化水浸—置换铜—中和除铁镁—浓缩结晶硫酸锌工艺从冶炼厂锌烟尘回收有价金属锌、铜,全流程锌、铜的回收率分别达97.1%、96.8%。  相似文献   

17.
铋基体分离及纯铋中杂质成分的ICP-MS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新宇  周春山 《矿冶》2002,11(1):77-79
研究了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纯铋中铜、锌、铅、铁、银的条件 ,所得优化分离条件为 :717型阴离子交换树脂柱 ,样品溶液为 2mol/LHCl溶液 ;三段淋洗液依次为 2mol/LHCl溶液、0 2mol/LHBr+0 2 5mol/LHNO3的混合酸溶液及 3mol/LHNO3溶液。经ICP -MS测定证明 ,95 %以上的铋得到分离 ,95 %以上的铜、锌、铅、铁、银可以分离测定 ,有效地降低了ICP -MS测定纯铋中铜、锌、铅、铁、银时铋基体的干扰  相似文献   

18.
冶锌废渣中铜锌镉的湿法回收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法炼锌废渣中含有铜、锌、镉等多种有价金属,且含泥量很大,采用常规浮选比较难以分离,采用湿法浸出是目前的有效办法。通过大量条件试验,采用铁粉置换铜,锌粉置换镉,除去铁、铝、锰等杂质,最终得到了高品位的有价产品,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含铜含铁酸性废水是常见的铜矿山废水,针对废水性质提出了铁粉置换-生物氧化-氧化液生产聚铁的工艺路线,同时实现了废水治理和有价金属回收的目的。铁粉置换铜去除率能达到99.8%以上;置换后液在接种比10%、温度40℃、pH=1.6、转速180rpm条件下,能够在7.17d条件下完成氧化,氧化速度为6.97g?L-1?d-1;氧化后液控制pH1.0-1.3并蒸至粘稠,加热烘干脱水得到固相聚合硫酸铁,品质达到聚铁国家Ⅱ类标准。  相似文献   

20.
通过单泡浮选、锌溶出量测定、铜吸附量测定以及XPS检测,研究了低碱环境下氯化铵强化铜离子活化闪锌矿浮选的机理。单泡浮选结果表明,低碱下氯化铵能够强化闪锌矿的铜活化浮选。锌溶出量测定结果显示,氯化铵能够促进闪锌矿表面的锌离子溶出;铜吸附量测定表明,加入氯化铵后闪锌矿表面的铜吸附量和吸附速率均显著提高;XPS分析结果显示,随着体系中氯化铵加入量增加,处理后的闪锌矿表面铜硫化物含量升高,氢氧化物含量降低。提出氯化铵强化闪锌矿铜活化机理为:铜氨配离子对铜离子的储存和释放可以维持溶液中较高的铜离子浓度,从而促进铜锌离子的交换活化;溶液中的氨分子能够促进闪锌矿表面氢氧化锌的溶解,进而促进氢氧化铜吸附和转化为铜硫化物活化过程的进行;锌氨配合反应能够促进闪锌矿表面铜锌离子的交换过程,增加表面铜吸附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