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从疾病预防的角度审视当代城市社区空间,以"城市空间"与"人类疾病"的关系为线索,归纳出三类由社区空间的不良设计导致的"空间相关疾病",并提出空间设计导致这些疾病的三种空间致病因素。初步阐述了城市社区空间导致人类患病的研究框架,为营造健康社区,提升当代中国城市的空间品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段翔 《山西建筑》2005,31(9):20-21
针对城市中商业开发的住宅小区已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正常发展与良好城市意象的形成,对社区外部空间利用与社区商业研究的意义和目的进行了阐述,介绍了研究的主要内容,以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商业聚集及其影响要素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对其客观规律进行研讨应是商业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开展城市商业网点规划与科学管理的必然要求,但对于该问题的研究仍十分欠缺。以我国中部中心城市长沙为例,运用GWR模型对零售商业空间集聚影响要素的空间异质性进行剖析。研究表明:①长沙市仍保持"市级-区域性-社区级"的商业空间结构,不同城市空间要素对零售商业空间集聚的影响强弱与正负效应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并总体呈现"中心-外围"结构;②市级商业中心受人流量、地铁建设、商务办公、名胜景点等要素影响较大,对区域性商业中心呈现积极影响的因素依次为人流量>居住>商务办公>地铁>学校,社区级商业中心的推动因素主要为公交与居住空间;③地铁与公交站点对商业集聚性的影响存在空间互补性。  相似文献   

4.
城市立体交通基础设施下方的弃置区域,是一种经常被忽视的城市空间类型。本文探讨将这些未充分利用的区域转变为有价值的社区资产的更新策略。再利用的过程表明,我们亟需一种"间隙式"策略以克服基础设施尺度和人体尺度之间的割裂状况。本文用多个案例研究呈现,它们具有提升公众关注度以及激发城市人口自发性活动的能力:从借助新的功能和体量来提升空间密度的路径,到清空并改造场地以将自然带回城市的项目。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南京市浦口新城保障房的规划方案为例,结合城市社区景观空间的发展现状,以"社区景观城市化、居民生活邻里化"为设计理念,在邻里交往、社区景观空间营造的基础上,阐述社区景观空间公共化与居民生活邻里化的设计实践。将社区部分景观沿用地周边设置力图使其与城市空间交融,着力在社区内及社区周边营造出适宜居民交往的异质空间,并将社区内的优质空间展现给城市,与城市公共空间在视觉上共享,意图改善城市公共空间与社区内部空间各自独立互不融通的断层现状。  相似文献   

6.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由轻度老龄化社会转为中度老龄化社会."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决定了社区配套设施对于老年服务的重要性,其中社区商业综合体作为开展各类公共服务的重要空间载体,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商业和养老服务.本文以中日两国典型社区商业综合体为例,从功能业态、空间营造以及运维...  相似文献   

7.
乌托邦思想对建筑学和城市规划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它过分宣扬"空想主义",形成自上而下的发展路径,却忽视了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城市发展难以贴合现实生活。因此需要以反乌托邦的角度,自下而上地解决城市问题,以城市自身发展规律建立城市微更新体系。该文以武汉汽发社区为例,通过了解社区发展历程,关注到特有的熟人社会与自发形成的商业形态这两种反乌托邦性质,从而形成反乌托邦社区构想,提出分时共享的改造策略,从点线面的角度进行具体设计,探讨自发性商业行为对于社区改造的驱动力以及城市微更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居业》2015,(23)
<正>社区商业作为城市活力的"毛细血管网"遍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见证着一座座城市不断完善的便民配套,也记录着一个个社区商业的从出生到繁盛,社区商业因区位优势,被誉为"黄金两公里磁场",历来广受商家青睐,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与城市大型商业的饱和,大量业内人士从关注一线城市与大型购物中心(商超/卖场),更多地将目光投放在社区商业上。尤其在互联网思维大行其道的今天,社区商业的开发和运营除了本身能够带来的巨大价值外,其深入的触角潜藏着更多巨大价值,社区商业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商家及投资者"新黄金地带"。  相似文献   

9.
贾真 《福建建筑》2012,(10):22-23,27
在城市社区里,安全性的核心在于"通过有效的空间格局创建具有防范能力的社区组织"。本文从"空间"的角度研究"犯罪",分析易受"盗窃"侵害的城市社区空间结构特点,基于"防卫空间"的理论思想,提出"多核过渡"社区空间规划理论构想。  相似文献   

