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皮革化工》2005,22(4):36-36
作为世界头号的鞋类产品生产消费大国,我国鞋革行业在世界上占有举足轻主的地位,特别是最近几年,中国制鞋行业的迅速发展更是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目前,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皮革产品的总负责官员FERENG SGHMEL.PH.D先生来到中国。对我国制鞋行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并于7月7日参观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并与该院的有关领导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相似文献   

2.
汤春 《北京皮革》2007,(10):26-27
近年来,随着中国皮革和制鞋行业的持续发展,设备制造行业也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国内皮革和制鞋机械行业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已经超过200家,设备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技术能力总体上仅次于意大利,居世界第二位。进入21世纪以来,在皮革产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上海皮革加工机械行业迅速崛起,在对进口产品实行替代的同时,制革制鞋机器的出口量逐步扩大,  相似文献   

3.
庾晋  白杉 《西部皮革》2003,25(5):36-37
一、中国皮革业基本现状 根据中国皮革工业协会提供的最新数字:目前我国制鞋总产量近60亿双,占世界总产量的53%,这个比例还有望升到55%。而且鞋类是我国出口创汇前三位的产品,总产量中30%至40%出口,2001年我国主要皮革产品总值达到124亿美元,成为全球皮革业贸易量最大的国家,而皮革产品出口占全国轻工产品出口的五分之一。 随着世界生产及贸易格局的变化,到20世纪末,世界皮革生产和贸易中心开始向亚洲转移。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已经成为世界上皮革生产和皮革贸易最有潜力的地区之一。据介绍,目前中国皮革行业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已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皮革、鞋类加工中心和销售中心,原皮资源、加工能力、鞋类产量及消费总量均居世界第一;制革、制鞋加工机械以及原辅材料进口总量均居世界首位;中国的皮革商品和鞋类出口总额同样位居世界第一位.而作为我国“有所为”的行业,在皮革与制鞋业目前却尚无国际知名品牌.如何争创名牌已成为我国皮革和制鞋企业极为关心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2005年,在环保治污和清洁生产工艺方面有着成功合作经验的河南鞋城皮革集团、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再次牵手。3月26日,在友好、愉快和热烈的气氛中,河南鞋城皮革集团董事长崔明杰、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院长杨承杰分别代表两家单位签订了合作合同,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河南鞋城皮革研究所宣告成立。  相似文献   

6.
张文 《北京皮革》2006,(10):24-25
中国已成为世界皮革业的加工和销售中心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不仅成为世界制革生产大国,同时也已成为制鞋、皮革服装、包袋、皮件、皮具生产基地,其产量在世界名列榜首。中国每年生产鞋类五十多亿双,其中皮鞋二十多亿双,每年加工皮衣七千多万件。因此,中国每年的皮革需求量为世界之最,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皮革年需求量目前已经达到4.5亿平方米,其中从国外进口各类皮革1.6亿平方米,约23.9亿美元,以补充国内成品革供应在质和量上的严重不足。随着中国经济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和加入WTO后进口关税的降低,中国皮革的需求和进出口量在今后若干年内,必定有更大幅度的增加和提高。中国作为世界皮革加工中心和销售中心的地位仍将持续若干年,据世界皮革专家和市场权威预测,中国皮革行业的大好发展时期将起码持续到本世纪中叶。  相似文献   

7.
张华 《北京皮革》2007,(12):51-51
由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中国皮革工业信息中心主办,中国皮革杂志社承办的2007中国皮革业发展论坛暨段镇基皮革和制鞋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于2007年11月30日~12月1日在北京召开。这是论坛组委会继成功举办2005、2006两届中国皮革业发展论坛后,根据2007年中国皮革业的现状以及国际皮革业发展的态势倾心打造的又一年度盛典。  相似文献   

8.
李佳 《西部皮革》2006,28(1):39-39
近年来,四川鞋业发展迅速,全省制鞋工业搞集约、创品牌、拓市场,品牌意识大大增强。在全行业坚持不懈的努力下,该省实施品牌战略工作初见成效,树立了西部鞋业的良好形象。目前,作为我国五大制鞋基地之一的成都武侯区已经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皮革协会批准获得“中国女鞋之都”殊荣。  相似文献   

9.
江忠 《西部皮革》2006,28(8):53-53
101皮革在线是由中国皮革企业大全编辑部和北京京宇诚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组建,地址在北京。中国皮革企业大全编辑部是以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的退休高工陈应元牵头。  相似文献   

