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针对重载铁路运行安全监测的迫切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激光传感器的重载铁路在途安全状态监测技术.在给出了光纤激光传感器基本原理与在途安全状态监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指出了其中需要重点解决的关键技术,并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案.主要包括:高性能光纤激光振动传感器技术,高精度波长解调技术以及危险状态模式识别技术等.最后,给出了该监测技术的系统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2.
基于VOIP技术的铁路调度通信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铁路调度通信的介绍和现有通信系统问题的分析为基础,引入了下一代通信(NGN)的核心技术VOIP技术。通过分析VOIP技术特点,论证了基于VOIP技术构建铁路调度通信系统的可行性。从全路组网、调度电话业务、调度业务、组呼、强拆等方面,对基于VOIP技术的铁路调度系统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通信技术的研究,针对不同通信技术的应用方式,对各通信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的比较。通过精确的分析,验证了用电信息采集组网方案的可行性,为国家电网用电信息采集组网方案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GSM-R(GSM-Railway)属于专用移动通信的一种,专用于铁路的日常运营管理,是非常有效的调度指挥通信工具。是基于分组数据的通信方式。文章分析了GSM-R技术、系统组成及功能特点及在我国铁路通信中的应用,最后对GSM-R技术的发展前景做以展望。  相似文献   

5.
智能变电站状态监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旭 《中国科技博览》2012,(15):298-298
结合智能变电站技术的发展要求,研究了适合智能变电站的状态监测技术。首先.分析了传统状态监测技术的缺陷。其次,研究了智能变电站状态监测系统的技术需求。随后,提出了基于IEC61850的智能变电站状态监测系统框架。最后,给出了本文的结论和未来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以分析电能计量信息采集中的通讯技术应用为重点进行阐述,以当下电力企业通讯技术应用现状为主要依据,从通信技术在电能计量信息采集中的实际应用、电能计量信息采集系统的改进方向这两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提升电能计量信息采集中的通讯技术应用效率,加强电能计量信息采集工作质量,为推动我国电力行业平稳有序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铁路通信网是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的有力工具。GSM-R(GSMforRailways)系统是专门为铁路通信设计的综合专用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技术适应铁路运输特点,符合通信信号一体化技术发展的需要,是有效的调度指挥通信工具。本文介绍了铁路GSM-R系统的结构,分析研究了GSM-R业务在我国铁路应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调频广播技术和中短波广播监测技术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在实际的广播传输过程中,调频广播技术和中短波广播监测技术的应用范围十分广阔,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两种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介绍了调频广播技术和中短波广播监测技术的特点,探讨了如何采用中短波广播监测技术对广播信号进行监测,最后讨论了调频广播技术和中短波广播监测技术的设备选择规范和参数选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城市路灯的自动、实时监控,为路灯管理提供可视化的智能操作平台,提出基于物联网的路灯监测和控制方案。根据这一方案,基于物联网城市技术,应用GIS技术设计和实现了一种新的路灯可视化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大功率电子镇流器实现信息采集和控制功能,利用ZigBee和GPRS技术构建短距离通信与长距离通信相结合的物联通信网络解决数据传输的问题,引入百度地图API实现照明终端可视化布局和监控,采取C/S和B/S混合架构模式降低同时接收、解析、存储和查询数据的负担和提高运作效率。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某市政工程,其可行性和有效性已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电阻探针腐蚀监测系统和监测原理,综述了当前国内外电阻探针腐蚀监测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有关电阻探针腐蚀监测系统在电阻探针、监测数据处理和监测数据传输方向的研究现状,总结了电阻探针腐蚀监测技术在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土壤环境3种不同环境下应用的研究进展,最后对电阻探针腐蚀监测技术进行了展望,以为电阻探针腐蚀监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灌区信息采集处理系统采用嵌入式技术和CPRA通信技术,采集各闸站的水情等参数,实现信息的自动化管理,更好地为水资源调度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本文针对灌区系统建设中的水雨情监测系统设计进行了论述,主要对灌区数据信息采集处理上位机软件方面进行了阐述。使用VC++6.0及SQLServer2000等编程工具,开发灌区信息采集处理系统的上位机软件。  相似文献   