10.
《门窗》2013,(10)
由于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存在"整体空间形态松散"、、连接空间基面单一"、"交往空间活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我们需要时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空间进行集约化设计,以达到节约占地面积、提高利用效率、改善环境质量等目的。本文将在了解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空间集约化设计原则的基础上,从功能空间、交通空间、结构空间等角度探讨空间集约化设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社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的发展,我国面临老旧社区更新改造的问题.社区更新也成为了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社区具有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双重属性,因此老旧社区不仅需要基础设施升级、环境优化,还需要对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探索.美国纽约的"东纽约邻里计划"以社区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从土地使用、住房保障、经济发展、公共空间营造四个方面对社区进行更新.如何保证老旧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可借鉴其更新策略.文章在分析"东纽约邻里计划"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以某单位改造为实例,探讨如何通过对原单位大院进行功能置换、空间重构以及业态更新,来打破过去单位大院在城市中割裂自闭的空间格局,将大院空间与社区商业相结合,重新盘活城市社区,从而对城市老旧社区进行更新升级。  相似文献   

13.
蒋鑫  王向荣  林箐 《风景园林》2019,26(6):18-22
北京旧城胡同具有悠久的绿色空间营造传统,而社区居民作为绿色空间更新的主体,拥有极大的自发性和能动性。随着北京"留白增绿"等政策的推进,基于居民自发更新的"自下而上"的绿色空间微更新越来越得到重视,充分发挥居民自发性对于社区生活原真性留存、景观管理和维护、社区力量凝聚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梳理大栅栏片区社区营造的组织形式发展过程,分析现存胡同绿色空间的类型与组织模式,阐明更新过程中面临的诸多挑战。之后结合实地调研成果重点分析居民自发更新下胡同种植空间、搭建材料与植物选择的特征。最后,结合具体实例从组织形式、绿化模式和思路创新3个方面探讨居民自发更新视角下的胡同绿色微更新的实现途径,总结绿色空间微更新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工业遗产社区作为城市的历史遗存,不仅保留了具有使用价值的物质空间,也保留了社会关系在空间上的烙印。文章以武汉红钢城工人村为例,分析了"红房子"和"红坊里"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反映的空间社会关系,为解读工业遗产社区及其更新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5.
张益峰  徐春宁 《规划师》2006,22(5):42-44
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型城市中心区正处于商业职能与商务职能混合的发展阶段.昆山市北部片区中心区规划以行政、商业、商务中心为内核,以文化、展示中心和居住社区为外缘,为各功能区寻找最佳区位,构建多元化、复合的城市空间,形成"一核、两片、五区、六轴"的空间结构,以塑造充满活力的中心区.  相似文献   

16.
社区微更新是当下城市发展进程中的紧要课题。针对城市旧社区公共空间进行的城市更新,是预防社区衰败的重要举措。其重要意义不仅在于优化城市社区公共活动空间,更在于复兴社区活力。文章基于"城市微更新"的视角,用"口袋公园"的方式将两种理念结合,各取所长互相促进。将从"社区空间、社区功能、社区活力"三方面对城市旧社区公共空间的更新方式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乔聪聪 《建筑与文化》2016,(12):195-196
文章以包头市昆都仑区友谊19社区为例,深入研究其公共空间特质、现状与问题,并据此建立相应的社区公共空间更新策略,满足社区居民对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求,营造温馨的城市社区家园,真正实现从"城市精神,社区文化"到人们的"安居与生活品质的精致化"。  相似文献   

18.
《新建筑》2020,(4)
社区商业通廊指社区中依存于各类交通基础设施的商业空间,在美国二战后城市郊区化发展中,传统的商业主街逐渐没落,商业通廊取代主街,成为社区复兴的焦点。由于商业通廊中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主体隔阂往往造成规划配置失衡、公共环境建设乏力、店铺空间运营不善等治理困境,美国社区通过建立"第三部门"社区发展公司和商业促进区作为商业通廊的共治组织,借助三方主导的组织架构,协同居民、企业、专业机构和政府部门共同推动社区商业通廊的可持续更新。  相似文献   

19.
城市商业综合体是城市生活的聚合呈现。以无锡江阴万达商业综合体的室内步行街设计为例,从文化传承、空间肌理和生活体验3个层面分析其设计手法,探讨在城市商业综合体中再现"城市性"。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以哈贝马斯所定义的"生活世界"为基础理论,提出空间"生活特性"概念。然后以城市高架交通设施下空间为例,对其"生活特性"作进一步的评价与阐述,最后给予城市高架交通设施下空间具有普适性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