10.
2016年11月3日,由中国皮革协会,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国家皮革和制鞋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联合主办,中国皮革协会制革专业委员会.《中国皮革》杂志社承办的20I6中国皮革业发展论坛暨中国皮革协会制革专业委员会年会在浙江江山举行。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皮革》2018,(1):I0003-I0007
段镇基皮革和制鞋科学技术奖是以表彰和奖励在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开发、科技成果应用与推广和实现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优秀成果和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为对象而开展的奖励活动,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国科奖字[2005]61号),由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皮革和制鞋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设立并承办的全国唯一经国家授权的皮革和制鞋行业的最高科技奖项。  相似文献   

12.
6月10日上午,"2012中国制鞋产业转移与转型高层论坛"在安徽省宿州市拉开帷幕。此次论坛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皮革协会、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安徽省经信委、宿州市人民政府承办,全国制鞋工业信息中心和国家鞋类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协办。论坛以"转移与转型,机遇与挑战"为主题,旨在深入研讨制鞋产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推进中国制鞋产业转移与转型升级,探索、创新制鞋产业发展理念和路径,加快宿州中国现代制鞋产业城建设步伐,打造全国制鞋产业转移与转型的样板,促进制鞋产  相似文献   

13.
杨承杰 《西部皮革》2007,29(8):54-55
我代表中国皮革和制鞋研究院、中国皮革工业信息中心对四川省皮革行业协会2007理事年会的隆重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皮革》杂志社利用遍及全国及海外的信息网络,已经成为中国皮革和制鞋业界能为国内外皮革和制鞋工商企业在信息、咨询、广告、技术、人才、培训、购销等方面,提供全方  相似文献   

15.
吕欣  吕绪庸 《西部皮革》2003,25(4):42-45
(续前篇) 第四介段科研机构中国皮革工业研究所(现名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1959年迄今).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皮革、鞋类加工中心和销售中心,原皮资源、加工能力、鞋类产量及其消费总量均居世界第一。制革、制鞋加工机械以及原辅材料进口总量均居世界首位。中国的皮革商品和鞋类出口总额同样位居世界第一。据海关数据统计,200年出口总额达232亿美元,居我国轻工出口产品的首位。美国从中国进口的鞋类已占其进口鞋类总量的75%左右,达到美国鞋类消费总量的50%以上。我国鞋类出口量已超出50亿双,占世界鞋类贸易额的60%以上,产品行销6大洲204个国家(地区)。说明中国的皮革和制鞋工业已经成为向全球供应商品的出口创汇产业。应该…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皮革》杂志社利用遍及全国及海外的信息网络,已经成为中国皮革和制鞋业界能为国内外皮革和制鞋工商企业在信息、咨询、广告、技术、人才、培训、购销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信息机构。日前旗下推出的《中国皮革》官方微信平台为行业内人士提供行业资讯,  相似文献   

18.
江忠 《西部皮革》2006,28(12):19
101皮革在线是由中国皮革企业大全编辑部和北京京宇诚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组建,地址在北京。中国皮革企业大全编辑部是以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的退休高工陈应元牵头,以编辑、出版皮革专业图书为主业的群体。近年先后编辑、出版了《中国皮革企业大全》、《进口皮革化料汇编》、《国产皮革化料汇编》等工具类图书,在皮革行业具有一定的市场。北京京宇诚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是在北京注册的网络数据公司,他们的主业是为企、事业单位进行软件的开发和应用。这个101皮革在线的起点比较高,除他们已经具有的皮革行业数据优势.可以提供给皮革企业外,他们立足北京,还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那就是利用他们在中央部委工作过的有利条件获得信息资源,有利于网络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9.
王永昌 《北京皮革》2004,(10):57-57
世界皮革业界的分析人士指出,温州作为世界主要的制鞋工业地区.近年来大幅度增加皮革进口,这对于促进国际皮革贸易繁荣至关重要。据统计.2004年1月~6月,温州地区的皮革进口量达45.515吨,进口值为7,200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53.22%和61.8%。亚太皮革展公司认为.鉴于像温州这样的关键市场对皮革的需求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皮革》杂志社利用遍及全国及海外的信息网络,已经成为中国皮革和制鞋业界能为国内外皮革和制鞋工商企业在信息、咨询、广告、技术、人才、培训、购销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信息机构。日是前旗下推出的《中国皮革》官方微信平台为行业内人士提供行业资讯,数据分析,深度报道,打造您的每期行业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