12.
梁新 《中国科技博览》2012,(22):169-169
随着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网络的兴起和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力通信监测系统中得到广泛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电力通信网的管理水平。本文对通信监测技术在电力通信网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随着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线监测仪表近年来在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线监测系统是以分析监测仪器为核心,运用现代传感技术、自动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相关的专业分析软件和通信网络组成一个综合性的在线自动监测体系。通过在线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水质变化情况,调整其工艺参数,实现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调度和预警处置的自动化管理[1]。  相似文献   

14.
陆苑 《中国科技博览》2009,(32):317-317
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铁路通信的发展过程,在分析现代铁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基础上,结合企业铁路股道交叉多、调车作业复杂等特点分析了在企业铁路中应用铁路通信技术所带来的效益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基于运营高速铁路基础变形监测项目重点与难点,提出一种以北斗自动化形变监测技术为主,外加静力水准仪对路基进行实时自动化监测的技术。具体以某运营高速铁路基础变形监测项目为研究案例,重点从监测方法应用、现场实测要点及数据分析等方面对运营高速铁路基础变形监测技术作总结性分析。研究表明,北斗+静力水准仪的路基变形监测技术可以开展自动化工作,实现路基沉降、位移自动化监测,该监测技术具有很强的应用优势,值得推广于运营高速铁路基础变形监测工作中。  相似文献   

16.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大数据的应用,传统的爆破振动监测行业迎来了无人化、智能化与大数据化,技术的革新促进了智能爆破振动监测技术的发展,但与之匹配的标准化工作并未完善。目前常见的标准化文件均依据于相对传统的爆破监测方法制定,对新型技术的适应性不足。基于此,本文介绍了爆破振动智能监测技术的发展,针对目前标准化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关于标准化工作的几点思考,搭建了爆破振动智能监测系统的模块化体系。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结构健康监测技术(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SHM)的概念以及主动和被动损伤监测方法 的原理, 分析了飞机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阐述了比较真空监测(Comparative Vacuum Monitoring, CVM)传感技术、智能涂层传感器技术、光纤传感技术、压电传感器(Piezoelectric Sensors, PZT)技 术和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等目前较为先进的传感技术的原理以及传感器技术在各类 装备上的应用情况,介绍了飞机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在F-35联合攻击机(Joint Strike Fighter, JSF)上的典型应用。 指出飞机结构健康监测技术正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未来需要重点研究传感器网络的智能诊断技术、复杂环境下 的SHM技术、基于结构健康监测的健康管理技术、智能材料 / 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并将深度学习、数字孪生等 前沿技术应用于航空领域,以推动我国飞机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18.
邹敏 《中国科技博览》2012,(16):168-168,90,91
20世纪80年代以来,遥感信息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得到了长足发展。遥感信息技术导致环境保护领域的研究范围、内容和方法的重要变化,标志着环境信息获取和处理方法的一场革命。环境污染遥感监测技术具有监测范围广、速度快、成本低,且便于进行长期的动态监测等优点,是实现宏观、快速、连续、动态监测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本文先分析了遥感监测技术的概念、基本原理、系统构成和特点等,然后介绍了这种技术在各类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情况,最后分析了我国环境污染遥感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结合智能变电站技术的发展要求,研究了适合智能变电站的状态监测技术。首先,分析了传统状态监测技术的缺陷。其次,研究了智能变电站状态监掣萎咎的技术需求。随后,提出了基于IEC61850的智能变电站状态监测系统框架。最后,给出了本文的结论和未来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铁路通信是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的有力工具。信息通信技术提供基于宽带、高速通信网的多种业务,也提供信息的传递和共享,而且还是一种通用的智能工具。本文研究的总体目标是结合客运专线运营管理信息化需求,为铁路综合维修管理系统提供基础数据。从铁路通信信息系统的功能出发,介绍了铁路通信系统中新技术,充分说明了该系统在铁路信息化建设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